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戀山堂掌櫃
-
2 # 美圖心計
“不苦不澀不是茶”這樣的說法倒是很正常,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苦味),茶多酚(澀味)作為茶葉這種真正意義上的茶,有苦澀味是很正常的,其他例如桑葉茶,保健茶雖然也叫茶,但是不是茶樹上的葉子製作的,只能是非茶之茶。
茶有苦澀味很正常,但不是有苦澀味才能是好茶。
不同產地,不同種類的茶,因為地域不同,加工工藝不同,茶樹品種不同,都可能是好茶,但不一定會有苦澀味或者說苦澀味不是好茶的必備因素!
例如,白毫銀針,滋味就比較甜淡,不容易喝出苦澀味,特別是等級越高的,口感越醇,幾乎沒有苦澀感。再例如滇紅,熟普洱,鐵觀音等,很多真正的好茶,苦澀味都是不明顯的,或者說幾乎喝不出來。
有苦澀味也可能是好茶
事實上,很多真正的高山茶,野茶,還有些特定的茶樹品種,因為生長環境好,生長緩慢,所以內含物豐富,喝起來“口勁”大,入口苦澀味重,但是回甘很快,生津很快很明顯,這樣的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比較常見於生普洱,老川茶等。
注意:這裡有個前提,就是回甘快,生津快!苦澀之後馬上就會口舌生津,回味甘甜悠長。不是那種像喝了藥的滿口苦澀,難受,久久不能散去,而是那種像吃了苦瓜,剛開始苦,但是轉而變成一種舒服暢快的感覺。
所以,評判一個茶好不好,如果有苦澀味,則關鍵是看苦澀味後的感覺,如果沒有苦澀味就是直接入口時的感覺。
這裡說一下綠茶類的春茶和夏茶
很多人不太懂,只看外形和色澤,例如“竹葉青”類茶,春茶外形可能較小,色澤黃綠,但是口感鮮爽回甘,價格貴,夏茶感覺外形大,綠油油的,但是滋味苦澀,價格便宜,所以很多人就常用夏茶去比春茶:這個茶外形大,顏色又好看,才賣200一斤,你那個茶感覺還沒這個好,居然要賣400一斤......
其實好不好,喝了才知道的,不能只去看外形了。
所以消費者買茶的時候,如果不太懂的話,就不要只是聽別人說,關鍵的是去喝,茶是買了喝的,那就去看直觀的喝的感覺,自己喜不喜歡,喝起順不順口,喝後感覺舒服不舒服,是否喝了還想喝這就是好茶的根本了。
-
3 # 解茶人
這個命題要看茶類來分。苦澀的來源有二:1:原生種茶樹特性。比如一些苦茶品種,典型的老曼峨苦茶。這一類茶的苦澀,是原生帶來的,某種角度,苦澀還成為它的特徵要求。當然,一定要以能化甘甜的程度分級。2:由於發酵,走水,殺青等工藝不當.,造成為苦澀底的,哪怕再好的茶底,都是瑕疵。(夏署茶的苦澀底機會也高,但有更高的工藝,也可消除。)謝謝
回覆列表
很多人喝茶一旦喝到苦澀就會認為茶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市場開始颳起一個片面的認知:“不苦不澀的才是好茶”。
其實上面這句話不能說他錯了,但因為表達不夠準確,讓消費者存在了大量的片面認知。
正確認知應該是這樣:茶本身苦和澀就是他的本位,如果完全沒有苦澀,就不是茶了,而且有一個前提,如果真的追求不苦不澀的同時又香又甜,真的沒必要喝茶,市面上各種香精調配的飲料非常符合這樣的需求。
1、茶湯的滋味
其實從茶葉化學角度來說,茶葉本身化學成分非常複雜,生產加工後產生的化學變化也更加複雜。因為這個原因,讓茶湯各種滋味相存,相互協調。所以茶湯中的主要物質茶多酚是有收斂性的(澀)、咖啡鹼是微苦的、氨基酸是鮮、甜甚至有香味的。所以茶葉的苦、澀、鮮才是基本味,香、甜、酸等是協調性滋味。一款好的茶葉,就應該在內質豐富的基礎上,因為各種協調關係,讓苦澀不那麼凸顯,讓各位香氣和滋味有層次的顯現。
所以挑選一款好茶的前提,是要正確認知苦、澀。
2、關於苦澀
雖然我說了茶湯苦澀是基礎滋味,但不代表是說你喝茶就是越苦越澀就好,最重要的還是看協調,苦澀不凸顯,或者苦澀後快速的能轉化成回甘和香甜,這才是好茶的苦澀滋味應該有的表現。而如果茶葉喝完以後,苦澀完全無法化開,甚至越來越苦,舌頭髮麻。這樣的苦澀是帶來不了任何愉悅感的,並非好茶的表現。所以苦澀,我們就用簡單這這兩點講了。
3、內質
其實茶葉的內質豐富,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茶葉的品質。內質越豐厚,往往也會感受到滋味濃強鮮爽。這裡其實就是因為茶葉的主要物質茶多酚/嘌呤鹼/氨基酸等物質的豐富性。
當然這些年全國因為芽茶的流行,確實能夠喝到滋味非常鮮爽的茶,甚至紅茶都能喝到近似綠茶的鮮甜感。但往往也損失和以往對茶葉要求的濃強。這些都是因為市場的關係導致的變化,甚至很多國標也為此市場需求改變了,但不代表傳統的濃鮮強就沒有市場和意義,否則普洱的本質就是濃鮮強的代表。
所以芽茶固然因為氨基酸的豐富能夠帶來非常愉悅的鮮甜感,然也因為葉片不夠成熟,導致其他物質積累不夠。所以這也是不同市場需求帶來的差異化體驗,沒有對錯,只有偏好問題。畢竟現在很多國標也為此市場化做了相應的修改。
4、喝茶莫片面追香
很多人因為對茶的認知和理解的偏差,總認為越香或者越甜的茶就是好的,其實我還是一看來是的那句話,好茶應該是各種滋味的綜合協調性。香氣也要結合口感,如果純粹做香而刻意喪失口感,打破平衡仍然不能算是好茶,那隻能騙騙初學茶葉的客戶。確實香和甜是能夠快速欺騙你的大腦的,但是真正追求喝茶的,也不會片面的追求香和甜。就好像喝咖啡一樣,真正追求咖啡香味的人們,是絕對不會為星巴克那種加了各種奶/糖/甜味劑買單的。
最後在這裡也再說一下,正是因為茶葉的大量內含物質,再加上地域、品種、工藝帶來的化學差異,也導致了茶葉香氣/滋味呈現的不同差異化,所以希望各位朋友在接觸茶葉的時候,能夠真正去用心品嚐,充分利用你的器官去感知每一款茶的差異,再建立真確的認知基礎上,一定能挑選到滿意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