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疑義相與析l
-
2 # 路塵
預警一下,答案非常之長。
在舍列梅特持申根簽證但仍然因為政治立場問題被波蘭禁止入境以前,這兩國已經因為歷史問題吵了很久,去年春天波蘭宣佈二戰時候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組織UPA對境內波蘭村莊的屠殺是種族滅絕,烏克蘭因此提出抗議,然後禁止了在烏克蘭境內發掘二戰期間波蘭人遺骨的行為,這大概是今年上半年的事。
這個月月初,波蘭外長說烏克蘭西部利沃夫的一處波蘭公墓裡面的雕像和銘文遭到了毀損,並且警告說可能會禁止持反波蘭觀點的烏克蘭人入境。這句話當時沒有詳細解釋,但結果就是三週後舍列梅特因為“反波蘭”在海關被拒,波蘭給的解釋是因為舍列梅特本人在推動烏克蘭那個禁止發掘遺骨的法案當中起了很大作用。
舍列梅特被拒以後這就升級成了外交事件,基輔召見了波蘭駐烏克蘭大使,為了顯示沒傷和氣兩邊之後趕緊重申了一遍雙邊夥伴關係,烏克蘭也同意重新考慮他們那個禁令。雖然這件事沒到真能影響兩國關係的地步,但是波蘭方面在之前發警告的時候話說得很不客氣,甚至說了“地緣政治不能用來掩蓋歷史”這種話。
先說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從1939年蘇德秘密瓜分波蘭開始,波蘭和烏克蘭在二戰裡都是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的拉鋸地帶,很多地區被反覆爭奪,反覆佔領,戰況比歐洲的西線要慘烈得多得多。對於當地人來說帶來災難的不止是戰爭本身,甚至可以說雙方的真實交火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不斷在換的行政當局和政策風向,特別是,這一帶的民族狀況非常非常複雜和混亂,而當時的兩個佔領方(對當地來說蘇聯和納粹德國都是外來征服者)恰恰都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納粹認為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整個對東歐和蘇聯的戰爭都是以消滅劣等民族為旗號的,蘇聯相反,想的是要肅清外族奸細,淨化佔領區人口。
這種情況下第一個遭殃的是在這片地區生活了幾個世紀的猶太人,部分地區幾乎消滅了全部猶太人,倖存者極少。但除了猶太人之外,其他族群也同樣被捲進這場災難當中。東歐地區的各個民族那個時候只是剛剛分化出來,還很不穩定,而東歐在之前的幾百年裡實際上是處於波蘭-立陶宛聯邦、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匈帝國,甚至還有奧斯曼帝國的爭奪下,這幾方都曾經對部分地區維持過比較長久的統治,造成當地族裔雜處情況非常複雜,而民族形勢最複雜、同時蘇德爭奪也最頻繁的地區,就是今天的西烏克蘭,歷史上的瓦里尼亞(Volhynia)和加利西亞(Galicia)兩地。
貼個地圖,1914年的東歐,這張和後面幾張對照地圖都出自Timothy Synder的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s。
這兩個地區雖然從本土來講也是東斯拉夫人聚居區,但在二戰結束以前幾乎沒有被東斯拉夫人(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統治的經歷,直到十八世紀晚期都屬於波蘭-立陶宛聯邦,瓦里尼亞在三次瓜分波蘭的時候歸了俄羅斯帝國,加利西亞則成了奧匈帝國屬地。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加利西亞,以及瓦里尼亞的大部分地區,又歸還給波蘭。二戰結束以後蘇聯重分版圖,形成今天的國界線,瓦里尼亞現在是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交界地帶,加利西亞則基本上由波蘭和烏克蘭各佔了一半,而這次雙方爭議的焦點利沃夫,就是歷史上加利西亞的行政中心。
1938年地圖:
1942年:
1945年:
有這種歷史,不難想見當地的民族狀況,波蘭人、德華人、剛剛分化出來的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什麼都有,而且各自佔比都不算低。在蘇德瓜分波蘭之前,這兩個地區的烏克蘭人和波蘭人之間已經存在爭端,焦點是這兩個地區究竟應該由誰來統治,支援波蘭的是“自古以來”,這一塊本來是國際承認的波蘭合法領土,支援烏克蘭的則是正在興起的民族獨立浪潮。但在波蘭還有國家的時候,這種矛盾基本只是爭吵,畢竟奪權獨立可能性太低了。
而在二戰期間,瓦里尼亞和加利西亞被蘇德拉鋸佔領了三次,1939年被蘇聯接管,1941年被東進的德軍佔領,1944年又被蘇軍奪回。一個多民族雜處的地區,在這樣兩個政權之間交替,每一方都有一個自我版本的民族等級排序,試圖讓某個民族統治其他民族,甚至消滅其他民族,過上幾年,又重新洗牌……
結果一點都不難猜:各個民族之間很快產生了強烈的彼此仇恨,最尖銳的就是波烏雙方。在波蘭被瓜分的時候烏克蘭人很多是很高興的,不管接管當地的是蘇軍還是德軍,這件事在當時的烏克蘭人眼中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建國的機會,乃至希望利用外力(德/蘇)把波蘭人和猶太人從自己的地盤清除,但對波蘭人來說烏克蘭人的行為全部是叛國。
而戰爭年代還有一個特徵:非常容易獲得軍事訓練和武器。組織武裝很容易,而且在很多地區,可以說暴力是沒有任何後果的。無論德國還是蘇聯,對於統治下的這兩方的衝突實際上都持一種默許態度,甚至會故意挑起衝突,以便維持自己的統治。
上層政策、官方意識形態、民間仇恨、加上極其緊張和困苦的社會形勢。結果不難想象。
悲劇主要集中在納粹統治的後期,之前的兩年蘇聯政府完成了把人按民族和出身分成三六九等的前期準備工作,把波蘭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描述成階級矛盾,認為波蘭人是統治階級的代名詞,並且從這一地區強行遷出了至少四十萬波蘭公民(包括波蘭猶太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3%。如果從現在來看,其實雙方的思路非常相似,都是準備打造單一民族地區,但從1941年起,納粹得出了支援肉體消滅的結論,所謂的“最終方案”,並且在這一地區立刻執行了。而作為當時情況下德蘇雙方眼中的“被解放者”,有大量烏克蘭人在瓜分波蘭後的幾年加入了當地軍隊和警察隊伍,1941年納粹德國控制了這個地區以後,正是這些人成了執行“最終方案”的主力。
但是在1941-1942年,在納粹德國還掌握著主導權的時候,“最終方案”主要的消滅物件是猶太人,而不是波蘭人。然而1943年以後,烏克蘭人大批反叛,組成的民族游擊隊逐漸成為地區控制者,也就是現在波蘭政府在這一次爭端裡點了名的UPA。UPA早期領導人當中的一派,認為清洗掉境內波蘭人是確保烏克蘭未來獨立建國的基本前提,當時雖然有反對者,但反對者在內鬥中輸了。
波蘭政府現在把當年的事稱之為種族滅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1943年UPA對境內波蘭人做的事情的確就是種族滅絕。問題在於事情其實還有後一半:1943-1944年,同樣是在這個地區,波蘭反抗軍以及加入納粹警察隊伍的波蘭人也同樣以種族滅絕手段對付過無數個烏克蘭村莊,後者恰恰就是德華人用來填補烏克蘭人叛變以後留下的空缺的,那些前烏克蘭人去參加游擊隊了。
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在自衛,是在為自己的父母、姐妹、子女報仇,雙方都宣佈對方是納粹的同謀。
這種局面最終導致了波烏兩個民族的全面戰爭,其間各自混雜著德/蘇各派勢力,當然那時候已經接近了二戰結束,這場內戰並沒有打出什麼結果來。
蘇聯全面接管以後,對波烏兩國的民族問題採取了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把波蘭人全部趕回波蘭去,把烏克蘭人全部遷回烏克蘭,而之後的政治形勢沒有給這件事留下什麼空間,也就被擱置了。但實際上這不是解決了問題,是否認了問題,雙方對於這段慘烈歷史不但沒有達成和解,根本從歷史敘述和事實認定上就不在一個頻道,蘇聯在很多檔案和歷史敘述上的不透明導致了事態的進一步複雜化,最近幾十年雙方在論證這段時間誰更慘的時候甚至只能比誰死的人多,而這個統計方法和結果本身也存在巨大爭議。
蘇聯解體前夕,因為類似的處境和願望,波烏兩國一拍即合地結成了盟友,現實考慮完全蓋過了歷史爭議,波蘭在烏克蘭的獨立和後來的國家建設裡給了非常多的支援,烏克蘭也長期將波蘭視為一個正面榜樣。波蘭是前華約國家第一個轉頭向西的,烏克蘭是前蘇聯加盟國第一個響應波蘭的,這種共同利益到現在依然是波烏兩國關係的核心,特別是在2014年以後尤其突出。
但是2015年,波蘭選上了一個民族主義政黨和一個民族主義右派總統。烏克蘭不是波蘭民族主義者攻擊的唯一目標,甚至也算不上是主要目標,但是正因為這種浪潮的存在,二戰期間這段舊事才又被重新提出來,並且上升到了國家政策層面。仍然要說,歷史爭議不足以動搖現在的波-烏關係,但是同時也應該說,目前的烏克蘭處在一個非常脆弱的時間段,波蘭在這種時候選擇這種題目發難,個人完全不覺得是明智之舉。
-
3 # AppMart
波烏二國的現代恩仇發端於二戰結束時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的蠻橫要求:蘇聯國境(即目前烏克蘭西部邊境)保持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時的西部邊境,即是把1938年前的蘇聯邊境向西推進了幾百公里,丘吉爾接著出了一個餿主意:波蘭邊境向西推進幾百公里,把大片納粹德國的國土劃歸波蘭。納粹德國投降以後這樣的領土劃分成為歐洲新秩序,一時間所有德華人向西逃到德國,所有波蘭人向西奔向波蘭,烏克蘭人填滿了新拓展的土地。冷戰黑幕重壓下雙方還能相安無事,蘇聯解體以後矛盾就暴露出來了。
烏克蘭跨部門委員會秘書舍列梅特隨烏克蘭代表團訪問波蘭時,遭波蘭邊防人員阻撓並被禁止入境,隨後烏克蘭外交部緊急召喚波蘭駐烏克蘭大使當面抗議,波蘭外交部則宣稱,他們有權利拒絕那些秉持反波蘭政治觀點的烏克蘭人入境。
回覆列表
雙方都不是好東西,歐州最無恥的國家就是這二蘭,如有外交爭端只能說是狗咬狗。雙方都是出賣本國利益親西方的反俄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