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眼冰說
-
2 # 短閱讀之家
花木蘭的故事原型是在南北朝後期,這時實行的是“府兵制”,屬於專業的“軍戶”,軍戶平時不承擔賦稅和雜役,有點兒像日本的武士階層,但是人數群體要大得多。因為是專門從事戰爭的專業軍人,所以要自備軍事裝備。府兵制在中國古代有重要地位,隋唐時期均是實行府兵制,所以戰鬥力極強,和宋朝以後的“募兵制”的非專業軍人有本質的不同,宋朝的武力衰弱與府兵制的消失有直接的關係。
府兵制原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這種政策明顯地帶有民族隔離的色彩。到了北周後期,迫於形勢,漢人也被募充作府兵。
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府兵由於是專業軍人,其戰鬥力遠遠高於地方陪隊,所以還帶有“中央軍”的性質,北周武帝時期改府兵軍士為“侍官”,有侍衛皇帝的意思,表明府軍是政府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府兵不承擔賦稅和雜役,其自備的軍事裝備與賦稅比起來很划算,而且軍戶可以透過在戰爭中立功,取得晉升的機會,所以其社會地位高於一般農戶,南北朝直至唐朝中期,軍人的社會地位較高,唐軍的戰鬥力強大和府兵制有直接的關係。
-
3 # Sunnykaka
因為南北朝,府兵制,她家是軍戶,就像現在的民兵,戰時從軍,平時務農,閒事訓練。軍戶不需要或者少交稅,不用服徭役,代價是發生戰爭時是第一波被徵兵的,從軍時還需要自己帶著武器裝備!
-
4 # 創史人
花木蘭生活在太武帝至孝文帝時期,而這一時期的兵役制度,正是北魏著名的府兵制。
由於生產力水平太低,國家無法負擔大量的職業軍人,於是當兵成了老百姓的義務,他們在忙時務農,閒時練武。因為是一種義務,所以要自己購買武器準備。
有人會奇怪為什麼是一種義務。因為土地是國有的,國家給你土地讓你得以生存,難道你不保衛國家嗎?
還有一點就是,服兵役期間可以免除一定的稅負。
回覆列表
一方面當時所謂的專職軍隊極少,多時候打仗的兵源都是臨時徵集的,武器給養也主要靠自行準備。
這極少的所謂“正規軍”多體現為豪族、權勢者的私人武裝,這些部隊由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薪俸優厚,相對應的花費也是很大的,因此不可能維持較大的規模。如唐朝時李建成的長林軍,因此當時打仗的主要兵源還是靠臨時徵集,而武器、給養等均需自行準備。唐朝時尚且如此,花木蘭所處的北魏更是可想而知了。
另外也可以和西方騎士對比一下,有錢的領主應召出征,除了自己的武器、盔甲、馬匹,還帶著馱馬,輜重、僕役、侍從、私兵,儼然一支小部隊,而窮領主只好如堂吉訶德,帶著個桑丘,騎著瘦馬、、、、
另一方面還可以和當時的一項重要的兵役制度——府兵制相聯絡。
府兵制和均田制並行,北魏孝文帝規定,男子15歲以上授露田40畝、桑田20畝,受田的農民每年要服兵役,服役時衣糧裝備要個人負責,但可以免租調。農閒時接受訓練,遇有戰事,則奉命開赴前線,戰爭結束,兵歸其府,將帥解除兵權歸朝。這種制度把鉅額軍費攤在了老百姓身上,百姓家庭不僅喪失了勞動力,還得由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加倍生產,來維持生計和軍費開支,實在無法承受。後來由於人民群眾的抵制,均田制的瓦解以及統治者感覺到戰鬥力不足、部隊集結困難等,逐步改為募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