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uncan2020

    婚喪嫁娶乃人生大事,儘管有些擾民甚至有點違法,但均為應急之舉,完事了也就恢復正常了,我會抱著理解的心情來看待並處理這事。

  • 2 # hepinggezi

    這樣的事情我想應該理解,到殯儀館去舉辦花費很大,殯儀館離家可能很遠,親戚朋友來也不方便。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情可以理解沒什麼。

  • 3 # 悠在旅途

    謝邀!我以2016年《西安日報》的一篇報道來回答你。婚喪嫁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其中的“白事”更被每個家庭看重。擺花圈、奏哀樂,甚至搭靈棚請戲班,這樣的情景在小區裡並不少見。“能理解對逝者的緬懷,但也應該適可而止,沒必要在小區裡大操大辦吧!”家住北辰大道的市民賈士元反映,小區裡一個月辦了兩場“白事”,居民們都有些不堪其擾。那麼這喪事到底該咋辦才能在尊重逝者的同時不擾民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過度治喪居民受擾難開口

    最近市民賈士元有些心煩,小區裡連續的兩場喪事讓居民們都是有苦說不出。“頭一兩天放哀樂、秦腔我們都能理解,這都連續一個禮拜了,每天都開著大喇叭放歌,咱還不好說啥,畢竟死者為大。”賈士元無奈地搖頭。

    而最令賈士元和其他住戶不能接受的是辦喪事的住戶竟然在小區的一片空地上搭了個靈棚,白天進進出出的親朋很多,平日裡安寧平靜的小區一下子就變得嘈雜起來,噪聲一直持續到夜間十點多,而晚上前來弔唁的親朋離開後,靈棚內的燈也徹夜開著,住在旁邊樓上二樓的賈士元苦笑著說,晚上關了燈家裡都還亮堂堂的。

    “而且他們把那塊地方一佔,小區裡的老人們都沒處鍛鍊了。”賈士元說,雖然和鄰居心裡有諸多牢騷,但考慮到家屬的心情,也一直沒有進行溝通。

    記者採訪了多位市民,受訪者都經歷過小區裡辦喪事的情景。“前幾年我家鄰居老人去世了,花圈都靠到我家門上了。”市民龐阿姨嘆了口氣說,自己也瞭解失去親人的心情,所以並未過多指責,但鄰居一連數天徹夜開著大門,白天切菜聲不絕於耳,晚上還要播放經文的電子音樂,自己只好暫時去兒子家住了幾天。

    物業只能勸說倡導文明治喪

    “現在民政部門、社群都不允許喪葬大操大辦,吹吹打打,這樣既擾民又浪費。”天然氣小區物業人員王師傅表明,目前小區裡辦喪事還沒有搭靈棚、唱戲這樣的行為,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物業一定會第一時間進行溝通並制止的。王師傅說,雖然能夠理解尊重習俗的心情,但不應該影響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在瞭解到業主家中有白事後,物業都會上門進行慰問,同時倡導文明治喪。

    白鷺灣小區的物業人員也表示,近兩年白事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張揚,“大家都知道‘厚養薄葬’,拋棄了不良的喪葬習俗,畢竟人們的文化素養都在不斷提升,處理問題都更加合情合理了”。但工作人員表示,偶爾仍有不文明喪葬行為發生,對此物業除了勸阻別無他法,下一步物業也準備出臺管理辦法規範喪事的時間和活動範圍。

    滲透文明理念建議殯儀館辦事

    物業無法強制、居民只能靠自覺,在小區辦喪事似乎成了件令雙方都十分困擾的難事。在城市文明面前,傳統習俗又該如何尋找平衡?

    “雖然白事是傳統習俗,但在小區裡舉辦喪葬儀式無論如何是不合適的。”對此,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授韓養民表示,居民應該遵從國家提倡的文明喪葬。有些老舊小區本就沒有足夠的公共活動空間,舉辦喪事佔用公共場地肯定會引起居民的不滿。韓教授建議,如果十分注重喪葬習俗,可以直接在殯儀館舉行儀式,如果一定要在小區舉辦喪事,最好徵得同一樓層鄰里的同意,並且將影響降到最低。

    對於這種情況,西安市殯葬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儘管大操大辦、吹吹打打的治喪活動已逐年減少,但是不排除時有發生,畢竟這是流傳下來的習俗,目前只能酌情處理。

    工作人員介紹說,其實《西安市殯葬管理實施辦法》中明確提出,嚴禁在殯儀館以外的院落、道路、醫院、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搭棚設祭、焚燒祭品雜物和舉行治喪活動。

    “去年在灞橋區,我們曾以社群為單位,專門開展了專項治理活動。”該工作人員表示,對於不文明的喪葬活動,除了剛性檔案的規定、政策的明確,更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屬地管理,動員社會各個細胞,使各個屬地民政局、社群、家委會、紅白理事會加強文明喪葬的宣傳動員,循序漸進地將文明喪葬向市民滲透。

    社群設專用棚居民提高自覺度

    在青東社群,就有一個“白事專用棚”。屬於城改社群的青東社群,許多居民都是以前的村民,白事都會按照傳統習俗搭設靈棚,社群門口的車棚平時用來存放腳踏車和電動車,遇上了居民家裡過紅白喜事,這裡就會騰出來作為辦事場地。

    “在這個棚裡哪怕放音樂、人多,也能夠一定程度地隔音,其他居民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小。”青東社群書記席彬林告訴記者,在居民的白事結束後,辦事居民會主動給小區物業繳納相應的水電費和清潔費,確保社群的乾淨整潔。而社群也發出倡議,倡導居民節約辦事,不但傳統的習俗得到了延續,文明風尚也會逐漸形成。

    當然,除了政府管理與社會倡導,最重要的還是居民自我規範、互相理解,自覺選擇文明、不擾民的治喪方式。2014年在小區裡為母親辦了喪事的西北大學家屬院居民王軍說,當時就是考慮到擾民影響,自己只在小區樓下的空地擺放了花圈,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也都在家中進行。“鄰居們都表示很理解,大家只要能將心比心地想一想,就肯定沒有啥大矛盾。”王軍說,辦事時多替其他鄰居考慮,大家也就會理解失去親人的心情,尊重傳統的喪葬習俗。(西安日報)

  • 4 # 手機使用者6028748344

    雖說擾民,但比起廣場舞來,畢竟也就是個兩三天時間,再說,人家親人過世都會感到悲傷,作為鄉里鄉鄰的也不好意思去為難人家,所以只好忍耐幾天了事。

    不過為了城市的整潔和環境的安寧,還是希望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的街道居委會做好文明宣傳工作,儘量還小區一個乾淨安寧的環境!

  • 5 # 0基礎學一切

    自由都是相對的,都應該以不損害別人利益為前提的。不論你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論你家發生的是喜事還是白事,不論你是需要鼓勵還是安慰,不論你處於什麼境地,一切都應該不損害別人利益。因此,你所說的這種行為已經明顯擾亂了別人的生活,給別人帶來明顯的困擾,這種行為不妥當。如果不聽勸阻,按道理可以請城管或者警察處理了。

  • 6 # 書影音

    其次,需要看小區規劃。也就是靈棚搭哪兒?如果搭在不算太影響大多數鄰居的位置。題主還是稍微包容一下吧。送已故去的人最後一程,也就是那麼幾天。鄰里之間相互理解。如果正好搭在自己家門口,不方便進出,那倒是可以和商量一下,起碼留個人走動的口子。

    最後,有些地區依然是土葬為主,有些地區或者家族的紀念習慣是需要在故去人的家裡(小區)進行紀念,這個屬於不同區域的習慣。雖然隨著時間推移,火葬和殯儀館紀念會成為大趨勢,但是實現的過程中,還是相互理解吧。

  • 7 # 夜雨如書

    人死為大,按理說碰到這樣的事情,只要當事人和周圍鄰居,商量好了,短暫佔用幾天也不是完全說不過去。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般都會獲得大家的理解。

    但是,如果不管不顧,大鋪大辦,嚴重影響了小區其他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那就需要制止。

    我們這兒的喪葬風俗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回農村老家大操大辦,既不影響別人也隨了死者葉落歸根的心願。

    其實,站在公眾的角度看,不管是出於什麼理由,還是儘量避免打擾甚至侵犯大眾的生活空間比較好。

    雖然生死事大,公眾利益也應該受到保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感動人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