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洋望1
-
2 # 點甜機器人智慧農場
需要合作社,能帶動農業創新,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優質。也需年青人來參加合作社,對中國農業一次革命,比如上海點甜農業專業合作社就是一個榜樣。
-
3 # 惠益農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村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現在,正在邁入產業化、社會化、國際化的高效益發展的歷史新階段。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業增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 求,如何在堅持土地承包經營權30年不變的前提下,調整農村生產關係,使之與生產力相適應,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命題。圍繞這一問題,山東德州武城 縣供銷合作社打破條條框框,在整合生產諸要素、組織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近幾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供銷合作社在立足當地棉花、瓜菜、辣椒等種植或加工貿易等方面優勢,相繼組建了武城天元棉花、綠豐瓜菜、農樂辣椒 和志遠統防統治4個專業合作社。以此為載體,透過建設標準化示範基地、豐富服務環節、創新經營方式等途徑,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了耕地收益的大幅 度提高,推進了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建設,走出了一條供銷合作社自身發展與助農增收相結合的新路子。
創新種植模式
根據武城縣生產發展規劃,武城合作社主要試行了3種模式。
一是綠豐瓜菜合作社兩種兩收的模式。“西瓜+蔬菜”是武城縣菜農普遍採用的種植模式,但由於過去忽視了標準化生產,難以大面積推行,效益不佳。 祝官屯供銷合作社成立綠豐瓜菜專業合作社,嚴格按照西瓜生產規範育苗、施肥、用藥,西瓜品質、產量大幅提高,不僅畝產由1萬斤提高到1.2萬斤以上、價格 每斤平均提高0.3-0.5元,而且引來高階客戶前來地頭搶購。套種品種的選擇也很重要,瓜茬再種植效益較高的黃瓜、茄子、西紅柿,比白菜、蘿蔔的再種植 效益又有大幅提高,兩季純收入提高近萬元。
二是農樂辣椒合作社的麥椒間作套種模式。種小麥時留好套種行,春天是辣椒的育苗移栽,麥收後再種玉米,一年三種三收,三種作物優勢互補、互相促 進,年收糧食畝均千斤以上,鮮椒4000斤以上,毛收入5000元以上。這種種植模式既解決了辣椒重茬病害,又比糧棉套種實現了收入翻番和勞動強度降低的 效果,在德州這樣的糧棉大區很有推廣價值。
三是武城天元合作社李家戶分社的種植模式。大棚土豆—糯玉米—胡蘿蔔,一年三種三收。2011年春天畝均產土豆4200斤,由於採收期提前了一 個月,市場售價在1.8元/斤左右,畝均收入7560元;糯玉米畝均收入1800元;胡蘿蔔畝產6000斤,訂單價0.75元/斤,收入約4500元,這 樣一年3季畝均毛收入達13860元左右。
示範種植使得上述幾種模式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示,引得附近農民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並要求加入合作社。老城鎮政府還專門組織了現場會進行推介,惠民、夏津等縣也組團專程到武城參觀學習,並開展合作。
創新服務管理模式
著眼提高土地產出,降低勞動強度,專業合作社加強了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的組織管理和服務,提高了組織化、科技化水平。
1.開展測土配方,指導社員科學合理施肥,提高肥效。合作社實行化肥直供,為社員提供貨真價實的化肥,降低投入成本。
2.育苗供種。綠豐瓜菜專業合作社投資180萬元在全縣率先建立了56畝的瓜菜育苗基地,今年以來已向本縣及周邊縣市供苗1000餘萬株,實現 了優質種苗的統一供應。不僅把幼苗期納入基地統一管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縮短了大田生長週期,而且對良種推廣、種植模式調整產生了巨大影響。
3.大田綜合服務。天元棉花專業社李家戶分社、志遠統防統治專業社購置並整合部分農機具,組織專業服務隊,以優惠價格開展機耕、機播、機收等環 節服務。特別是自去年以來,重點組建了治蟲專業服務隊,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其所承攬的治蟲地塊,無論是在農藥品種、劑型,還是在頻次、劑量、 安全間隔期等方面都準確把握時機,棉田年治蟲頻次由常規10-16次,降低到10次以下,治蟲效果有了極大提升,使農民從頭疼的治蟲中解放出來。
4.加強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合作社與移動公司協作開通了“農政通”服務業務,免費為社員提供及時的農業氣象和農業技術指導。廣泛開展蟲情測 報,推廣誘蛾燈、粘蟲板等低毒無害的殺蟲治病除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農藥用藥量,以減少汙染和殘留,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綠色食品標準。
5.打造“綠色”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合作社註冊了“鮮伴怡生”、“京運牌”等瓜菜商標,並申報了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嚴格按照無公害操作規程管理,普遍以高於其它產品的價格全部銷往北京、濟南、德州等地的大超市,實現了“農超對接”。
思考——
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興未艾,合作社在資訊、技術、供應、加工、銷售等方面向農民提供服務,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提高耕地產出水平,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既可以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實行標準化 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產量和品質,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種植產出效益,又可以實現土地集中化種植、機械化作業,大大減少用工投入,降低勞動強 度,提高工作效率,將更多的勞動力從繁重的田間勞動中解放出來。
第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幫助農民規避市場風險。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組織起來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從而提高了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規避、化解和分散了市場給農民帶來的市場風險。
第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供銷合作社迴歸“服務三農”的主要載體。供銷合作社的辦社宗旨就是“為農服務”,本身就是農民入股興辦的最大合作經濟組織,完全有能力和條件在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起到龍頭作用。
第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政府指導、管理農業生產和調控市場提供了方便,縮短了管理半徑。面對中國農村當前高度分散的基本生產單位,政府很難實行高效的指導管控,這就需要由合作社搭建起政府與農戶間溝通的平臺,為政府管理、組織農業生產提供有效途徑。(資訊資料摘自網路)
-
4 # 奔跑的小樹苗
首先,我們來談談,農業需要什麼樣的合作社。第一,專業化經營的合作社。目前中國農業結構存在一些問題,分散的種植戶存在盲目性和從眾性,跟風種植會導致大面積的農產品滯銷,而另一種農產品可能因為種植戶少,而價格飛漲,近些年出現的"蒜你狠","姜你軍"等現象就暴露了這些問題。而專業化經營的合作社,有專業的人才根據市場行情,根據農業大資料,制定合理的種植計劃,使利潤最大化。第二,種植技術現代化的合作社。目前中國農業還多是以傳統種植技術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分散的地塊,使現代化的技術應用不起來,農業合作社的建立,將農戶集中起來,統一使用現代化的儀器和技術,比如播種,收穫這些需要大量人力的種植環節,大型機器很快速的就可以解決,而且分攤儀器費用,農戶也可以接受,亦或者,合作社可以租用一些裝置,降低成本。第三,統一銷路的合作社。農業相對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最後的銷售環節吧,無論農產品種植產量如何,品質如何,賣不出去就沒有效益,目前散戶的銷售模式,有菜販地頭批發,自行去集市銷售等,價格很不穩定,銷路也不固定,新聞屢屢爆出某地大白菜爛在地裡等訊息,讓人扼腕嘆息,農業合作社就可以將這些散戶的農產品集中起來,進行固定渠道的銷售,拓展電商等新渠道,解決最後一個重要的銷路環節,解決農戶的後顧之憂。
中國的農業合作社可以說是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機制還不完善,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需要有關部門合理引導,企業積極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效益最佳道路,為促進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
5 # 利劍擱
不但需要,而且是很需要。目前的農村經濟模式是“各自為戰”,和幾千年的“農耕經濟”大同小異極大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高效發展。必須扭轉目前的局面,採用“大兵團作戰”模式,說白了就是要合起來。農村經濟合作社就是值得探討和踐行的有效模式。
農村經濟合作社這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既不同於企業法人,又不同於社會團體,也不同於行政機關,是有其獨特的政治性質和法律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
如果是個人發起,則屬個體性質,當然也有村幹部發起的,還有‘’知名度‘’較高的經紀人發起的。怎麼組建合作社,各地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很成功,有的在“搖籃”裡就夭折了。
組建合作社必須真正做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言堂,一個人,幾個人說了算,最終註定失敗。失敗的原因不必多拋析,農民心裡是最清楚。
貴州有個塘約村,全村人坐在一起討論了好長時間最後成立了屬於全村農戶的合作社。首先搞了個“土地流轉小組”,將農民手裡的土地流轉到屬於全村所有的合作社。土地集中經營,統一管理。只有幾年的時間,塘約打了翻身仗,“大兵團”作戰的效應出現了,困難戶沒有了,毛坯房沒有了……真正的提前達小康了。
閒言少敘,說多無益(寫多了,稽核不給發)。想了解塘約村成立了怎樣的合作社,讀一讀王宏甲寫的一本小冊子《塘約道路》,或許對農村人有些啟發……
-
6 # 意誠種植鄧輝
需要合作社,種植大戶。為什麼呢?合作社可以帶動一方,以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為主。個體無法抱團發展,單一,量小,銷售受限。而合作社可以開發市場,讓大家一起抱團發展。當然種植大戶也有這一方面的優勢,可是抗風險能力不強。我們中國現在有很多很多合作社,真正可以為民為社會做貢獻的不是很多。一部分是空殼,一部分為己。現在需要什麼樣的合作社呢?第一是確確實實為民服務,保障社員利益的同時可以良性運作。第二是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市場出現問題時可以抵抗。如果不具備這二條就不算好的合作社。現在相當一部分合作社都是負債累累,這不是好現象。國家補貼也相當一部分是給予它們。一旦沒有補貼,盈利性不強,就以破產告終。當然不是一下就破產的,銀行貸款,社員股金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地方政府也會想法讓它多運作幾年。不能說不允許負債,而是負債後償還能力,社會影響。還有一種最可恨,房子漂漂亮亮,社員全假,大數額的騙取補貼!我相信大家都恨!良心合作社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解決荒蕪的土地,為市場提供物質供應,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打臨工,為社員穩定增收。這也是國家和人民所希望的。謝謝!
-
7 # 天道不平
需要農民人人有股,個個有份的生產合作社。決不希望象美國式,一人數萬畝的莊園主出現,這會帶來大多數人旡依生計,銜頭浪跡。
-
8 # 新農業內參
一、農業當然需要合作社
國家提倡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土地等生產要素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其中,合作社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按照《關於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相關表述,合作社要起到紐帶作用,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形成「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二、農業需要什麼樣的合作社?合作社的形式越來越多樣,除了傳統的種植、養殖、產銷合作社,還有農機、用水等合作社。但不管什麼形式,一個為農民所需要的合作社,不外乎要做好以下幾點:
1、有名有實
許多合作社有名無實,變成了空殼,並未在組織社員集中安排生產、統一對接市場等方面發揮實質性作用。一些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套取國家補貼,錢拿到手之後,社員們該幹嘛幹嘛去。
以後要透過政策引導與扶持、政府有效管理等方式,把補貼、獎勵、優惠政策向真正運營的合作社傾斜,讓更多的合作社「實心化」起來。
2、市場競爭力強
政府扶持是助力,合作社要取得長足發展,還需要內生動力。即在市場競爭中能立於不敗之地,提供的農產品、服務質量過硬,能有效對接各種渠道,化解「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合作社要能把社員聯合起來創市場,這樣才能避免被經紀人、中間商壓價,被剝奪應有利潤,從而使社員農戶能充分分享產品增值收益。
3、打造品牌
農產品要實現市場溢價,打造品牌是必經之路。單一農戶勢單力薄,有心無力,在品牌打造方面無所作為,合作社則應該儘早樹立品牌意識,做好商標註冊、專利保護、統一包裝、市場推廣等方面工作,與「三品一標」、「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等工程有機融合,打造合作社的精品、高階品牌。
-
9 # 惠農網鄧武傑
中國的現狀依然需要合作社,十年前,合作社法頒佈之後,合作社註冊的數量井噴式的增長,我們從工商總局的整體資料來看,截止到現在,全國合作社的數量,註冊在案的數量為193.3萬家!在最近幾年,每年基本上增加幾十萬家合作社。
每當我們提到合作社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絕於耳的爭論“假的”!“死的”!“空的”!甚至很多人認為,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合作社徒有虛名,或者說是出於政績的需要,或者是從中謀利的需要,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那些認為虛假合作社氾濫的言論,其實有些言過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去考慮,合作社只要是依法註冊就沒有真假之分,只有規範和不規範之分! 我們不能用抽象的概念去框定一個合作社,農民受益才是評價一個合作社到底好不好的一個關鍵!那麼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輿論,和大家對合作社的一些認識有非常直接的關係,調研發現,很多老百姓認為合作社沒什麼用,自己種自己的地就行了,幹嘛非要成立合作社,或者加入合作社呢?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其實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因為大多數人對合作社的認識不深,再加上國家只是引導合作社的發展,並不能明確規定合作社如何發展,當然,國家引導合作社發展也是非常好的政策!
既然如此,我們還有沒有必要成立合作社呢?或者說,我們不成立合作社行不行?答案分兩面性,我們不能說成立合作社是對的還是錯的,今天,我們只從發展合作社的優劣,好處,跟大家分析一下,現在,到底應不應該成立或者發展合作社。 希望大家可以對合作社主體有一個更加全新的認識,讓大家明白到底自己適不適合透過合作社的模式來幹農業,我們會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分析。
第一:成立合作社可以增加產品的議價權;
第二:成立合作社有利於拿到國家政策補貼;
第三:合作社可以減少對金融機構的依賴;
-
10 # 愛農幫
“農業需要合作社嗎?需要什麼樣子的合作社?”隨著目前農村現代化發展程序的不斷加快,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當前農業發展的主力軍,當然,廣大小農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但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當前農業發展的趨勢,不可避免的趨勢,因此,可以說,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需要合作社,但是合作社的型別,對於合作社的要求,還是比較多樣的;之所以部分農民不願意加入合作社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合作社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資金問題、發展專案問題等,國家給予合作社的發展態度是支援,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資金補貼,農村因此就冒出了“空殼”合作社,農民就自然不願意加入;
但是,近年來,國家在不斷加大力度爭整頓農村合作社,營造一個較好的經營氛圍,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
11 # 海底暗流2
在新時代下的新農民,需要的是一支有專業技術的新型合作社,能夠正確引導農民發展嘔業生產,畜牧養殖,共同致富的合作社,而不是那種,專以合作社為幌子,騙取國家各種補帖的合作社。
-
12 # 雲計祘
由於房地產造成三分天,對於企業,商業,合作社都造成很大的困難,經濟上的壓力,投資風險,運作艱難,己經少有萬全之策,只能求穩平安,隨房地產變化而變化,
回覆列表
在中國合作社已有十來個年頭,在絕大多數合作社沒有做到其本身職責,與義務。如創新,示範,技術,推廣,引道,營銷,資訊,導向等方面都不完善透明。當然我們可探討,希望政府來導航,使合作社發揮其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