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位元智創
-
2 # 七月七日晴a
冬季養鴨,由於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生產成本高、成活率低、經濟效益不理想等情況。下面介紹提高冬季養鴨效益需要解決好的問題。
衛生和消毒
衛生消毒工作是養鴨基礎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進入冬季,天氣多變,雨雪天氣多,氣溫下降,造成鴨適應能力和機體抵抗力降低。因此,衛生消毒工作必須做到及時、徹底、有效。特別要注意中小鴨舍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防止中小鴨感染疾病和前期生長不良。每天對中小鴨舍進行帶鴨消毒,有利於鴨舍地面、墊草和空氣的淨化,防止中小鴨透過呼吸道和損傷面板感染鴨傳染性漿膜炎等多發病。
冬季鴨群的生活空間大多在室內,鴨舍室內衛生的清潔是解決冬季養殖整體衛生水平的關鍵。實踐證明,墊草乾燥衛生直接影響商品鴨增重和料肉比。溼的墊草會產生大量氨氣,造成鴨舍空氣汙染,導致鴨群疾病流行,影響生長髮育。
溫度和通風
冬季要正確解決和處理溫度、通風問題以及二者的關係,將直接影響整體生產水平的發揮。一般養殖場,保溫主要靠簡易的爐火、農膜等來調節,要按照技術標準要求,嚴格調整不同日齡鴨的室內溫度。7日齡之前,溫度34℃~27℃;8日齡~21日齡,溫度26℃~18℃;22日齡至出欄上市,常溫(15℃~20℃)。
通風與否應根據鴨舍氨氣和二氧化碳濃度來定,一般進入鴨舍未感到刺眼和呼吸困難等情況,並且溫度適宜,可採用在鴨舍頂棚上方安全通風設施開一個小通風孔進行小氣流通風;若進入鴨舍感覺刺眼和呼吸困難時,說明空氣中的氨氣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應查詢原因,如墊草的乾燥程度、飲水採食器的衛生狀況、消毒等情況。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同時開啟頂棚通風設施或通風孔,進行大氣流通風,切忌進行縱橫向通風,造成室內溫度驟然降低,導致鴨群感冒。
飲水和水溫控制
水是鴨生長過程中必需的物質,應始終保證給鴨提供容易攝取、清潔衛生的飲水,同時注意飲水的溫度,特別是育雛期間鴨的飲水溫度。雛鴨理想的飲水溫度在20℃~25℃;中成鴨理想的飲水溫度在10℃或略偏上為好。切忌冬季讓鴨飲冰水。如果鴨飲水量降低,24小時~28小時就會引起鴨進食量降低,從而影響生長速度,同時鴨群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會相應降低。
-
3 # 水禽交流
在鴨的養殖過程中,環境條件對鴨的生長有很重要的影響,只有合適的環境才能確保鴨的健康生長,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生長速度及產蛋量。所以在鴨的養殖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鴨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溫度、溼度、空氣質量、鴨舍衛生、飼料供給等方面進行高質量的管理,確保鴨的體重基本穩定,提高抗病能力,特別是在冬季,由於氣溫降低,會導致各方面的環境條件都隨之而變,對鴨的生長影響很大,本文主要針對冬季養鴨生產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以供養殖者參考。
要注意保持鴨的體重穩定
鴨群平均體重是衡量一個鴨群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鴨的體重對於鴨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疾病的侵害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蛋鴨,在產蛋階段,對於營養的需求比較高,自身代謝和維持產蛋都需要能量,在冬季低溫情況下還要保持體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很容易導致鴨的體重出現波動,導致體重下降,而且還易患疾病。要保持鴨的體重穩定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做好寄生蟲的防控
寄生蟲對於鴨的生長影響很大,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在飼養環境不好,或者鴨舍衛生條件差的情況,寄生蟲如鴨蝨、鴨蟎蟲就會大量滋生,一旦長期存在就會加速鴨體內營養的流失,導致鴨的營養不良,從而導致鴨的體重出現波動,所以要加強鴨舍環境的管理,做好衛生工作,定期進行消毒及驅蟲,確保鴨群健康的生長。
防止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
北方地區冬季溫度較低,導致一些菌群失衡,這樣會造成鴨的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例如鴨腹瀉病的群體發作,使鴨對於營養的吸收降低,再加上低溫會消耗鴨的體內能量,體重會在短期內降低,引發其他疾病的產生。
保證優質全價飼料的供應
鴨的體重生長,主要是飼料的充分供給,特別是在冬季寒冷的條件下,更要注重營養的全面與均衡。在選擇飼料上,一定要確保優質全價飼料的供應,這樣才能確保鴨的營養充足,滿足產蛋、自身代謝及抗寒冷的需要,確保體重不因外界條件變化而降低。
刺激叢集的採食
由於鴨體本身對於溫度有應激反應,在冬季鴨群的採食量會明顯出現增大的情況。如果鴨群的體重都正常,基本採食欲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鴨群體重較輕,則一定要採取辦法刺激鴨群進行採食,從而達到增重的目的;而對於體重低於標準的,則要採取分離單獨飼養方式,進行額外的營養新增來達到增重目的,使低體重的鴨群體重增加,儘可能提高均勻度。
加強鴨群的環境管理
環境對於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冬季氣溫降低,鴨場多數需要採取保溫措施,特別北方地區,要對鴨舍進行密閉處理來進行保溫,鴨舍內的空氣清新度受到影響。另外氨氣濃度也會大增,加上高密度的飼養,很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的暴發,使群體染病,所以必須要加強環境的管理。
做好隔離飼養
鴨場的選址儘量要遠離居住區,在地理上進行環境隔離,另外在管理上,對於進出場內的車輛、人員等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儘可能杜絕不必要的來往流通,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實現真正的隔離飼養。
做好衛生和消毒工作
在鴨場的管理上,搞好衛生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加強衛生管理方面,要制定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要做到細緻、全面,不漏死角,每天對廠區及鴨舍進行全面的打掃,保證環境的衛生、乾淨。要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科學的消毒流程,確保廠區內的消毒工作能夠做到全覆蓋。對於病死鴨要按照無害化處理流程進行處理,消滅傳染源頭。對鴨舍內消毒時,最好是帶鴨消毒,但在冬季一定要儘可能利用中午進行,中午溫度較高,能夠避免因消毒而帶來的溫度差過大,確保溫度影響最低。
確保環境的穩定
冬季鴨舍為了保溫,都要做密閉處理,這樣做雖然對於保溫有利,但是不利於有害氣體的排除,導致氨氣量上升,同時溼度也會加大,所以在保溫的同時,也要適當的進行通風換氣,確保鴨舍內的空氣清新。可以開設天窗、使用軸流風機、縱向通風等方法,也可以透過減少鴨群飲水、減少撒水、增加舍內溫度、新增降氨除臭的藥物新增劑等方式達到除氮降溼的目的。在除氨降溼的過程中,要做好保溫與通風換氣,通風不可避免會導致舍內溫度降低,所以儘可能以換氣為主,採用間隔換氣方式,當溫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時停止換氣,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鴨群的應激過強。
增強鴨群的抗體疫苗的預溫
冬季進行防疫注射疫苗時,一定要先進行疫苗的預熱,因為冬季外界溫度較低,而疫苗又要求在冰箱中儲存,在短期內溫度是無法達到舍溫的,疫苗溫度達不到25℃,應激大而且效果受到影響,所以冬季注射疫苗一定要先進行預溫,確保免疫時造成的應激最小,發揮最大的效力。
鴨群的抗體檢測
要加大鴨群抗體的檢測,密度要比平時加大一倍,H5的Hl抗體低於6log2,H9的Hl抗體低於8log2,變異株的Hl抗體低於5log2,要考慮進行免疫。另外在標準值以下的個數,不能超過20%。
免疫時間的調整
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免疫時間調整,如飲水免疫的斷水時間要延長到5~6小時,確保免疫效果。根據疫苗的反應調整免疫時間,如在下午進行禽流感變異株的免疫,這樣可以減輕上午免疫的較大應激,對產蛋的影響程度也能減輕。
結語
冬季是鴨疾病多發季節,一定要能過加強管理,確保鴨的體重達標,使鴨的生長環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溫度、溼度、空氣、飲水、營養供給等方面達到最佳的狀態,穩定體重,確保注射疫苗都能達到效果,提高鴨群自身的抗病力,使鴨群平安穩定越冬,提高生長及產蛋能力。
回覆列表
活動
放養蛋鴨的要每天早上遲放鴨,傍晚早關鴨。減少放水次數,縮短下水時間,上午和下午Sunny充足時各放水1次。最少3天放一次水。每次放鴨出舍前要先開啟窗戶“噪鴨”,即將鴨哄起,讓其在舍內緩緩做轉圈運動,待80%左右的鴨子發出強烈的叫聲時再放水。氣溫過低時,要勤噪鴨,以增強活動,促進食慾,提高禦寒能力。當出現嚴霜冰凍天氣時要待太陽出來把霜霧照散後,才能讓蛋鴨出舍放養。因蛋鴨吸入霜霧容易生病,而且鴨蹼踏著霜會使鴨蹼皺裂、出血。此外,還應注意儘量保持鴨舍安靜,避免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