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財經
-
2 # 寒松的須彌山
不知道您看的是什麼方面的技術書籍,差別還是蠻大的
以我的情況舉例吧,我是學計科的,畢業之後幹了十幾年程式設計,期間也看了一些程式設計和演算法方面的書,我的體會是這樣:
對於這類專業書,我不單獨做讀書筆記,而是直接在書上標註,貼顏色標籤,比如紅色的代表沒看懂,黃色代表需要實際程式設計驗證,然後重點就在實操了,切實編寫程式驗證,尤其是演算法方面的,除了模型可以跑通,還要結合架構方面的書來提升演算法效率。
因為我用的語言是C++和Java,所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庫,這需要隨身帶著沒事就翻翻,不要求強記,就求有印象,這樣用的時候可以知道是否有解決的方法,以及到哪裡去找;另一部分就是Opensource類的應用庫了,對於此類,我只看原理部分,然後實操應用庫自帶的Sample程式,再自己編寫執行幾個常見演算法,過了就過了,我就不再看這類書了。
我的經驗也僅限於此,對於金融,財務這類專業技術書籍沒有涉及過,不敢妄言,我只是覺得倆個基本方法都適合:一個是看紙質書,在書上標註寫體會,貼顏色標籤;另一個是給自己創造實操機會,去執行和驗證書上看到的東西。我覺得這兩種方法下,這本書完成之後就不用看了。
-
3 # 手帳版式參考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技術類的書,我接觸比較多的技術性書籍是軟體類的書籍。建議可以先看書,一章一章仔細看,然後在自己關上書在電腦上操作一遍。
看一章節的知識點,實踐一下。一定要動手動手動手,親自操作。
不懂的地方,在回去翻書,把那個地方畫上重點。再實踐,只有這樣一章節一章節過了,到後面再靈活貫通的使用,這樣這本技術類的書籍才是對你有用的。
關於最後做讀書筆記,個人技術類的書籍筆記如果專業性很強,內容很多,筆記是會直接放在書裡記的。
然後把目錄多看幾遍,清楚自己要的知識點都在哪裡。
總結的話就是不聽的試驗動手,技術類的書籍一定要實踐才有用。
如果是小說類的書籍看完之後,可以畫個思維導圖,再寫一篇書評或讀書筆記。這樣看書的質量一定會提升很多。
我做的一本小說類的總結:
思維導圖,方便自己回憶內容
書評:
要不就是特別不屑於她,要不就是特別喜歡她。喜歡她文字的人,是能讀懂她的人。
她的寫作是自由的、是隨性的、是散漫的、是渾然天成的。她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她就是她自己,寫作風格在文壇別具一格。
講故事的方式,與同期作家不同。他們刻畫一到2個人,而她卻喜歡寫一群人。
再加上散文式的文風,所以她的作品只適合一個字一個字靜靜地去品讀,喜歡快速閱讀的人,自然喜歡不上她的文。
像《生死場》,除了大量細緻的景色、景緻描寫,單是主線人物就有四五位,當然並沒有明確表示誰是主,誰是輔。
這也是她散的一種方式,而且每位人物都有特殊的人物性格與故事。
小說中女性的人物之一、金枝
金枝與成業相戀,兩人互相喜愛,未婚先孕。未出嫁之前,她對愛情是嚮往的,她愛著那個男人。
因為懷孕,最終如願嫁給成業。但是結婚後幾個月,她也跟其他婦女一樣,開始詛咒自己的丈夫去死。
婚後的她,挺著大肚子要不停的洗衣服做飯,做家務照顧自己的丈夫,而男人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在孕後期,還與她同房,為此差點丟了性命。
妻子在一個男人眼中就是洗衣做飯的勞役和性工具。
好不容易生下孩子--小金枝,才一個月,就在他們吵架中,被丈夫摔死了。
等到金枝第三天再去亂葬崗看自己孩子時,屍體都被野狗啃沒了。
後來丈夫也死,她便成了年輕的寡婦。
日本人進村,害怕被抓去。於是跑到哈爾濱城謀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縫補的工作,可是辛辛苦苦賺的2塊錢卻要上交1塊5。
她在縫補時,被單身漢強姦。這個是半自願的,因為在之前她已經知道會發生什麼了。
她覺得羞愧離開了,回了家。母親看著那個錢,卻說你只住一晚再回城吧。
最終沒有可去之處,她想出家,奈何連尼姑廟都沒有人。
所以她說她不恨日本人,她恨華人、恨男人。
小說中女性人物之二、秀英
在沒結婚前,她是村裡最漂亮的姑娘,說話溫柔對誰都好。
結婚後,生病了起初丈夫還請神,拜佛。
病一個月比一個月嚴重,丈夫說她是累贅,最初丈夫爭辯,丈夫便動手打她。
漸漸的丈夫也不打她、不理她,連口水都不願意給她端,丈夫自己做飯,自己吃,如同與死屍在一起一般。
更過分的是,在快要死的時候,連個被子都不願意給她,直接用磚頭蓋住她。下半身發出難聞的惡臭,甚至臀部長蛆。
最終她如願的死去了,這或許對她是解脫。
小說中女性人物之三、王婆
如果前兩個都是逆來順受型,那麼王婆是女權主義崛起型人物。
前夫對她不好,她便改嫁給。當丈夫趙三準備對抗地主加租時,她便幫丈夫找來土炮槍。
她的膽識,是當時女性中少有的。在自己的兒子被槍斃後,她服毒,最後沒死成。
她支援革命,女兒因為革命犧牲,她不跟其他老人家一樣,哭著讓人家還孩子,然後再去上吊。
《生死場》是男性與女性的戰場,是家庭的生死場。
小說人物男性人物之一、趙三
趙三為了對抗地主加租幾個人成立了“鐮刀會”,企圖對抗地主。
結果還沒對地主下手之前,反倒不小心傷到了一個小偷,進了局子賣了唯一值錢的牛了結此事。
此後,他溫和了很多,再也不想對抗地主的事情,乖乖的接受了加租的要求。
這是農民與地主的《生死場》。
小說男性人物之二:二里半
二里半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他的生活很簡單,養羊種菜,加上一個傻老婆和兒子,日子過得簡單。
可是日本來了,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老婆兒子都被殺了。只剩下他和他的羊,無處可歸的心和命,讓他選擇自救,投身革命。
小說男性人物之三:李青山
李青山起初也是鐮刀會的成員,趙三事情後,鐮刀會解散。但是李青山是本書中,意識眼界最高的,他看到了革命的好。
在日本人來時,早早的投身了革命。在小說中,他代表了一部分最早期有反抗意識的人,最後他帶動更多的人去抗日,他是積極的代表。
《生死場》也是中國人與日本人的生死場。
- END -
-
4 # 霖微微
上學時,枯燥的專業書讓你想立刻扔掉,但工作時要讀的專業書籍可不能這樣對待了,其實就如問題所言,閱讀技術性書籍是有技巧的~
這個問題非常實用,提出了當下大家所面臨的問題,下面請聽我一一道來~
1.直奔重點,摘錄關鍵詞句。文學性書籍故事情節強,需要完整閱讀,但技術書籍則是重在學會,去獲取知識,因此讀書筆記可不拘於形式,你可以只摘錄關鍵詞句,重要的是思維的延展。
2.敲重點,特殊邏輯思維導圖畫起來。這裡的思維導圖不是指一本書的完整結構,而是要將思考的過程運用流程圖等等記錄下來。比如一些程式設計書籍,重要的不是書上的資料,是你得學會,那你可以合上書,畫出思維的過程。
3.閱讀之前搜尋評價資料。運用二八法則,即書中的重點內容有20%,提前蒐集一些學者對其評價,你可以直接找到核心部分運用便利貼法做讀書筆記,既能記下靈感又可以方便回顧。
回覆列表
1.讀書帶有目的
1)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你到底需要了解框架、細節、核心內容還是什麼;
2)真正消化書中的資訊,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3)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並隨時拿來參考。
2.筆記的型別傳統讀書筆記都是寫在筆記本上,或者做成文件。那IT技術類最好的就是邊看邊做,編寫程式碼,作為程式狗的我告訴你這個很重要,之後寫成部落格記錄下來。
1)幫助自己
2)結交朋友
部落格更多的記錄問題,解決問題,也有個人觀點思想的表達,處於一個相對比較開發的狀態,做作為程式設計師,希望不領賜教,共同交流!
3.筆記的使用原則1)勤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難點中的靈光一現用部落格下來,豐富知識儲備;
2)貫穿讀書過程的始終:將讀書筆記用於“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五個階段;
無論什麼技術書,記住都要實操!祝我們共同成為牛B的程式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