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跟我講爬格子是基本功要練。
9
回覆列表
  • 1 # 葉吉他

    這個問題我也糾結了好久。

    我也把我經過很多年的學習和總結,關於爬格子的東西分享給你。

    因為當成基本功練習了之後,很容易誤導自己,覺得就爬格子就行了。

    感覺到我每天就在練習基本功了,而真正的基本功音階、和絃與琶音就不管了。

    通俗點來說,就是不要一天到晚爬格子或者你練習的大部分時間拿來爬格子了。

    要分配好爬格子的時間,讓它在最短的時間發揮最大的功效。

    所以,一定要分的清楚爬格子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也就是問題所在了:爬格子究竟有什麼用?

    我覺得爬格子的用處分兩個階段來說比較好。

    先來看看第一個階段,就是剛入門的時候。

    三個作用:1、練習節奏;2、穩定左右手手型;3、適應指板。

    也就是說你練習任何的爬格子,都要記得這三個目標。

    左右手手型就不說了,這個大家基本都懂,主要是節奏。

    我發現很多朋友學了好多年,連最基本的四分、八分與十六分音符都還不認識。

    相信我,在這種情況下,你把爬格子爬的再快也沒有任何意義。

    一定要先穩定住左右手手型,穩定住節奏,然後開始慢慢的移動去爬格子。

    甚至可以爬滿整個指板,一定要記住,先站穩再走動最後跑起來。

    這樣才是最自然的練習狀態,不會讓你感覺到說老是遇到什麼瓶頸。

    第二個階段就是進階的階段,這個階段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音階、和絃與琶音。

    所以爬格子來說,最多兩個功效。

    1、熱身練習;2、手指獨立性的練習。

    但是不管哪個功效,每天都不要超過20分鐘。

    因為你剩下的時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熱身練習就很簡單了,24種組合爬格子每天搞兩條,每條練習10分鐘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手指還不是很聽話,那就給你一條全網都在練習的爬格子保留指。

    我最近練習了一下,確實很練手指,直接來看譜:

    稍微講解一下練習方法。

    第一個小節第一拍5678彈完了之後,78保留住,也就是左手無名指與小指(按弦的手指)按著不放,之後食指和中指往上面去走,走到六絃又返回然後一直走到第二個小節的第二拍的後半拍的56,也就是又回到一弦的56,這個時候左手無名指與小指要拿起來了。

    然後同樣的方法,把其他手指就這樣的練習,由於有保留指在那裡,所以超級練手。

    祝好運祝進步。

  • 2 # solo音樂

    爬格子的根本目的是會鬆弛自如的使用手指但好多人都在用錯誤的方法教條的做什麼24種指型練習只能是浪費時間毫無意義,正確手指的體會也絕不是每天一二十分鐘的練習可以體會到的,需要不斷的練習感受改正,這種練習千萬不要用1234 4321...這些套路去練,這種練習只能讓練習流於形式而忘記根本,我們首先要獲得的是手指能像兩條腿走路一樣輕鬆的體會經驗,所以體會鬆弛才是關鍵千萬別快,剛開始主要練習13指的交替就行,2指與3指編為一組當3指按弦時2指同時按下不要刻意抬起,避免多餘的緊張,這個練習手掌手指要自然鬆弛三個手指同時壓弦是手指間應該自然靠攏,沒有太多間隙。當用到小指時是另一種手型。

  • 3 # 仲子吉他

    初學吉他我們會接觸到一個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的詞,爬格子。覺得爬格子很枯燥,似乎沒什麼作用,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麼爬格子有用嗎?

    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用的

    1、提高左手的靈活度,手指的獨立性和穩定性

    爬格子讓你的手指更加靈活,手指能獨立運動,不會因動一個手指而牽連到其他手指

    2、增強手指的力度和耐力

    你可以試試你左手的耐力,開著節拍器以60拍的速度彈16分音符的爬格子,不要停下來連續彈,可能不到3分鐘你的左手就感覺非常累了,因為手指的力度和耐力不夠。平時彈solo可能90拍、100拍、120拍你也不覺得累,因為solo不是持續不斷一直彈16分音,有時候是4分音,8分音符或者停頓,能讓手指得到片刻的休息。

    每次爬格子連續不斷的彈,到你的左手感到很痠痛的時候,你再咬牙堅持繼續彈一兩分鐘,每次突破一點極限,不斷提高你手指的耐力上限,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彈得越來越輕鬆。當你彈密集的音符都能堅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再去彈一些音符時值長短錯落甚至有停頓的solo,好比你挑了100斤的擔子,再叫你挑50斤的,你會感覺很輕鬆!

    3、固定手型

    爬格子是所有基本功練習必經的第一步,透過練習能養成一個正確的手型,否則日後很難糾正過來

    爬格子動作要點和要求

    1、大拇指伸直放在琴頸後方中間或者中間稍微偏上一點的位置,作為其中的一個固定支點,手掌懸空平行於琴頸,虎口不能接觸琴頸

    2、手指直立按弦,不要傾斜,指尖不要按在品格的中間,要按住品格中間偏向右手的那一邊,接近品格右邊的品柱,但不要按在品柱正上方。當一個手指按弦其他手指懸空高度不要超過0.8cm,以不影響彈奏越低越好,最大限度的減小手指的運動幅度

    3、手指是獨立運動的,手掌不要動,手掌只是按不同琴絃和不同把位的時候整體上下或者左右移動,不能靠轉動手掌帶動手指來按弦

    4、開始以比較慢的速度練習,4分音符練習每分鐘40-60拍之間,所有的爬格子必須跟著節拍器彈奏,長期練習才能形成穩定的節奏感

    5、右手儘量用大的力氣彈奏,保證每一個音符的發音質量。彈唱經常會用拇指負責4到6弦,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負責3、 2 、1弦,爬格子用IM、MA、IA、IMA或者TI交替演奏,T、I、M、A分別代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如用撥片可以上下、上下的方式演奏

    爬格子練習方法

    縱向練習從6弦到1弦,再從1弦到6弦,接著食指從第一品移到第2品開始同樣的練習,一直到食指按第9品小指到12品

    橫向單絃練習,依次練習6根弦

    這裡只列舉2種簡單的爬格子形式,還有很多更加複雜的形式,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練習一下

    讓爬格子變得更實用

    這才是我想要說的重點,也是極力推薦大家經常練習的一種更加有趣和實用的爬格子,爬音階

    爬音階,能讓你練習手指的同時熟悉吉他指板,讓你以後可以隨心所欲的彈奏吉他solo,不用看6線譜的指法,看著主旋律簡譜就能迅速安排指法彈奏出來。如果你有比較好的樂感,一首你會唱的歌、一段你熟悉的旋律或者你聽到的一段旋律,基本上很快你就能在吉他上彈奏出來。

    先來看下幾種比較老式、常用的5種音階指型和C大調指板音階圖

    我們可以爬音階的形式來爬格子,下面分別是:開放Mi型、sol型、la型、si型、re型、封閉式mi型音階在C調指法圖,先單個的練習,然後再相鄰的2個音階結合起來練習

    5種指型是固定的,不同的調只需要整體移動相對應的品格就可以,這就是為什麼主音吉他是不用變調夾的,比如你用C調空絃音+前3品的mi型音階彈了一段旋律1234567(1=C),如果變成G調就是空絃音移到第7品的位置同樣的mi型音階指法彈,出來一段音調比較高的1234567(1=G)。下圖是不同調的指板音階圖,可以看出音階是整體移動的,所以我們不需要記住所有調的指板音階,只需要記住這5種音階指型和相鄰音階指型的關係,就可以隨意的變調彈奏同一段旋律

    讓你的格子爬的越來越有趣,有節奏節拍的“格子”音樂

    規規矩矩的爬格子雖然用處巨大,但是確實對它不感興趣。我們感到枯燥是因為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系統的練習,它的音程太單一、平緩,聽久了感覺它就是噪音,有節奏節拍感的旋律才是我們喜歡的樂音

    我們可以直接彈歌曲的旋律來當作爬格子,這也是我經常爬的“格子”音樂,同樣也要開節拍器練習,先從簡單的開始,

    這首無處不在的《小星星》

    經典的《歡樂頌》

    久石讓經典樂曲《天空之城》也可以這樣當爬格子來彈

    看起來和音階差不多,只不過有節奏的變化,成了一段好聽的旋律,這個時候你就爬到了不一樣的高度了,不但鍛鍊了手指同時也學會了一首曲子很有成就感!簡單的事情做100遍,做到極致,確實很難,但是如果你做到了一定會有意外驚喜!

    爬格子的方法千千萬,你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幾種來不斷深入的練習,同樣能達到目的,就好比爬山,你可以徒步攀登,可以騎著馬,可以坐纜車,可以直升機降落。

    爬呀爬,爬呀爬,終於爬到了山頂,俯瞰前方美景,好開心!拿起吉他彈了個do re mi fa sol la si,頓時空氣也變得更清新了!

  • 4 # 艾特陳維

    一直聽到的比較多的是:想學好吉他,就一定要練好爬格子。其實爬格子呢,主要就是在鍛鍊我們的基本功,也就是手指的力量控制力和獨立性。 但在我們日常的彈奏當中,彈音階、彈旋律都是可以鍛鍊到我們手指的基本功的。所以這個爬格子,對於彈吉他來講,是一個充分但非必要的條件。意思就是說,你花大量的時間去爬格子,一定是能鍛鍊到你的基本功的,而且對你彈吉他肯定會很有幫助。但你沒有花大量時間去爬格子,也不代表你就不能彈好吉他。 很多人在練習基本功和爬格子的時候,會堅持不下去,覺得太過於枯燥。在這裡我分享一個小技巧:例如下方影片,練習基本功和爬格子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音樂性或者是相對比較搖滾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單大方的室內裝璜效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