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育文視界
-
2 # 城成63457647
我16年12月就一個人去的,從昆明至六庫大巴,六庫至貢山,獨龍江,丙中洛小巴。其實一個人出行也很好,自己對自己負責,玩的也舒心,窮遊富遊自己做主,沿途美景收穫一大把。
-
3 # 芒果旅行日記
剛從怒江回來沒多久,一個人,從廣州出發,行程近20天,怒江是雲南尚未商業化的地方,有種古樸不加修飾的美。
路線:廣州——昆明——六庫——丙中洛——秋那桶——霧裡村——丙中洛——獨龍江——老姆登——知子羅——老姆登——大理——昆明——廣州
總時間:二十一天,總費用:約3200元
往返高鐵:960元
住宿:約800元
吃飯:約800元
交通:約600元
其他:約40元
PS:只是大致加減費用,並無仔細核算
怒江州,全稱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中緬滇藏的結合部,有長達449.5千米的國界線。
怒江州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方,北接西藏自治區,東北臨迪慶,東靠麗江市,西南連大理,南接保山市,政府駐瀘水市六庫鎮。
本次行程主要是去怒江的丙中洛,獨龍江,老姆登,知子羅。
丙中洛
早就聽聞丙中洛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是第七條進藏線丙察察線的起點,是滇藏交界的地方,怒江在這裡拐了第一個灣。
獨龍江
老姆登
信仰基督教的少數民族村莊,很多人慕名老姆登基地教堂而來。
知子羅
介紹說知子羅是記憶之城,是六七十年代怒江州州府,後來州府遷移到六庫,而知子羅作為舊址,所有建築一直保持著原樣,所以被稱為記憶之城。
行程路線和費用明細
2017.10.21——2017.11.10(11月可能是雲南的雨季,每到一個地方都下雨) :
第一天:廣州——昆明,宿昆明傾城國際青旅
行程:翠湖公園夜景
第二天:昆明,宿昆明傾城國際青旅
行程:文山早點吃早餐,翠湖公園,雲南大學,美食一條街,步行街。
第三天:昆明——六庫,夜班車
行程:滇池,齋飯,晚上坐車
第四天:六庫——丙中洛,宿古道坊客棧
行程:坐車
第五天:丙中洛,宿古道坊客棧
行程:貢當神山看怒江第一灣,丙中洛田園風光
第六天:丙中洛——秋那桶,宿阿土家客棧
行程:丙中洛徒步石門關,霧裡村,秋那桶
第七天 :秋那桶——丙中洛,宿古道坊客棧
行程:秋那桶徒步返回丙中洛
第八天 :丙中洛,宿古道坊客棧
行程:江心島,重丁教堂,藏族婚禮
第九天:丙中洛——獨龍江,宿獨龍江酒店
行程:丙中洛坐車到貢山,貢山坐車到獨龍江
第十天 :獨龍江,宿獨龍江酒店
行程:獨龍江附近徒步
第十一天:獨龍江,宿獨龍江酒店
行程:獨龍江到龍元,看紋面女
第十二天 :獨龍江,宿獨龍江酒店
行程:獨龍江到巴坡村
第十三天:獨龍江—老姆登,宿一五零客棧
行程:坐車
第十四天:老姆登,宿一五零客棧
行程:徒步茶廠,知子羅,老姆登教堂
第十五天:老姆登,宿一五零客棧
行程:徒步看雲海,茶廠
第十六天:老姆登——大理,宿樂途國際青旅
行程:坐車
第十七天:大理,宿樂途國際青旅
行程:徒步寂照庵(中午齋飯),感通寺,洱海邊
第十八天:大理,宿樂途國際青旅
行程:環洱海,喜洲,海舌公園
第十九天:大理-昆明,夜班火車
行程:才村碼頭,古城南門看日落,古城夜景,夜班火車
第二十天:昆明,宿傾城國際青旅
行程:滇池看紅嘴鷗,翠湖
第二十一天:返程
知識小百科
人神共居的天堂——丙中洛
丙中洛為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下轄鎮,位於貢山北部,北靠西藏,東接德欽,西鄰獨龍江鄉。
丙中洛背靠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怒江貫穿全境,在這裡行成了著名的怒江第一灣。
主要居住著獨龍族、怒族、傈僳族、藏族,是一個藏傳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教並存的地方,一個村裡就有三種教堂,一家之中就有兩種教徒。
主要景點:怒江第一灣,石門關,丙中洛田園風光,桃花島,霧裡村,秋那桶村。其中秋那桶村與西藏交界。
最佳旅遊季節:每年的3,4月份,怒江江水碧綠,桃花正盛開,草地青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全國最後一個通車的少數民族地區——獨龍江
位於中緬邊境、滇藏交界處的雲南獨龍江大峽谷內,生活著人口不足6000的“太古之民”獨龍族,是中國原始生態儲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由於長期封閉,這裡曾被譽為“雲南最後的秘境”,這裡生活著獨龍族特有的紋面女。
獨龍江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少數民族地區,於1999年才建成簡易公路,這條路結構承載能力低,抗災能力極弱,每年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此段道路無法通行。
最佳旅遊時間:每年的十一月中下旬至十二月,獨龍江月碧綠清澈,山上的樹木五彩斑斕,山頂白雪皚皚。
旅遊景點:獨龍江大峽谷,神田水景,龍元(紋面女),迪政當(與西藏交界),巴坡村(與緬甸交界) 2017年9月22日,貢山縣政府宣佈獨龍江景區暫停對外開放,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間禁止遊客進入獨龍江鄉境內。 小百科 1964年,獨龍江鄉至縣城一條一米多寬的人馬驛道建成。
通公路之前,從貢山縣城進獨龍江必須走兩天一夜的山路,其中要在雪山上住宿一晚。 從上世紀開始,當地政府組建國營馬幫,在每年大雪封山之前,600多噸糧食和其他生產、生活物資透過國營馬幫運進獨龍江。
1996年國家交通運輸部投資修建獨龍江公路(簡易公路)。
1999年建成全長96.2公里的獨龍江簡易公路,投資1億多元。結束了中國最後一個少數民族地區不通公路的歷史。但這條老路結構承載能力低,抗災能力極弱,特別是高黎貢山黑普坡羅隧道兩端各約12公里,每年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此段道路無法通行。
2015年11月13日,獨龍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使貢山縣城至獨龍江鄉的出行時間從8至9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徹底結束了獨龍江鄉半年大雪封山的歷史。
信仰基督教的老姆登
有待開發的地方,網上資料都很少。 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很多人慕名老姆登基督教堂而來。
雖然在怒江峽谷裡,居住著怒族、傈僳族、白族、漢族、藏族等,但是他們絕大多數對基督教的信仰卻是一致的,只有極少數的人保持著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東巴教和藏族的藏傳佛教。
記憶之城——知子羅
有待開發的地方,網上資料都很少。 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緊鄰老姆登村。曾經是怒江州州府舊址,後州府遷移至六庫,這裡被完好儲存下來,街道,建築都保持原樣,所以被稱為記憶之城。
怒江,很美好的一個地方。
-
4 # 王褔來
2017年12月3日從天津出發,一路自駕遊玩了沿途的風景,2018年元月13號由四川攀枝花進入雲南,經大理到六庫,於次日去福貢老姆登村,知子羅(當年系碧江縣所在地),吃過中飯前往貢山。沒想到車輪碰到路邊石頭,空氣懸掛及車胎壞了,救援車把車子運到昆明(當地沒有零件,需要訂購),於前幾天剛從昆明飛回天津。準備四月份繼續穿越丙察線到西藏。
-
5 # 然然冉冉965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幾大河流之一,其上游叫那區河,起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其深入青藏高原內部,由怒江第一灣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入雲南省折向南流,經怒江、保山、德宏流入緬甸後改稱為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雲南段長650多公里,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千米,佔雲南省面積的8.7%。水量補給主要以雨水為主,水力資源豐富。雲南省內大部分河段流於深的峽谷中,落差大,流勢急,多瀑布和險灘,其流域兩邊氣候溼潤,物產豐富。主要種植熱帶作物。怒江大峽谷有"一灘接一灘,一灘高十丈"、"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等的說法。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曾為滇西抗戰做出卓越的貢獻。
其有名的有:第一灣、雪峰林立、怒江大橋、怒江澡堂會、獨樹成林、木棉花、銀色沙灘、高黎貢山等等。
其實筆者提到是否敢一人前往旅遊。我覺得因人而異。
首先,怒江流域聚集很多的少數民族,民俗民風不同,但是往往民風樸素,只要入鄉隨俗即可,幾乎不會出現正面衝突或意外。(比如怒江某些路段,因當地有沒摩托車娶不到親的說法,所以家家有摩托車,而且騎車較快會超載……)
其次,陌生人對環境不熟有些地方存在潛在危險。比如:某些江邊沙灘看似實地,但是下部已經被江水掏空不能驅車前往。或者某些熱帶動植物有毒會不能隨意逗玩或觸碰等等。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突發的情況。
所以我建議,如果對怒江不熟悉的人儘量不要一個人單獨前往,如果有了經驗之後再獨自旅遊。(另外自駕遊和獨自旅遊是不一樣的概念(⊙o⊙)哦)
回覆列表
清晨六點起床,出發趕往福貢,開啟了穿越丙察察的第一階段路程,一路美景,飽收眼底。對於獨龍江早有耳聞,存世的獨龍族紋面女已經只有十一位,引起我強烈的好奇心,不在行程中的計劃,是否越軌去尋找紋面女呢?
先按原計劃進入 丙察察公路,是第八條也是最後不多的一條進藏公路的簡稱,低等級道路(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公路),鄉級便道。自從丙察察公路問世後,成為了進藏骨灰級的穿越,我將會遇到什麼呢?
前往六庫、福貢,向怒江進發,沿Tiguan賞亞熱高山獨有的景色。如果有機會聆聽被稱為Teana之音的傈僳族無伴奏四聲部合唱。傈僳族人憑藉他們天生的歌喉,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著他們獨特的民歌藝術。
福貢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境內雄奇險秀的峽谷山川,"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
路邊的向日葵,如此鮮豔燦爛,怎能不為你剎上一腳。
兩岸盡是高山夾峙、峭壁千仞、危巖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
呈南北走向,是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繼續向東南。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和最原始古樸的大峽谷。
由於山體雄渾,江流湍急,人煙稀少,此段峽谷顯得異常幽深、異常神秘,成為探險旅遊的絕佳去處。
江東有碧羅雪山山脈,江西有高黎貢山山脈,怒江奔騰於這兩山之間,兩岸山勢雄偉,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
峽谷在雲南段長達300多公里,平均深度為2000米,最深處在貢山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被稱為"東方大峽谷"。
從"中國政區"圖上看,恰好處在"雞屁股"的位置上。
從六庫鎮出發沿著怒江北上。"V"字型大峽谷的谷底,幾乎沒有一點點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數地段是在江邊石壁上開鑿出來。
沿峽谷的瀘水、貢山、福貢等幾縣境內生活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給怒江大峽谷增添了不少樂趣。
偶遇珍貴木材,雕工不錯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