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霄落非笛
-
2 # 考古班二愣子
清朝皇帝熱衷於圍獵原因主要有兩個:軍事和政治。
滿人是從馬背上從漢人手裡取得的天下,滿人尚武,這裡的武藝主要是指騎射。明末清初之際,八旗鐵騎是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騎射是滿人的傳統,當然要發揚光大。
不要以為清朝的圍獵只是普通地射幾箭抓幾隻野生動物而已。皇太極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著想,將圍獵置於與行軍打仗相同的戰略高度,並且對滿族貴族和將領們反覆強調圍獵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價值。圍獵的規模相當浩大,且幾紀律嚴格,可與行軍打仗相比擬。
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安撫帝國北疆以蒙古為主的少數民族。
女真和蒙古地理位置相鄰,關係錯綜複雜。最初哈赤和皇太極採取“臨之以兵,懷之以德”的政策,輔之以盟誓和聯姻,希望和蒙古各部建立聯盟關係,而蒙古在後金和明朝之間搖擺不定。但是蒙古族與女真有著天然的聯絡,就是都是出身草原,狩獵是共同的特點,因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透過圍獵同蒙古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康熙時期,專門在蒙古放牧的地方建立了遼闊的木蘭圍場,利用共同參加射獵的機會,與蒙古王公等聯絡感情。這是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使眾蒙古畏威懷德,效忠清朝。隨著征服日廣,其餘西北少數民族等也加入到木蘭圍獵活動之中。
圍獵制度,興起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過康熙和乾隆達到極盛。康熙和乾陵均精於騎射。皇帝親自入圍獵獸所表現出的精湛的騎射技藝,也常常使眾人心悅誠服。雍正稱康熙:“神武天授,挽強貫札之能,超越千古。眾蒙古見之,無不驚服。”另外皇帝身體好往往國家安穩太平,身體不好則動盪不安。
圍獵對清朝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對今天也有啟示意義:“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就我們個人而言,體育鍛煉也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耿之矗. 清帝圍獵活動探討:中國市場,2010,(39):132-133.
[2] 陳華偉付佩寧凌達彬丁一鑫. 清朝皇帝圍獵與國家政治. 哲學政治,2012.
-
3 # 歷史研習社
秋風起,牛羊肥,伴著這陣陣秋風,康熙帝在一團團黃傘蓋的簇擁下,登上了御駕,逃離了這座令其充滿“疲憊”的北京城。此行的目的地,不是楓葉荻花的江南,亦非白雪飄飄的盛京(瀋陽),而是京城西北五百公里的烏蘭布通草原。因為在這片草原與森林交織的土地上,一場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盛宴”即將上演,這就是“木蘭秋獮”。木蘭秋獮是清代帝王在木蘭圍場(今河北承德至內蒙古赤峰一帶)舉行的時長近一個半月的狩獵活動,因其多於秋季舉辦,而秋天的狩獵活動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獮”,木蘭則又是滿語中“捕鹿”之意,故二者相合,就得“木蘭秋獮”之名木蘭秋獮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首次舉行,其後乾隆、嘉慶兩代帝王亦曾相繼舉辦,至道光四年(1824年)廢止時,木蘭秋獮在長達143年的時間內,共計舉辦了105次。如果除去雍正帝在位期間未曾進行秋獮的十三年,可以說清朝帝王幾乎年年都會進行秋獮活動。為何清代帝王要如此頻繁的進行“秋獮”活動呢,其實,雍正與嘉慶兩位皇帝,就已將問題的答案告訴了我們。雍正稱木蘭秋獮“習武木蘭,毋忘家法”,嘉慶帝則講的更明白,木蘭行獵就是為“肄武習勞,懷柔藩部”。簡而言之,木蘭秋獮就是清王朝的一場軍事演習,政治上對蒙古王公的安撫,宣慰。既然木蘭秋獮在清朝帝王眼中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其一定有著某些獨特之處。首先,木蘭圍場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其它地處蒙古高原、燕山和大興安嶺的匯合處,野生動物繁多,地域廣闊。加之這裡擁有複雜的地形,峽谷,森林、草原、丘陵等變化多端,非常適合八旗子弟進行大規模圍獵行動,以保持八旗官兵弓馬嫻熟、質樸耐勞的本性。其次,木蘭圍場更有著極其重要戰略意義。其北控蒙古,南拱京師,東通盛京(今瀋陽),西臨察哈爾(今張家口),是北京通往蒙古諸部的重要交通要道。清代帝王可以在此就近接見、宴請與賞賜蒙古諸部的王公貴族們。同時,更可邀請各位蒙古王公一同圍獵行獮,觀摩八旗子弟的赫赫武功,使他們對大清永葆忠心。總而言之“木蘭秋獮”,是清朝帝王的一種娛樂,更是大清操練軍隊,對外展示“肌肉”的一種手段。不僅讓皇帝開了心,還能順道宣慰下蒙古諸部首領,自然清朝帝王會對木蘭秋獮l樂此不疲了。可惜至道光帝時,清朝國運不濟國庫空空,再無力承擔木蘭秋獮的巨大開支,只得加以廢止。然而,歷史總是充滿著戲劇性,木蘭秋獮在被道光帝廢止30餘年後再度上演。只是這回清朝不再是藉著秋獮炫耀武力,而是咸豐帝在英法炮火下藉著秋獮之名,倉皇北逃,不可不謂諷刺。參考書目: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
4 # 歷史百家爭鳴
我覺的這個問題要從三方面來看,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木蘭圍獵,再看看清朝帝王為什麼熱衷,最後說說是不是所有的清朝帝王都熱衷,才能比較完美的解釋這個問題。木蘭圍獵是什麼?木蘭圍獵,又叫木蘭秋闈,也叫木蘭秋獮,是指清朝皇帝每年秋天到木蘭圍場巡視習武,行圍狩獵。這個活動起始於康熙皇帝,是清朝皇帝演練騎射的一種方式,康熙皇帝認為我們是馬上得天下,要勤加操練,不能生疏,於是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裡舉行以射獵。那麼木蘭圍場在哪裡呢?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與內蒙古草原接壤,這裡被稱為千里松林,康熙皇帝劃定大概有14000 多平方公里。為了方便皇帝居住,康熙四十二年,還在此建立了承德避暑山莊。木蘭秋闈有哪些活動?其實木蘭圍場劃分的非常科學,從康熙年間開始建設到乾隆年間建成,木蘭圍場劃分了72個圍。每次狩獵開始,先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按預先選定的範圍,合圍靠攏形成一個包圍圈,並逐漸縮小。頭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隱藏在圈內密林深處,吹起木製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雌鹿聞聲尋偶而來,雄鹿為奪偶而至,其他野獸則為食鹿而聚攏。等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野獸密集起來時,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後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後是大規模的圍射。
那麼為什麼劃分成72個圍呢?那是因為清朝統治者也意識到,每年大規模的圍獵,會造成野生動物的減少,甚至無動物客獵,所以每年的圍獵都是隻選擇十幾個進行,其他的圍休養生息,而且遇到母鹿幼獸都要放行,圍獵的時候要開一個口子,以讓強壯的野獸逃跑。而且木蘭圍場有專門人把手,百姓不得進入,也不能亂砍濫伐。
只不過到了清朝末年,清皇室沒有那麼多錢維持木蘭圍場的維護,下令開始對木蘭圍場的原始森林進行砍伐,森林被砍伐殆盡,建國以後經過大規模的人工植樹才得以勉強恢復。為什麼是木蘭獵場?為什麼選在了木欄獵場,而不是其他地方呢,這是有戰略意義上的考慮,木蘭圍場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歷史上 的戰略要地。在這裡進行圍獵,一是為了鍛鍊軍隊,讓軍隊武力不至於喪失,而是炫耀武力,從而達到控制蒙古、震懾沙俄、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北部邊防的目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清朝皇帝都熱衷木蘭圍獵呢?當然不是,木蘭圍獵只有康熙、乾隆、嘉慶來過,大概有105次的樣子,嘉慶以後的皇帝就停止了木蘭圍獵,直到咸豐皇帝時期才以圍獵的名義來到承德避暑山莊躲避外國的侵略者,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
5 # 穿插游擊隊
如果要說古代各類大型活動,尤其是涉及到皇室的圍獵絕對算得上一類。圍獵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它們如此長盛不衰?
圍獵為何如此興盛,就先要理解圍獵到底是什麼?圍獵既然帶有個“圍”字,具體點說,就是透過包圍的方式,將一個地區的野獸驅趕到一處,進行集中射殺。
這一過程雖然聽起來並不比一根長矛、一壺酒再加一頭野豬的狩獵更加刺激,但是對於圍獵的最高指揮者來說,指揮一場大型圍獵,四捨五入一下就是指揮了一場戰爭。比如清代著名的“木蘭秋獮”,在圍獵過程中,首先會有專門負責偵察計程車兵在圍獵地中尋找獸群,然後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將有獸群活動的區域包圍,並逐漸收縮範圍,當獸群最後集中到一個相當小的區域之後,再由皇帝首先射獵,接著皇子和王公大臣根據等級依次射獵,到最後在場士兵再一擁而上,對獸群進行大規模獵殺。
清代圍獵中,“獵”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小部分
這種有著固定流程的大規模狩獵,可以鍛鍊士兵的騎射能力,同時在古代沒有軍校來專業培養軍事人才的情況下,這種圍獵無疑是給那些只有書本理論知識的王公貴族一次難得的低難度實操指揮機會。除此之外,像遼代“四時巡狩”和清代“木蘭秋獮”,基本都是大批顯貴和士兵離開京城,這期間的人員排程等工作,也可以為君主提供一個實際審查官員或者皇子能力的機會。
乾隆皇帝在“木蘭秋獮”中,就親自參與指揮
不過,要是覺得圍獵的作用僅僅就這些,那就小看這一古老活動了。實際上,無論中原王朝還是遊牧民族國家,圍獵承擔著眾多政治作用,這恰恰也是圍獵能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上林圖卷》中的圍獵
圍獵的政治作用,最顯著的是作為一種力量展示。一場成功的大規模圍獵,無疑是展示本國軍隊質量,以及上下指揮能力的秀場。比如《周禮》記載,周朝就將圍獵(中國古代稱之為“田狩”)納入軍禮“大田”之中,以這種方式來震懾各諸侯國,維持周天子權威。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唐朝圍獵
與中原王朝的“田狩”不同,遊牧民族的圍獵更是一場中央政權與其他部落進行聯動的舞臺。除了少數像遼國、西夏這些控制城鎮和農業耕地的遊牧政權外,大部分遊牧政權,其實都沒有完整的官僚體系。他們的政權構造,大多都是以某一強大部族為紐帶的部族聯盟政體。
在這種情況下,遊牧君主想要保證自己不會亡國,除了要保證自己的武力值長盛不衰外,如何協調好各部族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當然,如果只是要解決日常事務,那還可以簡單將各部首領召集到汗帳開會。但如果要進行大規模戰爭之類,需要強化各部之間的協調性,舉行圍獵活動,讓自己統領的各個部族共同參與其中,自然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促進認同感這一行為,在清代的“木蘭秋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比如康熙年間的“木蘭秋獮”,康熙帝就以自己蒙古“博格達汗”的身份,召集蒙古各部與清軍一起參與“木蘭秋獮”。乾隆年間,由於準噶爾對於蒙古草原各部影響力被極大減弱,“木蘭秋獮”不再需要像康熙時那樣搞召集各部的場面,但這一時期的圍獵,依然要求蒙古各部王公臺吉輪流參與。而作為清朝皇室傳統小弟的科爾沁部,則會在每次“木蘭秋獮”中,都派出士兵參與圍獵活動。
乾隆時期的《塞宴四事圖》
古代圍獵倒也不乏一些流於形式的情況。除了中原王朝日趨娛樂化的“田狩”,還有像遼代的“四時巡狩”,雖然已經沒有了遊牧政權舉行圍獵來統合各部的需要,但卻依然需要讓遼代君主牢記自己作為遊牧民族子孫的傳統和勇武。至於清代的“木蘭秋獮”,到乾隆後期開始,形式也從大型狩獵活動,日益向皇室的大規模出遊靠近。
明代《宣宗出獵圖》
道光四年,道光帝下令停止“木蘭秋獮”,中國流傳了數千年的大規模皇家圍獵就此畫上句號。如果古代的圍獵活動就這樣結束也算圓滿。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大破清軍,向北京進軍,咸豐帝以“木蘭秋獮”為名,倉皇逃往承德。這次最後的“木蘭秋獮”,讓圍獵最終以這樣一種蒙塵的結局,退出了歷史舞臺。
回覆列表
木蘭圍獵,不僅是軍事需要,更是政治需要!
首先,滿洲女真人是騎射民族,熱衷木蘭圍獵更顯示了遊牧民族的尚武精神,展現了女真人的民族精神,更顯示了清代帝王的居安思危,以騎射贏天下,必然推崇騎射。
其次,我們要看到木蘭圍獵場所~木蘭圍場的地理位置,位於蒙古草原,正是清代帝王加強同蒙古各部落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重要方式,騎射圍獵更重要的意義在於 政治控制和籠絡!對於極為強大的蒙古各部只有加強控制,才能根本解決清帝國北疆問題。同樣,可以震懾沙皇俄國!
ok,大致就是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