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大眼萌
-
2 # 農民工79
全面爆發還得看使用者體驗!如果使用者體驗無致命缺陷,那就應該會全面爆發;如果使用者體驗致命缺陷頻發,那命運只會草草收場。
-
3 # 夏日微風
通俗的說,全面屏手機,就是極限超窄邊框螢幕的手機,相比普通手機,具備更窄的頂部和尾部的區域和更窄的邊框,有著比普通手機更高屏佔比的手機。
全面屏在技術上來說,比以前的制工藝和設計美學都要難許多。由於全面屏手機儘可能的提升了螢幕佔比,這也會出現一些技術難題,如“額頭”部位的聽筒、前置攝像頭、距離感應器要設計的更細。
2017年下半年,全面屏手機熱潮全面來襲,中國產廠商vivo、華為都將推出相應的新機。預計接下來各大廠商都會推出全面屏手機,中國產全面屏手機將迎來大爆發。
根據太平洋證券今年釋出的《中國智慧手機螢幕報告》的資料顯示,智慧手機螢幕尺寸正在逐漸擴大,18:9的螢幕尺寸將成為手機市場新熱點。
太平洋(601099,股吧)證券透過調查近幾年手機螢幕變化趨勢發現,螢幕5英寸以下的手機佔比逐年降低,各大手機廠商主要選擇5-6英寸之間的方案。而大於6英寸螢幕的手機在總手機量中不足10%,且在2017年1季度佔比較2016年呈現下降趨勢。
照此趨勢,未來6英寸左右的全面屏手機將會被廣為使用。根據CINNO Research的預期,2017年全面屏在智慧機市場的滲透率為6%,2018年會飆升至50%,後續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93%。
另一個趨勢是,18:9的螢幕成為手機市場的新熱點。
CINNO Research的資料顯示,過去幾年,16:9的螢幕比例成為智慧機標準屏。
但從2017年5月份開始,國內手機品牌商幾乎所有的新設計機型均已全線轉戰全面屏。有相當多的國內廠商此前已經開了16:9的模具,但由於全面屏的興起,不得不調整開發計劃,重新按照18:9的全面屏設計。
因為,在手機大小已經提升到接近極限的時候,採用18:9的螢幕,可以極大地提升屏佔比,給人更強的視覺衝擊力。
全天候科技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2017年下半年即將釋出的幾款全面屏手機相關資訊發現,就已公佈的資訊來看,18:9的螢幕比例已經成為新一輪全面屏手機潮的寵兒,這些手機的螢幕比例也多在6英寸左右。
全天候科技整理的各品牌即將釋出手機螢幕引數
OLED屏是全面屏手機走紅的關鍵,也將成為未來各大手機品牌競爭的關鍵。
一方面,OLED屏自身的特性決定其會被全面屏手機採納。
相比傳統液晶屏,OLED螢幕可以自發光,所以不需要背光模組,能使手機更輕薄;其次,柔性OLED螢幕的下端子區域也較短,易於實現窄邊框設計;最後,柔性基板的機械應力非常小,異形切割難度小,速度快,良率高。
另一方面,因為OLED屏目前產出集中且成本較高,其在各大手機品牌未來一段時間的競爭中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太平洋證券的資料統計,2016年OLED屏的產出主要來自三星。國內手機品牌商想在新機上選用OLED屏,除了等待三星的產出之外,就只能等待國內的面板廠在OLED領域的突破。
雖然資訊通訊專家麥浩超指出,OLED螢幕生產成本今年明顯走低,且行業產能走上放量通道,但受工藝、原料、供應商等因素限制,目前使用OLED屏的成本仍然較高。Tech Insights的拆解報告顯示,三星S7的直板屏成本為47美元,而三星S8全面屏成本較S7上漲了40%達67美元。
據The Investor報道,為了擺脫在核心原料上的限制,蘋果已向 LG 旗下的液晶面板子公司LG Display注資2-3萬億韓元(約合118-177億元人民幣),建設一座代號為E6的新工廠,專門為iPhone供應OLED螢幕。
但目前iPhone還是很難快速解決這一問題。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就曾表示,儘管iPhone 8會在9月份釋出,但由於需求量較高、量產時間較晚等原因,很可能持續缺貨到2018年第一季度。
由於全面屏手機尺寸的調整,對手機面板的需求也逐漸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產面板迎來挑戰和機遇。
根據太平洋研究的調查研究,新設計的機型基本都轉為全面屏,而螢幕比例從16:9向18:9切換的過程中,同樣大小的手機,其螢幕的尺寸會提升約10%左右。對面板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大。
但從供給方面看,由於南韓廠商LGD和三星SDC於2016年關停了多條非晶矽(amorphous silicon,以下簡稱“a-Si”)產線,加劇了a-Si產能的緊缺。下游需求旺盛、上游產能緊縮,致使a-Si面板供不應求的態勢在較長的時間週期內都會成為業內常態。
但如果中國產面板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極有可能將扭轉這一局面。
有市場機構分析稱,今後五年全球智慧機出貨量增速明顯趨緩,2017年手機面板過剩率可能達到30%。這意味著,LCD手機面板長期價格走勢將下滑。量產OLED面板的中國產廠商,就將享受市場機遇帶來的紅利。
但無論如何,接下來將推出的全面屏手機還是很讓人期待的。
以下附上部分手機的概念圖和釋出時間:
小米MIX2:9月11日
蘋果iPhone 8:9月12日
vivo X20:釋出會時間未公開
-
4 # 藍瘦香菇9527
說實話現在全面屏這個概念已經讓眾多智慧手機廠商鍾愛,一個個釋出會都宣稱搭載全面屏。手機的尺寸越來越大,屏佔比越來越高,但這是否有一個臨界值? 不得不說小米帶了波好節奏(別說夏普,它並沒有發揚光大),全面屏開始成為一種趨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大螢幕」一直是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螢幕越大,意味著能承載的資訊就越多,在手機上處理事務的效率也就越高。增大屏佔比本來就是業界趨勢。全面屏本質就是“增大屏佔比”,這種設計夏普在2014年叫做“無邊框設計”、2017年叫做“夏普美人尖”,在三星叫做“Infinity Display”。2017年的蘋果會給這種設計起個什麼名字沒人知道,姑且叫“齊劉海”吧。增大屏佔比這個設計其實一直都是業界趨勢,只不過在以前各大廠商一直在“兩邊窄邊框”上做文章,2013年就推出了魅族MX2就是一款主打“兩邊窄邊框”的手機。
到底什麼是“全面屏”,可能不同的廠商有自己的定義。有人說,屏佔比超過某一個數就算。好像我看到有企業定義是78% ,因為他們剛做了一款屏佔比大約79%的手機吧。也有人說,沒有邊框才叫全面屏。但是平心而論,在今天的技術基礎下,邊框其實是少不了的,最多面板玻璃的邊緣做一些創新,視覺上看起來邊框極窄。現在會有更多智慧手機產品走向這樣的設計之路。如今,手機時代被全面屏潮流引領,各家手機廠商紛紛釋出全面屏,力求在大潮的轉變中,不會落後。
目前華為、OPPO、VIVO、小米、金立、魅族等國內整機廠都紛紛準備全面屏的新機,下半年將迎來全面屏上市高峰期。華為的話應該就是Mate10了,OPPO應該是Find9,VIVO是X play7,小米呢,小米MIX2吧,延續一代的風格,魅族的話比較難判斷,有可能是MX7或者Pro7的其中一部!
金立也推出大金鋼2在泰國首發,金立官方正式宣佈金立首款全面屏手機M7 Power將在9月28日於泰國發布。而這款M7 Power,在國內則會被命名為金立大金鋼2手機。作為金立首款全面屏手機,金立大金鋼2將在泰國首發,足見當下金立對泰國市場的重視。
從2017年5月份開始,國內手機品牌商幾乎所有的新設計機型均已全線轉戰全面屏。有相當多的國內廠商此前已經開了16:9的模具,但由於全面屏的興起,不得不調整開發計劃,重新按照18:9的全面屏設計。就已公佈的資訊來看,18:9的螢幕比例已經成為新一輪全面屏手機潮的寵兒。看來下半年中國產手機都是撞衫,這今年的中國產市場是準備來一個撞機大混戰啊!
-
5 # 沙漠之鷹點
不見得,因為還是有不少人覺得全面屏比較難看,再加上全面屏比較貴,很多人不願買那麼貴的手機,可能會有一些廠家出全面屏手機引領科技進步,如小米mix等,但不一定會大爆發
-
6 # 白河墨跡
從小米MIX2、vivo X20開始,智慧手機迎來了全面屏時代。雖然市場全面屏手機的佔有率並不高,但從設計、理論以及體驗來看,全面屏的手機卻獲得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因此,全面屏手機會在今年全面爆發。對於如此有吸引力的潛在市場,中國產品牌自然不會輕易落下。
但是對於這些產品來說,消費者最擔心的還是價格。不過大可不必擔心,由於聯發科P23和P30針對的是國內中端市場,因此能夠有效改善廠商的成本,間接降低產品售價,這對於普及全面屏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眾所周知,目前的全面屏手機,例如三星Note8、iPhone8、小米MIX2等,售價都不便宜,跟大眾主流的消費習慣(2000元左右)有所差異,而聯發科P23和P30顯然能讓手機品牌進行更快速的產品開發,相信馬上就會有一大波價格實惠、功能齊全的全面屏手機面世了。
回覆列表
肯定會,從9月份開始,手機已經進入了全面屏的時代。
從目前網上放出的資訊來看,9月份會有小米MIX2和VIVO X20。另外還有前段時間在IFA華為宣佈在10月16號要釋出的Mate 10。相信馬上還會有其它更多的中國產廠家會緊跟著釋出全面屏的手機產品。
全面屏手機的優勢是提升了手機的顏值,讓手機的看上去更有科技感,在視覺體驗上更衝擊力,另外同樣機身正面的面積可以容納更大的螢幕。
但是,全面屏手機面也臨著種種設計上以及製造工藝上的難點,比如聽筒、前置攝像頭的位置(尤其是前置雙攝像頭),另外最最最重要的問題,也是很多使用者所關心的,如何解決正面指紋識別的問題。在目前屏下指紋無法量產商用的情況下,所有全面手機指紋只有是後置,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篇關於“背後指紋掃描設計反人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