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明短影片運營vlog
-
2 # 酒無止境
我是認為,新媒體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熱衷參與:
第一、是因為人們都有表現欲,有這種市場需求;
第二、新媒體的進入門檻相對傳統紙質媒體就顯得很低,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申請寫文章釋出,不像傳統媒體的審稿流程那麼繁瑣複雜,限制和束縛了很多有才華的人才脫穎而出;
第三、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新興事物的出現都是對舊有規則和習慣的改變和顛覆,簡單說這就是行業規律,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
因此,在我看來,有市場需求,又有大量的內容生產者,還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自然這個行業也就火爆了。
-
3 # 一起來做傳承者
太老套的段子,說實話我都懶得說了,做新媒體做了這麼久,最懶得看懶得聽的都是雞湯。但“我還沒準備好”,確實坑死了一大批人,不得不說,是自己坑死了自己。
為什麼?因為在新媒體的時間維度裡,“三個月=一年”。
筆者其實接觸移動網際網路或者說新媒體的時間較晚,在2014年底了。這個時期內,微信自媒體在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太多的神話太多的感人故事讓整個傳統營銷界和傳統媒體人徹底蒙圈了。也就是此時,筆者陰差陽錯地進入了一家傳統公關公司,接觸了微信自媒體。
也許是老本行——“策劃”塑造了我的一個習慣,不懂的事情,就先“神農嘗百草”。
現在回想起來,我都佩服我的勇氣,能不捨晝夜的堅持了兩年。也或許說,這並不是堅持那麼簡單。
改變並非順利,該走的坎坷需要時間成本。
這三個月試錯的成本有多大?我可以告訴您列一下。
每天三天便進行自我的總結,這個總結遠不是賬面上的資料,包括行業,包括預測;
從那時起到現在,幾乎沒在夜裡十二點之前合過眼,除非自己喝多了。
當然了,這些可以統稱為內部因素,而外部壓力的摧殘更加凌冽。
外部的壓力則源於三個字:不理解。公司領導不理解,朋友不理解......
有一個廣告片讓我印象很深,那便是NBA著名的“二輪秀”阿里納斯的《0號的故事》,現在依稀記得裡邊他本人所說的臺詞:
“Hi,我是吉爾伯特·阿里納斯,這是我的故事。 職業生涯的前40場,我是在板凳上度過的。 他們認為我打不上比賽, 我想,他們根本沒看到我的天賦。 他們覺得我就是個0,一無是處。 但是我並沒有坐在那裡怨天尤人,而是不斷的訓練,訓練。 在沒有人相信你的時候,你的任何努力都會為自己加分。 這已經不是我能否打好籃球的問題了, 而是我要證明他們是錯誤的。 現在我仍然穿著0號球衣,因為我要告誡自己每天都要努力。”
所以,任何人在不理解我的情況下,我都會說“只是玩玩”。在沒成功或者這個行業沒引起大家的注意時,多說其實無益,做好自己手裡的東西便好。
三個月過後,筆者重新開疆拓土。於是,一週之內單個自媒體閱讀量破百萬,一個半多月,單個自媒體閱讀量破千萬......也許是命好,這個時候所謂的紅利所謂的風口,差點沒吹死我。當然了,今年自媒體的風是十級,去年不過是兩三級。
重新回顧走過的路,我慶幸自己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準備好了。
多數人在做新媒體時,都會先開會研究。研究什麼呢?不外乎這幾點:市場調研,市場定位,人群畫像,平臺調性......
當然,我並不是在鼓吹當下流行的新媒體工具。
“1萬人的步槍大隊,幹不過一個混成旅”,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鼓吹某一款工具或某一類工具是多麼多麼的好用,多麼多麼的牛逼,多麼多麼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工具的核心是技術,這個從氏族社會就已驗證出的道理。新技術或者說新工具的產生必然面臨著複製與淘汰,衷情一款新技術或新工具,就要揚言自己改變行業,除非你是第一人,不然就是放屁了。
這一切是這個團隊的錯誤嗎?是,也不是。回到開篇的一句話,“三個月=一年”。
專注於一個展現平臺,如果三個月沒起色,那真的可以放棄。因為,你改變的速度遠遠落後於行業的發展速度。我只能說,這位兄弟被某個工具坑了,被雞湯坑了,最終玩死了自己。
就如同我們經常在網上看一些營銷攻略和自媒體攻略一樣,如果說那天你看到了所謂新鮮出爐的“攻略”,那麼抱歉,你已經晚了。
因而,我慶幸自己在沒準備好時做好了準備,並採取了最不像套路的套路,那就是堅持!
最後,允許我給自己打個廣告...... -
4 # 李朋欣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界定下什麼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雖然新媒體目前很火,但是可能大多數人對新媒體並不是太瞭解。
傳統四大媒體: 電視、報紙、電臺、戶外。新媒體即現在新型的網際網路媒體平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階段產物。在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下,現在的新媒體平臺呈現多元化:移動社交平臺、自媒體平臺、直播平臺、音訊平臺、短影片平臺等等。
分析新媒體火爆的原因從幾個維度來說
一、平臺
二、使用者
目前絕大多數都是移動使用者,手機的重度使用者,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各種新媒體應用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時間段的需求,很多人不僅是平臺的使用者,更是平臺的內容貢獻者。
三、企業
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宣傳和推廣,在這種新媒體的趨勢下,相對傳統營銷手段,新媒體平臺更靈活,流量更分散,所以就需要新媒體人才針對不同平臺定製對應的宣傳方案。
綜上幾個維度,大概就是新媒體火爆的一些因素。
-
5 # 音音老師說
新媒體火爆,正如旅遊火爆、電影票房火爆、IP火爆、創新創業火爆一樣,有點圈中人自嗨的意思:)言歸正轉,認真談點新媒體。可能該題目的提問者是想問新媒體有哪些價值,正因為新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具有獨特的前所未有的價值,所以才會火爆,所以才如此深刻的改變了媒體行業、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可以總結為如下三點:
第一、新媒體改變了新聞生產和分發方式。從傳統媒體時代的由編輯“把關”、進行新聞的“選擇性”生產和“壟斷性”分發;到入口網站時代的由編輯人工和機器自動“整合”、進行新聞的“海量聚合”和“集中分發”;再到社交媒體時代的由專業媒體和自媒體各顯神通進行新聞的“垂直化、個性化生產”,再由社交媒體平臺依靠大資料進行精準匹配和分發。總之,新媒體激發了新聞和內容的社會化生產力,好的內容要麼就是具有社會性關注的普遍價值,要麼就必須找到對的使用者,能引發目標使用者關注的內容才是好的內容。如何找到目標使用者?就要靠社交媒體平臺、大資料和技術的力量。因此,平臺越來越主導新聞的分發。也因此,新媒體火爆,主要是指新媒體平臺,不做平臺,根本火不起來。
第二、新媒體改變了廣告和營銷。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廣告和營銷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忍受沒有廣告和消費的生活。首先,新媒體廣告營銷,更加註重精準性,依託大資料實現精準營銷,讓每個人透過精準匹配的廣告資訊滿足自身的個性化、實時化、場景化的消費需求。再者,新媒體廣告營銷,其次更加註重創意性,廣告再精準,如果創意做的不好,無法引發我們的情感共鳴,在注重品牌、注重體驗的現代消費社會,我們更加會憑藉精神認同、情感共鳴而選擇一個品牌,而創意正式激發情感共鳴、打動人心的首要要素。然後,新媒體廣告營銷,更加註重有價值、有思想的內容表達,通俗的說,廣告也需要講故事,有故事、會講故事的品牌更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反過來,在新媒體平臺上講故事,也要學習廣告的手法。從某種程度上說,自媒體就是新媒體平臺上一個個會講故事的人。新媒體為企業、為品牌、為我們每個網民,提供了一個講故事、分享故事的平臺,釋放了每個個體的資訊生產和自我營銷能力。
第三、新媒體改變了的人們的社交方式和社會生活。這個觀點也不是新觀點,加拿大著名傳播學者麥可盧漢早就提出了媒介技術理論,即:媒介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新的媒介改變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塑造了人的社會關係和行為方式,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新媒體拓寬了我們的社交網路,讓我們從純線下的熟人社交拓展為線上線下結合的半熟社交,所謂半熟社交,因為依託新媒體的社交,介於真實和虛擬之間,這種社交帶來的需求和情感滿足也有著因而而已複雜的感受,所有有人說現代社會人和人都疏離了,但也有人說只要善用社交工具,可以交到不同的朋友。新媒體帶來的社交、心理、情感價值,是個很值得研究的社會問題。
-
6 # 羽翼課堂Benny
簡單說,如今的新媒體運營,正處於這個這個時期:亂世缺英雄。
首先,新媒體運營終究還是公司裡面的一個崗位,作為一個崗位,說到底,還是看這個崗位能不能為公司帶去利益。可以說這個崗位,天然就是與錢掛鉤。
好的新媒體運營,能夠為公司每日獲取上千個潛在客戶,近百萬的營業額。而差的新媒體運營,真的就是每天洗稿、編輯排版、發發微博。
雖然,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的新媒體運營,許多都活生生得把自己做成了編輯,而正因為新媒體運營包括了編輯的工作,即使這部分基礎工作是相對簡單的,所以導致了新媒體運營入行的難度,相對於程式設計、會計等崗位要容易得多。
其次,新媒體運營是一個只看作品、不看工作經驗的工作。如果去面試,無非就是懂不懂以及之前做沒做過。但新媒體運營就不會有這些,你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圍繞自己目前正在學習的東西,做一個自媒體賬號,然後透過外部渠道為這個賬號引流,最後這個東西就是你做好的作品。新媒體運營是一個上不封頂的崗位,無論你是什麼背景,之前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崗位,你真的可以透過它改變自己的職業命運。
最後,雖然這是一個入行門檻很低的崗位,但是如果你真的做的很好,能夠幫助產品/公司獲取有效的、大量的流量,那你就可以很輕鬆的達到在傳統行業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回覆列表
一、各行各業都可以相對輕鬆的入手
自己也加入了不少社群,社群裡的運營高手和牛人很多,通過了解,他們之前也是各行各業的人,後來轉行業來新媒體運營的。
自己的一位師姐是外國語學院畢業的,但是畢業以後去了一家新媒體公司工作,工資也還行。
二、誇張的說人人都可以成為新媒體的傳播人
發揮自己的專長,在自己的領域發一些專業知識,影片等,你也可以成為一名新媒體人。
三、有豐厚的獎勵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