-
1 # Leo斌209216225
-
2 # 老夥計162720415
逼是沒逼死,可氣是氣死了。但荀彧死的很明白,曹操沒稱魏公前,他忠心保曹實為漢。曹功名成就想篡漢,他空無留名以死保漢。漢之忠臣也。
-
3 # 溫衡的梁大勺
個人認為還是荀彧“太直”,“太忠”害死了自己。
荀彧,潁州荀氏,荀子之後。年少的時候就比較出名了,先投奔袁紹,覺得袁紹不行,又轉投了曹操。曹操還親自形容他為“吾之子房”(子房,就是張良,劉邦第一謀士)。於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僅二十九歲。
隨後,幫曹操東征西戰出謀劃策,最終統一北方。後來力薦曹操迎漢獻帝,又推舉賢能,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後又舉薦了郭嘉。此外,還舉薦了陳群、杜畿、司馬懿等人,都是當時名士。
後來曹操大敗張繡,殺呂布,又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大敗袁紹,他都功不可沒。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這個時候荀彧提出了反對意見,說“(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惹得曹操不開心了,於是逐漸被邊緣化。
曹操一代梟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既然你不是跟我一路人,那肯定留你不得。後來出征把荀彧也帶了出來(一般都是曹操主外荀彧主內,不會帶出來),把荀彧留在壽春,派人送來一盒空食盒,意思就是說你三十年仕途,想要匡扶漢室結果一場空。荀彧理解其意,也知道自己在劫難逃,決定服毒自殺,終年五十歲。
-
4 # 魏濟文史小站
魏濟文史站,縱談五千年!
整個三國中,挑選最傑出的兩個輔臣,一個蜀漢丞相諸葛亮,另一個則非東漢尚書令荀彧莫屬。
荀彧,字令君,東漢名士之鄉潁川郡人。出自潁川大族荀氏,其祖父荀淑,在漢桓帝、漢靈帝時有高名,生子八人,並有名,號稱“荀氏八龍”,最傑出的荀爽做到了三公的大官。董卓之亂起,天下大亂,荀彧投靠了曹操,並輔佐曹操平定群雄,建立了魏國的基業。荀彧之後,荀氏亦有了不得的人物,荀勖、荀顗都傾向司馬家,在司馬昭、司馬炎建立西晉的過程中,立有大功,深得司馬家的器重。
公元191年,29歲的荀彧棄袁紹,而投曹操。到212年病逝,嘔心瀝血輔佐曹操近20年。總結這20年間,荀彧的功勞主要有,一是力拒呂布、保兗州不失;二是勸迎天子,遷都許昌;三是慧眼識人,多舉賢才,如戲志才、郭嘉、荀攸、鍾繇、陳群、司馬懿等;四是局中持重,參謀軍政,多建功勳。
用曹操的話來評價荀彧,那就是:共事已來,立朝廷,輔政,舉人,建計,密謀,功勞太多;又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然而,立有這許多功勞的荀彧,卻被曹操給逼死了!即使不是被曹操逼死,也是憂憤死,賜死,反正沒得善終!
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嗎?
我並不認為荀彧的死,與曹操有關。即曹操並沒有賜死、逼死荀彧,荀彧也非因曹操欲篡位而憂死。
我認為荀彧的死,完全是自然死亡。
一、三國時人的普遍壽命
古代人總體上並不像現代人這麼長壽,五六十歲去世,已經算是得享天年了。荀彧生於163,死於212,近50歲,而且他長期從事尚書令一職,事無大小,皆要操心,能活到50歲,已經實屬不易。我們參考另一位大人物諸葛亮,諸葛亮生於181,死於234,活了53歲,多麼相近啊。而同時期的重量級謀士,周瑜175年-210年,活了35歲;魯肅172年-217年,活了45歲;郭嘉170年-207年,活了37歲。
在這群高智商的人裡,也有長壽的,如司馬懿活了70多歲。但那是因為司馬家天天喝鱉湯,改良了基因,養成了長壽基因。司馬懿的老子司馬防,活了71歲。司馬懿的二弟司馬孚活了90多歲,司馬懿的三子司馬乾活了80多歲。
而潁川荀家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基因,叔叔荀爽活了62歲,同輩荀悅活了61歲。荀彧的下一輩沒有準確數字,但早卒的很多,如荀彧子荀惲、荀俁、荀詵早卒,另有荀粲活了30歲。可見荀彧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能活到50歲已經很不容易。
二、荀彧不得善終的謠言
荀彧不得善終的謠言,從何開始的呢?
可見的評價,主要是陳壽的《三國志》,說荀彧機鑑先識,未能充其志。還有王羲之說,然荀彧獲譏於憂死,意長恨恨。除此之外,不見其他人說荀彧慘死之事。而陳壽是西晉人,王羲之是東晉人,已時隔久遠。
再參考三國曹魏史學家魚豢,寫有《魏略》。《魏略》雖已散失不可見了,但裴松之見過,並在註解三國志時,大量引用魏略的觀點。而裴松之對陳壽給荀彧下的評語,十分不屑,提出反對意見,火藥味很強。總結來說,裴松之的意見就是荀彧和曹操一樣,都不是漢室的忠臣,乃是一丘之貉。
三、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謠言
必須得承認,荀彧其人,確實非常完美,比西蜀諸葛亮還要完美。諸葛亮有權臣欺主之嫌疑,而荀彧卻沒有,荀彧的嫌疑全被曹操給頂了。
再者,荀彧提拔大量的人才,而這些人及後代在以後的曹魏和西晉都做了大官,都很有影響力,而他們一致十分推崇荀彧,將荀彧視作完美人格的化身。
那麼,問題來了!
完美的荀彧,卻不是漢室的忠臣,而是和曹操一樣的奸賊!
這是對荀彧完美形象的致命打擊,這些魏晉時期的荀彧粉,是絕對不能接受這個缺點的。怎麼辦呢?這些高智商人群想到了一個主意,黑曹操,洗白荀彧,就編造、推廣了荀彧不得善終的謠言,最終目的就是給荀彧定性為漢室的忠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成功了!
-
5 # 小怪軟體管家
荀彧是不是被曹操逼死的,這一點我們已經無從考察了,但根據史書的記載,荀彧可能真的沒有善終!
荀彧是誰呢?曹操曾經評價他為自己的張良,世人的“王佐之臣”,幫助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郭嘉荀攸的推薦者。對於曹操來說,如果沒有荀彧的話,是否能夠迅速統一中原北方還是另一說呢!
就是這樣一個人,但他心裡卻是極其心向漢室的,甚至在曹操要稱王的時候,他和曹操大吵了一架,搞的雙方很不愉快,甚至都有點決裂的方向!但是荀彧在曹操集團的影響力又很大,所以有人便懷疑,曹操為了自己的野心逼死了荀彧。這樣聽來似乎很符合邏輯,也符合曹操奸雄的形象,但卻忘記了曹操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
荀彧作為陪伴了曹操大半輩子的人,兩個人亦君臣亦朋友的關係,就憑這一點,曹操便不可能逼死他,如果非要說的話,便是荀彧可能自己想不開了!
回覆列表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較為著名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不僅湧現出眾多猛將,更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謀臣,而荀彧 (xún yù)就是其中一位。
荀彧是曹操賬下有名的謀士,他智商極高,曾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縱觀整個三國的謀士排名,荀彧的排名也是很靠前的。那這樣一個智商超群的人是怎麼死的呢?有人說是曹操逼死了他,也有人說他是心灰意冷之下自殺身亡。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尋~
荀彧出生於公元163年,他年少時便被人稱為天生的“王佐之才”,這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他天生就是要成為輔佐帝王的男人。後來他投效曹操,由於能力出眾,很快就被重用,曹操還親切地形容他是“吾之子房”(子房:也就是張良,漢高祖劉邦手下第一謀士),後又升任荀彧為司馬,這個時候的荀彧還不到三十歲。
那一年,曹操攻打陶謙,呂布呢一面自己派兵偷襲兗州,一面又鼓動當時的豫州刺史郭貢攻打曹操。這個郭貢也是個沒什麼主意的主,被呂布一忽悠,就屁顛屁顛地親率三萬大軍攻曹。要知道,當時曹操的主要兵力都用來對付陶謙了,守城的兵士嚴重不足,郭貢好死不死地這個時候來打,城池是肯定守不住啊?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荀彧挺身而出,隻身來到郭貢的軍營裡,愣是憑著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勸退了郭貢的人馬,為曹操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呂布敗走之後,曹操就封荀彧為尚書令。荀彧當上尚書令後,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厲害,還多次推薦人才給曹操,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郭嘉。
那按照這樣來看,荀彧應該是深得曹操信任並重用啊,怎麼會被曹操給逼死呢?這就要從荀彧本身的追求和性格來看了。有人用兩個詞來評價荀彧的性格,一個是太直,一個是太忠。
按理說,太忠應該沒什麼問題啊。但是,致命的是他“忠”的物件不是實力日益豐滿的曹操,而是那個日薄西山、日漸飄零的漢室江山。一開始他投靠曹操,也只不過是想借著曹操來匡扶漢室,可他還是沒有看懂人心。
隨著曹操日漸做大,他的野心和慾望也都跟著膨脹,他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丞相了,他要當魏王,他還想當皇帝。可這一切都不是荀彧想看到或想追求的,所以,在曹操稱魏帝之時,荀彧強烈地反對,正是這一反對葬送了他的性命。
在這件事情過去之後不久,曹操慢慢地疏遠他,更是找了個藉口,將他調離了朝廷。此時的荀彧已經走上了陌路,讓他跟曹操認慫麼,他的心裡不願,他的理想不許;讓他一走了之,投奔孫劉麼,可此時的曹操會讓他走麼,並且投靠孫劉又怎樣,這兩人還不是和曹操一樣,做著皇帝夢。
正是在這樣一種進退失據的處境中,荀彧選擇了最後的抗爭——死亡!他要用自己的死來告訴曹操:我不贊同的,就是不贊同,哪怕身死魂亡,也休想逼我認同!所以說,荀彧是死於自己理想的破滅,是死於那個時代的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