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言未艾

    當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熱播時,我恰巧十六歲。想當年,我和我的同齡人們都曾夢想擁有童老師那樣的班主任、陳菲兒一樣的同桌,以及韓小樂等大批的鐵哥們兒,那裡邊朦朦朧朧的愛情也讓我怦然心動。所以,我不得不關注《走過花季》,它那打著《十六歲花季》旗號的開場白太具誘惑力了。

    可當我滿懷期冀地看完這部同樣反映同齡人生活的片子時,卻大失所望。首先,劇中設計了大量的巧合,讓人覺得不真實。幾乎每集都有的巧合事件成了推動劇情發展的唯一源泉和動力。如歐陽和同學聚會,喝多酒走錯屋就能遇到總經理和陷害自己的女同事;陳菲兒和Sunny到飯店吃飯,定會見到袁野他們,打著電話就走到一起了;陳菲兒航空公司的經理去韓小樂的照相館拍照,一下就發現陳菲兒的照片;在一位顧客洗出的相片背景上,韓小樂會看到出走的麥子……這些巧合太富戲劇性了,甚至讓觀眾懷疑整個上海只有一家酒店、一條街道、一個照相館。大概編劇和導演是想為劇中每個事件發展都找出充足的理由,可惜欲蓋彌彰,越演越假。

    其次,所塑造的陳菲兒這個形象太失敗了。在《走過花季》中,原來清純可愛的陳菲兒變成了物質女孩。這種蛻變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劇中並未交代好蛻變的原因和過程,讓觀眾感覺很突兀。它把陳菲兒的變化歸罪於她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是不負責任的,這脫離了生活。陳原本是一名人民教師,不滿足微薄的工資幾度易職;她的父母是新疆的知青,返城以後窮困潦倒。男友袁野沒有能力在經濟上幫助她,搞得陳菲兒只得順水推舟地投入大款楊光的懷抱,有點兒逼良為娼的意味。觀者不禁發問,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上海市人民教師和返城知青都窮得過不了日子?能和窮美院教師保持十年戀愛關係的陳菲兒會看重太多的錢嗎?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是劇情的需要,目的在於編出亂糟糟的三角關係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且這個三角關係是整個情節的主線,不這麼拍,怎能湊夠22集?更可笑的是編劇把陳菲兒“搞臭”之後,不好收場了,只好把她送到國外,然後趕緊全劇終了事。至於讓陳菲兒去國外幹什麼,誰都不管了。

    再次,電視劇中有幾處致命的硬傷。白雪當過一段中學教師,她領著學生們背一首經典的古詩,竟把“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xi„n”讀成了ji„n,真是誤人子弟。幸好她不久就改行了。歐陽給Sunny娛樂城編寫了一個點歌軟體,老闆不付錢,他略施小計就能使系統癱瘓,而且非他本人不能修復。從技術角度考慮,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童老師剛生出來的早產兒,非得搞個特寫,看上去濃眉大眼象個三四個月的孩子。當然,與蹩腳的劇情相比,這些都是小毛病了,不提也罷。

    最後一集更有意思,大概是生怕觀眾不知該劇是當年《十六歲花季》的續集,又重播了老片的部分鏡頭和主題曲湊數,同時拿人生的十六歲、二十六歲、三十六歲直至九十六歲做了對比,好象意猶未盡的樣子。

    我心有餘悸:千萬別再續了。

  • 2 # 樹娃

    很多人看《十六歲的花季》的時候都沒有16歲,但是這部中國產青春校園劇卻是一代人的記憶,相信很多人都不只是看了一遍,還看了很多遍,都要背了下來。

    《十六歲的花季》能為人記憶深刻,是因為當時中國產的青春校園題材的劇集很少,而這部劇也拍得很貼切,夠寫實,可以令大家產生共鳴,再加上看得多了,想不記憶深刻都難。一轉眼,距離這部劇首播的時間已經29年過去了。

    當年在《十六歲的花季》中的演員不知道大家還記得誰呢?想來應該會記得白雪吧,她是女一號,長得漂亮,且在劇中人設也很好,原名是吉雪萍,在拍攝完《十六歲的花季》就考了主持專業,後來成為了主持人,曾經在央視做過主持,如今在東方衛視,生活上她嫁了一個富商,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當年劇中最帥的袁野,大家應該也不會忘記。袁野的飾演者是何威,當年清秀的臉龐吸引了很多少女,在《十六歲的花季》之外,他還在《封神榜》中飾演過哪吒,不過後來他沒有繼續在演藝圈發展,而是選擇了下海經商,旗下有多加美容院,在商業發展上獲得巨大成功。

    而在劇中飾演歐陽延延的楊曉寧後來他也沒有在娛樂圈發展,因為一場重病讓他身體發生了巨大變化,之後他就到銀行工作,過起了簡單平凡的生活。

    還要提到的是飾演陳菲兒的池華瓊,在《十六歲的花季》之後,她一直有在娛樂圈發展,直到今年她都有電影上演,當然她不是什麼大紅明星,為人低調卻很踏實,在演出工作之外,她日常非常喜歡書畫,也算是一名書畫家。

    最後再要提到的是楊昆,這個演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她至今都活躍在影視圈,在今年播出的《娘道》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早就成為了老戲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做家教,試教需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