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淘你得知道

    從1843年上海開埠,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在19世紀30、40年代,海外各地的移民來到了上海,也促使了海派文化的成長。

    海派飲食就是在海派文化的滋養下開始發芽,茁壯成長起來的。

    從小吃西餐的上海人

    從19世紀開始,上海人就在“開洋葷”了。一直到30年代,上海的西餐館在兩個地方最熱鬧。一是法租界霞飛路(現淮海路)中段。這片不到0.3平方公里的地方集中了東華、復興、寶大等十幾家西餐社。

    還有一個地方就是四馬路(現福州路)。當時叫“四馬路大菜”,我們現在最熟悉的杏花樓,就是那時候開在四馬路上的、經過改良的更加配上海人胃口的中式西餐館。

    相比起講究排場的中餐,西餐主打的是洋氣和時髦,非常配上海人的胃口。不過到了解放以後,上海人吃西餐就碰到一些新問題了。

    華人對西餐最初印象,一碗羅宋湯

    俄羅斯正宗的羅宋湯吃上去是薄的,也沒上海羅宋湯那麼甜、那麼酸。

    在俄羅斯人吃的羅宋湯裡,紅菜頭才是真正的主角。羅宋湯裡的紅顏色主要也是從紅菜頭裡面帶出來的。不過在解放以後,紅菜頭進口不著了。

    上海人只能用除了紅菜頭之外的這些蔬菜,加上梅林番茄醬,才保留了紅顏色,做出上海版本的羅宋湯來。

    吃炸豬排一定要配的黃牌辣醬油是一滴醬油也沒有的?

    吃炸豬排要蘸一蘸黃牌辣醬油,這個習慣在全中國不知道是不是隻有上海人才有。蘸了辣醬油的炸豬排有點甜,有點辣,有點鹹,有點酸,什麼味道都有,本來豬排上有點油的口感好像也變得清爽了。但是辣醬油到底是什麼東西,連很多上海人也講不清楚。

    辣醬油,一種英國調味品,又稱喼汁,但是據說英國的辣醬油又是印度傳過去的。1933年,梅林罐頭公司根據英國辣醬油的味道自己調出了配方,成為第一個生產辣醬油的國內廠商。1960年,這條生產線移交給了泰康食品廠,一直延到了現在。對上海人來說,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就算有人把檔案翻出來,證明上海辣醬油實際上是大興的,我們也會覺得,吃慣的口味才是正宗的。

    改革開放了,各種各樣新的東西都進來了。西餐廳也越來越多,好趕時髦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相比之下,海派西餐倒是有點沒落了。我們發現稱得上海派西餐的也只剩下德大、紅房子、新利查,不到十家了。在正宗西餐風起雲湧的新上海,海派西餐的真正意義在哪裡呢?

    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海派西餐真的會融進大海,無影無蹤了呢?

    但是,我們還是喜歡海派西餐的這種狀態,到德大去,看得到上海爺叔在這裡抽香菸,喝咖啡,聊天,廚房裡也有很多上海師傅,中午還有經濟實惠的“公司菜”(商務套餐)。

    到新利查點得到黃酒,拿得到筷子,結賬時候用的是算盤,點菜時候旁邊有阿姐幫你出主意的。

    在紅房子,現在他們還在用老國營飯店用的木頭夾子,點得到上海人發明的奇奇怪怪的菜。

    雖然現在,像土豆色拉、炸豬排和羅宋湯這樣的海派西餐,只不過是上海老百姓家裡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了。我們已經不會像80年代一樣,只有在過年時候才去吃一頓西餐,開開洋葷。

    但我們對海派西餐的感覺已經從憧憬,變成了感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地板劃痕的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