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小說和影視劇中塑造出的代善,很大程度上都有戲說成分,肯定是和真實的歷史人物有所區別的。關於這一點,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不可能從影視劇中去了解史實。

    代善作為努爾哈赤的第二位皇子,為何沒能得到垂青,這背後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能力,二是野心。按說長子褚英死後,他應該是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可細想:是否真的僅僅是被皇太極擺了一道呢?歷史上的代善是努爾哈赤兒子當中唯一一個善終,並且襲爵的鐵帽子親王。要說能力,他肯定是有的,但可能和老八皇太極相比,手腕還差了太多。努爾哈赤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汗王,他內心最清楚。江山需要什麼樣的人來坐,他也會有自己的打算。只不過,最終的繼承人,也許並非如他所願。

  • 2 # 史不知味

    近幾年清宮戲成為導演競相拍攝的主題,因為清宮戲的影響,似乎已經讓許多人的歷史觀走偏了,清宮戲裡的清朝皇室成員既是英明神武,又有柔情似水,清朝也因此成了很多人夢想的時代,女性尤是如此。

    可是,歷史上的他們,真的是如此嗎?如果你真回到了清朝,它的文字獄可能都會讓享受慣了言論自由的你死無葬身之地,也不說這個罷,你能忍受得了無數的蝨子在你髮絲間遊弋與尋歡嗎?歷史上的他們生活娛樂沒有這麼豐富有趣,他們的住所沒有這麼富麗堂皇,他們的衣著沒有這麼絢爛多彩,他們的食物沒有這麼營養豐盛,更沒有這麼多的俊男美女,你走在路上,看到的可能只是面板黝黑的穿著麻布衣的漢子,泥巴路揚起的塵土可能也會讓你厭惡。

    現在回到問題,歷史上的代善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愛新覺羅·代善,後金“四大貝勒”之首,系努爾哈赤次子,生於明萬曆十一年,即1583年,乃是褚英的胞弟。代善曾跟隨努爾哈赤參與征服女真諸部的戰爭,也因此取得了不少戰功,代善從小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人,性格即使不是多麼冷酷無情,也談不上溫柔的。代善有個兒子曾因為無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試圖逃亡,後來被代善發現了,代善便將兒子囚禁起來了。

    代善一生征戰,從烏拉部到薩爾滸,從東北到蒙古,從北方到明朝,在他所經歷過的戰事裡,皆是表現出了他的處事果決,而且善於拿捏時機。按理說在褚英被廢以後,代善是最有可能登上汗位的人,但是最終卻將寶座讓給了皇太極,讓人不勝唏噓。事實上,代善很早便開始處理政事了,而且他在軍中也頗有威望,由他繼承汗位可謂是名正言順的,可是我怎麼也沒想明白代善何以會將汗位拱手相讓。代善是個聰明人,他是無法承受汗位的重量,還是害怕遭到覬覦汗位並且又握有軍權的幾位弟弟的反對甚至對付,又或者他自知無帝王之才,所以出於對國家的考慮將汗位讓給了皇太極?代善缺的是他哥哥褚英身上的那種強勢和自信,但絕不代表他沒有野心。

    代善在皇太極當政期間也受到了不少的壓制,在皇太極魂歸薩滿以後,代善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了,人老心不老,他想透過立新君來延續曾經的榮光,當時呼聲較高的豪格和多爾袞並不在他預定的名單,而且當時天下局勢幾乎已定,要說代善不想曾為大清國的皇帝,估計代善自己也不信。後來,經過周旋,清朝內部幾方勢力達成協議,由福臨繼位清國皇帝位,即順治帝。滿清入關後,由多爾袞攝政,多爾袞對代善早有怨言,於是代善只好回家裡待著頤養天年,說得好聽點代善是識時務,說得難聽點他是欺軟怕硬。

    代善絕不溫柔,也絕不專情,他的一生有過很多個女人,古人講究傳宗接代、子孫滿堂,專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家裡香火暗淡,是沒臉見祖宗的。在古代,自由戀愛往往只存在詩詞歌賦小說裡,在青樓妓館裡,包辦婚姻直到民國以後仍然盛行於世,在幾百年前,代善自小跟著努爾哈赤征戰四方,然後又要處理政事,每日裡還要勾心鬥角爭權奪勢,哪有時間哪有心情去談情說愛、花前月下?再說在古代,有權有勢的人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代善根本不必這麼麻煩。

    影視劇終究只是影視劇,我不說不可信,但是絕不可多信,歷史影視劇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和世界觀,在歷史主線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加入了數不勝數的虛構元素,歷史也不應該在影視劇裡學習,也許你透過影視劇知道了這段歷史以及這段歷史裡的幾個主要人物,但也絕不代表你已經看懂了這段歷史。

    歷史是歷史,影視是影視。

  • 3 # 鄧海春

    影視劇的首要目的是娛樂大眾,並不是探究歷史。雖然影視劇中有歷史的影子,但經常會有出入。

    代善曾經被立為太子,後來又被罷黜。罷黜並沒有使他失勢,他仍然居四大貝勒之首,清代“八大鐵帽子王”之中,有三家是代善的後代:禮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代善曾經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溫柔專情還能跟他著邊麼?我來敘述一下歷史中的代善:

    如鋼似鐵的英雄

    努爾哈赤囚殺長子褚英後,深刻地總結了教訓,感到要使愛新覺羅家族大業根基永固,沒有理想的接班人是絕對不行的。為了選定能繼承自己事業的接班人,他煞費苦心。經過細緻地考察後,他宣佈次子代善為太子,並預留指示說:“我死之後,大阿哥須善養諸幼弟和大福晉。”實際是將嬌妻愛子都準備託付給這位未來的汗王代善。然而,在大明泰昌元年,即後金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爾哈赤又廢黜了代善的太子資格。

    代善是努爾哈赤第二子,萬曆十一年(1583)為努爾哈赤第一夫人佟佳氏所生。他“生而英毅,智勇過人”。少年時代即隨父投身於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他從徵哈達、輝發、葉赫等部,論功封為貝勒。

    萬曆三十五年(1607)正月,原歸附於烏拉部的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優城主策穆特黑,因不堪忍受烏拉貝勒布佔泰的欺凌,特來建州求見努爾哈赤乞請舉部歸附。努爾哈赤命代善與他的叔父舒爾哈齊、長兄褚英等率兵3000,前往蜚優城迎接。返回途中,遇烏拉部萬餘大軍的截擊。代善臨陣不驚,與褚英一起進行戰前動員,消除眾將士恐懼之心,軍中士氣大增。將士均在“我等願效死力”的高呼聲中拼命殺敵。他與褚英更是英勇無敵,各率500兵士向山上進攻,斬殺主帥烏拉首領布佔泰的叔父博克多父子,獲馬5000餘匹,甲3000副,殺敵3000餘人。這是建州女真擴充套件勢力過程中一次重大戰役,這次戰役代善發揮了重要作用。回師後,努爾哈赤稱讚代善勇敢克敵,賜號“古英巴圖魯”,漢意為如鋼似鐵的英雄。

    代善不僅勇敢無畏,而且長於審時度勢,能謀善斷。

    萬曆四十一年(1613),努爾哈赤統兵3萬再度攻打烏拉,代善隨父前往。建州軍連取三城直逼烏拉都城。這時布佔泰聞訊,急忙率兵3萬越富爾哈城前來應戰。努爾哈赤擔心一旦與之交戰必定會有大的傷亡,因此猶豫不決。其實努爾哈赤過高地估計了烏拉的實力。此時的烏拉,經過幾次戰敗已大傷元氣,又發生內亂,已不堪一擊,如果對其發動進攻定可取勝。這一點,代善比努爾哈赤看得準。於是他向父親建議說:“我們遠道征戰應速戰速決,出發前我們擔心布佔泰不敢出城,現在他既已在郊野與我軍列陣,我們為何不抓住時機進攻呢?如果不是為了進攻,何必從家遠道而來,何必把馬喂肥,也不需修理甲冑、弓箭和刀槍了。”一番話使努爾哈赤茅塞頓開,遂下令出戰。代善率先突入敵陣,領兵越富爾哈城直奔烏拉城,布佔泰僅只身一人投奔葉赫國,貌似強大的烏拉部終為建州所滅。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伐明,進攻撫順,突然天降大雨。出於謹慎,努爾哈赤曾打算停止進攻,改變出師日期,代善則極力主張照舊行軍。他諫道:“我與明公開交戰,不應半途而廢,這樣會影響我軍士氣。天雖下雨,我們備有防雨之具,不必顧慮弓矢器械被淋溼。相反,天降大雨,明軍根本想不到我們會進兵’防備鬆懈,所以此雨有利於我們而不利於明軍。”努爾哈赤認為“所言甚是”。終於取得攻明的首次大捷。由於代善的遠見卓識,所以在薩爾滸大戰時,努爾哈赤將直接指揮迎擊各路明軍的指揮權交給代善。他不負眾望,沉著、冷靜、果敢、機智,薩爾滸之戰殲滅明杜松、馬林、劉挺三路大軍,取得勝利。

    父子情感出現裂痕

    代善身為四大貝勒之首,外統重兵,內佐國政,功勳卓著。然而功高震主,權大逼君。隨著代善權勢日重,逐漸成為眾矢之的。此後接連發生幾件事,導致代善太子地位得而復失。

    萬曆四十八年,天命五年(1620)三月,努爾哈赤的庶妃代因扎揭發代善與大福晉有曖昧關係。她說,大福晉烏拉納喇氏阿巴亥曾兩次備辦酒菜送給代善,每天都遣人去代善家看望,有時大福晉還深夜出宮。努爾哈赤立即派人調查此事。負責調查此事的恰是平時與代善有矛盾的扈爾漢。調查結果根本不能定大福晉之罪,但卻起了醜化代善、傷害努爾哈赤與大福晉感情的作用,最後使努爾哈赤做出了休離大福晉的決定。這件事,努爾哈赤並沒有對代善採取行動,但代善無法澄清那些似有似無而有損於自己形象的沸沸揚揚的議論,在父子感情上出現了裂痕。

    北京禮親王府現在是國務院事務管理局,不開放。

    緊接著,又發生了代善在修建府第問題上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更令努爾哈赤失望。原來後金決定將都城由界凡山城再遷居薩爾滸城。努爾哈赤前往新城址觀察,指定各貝勒興建府宅之處,令其各自興建。其中劃撥給代善之子嶽託的居地優於代善,代善幾次以自己所居之地狹小為由,要求父汗調換,使努爾哈赤對他極為不滿,父子間又增添了新的裂痕。

    罷黜太子之位

    半年以後,即天命五年(1620)九月,後金國又發生了-件震驚全國的事件:代善之子碩託與人慾叛逃投明事發。在後金一方看來,堂堂愛新覺羅家族之子孫,竟然要逃向“敵國”,是何緣故?努爾哈赤派人審訊。這時代善三番五次向努爾哈赤請求說:“兒子犯了叛逆之罪,是不赦的死罪,請交給我親手殺死他吧!”努爾哈赤沒有同意。後經調查弄清事實真相。原來代善只聽信繼妻之言,虐待前妻之子碩託,使碩託平日在家受盡欺凌,心情極為痛苦。對此努爾哈赤動了憐憫之心,釋放了碩託並對他說:“你若願仍隨你的父親也好,不願意的話就到祖父這裡來”。碩託表示要留在努爾哈赤身邊。

    努爾哈赤對代善偏聽繼妻之言非常氣憤,嚴厲地斥責代善說:“你也是我前妻所生之子,你何不想一下我是如何待你?你為何偏聽後妻之話虐待前妻之子?”後來努爾哈赤知道代善要殺掉碩託的另一個理由是碩託與庶母通姦,證據是小妾喀勒珠提供的,而調查取證時,喀勒珠才如實交待是代善繼妻指使他編造的,這純屬代善偏聽讒言,對親生骨肉誣陷。此時努爾哈赤對代善徹底失望了。他當著眾貝勒的面痛斥代善說:“你偏聽後妻之詞竟要殺死親子,將來又會怎樣對待其他兄弟?像你這樣的人哪有資格做一國之君?”然後宣佈廢除代善嗣子之位,將其僚友、部眾盡行收回。

    代善被罷黜太子之後,經過痛苦的反省,親手殺死了後妻,並向努爾哈赤承認自己誤從妻言,辜負父親託付之重,表示要堅決悔改錯誤,重新做人。從此以後,代善處處謹慎行事,努爾哈赤雖不再令他做太子,但卻將沒收的僚友、部眾歸還給他,仍居四貝勒之首。

  • 4 # 談古論金

    代善自然不是電視劇中溫柔專情的大哥形象,這有兩個方面:

    首先,歷史上的代善既和東哥原型葉赫老女沒有什麼關係,而葉赫老女實際上比代善要年長,談不上是什麼大哥。

    第二,歷史上的代善先後有嫡福晉李佳氏、繼福晉葉赫納喇氏、再一個繼福晉葉赫納喇氏,另有側福晉哈達納喇氏、喀爾喀博爾濟吉特氏、側福晉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二妹泰松公主,還有侍妾富察氏,當然也談不上專情。

    但是,對於諸王貝勒而言,歷史上的代善確實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大哥,對清朝而言,他是讓國的吳泰伯(古公亶父欲傳位季歷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泰伯乃與仲雍讓位三弟季歷而出逃至荊蠻,傳說是吳國的建立者,孔子在《論語·泰伯》中說:“泰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

    《東華錄》記載:

    太祖高皇帝賓天,大貝勒代善長子嶽託、第三子薩哈廉告代善曰:"國不可一日無君,宜早定大計。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曰:"此吾素志也。天人允協,其誰不從?"次日,代善書其議,以示諸貝勒。皆曰:"善。"遂合詞請上即位。上辭曰:"皇考無立我為君之命,若舍兄而嗣立,既懼弗克善承先志,又懼不能上契天心,且統率群臣,撫綏萬姓,其事綦難。"辭之再三,自卯至申,眾堅請不已,然後從之。

    當時汗位的幾個競爭者阿敏、莽古爾泰從身份角度不足以與皇太極、代善抗衡,多爾袞等年齡幼小,更不足論,代善表示擁戴,大局就定了。

    代善的擁戴,出於其兩個兒子的建議和慫恿,這一點也獲得了酬勞——清朝最初世襲罔替的所謂“鐵帽子王”有八個,其中三個都是代善一系的:禮親王代善、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第一代禮親王就是代善本人,不必多說,這個爵位後來一度改名叫康親王,《鹿鼎記》中的那個康親王傑書就是代善的孫子,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兒子。

    克勤郡王嶽託是建議推舉皇太極的代善二子之一,而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是建議推舉皇太極的代善二子之一薩哈廉的兒子,這兩個鐵帽子王固然也因為他們的軍功,但和兩人在推舉皇太極即位中起到關鍵作用也是密切相關的。

    再回到禮親王,其地位在宗室中最為尊崇,上呈奏摺,朝廷慶典,都要以禮親王為先,不管這一任禮親王在輩分上的長幼。

    代善沒有成為大汗或皇帝,但因為識時務為俊傑,為自己的家族帶來與清朝相始終的富貴尊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華為手機攔截電話直接從基站就攔截了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