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味大山
-
2 # 果農虎哥
我覺得近期各平臺上線的農產品助農活動非常及時有效,充分說明各平臺的社會責任加強,企業的善舉能有效地解決農民的燃眉之舉。
第一,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產地和消費市場的物流不暢的問題。由於疫情的原因各地對車輛和人員流動加強了管控,導致農產品無法運出,給各地種植戶帶來不少的麻煩。養殖戶面臨無飼料供給和銷售不暢的雙重壓力。我們身處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生活物資緊缺,蛋肉菜普遍漲價。有了各平臺的上線的農產品助農活動將緩解這些問題。
第二,由於疫情病毒最早起源於蔬菜批發市場,電商購買農產品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這必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讓更收的農戶將自已種植和養殖的農產品透過網際網路,電商形式銷售。給農民創業增加了更多途徑。進一步促進物流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各平臺上線助農活動必將給農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催生更多的名優農產品。
-
3 # 生態種植技術
作為一個農業人,我們對各平臺上線的農產品助農活動給予一個大大的贊
這個行為可以說是利己利民利國。
1、利己。農產品銷售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農民生產的產品換成錢,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經國家重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都非常重視,作為平臺,做好線上農產品銷售,不僅平臺會有收益,還會吸引很大一部分人來到平臺,來的人越多,平臺越有價值。
2、利民。一是有利於農民把產品順利賣出,二是有利於消費者找到更好的農產品。農民賺到錢,消費者找到好產品,皆大歡喜。
3、利國。農產品的產銷工作做好了,農民賺到錢了,對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都有重要作用,這個工作做好了,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於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
4 # 農業技術媒體
根據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個平臺,助農活動的推出對部分農民來說是好事,但農民還是沒有掙多少,其實把利潤點都給了各個平臺的區域負責點,他們還是以果商的收購價收購。助農其實只是一個油頭。讓不瞭解的朋友和同胞買走。其實最苦的還是農民還要保證售後服務包裝等等。
-
5 # 犛牛背上的康巴人
總體來說平臺加大農產品銷售肯定是好事,因為由於養殖業先後遭遇非州豬瘟,這又遇雙禁,加之受疫情防控影響封路封村的地方不少,影響了交易與運輸,透過平臺宣傳和銷售確實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本人認為作用有限,一是平臺良莠不齊,受眾對產品的真假好壞認不清,難以下達購買決心。二是物流運輸受到疫情衝擊不小,成本高,可選擇性小。三是養殖成本隨時間推移飼料和人工成本必將加大,以目前價格出售運輸肯定要虧。因此,我認為平臺銷售利多,但非常時期政府的支援更重要,如果疫情再持續我相信政策一定會來,滯銷農產品一定會有好轉!
-
6 # 尚品第一視角
科技服務三農的最美實踐者!守糧田保飯碗,科技助農新模式,豐富人民“菜籃子”!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對稱性、城鎮化率的提高、人口結構的變化,農人的務農積極性正在降低,而此時出現的各類科技助農、網際網路助農,讓三農領域看到希望……
回覆列表
現在的農產品出來了一個產地賣不了,搞種植的爛在枝頭,搞養殖的缺飼料不得已把家禽家畜送人的都有!這時候有各大電商平臺開放了助農活動,真的是非常及時。
但是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供需關係的問題,產地賣不了,消費者確需要高價購買。真正的問題是流通的問題,道路封閉,高速不通,有貨運不出去。
這些平臺如果能把流通的問題解決了,我相信廣大的農戶就能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