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星空9527

    打仗時,部隊是要動彈的,不是紮根邊疆支援建設的。

    官渡之戰期間,袁紹和曹操在白馬、延津都打過,然後才是官渡。讓那麼多糧食一直跟著這支隊伍跑?搬運和管理糧食是要人力的,人是要吃糧食的。

    相比之下,既然打仗的地點就在那一帶,找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建個大糧倉,用少量兵力駐守,極大的節省了人力成本。收來的糧食統一送過去儲存,需要糧食時再從糧倉調比較輕鬆。

  • 2 # 淦珩夢侃

    古代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糧草是重中之重!而糧草往往放置於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往往是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較為安全的地方!糧草的安全往往決定著前方將士軍心的穩定!

    糧草往往是屬於是戰略物資。誰控制著戰略物資誰就控制著前方的軍隊。如果將糧草也放在部隊之中假設領軍的將領投敵叛變,或者是自立,那中央政府就失去了對地方將領的控制權!那到時候地方將領有兵有糧,隨時都有脫離中央掌控的風險!所以古代的行軍作戰所帶的糧食往往是少則幾天,最多也就半月!除非是鎮守邊關的藩王屬於是皇帝的近親屬或者是特別特別放心的將領才會允許他們屯糧!也正而這種信任往往也是很脆弱的,縱觀中國歷史,你就會發現很多有糧有兵的藩王或者將領都會自立,或者是直接反抗朝廷!成為國家統治當中的不穩定因素!

    而兵營往往是設在敵人較多的前線。那古代戰爭的話,根據實際的戰爭需求互換營地的時候其實還是很多的!比如說雙方都有可能在某一個時候進行夜襲!那都襲擊成功的話,糧食多的肯定損失大!那如果說雙方互換營地,那糧食多的損失就更大!

    合理的糧食多少是一種軍隊戰鬥力的保證,過多的糧食反而成了軍隊的累贅,因為軍隊遷徙,軍人往往是指負責打仗而搬運糧食則需要更多的民夫!如果將將糧庫和兵營受在一起。一來需要更多的軍隊進行把守減少了可以參戰的軍隊人數,二來民夫本身也是要吃飯的所以對糧食的耗損更大。三來民服本身的紀律性是遠遠弱於軍隊的這使得民服成為軍隊當中的不穩定因素!

    最後糧食的儲存本來也是一個相對專業性比較強的活兒。需要定期的晾曬,保持乾燥,防止被老鼠蟲類損害,而這些前線條件的軍隊都不具備!

    另外,古代的的糧倉也並不是沒有軍隊把守反而是有腳為精銳的內衛部隊把守。

  • 3 # 耕堂讀者

    首先根據軍營情況分析,軍營分為守關軍營和野戰軍營。

    如果駐守邊關和城市,因為常年駐紮,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糧就地取材就地儲存便說理成章。因為糧倉在駐守範圍內,守城即是守糧,自然不會被劫糧。

    如果是野戰部隊則相反。野戰軍隊在於攻城拔寨,更注重軍隊的機動性和行軍速度,這幾乎是野戰部隊取勝的關鍵,所謂兵貴神速是也。那麼如果隨軍設糧倉,就會極大降低軍隊機動性,糧草輜重便會成為軍隊累贅,不利於長途奔襲野戰。這也是必須長途運糧的原因。

    從國家機構管理體制來看。管行軍打仗的是兵部,管理糧食徵繳轉運的也是戶部。管理機構不同自然不同做到步調協同一致。

    最後,封建統治者從皇權安全形度考慮,制約征戰大軍的有效武器就是糧草供應,如果將行軍打仗和糧草管理都集於一人之手,則無法形成有效制約,便是對皇權和國家穩定的強力威脅。

  • 4 # 五環青年

    瞭解官渡之戰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經典,剛開始,曹操雖然在正面戰場打敗袁紹幾次,但是袁紹根本沒傷筋動骨。

    這是因為他後方有足夠的糧食,就有足夠的兵員,相反,曹操這邊由於糧食不是很多反而在正面難以撐很久。

    關鍵的轉折點在於,曹操採納的許攸的計謀,偷襲袁紹軍隊的糧倉烏巢,燒掉了大量輜重,在缺乏後勤保障的基礎上,袁紹部隊軍心打亂,從而輸得一敗塗地。

    所以有的人可能會問了:古代打仗為什麼要把主力部隊和糧倉分開呢?

    對於這個疑問,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方面,大量的糧草放置到軍營不利於靈活作戰,轉移和撤退,糧草運輸隊伍需要無作戰能力的車伕抗工,騾馬這些人在搬運糧草時由於糧草沉重,行進緩慢。

    另外,一旦被敵軍突擊,放在軍營中的糧草必然是敵軍首先攻擊的目標。

    當然隨軍不可能一點糧草也沒有,還是會讓士兵隨身攜帶一部分的,並有專門的部隊保護。

    古代行軍,糧草是大事,儲存方式有多種方式:

    首先是隨軍攜帶。這部分糧草是保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保證5~10天的口糧。

    其次是周邊府縣的官倉,一般在打仗前都會事先安置調撥糧草,保證大軍數月之虛。

    最後就是專門的糧草倉庫,這部分糧草儲藏非常關鍵,一般都是儲藏在隱蔽、險要、易守難攻的位置距離軍隊相對較近,能保證1~3日的路程內送抵前線,並設有重兵看護。所以,隨軍兵營會放置糧草,但是不會很多。

  • 5 # 豔夜讀錦書

    不管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軍營和糧庫是不會共同放在一起的!那麼闡述一下為什麼古代戰爭的軍營和糧庫為什麼不放在一起。理由如下:

    1.糧庫並不只是只有糧食,古代的糧庫是包含糧食和馬草,所以簡稱糧草。

    2.糧草又是輜重物和易燃物。戰爭求的是一個兵貴神速,糧草等輜重物只會影響軍隊速度和戰機,也會使得軍隊身處於一個火圈中,隨時都會被敵方利用成為自己軍隊擔憂的地方。

    3.戰爭的時間不是一兩天的,戰爭都是長時間的,糧草的湊集不會一時就達到,需要各地調配,所以才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句話。

  • 6 # 勇戰王聊歷史

    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是攻城戰,而你又是防守一方。那麼,你的糧庫肯定在所駐紮的城市內,也就是說,糧庫和軍營在一起。明朝北京保衛戰時,于謙為了守住北京,特意把通州的糧庫的糧食運到了北京城。兵糧合一,才能穩定軍心。

    第二種,如果你是攻城的一方,或者雙方都是野戰。那麼,軍營和糧庫是不會在一個地方的。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會在這裡打多久,也不知道前線所處的位置會有什麼變動。所以,在野外作戰時,會把糧倉放在相對靠後的位置。一般是距離前線一天路程為最佳,最多別超過5天路程。

    這麼做,也是為了方便部隊能夠迅速轉移。而前線士兵也可以自己攜帶三日糧食,所以,大糧庫放在後方,也是可以接受的。每天有運輸隊向前線補充軍糧就行了。

    而且,如果前線距離後方超過千里的話,糧食還會經過多個糧庫,一級一級的轉運。這是因為,千里運糧的成本太高了,至少要消耗一半的糧食作為運輸消耗。所以,要一級一級運輸,絕不把所有軍糧全部放在最靠近前線的地方!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為何不設在同一個地方?那麼我反問了,軍隊吃的完還是帶得走大糧倉?大糧倉是誰都能打得下來的嗎?“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在古代也是個有名的大糧倉,有永豐、豐裕兩倉,打它?你莫不是要開地獄難度?

    不急,我們慢慢說,古代戰爭有個最大的問題——運輸能力太弱。

    相比今天的火車、飛機、卡車,古代人只能用牛、馬、毛驢等畜力,而且這些東西在戰亂年代也很精貴,所以大多數時刻,古人打仗得依靠徵用民夫人拉肩扛的搬運糧草,而且古代還沒特別好走的路,哪怕秦馳道也就那回事兒吧。

    這種低效率運輸的副作用就是“耗”,非常的耗!無論是人力是還是畜力,運多少糧路上就得消耗掉一定比例的糧,像漢武帝打匈奴,前線10萬兵力,需要一次發動幾十萬民夫往前線接力,一斤糧運到前線的漢軍手中,路上得消耗30斤。

    拿破崙60萬大軍遠征俄羅斯時也是如此,儘管時間已經邁入了近代,可運輸效率卻並沒有多少本質的提高。作為軍事體制的改革家,拿破崙認為“行軍即戰爭”,因此他遠比同時代的統治者更明白後勤的重要性,他省略了需要浪費大車拖運的軍用帳篷,讓士兵睡在露天,又把木箱等沉重的容器換成布袋,使馬車可以拖更多的糧草。在進攻俄羅斯之前,拿破崙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在但澤囤積了能讓40萬士兵、5萬戰馬50天消耗的糧秣,還從歐洲強行徵用了3萬輛馬車和30多萬匹挽馬,只為維持大軍的消耗。

    可即便準備的如此充分,拿破崙最終依舊倒在後勤問題上,俄羅斯人藉助冬天、頻繁的伏擊戰和對漫長補給線的切斷,最終促使不可一世的法軍全面崩塌,給拿破崙吹響了送葬的號角。根據歷史記載,拿破崙的後勤車隊比漢武帝時代還是強不少的,四輪馬車將後勤消耗降到了3分之一,可即便如此,60萬人82天的消耗也是個驚人的數字。

    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人們根本沒辦法解決糧草的輸送問題,因此無論中歐,古代打仗都會選擇在前沿設立軍用糧庫和後勤基地,它們平時負責囤積和中轉物資糧食,戰時便成為支撐前線的後勤中堅,否則凡事都像漢武帝打匈奴、拿破崙打俄羅斯那樣搞遠距離輸送,且不說成本巨大,漫長的補給線能安全嗎?

    所以,依靠“糧城”頂住,前線部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做法,成了古代戰爭的基本套路,畢竟古人的機動能力有限,輸送能力更是有限。但這裡需要注意,題主所述的“

    軍營和糧庫為何不設在同一個地方”並不正確,成規模的“糧城”本身就是要塞,它們通常防守嚴密,地勢講究,物資充足,因此很難被一夕拿下。想想即知,誰會放心那麼多糧食物資不重兵守衛?古代的道路又只有那麼幾條,還沒有衛星導航,誰能輕易扎入敵後攻克糧城?對方有糧有人,使出個拖字訣就能讓來敵吃不了兜著走。

    而且戰爭有戰爭的套路,即便是經商,搞倉儲超市,物資也不可能全堆在最利於走貨的超市裡,而是透過一個個大倉進行互相週轉。戰爭也是如此,一個大的糧城囤積的是天量的糧食,它遠遠超過了一支軍隊的短期需求,有時需要供給的是多支軍隊,還需要配合整體戰略,憑什麼全送給一支軍隊呢?打仗的軍隊也不可能馱著一座巨型糧倉戰鬥,你走的動麼?

    待戰火一起,大糧城的糧草便源源不斷的分散開來,依照“糧道”來支援前線,有些糧食會在半路重新堆積,形成更次一級的中轉站,繼續支援前線,如此迴圈,理論上只要糧草足夠,一支軍隊可以打到天邊去。

    實際上部隊也有自己的後勤儲備,而且一般不會很少,這關係到部隊的作戰能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華人就已經明白給戰場“算賬”,以統籌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糧、能攜帶多少糧,這些糧能打多久的仗,為戰爭的計劃作出打算。但前面也說過,古代運力有限,部隊除了糧食外,還要運輸兵器、甲冑、箭矢、營帳、藥材、工具等很多東西,像後世志願軍那樣,攜帶能供7天運動戰的糧彈,就已經是不少軍隊的極限了。

    再說了,古代封建統治者最防範的是什麼?是軍隊。而如何控制軍隊呢?當然是控制糧食,一支有糧的軍隊是不慌的,而糧食的分配權被掌握在朝廷手中,很簡單就能達到掐住將領命脈、避免對方投敵或造反的目的。

    總而言之,大型糧倉是古人基於落後運力而做出的戰爭準備,真正的大糧倉本身就是兵營;當前線部隊出擊後,糧倉的糧草會有專門的後勤部隊進行輸送,繼而不斷依據戰況形成新的屯糧點。也正因為糧道易斷糧城難劫,歷史上每次有豪傑攻破糧城,都會帶來一場戰略性的驟變。

  • 8 # 怒江潮

    古代戰爭軍營和糧庫通常不在一起,原因:不是不可而是不能。

    1、軍隊

    兵法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古代的戰爭中的軍隊狀態總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中,根據戰情需要,或據守或行軍或佔據高山之巔或露營山谷水邊。

    2、糧草

    糧食和戰馬草料的儲存場地是有嚴格要求的,不僅要防止因黴變、蟲蛀、鼠害等損失。要求乾燥,通風等,同時還要防火、防水、防盜.....因此不能像軍隊一樣靈活移動。

    3、後勤

    古代沒有公路。鐵路,而那時候運輸手段就是水陸舟車。水路還好一些,可以用船。土路一遇到雨雪,往往成為爛泥潭,牲口拉著的木輪車不僅運力落後,而且速度緩慢,加上人畜消耗,效率極低。比如當年霍去病攻擊匈奴,糧草從內地運到酒泉,路上的消耗率佔80%。

    4.風險

    另外軍隊和糧庫不在一起,也有分散風險的考慮,比如軍營被攻破,糧庫就成了敵人的戰利品;另外也可以透過糧草等補給物質控制軍隊,預防將領背叛軍隊譁變。

  • 9 # 微山秋水

    糧庫在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士兵們到點能吃上飯。

    最牛的人帶兵根本不需要糧庫,如西漢名將霍去病,兵強馬快,殺到哪吃到哪,連碗筷都是敵人的。

    聰明人能預先判斷糧庫設立地點,提早準備,取得主動權。治粟都尉韓信就是如此,他根據天氣變化推測出行軍路線,提前安排,把愁壞了的蕭何蕭大人高興的不要不要的。

    機動短促的戰鬥是不用考慮糧庫這些勞什子事的,儘量先吃頓飽飯,養足精神,幹完這一仗腦袋在哪還不一定呢,考慮這麼多幹嘛!

    有人說,打仗就是打錢糧,這個我也認。陣地戰、持久戰、堅守戰出現時,確實要認認真真考慮後勤供應的問題,往往敵對雙方圍繞著補給線發生的戰鬥特別殘酷。

    存糧的地點因時因地而定,可以在軍營,也可以在附近,安全、方便就行,沒那麼教條。

  • 10 # 布衣學史

    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古至今,後勤保障從來都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糧食的生產是在己方的領地,糧食的儲存更是在己方較為安全之地。所以,大型的糧庫都是在後方。

    軍營隨著戰事的發展變化,要不斷遷移,也會大小不一的許多的軍營。軍營隨時遷移,糧庫則不能。

    所以,古代戰爭中阻斷敵方糧道,攻取敵方糧庫都是爭取勝利的重要謀略。雙方的存糧之地都是重要的軍事機密,運送軍糧一般也會有重兵護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端午節草魚價格如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