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文娛

    參加中式檯球比賽,選手必須有一套自己順手的裝備才能保證發揮出水平。其中,有的是必備的,有的雖不太常用但高手一定會準備的。因為在激烈的比賽中,細節就顯得格外重要。

      打杆:打杆是最重要的裝備。除衝球和跳球之外,所有的擊打都要透過這根球杆來完成。目前,頂尖的中式檯球選手中,使用美式球杆為打杆的比例最高。斯諾克球杆在許多年前曾是中式檯球的主流,但由於其本是為擊打斯諾克小球所設計,而中式檯球使用的是相對較大的球。所以,斯諾克球杆皮頭偏小,球杆偏細,加塞較吃力。美式球杆分為前節和後把兩部分,前節又分實木前節和科技前節兩種。實木前節對材料的要求高,價格也更高。科技前節更易於初學者上手,由於效能出色,也有大量職業選手使用。前節的錐度、皮頭的大小、弧度都對擊球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衝杆:衝球專用杆。衝杆在重量、重心設計,皮頭、先角選材上都專門針對衝球的需要,保證球杆可以進行極限的大力擊球,可以有更快的揮杆速度。衝杆不適合代替打杆使用,打杆理論上可以用來衝球。不過,如果因為衝球發力不慎造成打杆前節彎曲或損壞,就太可惜了。

      跳杆:跳球專用杆。常見為短杆,也有更專業的三節式或雙頭式跳杆。跳球是花式撞球常用技術,也是中式檯球選手必須要掌握的。有很多障礙球的局面,運用跳球可以輕鬆避免犯規甚至將球打進。

      杆桶或杆包:既然有那麼多球杆需要攜帶,自然就需要杆桶或者杆包。杆桶或者杆包可以保證球杆在攜帶過程中得到充分的保護。

      巧克:巧克是唯一每次擊球都需要用到的物品。雖然球房或者賽場都會提供巧克,但幾乎所有職業選手都會使用自己的巧克。在皮頭上塗抹巧克可以增加皮頭的摩擦力,延長皮頭與主球接觸的時間,避免滑桿並便於在主球上施加各種旋轉。職業選手都養成習慣,在每一次擊球時都會擦巧克。如果因為忘記擦巧克造成失誤,沒有人會同情你。

    擦杆布、皮頭喚醒器以及巧克

      手套:並不是所有選手都會使用手套,但在環境潮溼或者球檯較髒的時候,戴手套可以保證更穩定的出杆。用於中式檯球的手套以三指式為主,是否露指依個人喜好。更專業的手套在手掌處會有增加摩擦的設計,可以使架杆手穩如泰山。

      加長把:加長把用於將球杆加長,便於擊打一些位置較遠的球。美式球杆的加長把有套筒式,也有像斯諾克球杆一樣,可以直接旋入打杆杆尾的。

      架杆器:架杆器插入衝杆前端,使衝杆瞬間變成一支超級好用的架杆。架杆器可提供各種高度和角度,比普通的十字架杆和高架都要方便。當然,架杆器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並非必需品。

      皮頭喚醒器:皮頭喚醒器是用來打磨皮頭的,可使皮頭粗糙,易於上巧克,也可以將皮頭打磨成自己喜歡的弧度。職業比賽往往強度較高,連續比賽可能使皮頭變得過於光滑,如不及時打磨,很容易出現擊球失誤。與皮頭喚醒器同類的用品還有針刺、砂紙等。

      擦杆布:擦杆布的用途是擦拭球杆,但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擦手。很難說清擦杆布和毛巾的區別,職業選手也常常使用普通毛巾,只要能保持手和球杆乾爽順滑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作息時間需要寶媽來幫助調整嗎?如何讓寶寶晚上九點至十點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