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環青年
-
2 # 盾構X歷史
其實懸棺葬這種葬喪禮制的形成,與實行懸棺制的古代民族和老百姓的信仰與崇拜有著密切關係,據古代遺留的相關史料和現代的考古最新發現分析,實行懸棺安葬有多種解釋:
一是借諧音“高棺(官)”,讓祖先葬在山崖上像星星、月亮一樣看著子孫後代,使後世能夠繁榮昌盛;
二是因為高山險地能防止人和野獸的侵擾,且崖墓通風向陽乾燥,有利於棺木的長期保護,可以讓祖先在寧靜幽冥的世界中永遠安息;
三是認為葬得越高,離天堂越近,昇天越快;四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遊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
對於懸棺的安葬方式,歷代典籍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唐人張鷟的《朝野僉載》中說:“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屬飲宴舞戲一月餘日,產盡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即終不復祀祭。”
-
3 # 山西一導遊
這種安葬方式並不是普遍的,從山頂洞人開始,人類就開始重視親屬關係並不在拋棄親屬的遺體而是置於下洞之中,隨著人類的發展進入文明時代,葬俗也開始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了其獨有的方式,遠葬及崖葬不過是其中一種吧。
-
4 # 文史圭璋
將祖先的遺體安放到懸崖峭壁等人跡罕至的地方,是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這種墓葬行為有一個專門的詞彙--“懸棺葬”。
通常而言,人們會將棺材懸置於插入懸崖峭壁的木樁之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於崖外。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懸棺葬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據說百越族是懸棺葬的創始者。
那為何古人要採用這種墓葬形式呢?我認為原因有幾下幾點:彰顯孝道、趨吉避凶、防止人獸侵害。
一、彰顯孝道古人認為,把祖先安放置高處,可以彰顯自己的孝順之心。在唐代張鷟《朝野僉》中,五溪蠻有這樣的習俗:
父母死,於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一月餘日。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既終身不復祀祭。初遭喪,三年不食鹽。
在父母死後,五溪蠻通常把父母的屍體擱放在村外,等到三年以後,才下葬。舉行葬禮時,親屬們要擊鼓唱歌跳舞,葬禮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等正式下葬時,兒女們把死去的人安置在懸崖上,通常來說,安置得越高,越體現孝道。安置好棺槨以後,兒女們終身不再進行祭祀活動。
可見,在古人心中,把祖先棺槨安放得越高,越體現孝心。懸崖峭壁自然成為絕佳的選擇。
二、趨吉避凶古人特別注重風水,父母去世後,大多會找陰陽先生,尋找風水寶地,成為埋葬之地。
清朝乾隆年間《珙縣誌》記載:
前志言珙多僰人……相傳有羅因者,以僰人嘗滅其宗,乃教以懸葬巖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巖以趨吉。
可見,古人認為懸崖之上,是一個不錯的風水寶地,在此處安放祖先陵墓,有利於保護子孫後代,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結果。
三、防人獸侵害古代生態環境良好,有許多野獸活躍在從前在崇山峻嶺之中,它們無意間會破壞墓穴。而且,古代有很多盜墓賊,他們在盜墓的同時,也會破壞墓穴。
為了儘可能防止人獸破壞,古人們不得已將祖先墳墓安置在人獸罕至的懸崖峭壁上。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
禿落蠻(即土僚蠻)……用小匣盛其餘骸,攜之高山山腹大洞中懸之,俾人獸不能侵害。
寫在最後從以上史料可知,古人一方面為了自身利益,給死去的祖先選一個風水寶地,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另一方面,希望逝去的祖先免遭活物的影響。在這兩方面的考慮之下,遠離人世、地形險要的懸崖峭壁成為他們安置祖先的絕地之地。
回覆列表
你說的應該是指懸棺,這種只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處置死者屍骨的特殊方式,不是所有地方。將棺木放置於陡崖峭壁是為了避免遭受人獸或者其他因素對屍骸的破壞,使得祖先的靈魂得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