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見性成佛,也就是覺悟。那麼和王陽明的在事上用良知做判斷是否想通呢?
15
回覆列表
  • 1 # 弘揚孝善文化

    是不一樣的概念,雖然都是說了人的本性類狀況,但王陽明的良知,側重在“良”字,而佛學本性論側重在“本”字,而且佛學中的“本性”是指“空”的狀態,無所謂“良”與“不良”,可以說佛學的本性論,比王陽明的良知論更接近性的“本來”狀態。

  • 2 # 我們是愛的物種

    王陽明先生一生的經歷詮釋了生命的價值體現對於我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一)逆境是人生的盛宴

    生活的波浪起伏,順境時容易快樂,在逆境時很容易痛苦,無論順逆在人生道路上隨時都有發生。殊不知,正是這些逆境成成就一個人的堅強意志。逆境對人而言或許是磨難,卻能夠磨礪人生的意志。使之由脆弱,變得堅強變得剛毅。

    王陽明歷經磨難我們無法想象,他的內心因此更堅強了,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體察民情、瞭解群眾的疾苦,為民生立命成為他一生的追求。他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著自己,最終構建了心學理論的大廈。他說,“苦是樂的源頭”。其實,從長遠來看,挫折和失敗才是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這些經歷哪裡來的人生經驗?

    航行在人生航船上,我們可能經歷波濤洶湧,也會感受風平浪靜,喜悅和幸福充斥在航行中,苦難和挫折也必然是航行的一部分。“不經風雪苦,難得梅花香”。“梅花香”正是經歷嚴寒考驗的產物。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痛飲過人生航行中所有的感覺,人生才會完整。然而,在痛飲人生滿懷的過程中,苦難從來是無法逃避的,它是人生的必然經歷。

    “天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乏,空乏其身……”。因此任何苦難都是磨礪我們成長的盛宴,無數個志士仁人都因苦難而奮起,擔當起社會進步的責任。他們至高無尚的觀念和濃厚的生命意識,崇高的獻身精神,正是在敢於直面痛苦戰勝困難中獲得的。

    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是不圓滿。沒有面對苦而超越苦的感覺,是不夠強大的。苦與樂是生命的盛宴。生命因波峰波谷高低起伏,才會在波瀾壯闊中創造人生的價值。

    當我們把苦看作人生的必然經歷時,苦便不是世俗的“苦”。樂也不變是世俗的“樂”。它是生命的饋贈,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控與超越苦於樂的境界,是強大自身的必由之路。

    (二)遵循良知與平和內心才能用智慧解決問題

    人若問心無愧,坦坦蕩蕩,對於每天遇到的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也能應對自如,而不會被攪亂心情,以智慧之理處世與天下。在儒家聖賢的眼裡,這是君子風範的標準之一。

    王陽明一生經驗總結出一句話,心左右一切,做好事來源於內心,作壞是來源於內心,心總能影響我們的行動,一顆平靜而寬闊的心,令人生體會到生活的快樂,而一顆浮躁沉重的心令人陷入混亂的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把控好自己的內心,不被外境干擾依然遵循良知與正義,才能夠真切地把握為人處世之道。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琢磨來改變自己。其實修心不是很大的難題,只要日日更新,時時自省,不斷淨化內心的汙垢,便能擺脫世俗的困擾,走向光明走向聖賢之路。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一個心存遠方的人,他之所以能夠耐得住一時的沉寂,主要是他深信只有方向正確,人生的努力不會付之東流,成果並非繁花似錦,更重要的是經歷與成長。

    強大內心是人生的必修課,這個課程無人替代你完成。同時也是踏上人生價值的征途。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尤其注重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將之於天理統一,他認為,良知作為人內心的是非準則,具有知善去惡的能力,人們能夠憑藉它去辨別是非善惡,也就是說,一個人發自內心的道德修養會影響他的言語,行為以及為人處世的原則。小則影響他在利益與仁義之間的取捨,大則影響他的人生道路的坦蕩與光明。

  • 3 # 容誠

    陽明先生踐行“心行合一”,進而致良知。佛學認為:有善有惡是小善,無善無惡為大善。兩者意思基本一樣,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實際上,萬法相通,只要研究的足夠深,足夠透徹,就會達到“一門深入,萬法皆通”的境界。數學物理如此,心學如此,各門各派皆如此,不同的在起始階段。譬如一城有百門,通往不同的道路,及至城內,則百門可通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易烊千璽有關的一些事情或者他的一些特徵能分享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