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幅好畫
-
2 # 姑蘇小妹
身外物無心外無物,一切的富貴榮華美玉最終都是浮雲。假如你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如果是為了投資牟利而不是欣賞藝術,那人生活的也太沒格局了,,,
-
3 # 耕樂堂文化
通常最有收藏價值的是兩類字畫,即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文學界的書畫作品,應歸入名人字畫一類,他們的收藏價值,取決於某文人在文學領域達到的成就和在公眾中的知曉度,以及人文含量。諸如魯迅手稿或錢鍾書的信札,肯定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當代文人書畫是否具有收藏價值,也要因人而異。很多人的文學地位,還需時間檢驗才能知曉,短期的爆紅無法認定。
-
4 # 瀚墨尋夢
近代不少作家不但寫出了著名的文學作品,並且書法也相當好,例如魯迅,茅盾,沈從文,錢鍾書,詩人臧克家等,他們有的留下了不少書法作品,有的並沒有多少書法作品,但手稿和書信中也可看出書法造詣。他們的作品有一定收藏價值。
魯迅書法。少時在三昧書屋跟壽鏡吾學習,寫京以歐體為主,後在日本求學時聽章太炎講說文解字,受其書風影響,還曾在京城紹興會館抄寫了七年古碑,潛心研究碑碣,石刻,金文等。他的書法,雖未達到極高的境界,但他的字以古為今,兼收幷蓄,有個性的強化和鑄造。茅盾的字,看似學過瘦金體,但他否認,他幼年學柳公權,後崇尚杜甫"書貴瘦硬方通神",又學董美人墓誌,他的書法吸取柳骨勁撥,董美人墓誌之華美堅挺,形成瘦硬通神的書風,當年巴金,姚雪垠,戈寶權等大名家都以獲得茅公一墨寶為幸。他一篇為人民文學寫的9000字的《談最近的短篇.小說》毛筆字寫的手稿,不知為何流出外面,三年前拍賣成交1207萬,家屬提起訴訟,不知結果如何。
沈從文,他的章草和蠅頭小楷也很見功力,1919年17歲當兵,抄抄寫寫,因字寫得好調到參謀處,這使他更加努力練字每月薪水用來買帖
晚年文藝界向他討字的人很多,他也有求必應。
錢鍾書,書法作品不多見,多是書信文稿。
著名詩人臧克家,他的書法在行內也是很受歡迎的。 當今也有一些作家,寫書出了名,字也跟著值錢了,如賈平凹,賣字賺的早就超過他的長篇小說收入,每曰半天寫字賣字,幾個小時寫字比一普通作家一年寫作收入都高,他的字究竟怎麼樣,水平恐不能講很高。與前輩名家比,我不知說什麼好。
-
5 # 踐行心魂
他們的書法絕對有相當高的價值,只不過文學成就太高掩蓋了書名,但其書法覺對是首屈一指的,猶其魯迅沈從文的,更是個中翹首.
-
6 # 師範小王子
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的作品是不一樣的。名人的字畫其價值來自名人。紀念意義第一,藝術價值第二。隨著年代的更疊其價值會越來越高。
-
7 # 書風法雨
這是毋容置疑的,肯定有收藏價值,但前提是書畫功底過硬。文人書法也叫學者型書法,其特點是書卷氣很足。文學界人士在書畫上不乏有一些集大成者,其作品除賦予了藝術價值外還具有文學價值,特別是對於自作的詩、詞、文章等。
古代的書畫家首先就是文人,我們常說的二王、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個個文采斐然。近代文學界善書畫者也不勝列舉,如白蕉,曾主編《人文月刊》,著有《雲間談藝錄》、《客去錄》、《濟廬詩詞》、《書法十講》等,被譽為近代學王第一人;陳子奮,著有《福建畫人傳》、《頤諼樓談藝小品文》、《頤諼樓詩草》、《七畫家傳》、《陳子奮先生讀畫札記》、《三代文偏旁釋例》、《甲骨文集聯》、《古錢幣文類纂》、《籀文集聯》、《頤諼樓印話》、《壽山印石小志》等;董作賓、魯迅、老舍、胡適等都有書法作品名世。
當代也有一些文人善書,其潤格不菲。如餘秋雨、賈平凹等。賈平凹的字已不能以尺為單位來衡量了,傳聞一字高達四萬元人民幣。至於是否值得收藏還要以歷史來考證。
拍賣資訊:
白蕉,25×29cm 行書斗方。1995年,在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第一屆藝術品拍賣交易會以 24萬元人民幣成交。
胡適,楷書格言,2007年蘇富比拍賣以28.5120萬元成交。
潘伯鷹《山川花木聯》,西泠印社2010年秋拍以5.3760萬元成交。
回覆列表
一樣是寫字,但寫書和寫書法,就經濟價值而言相去甚遠。在作家圈裡,寫字畫畫雖是副業,但來錢絕對比正業快多了。拿賈平凹說吧,他應該就是賣字賣畫時間最長的一位作家。他從不諱言書畫的收入豐厚,“我現在寫書法、畫畫比寫長篇收入多得多。我養家的方式不是寫書,而是靠賣字畫,寫字畫比寫書簡單。”
據說,賈平凹的書法價格現在已經引領西安書法界,比當地絕大部分真正的書法家作品都要高。
跨界客串書法家的,除了作家還有明星。趙本山、張鐵林、姜昆、唐國強等人的作品,現在也頻頻出現在拍賣場和書法展上。
而藏家最關心的是,名人書法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
對名人書法應該包容
趙利平:最近越來越多作家、明星客串當書法家,特別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書法作品價格跟著被抬得很高。還有賈平凹、餘秋雨、趙本山等人,他們的書法作品價格,甚至比很多真正的書法家作品還要貴。對此幾位有什麼看法?
陳志平:名人透過寫字來賺錢,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成功地把“名”兌換成了“利”。先不去討論這些名人書法的藝術造詣有多高,民眾收藏這些書法作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崇拜名人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會促進他們對於書法藝術的探究,我覺得沒什麼壞處。“明星書法”也不是攪局,因為歷史是公正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放到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去看,“明星書法”因為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時代的側面,必然會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蔡照波:不管是名人還是大眾,只要喜歡藝術、喜歡書法,能拿起毛筆來寫字,就是推動書法藝術發展的推手。附庸風雅原是個貶義詞,但放在現在,我倒覺得是件好事。有這種愛好有這種追求,即使水平不高也比完全不懂的好,對社會、對藝術都是有促進作用的,所以我們要包容。
陳志平:之前看到媒體報道過一則新聞:“名家字畫無人問,行長一字值千金。”這說明收藏者對於收藏字畫有很多現實利益的考慮。“名人”字畫好賣,不全因為他們的藝術和名氣,其中不排除一些藏家有藉機拉攏名人謀取私利的想法。有些“名人”對此心知肚明,但因為抵禦不了利益的誘惑,而助長了社會上的投機之風,這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
趙利平:書法用於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無可厚非,但用書法作為載體去謀私利,我心裡還是有牴觸的。不過這種現象在當今很普遍,會不會誤導成為一種風氣?
蔡照波:這的確是在生活中時時觸及的文化界的問題。現在的社會審美越來越多元化,但我始終認為,名人書法假若水平不高,“贏得了當下,贏不了千秋”。而且賣得了十幅、二十幅,賣得了一百幅、一千幅嗎?不可能的。我們不能被書法界這些個別的假象所迷惑,不能讓一片樹葉擋住了整個森林。
中國現在的藝術品市場,藝術價值和藝術價格是不對等的,但書法大師也不是靠一張、兩張賣出高價的作品就能炒出來的,讓時間來考驗吧,時間是可以淘出金子的。
哪種名人的書法最受追捧?
趙利平:往回看,其實古代、近代也有很多名人書法流傳了下來,名人書法應該是由來已久的一個概念。這個“名”對他們書法的影響有多大?
陳志平:名人書法追溯起來的確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唐代以前,書法注重藝術本體。到了唐宋以後,人們對書法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變化,突出強調書法家的人品、人格,不再是藝術至上,而是人格至上。“談書法先談人格”這種轉向,歸納起來稱為“歸本於人”。如“楷書四大家”之一的顏真卿,他是一位忠臣烈士。在歐陽修看來,像顏真卿這樣的人,即使字寫得不好,但他的字還是應該受到尊重,原因在於他的道德人格高尚。
蔡照波:的確,顏真卿在歷史長河中,是一座不可磨滅的豐碑,但有人在探討他的書法的時候,把他孤立地斷代研究,其實各個朝代的書法都有不同的時代風格。比如清代的字比較瘦,如果放在唐代來看,肯定會覺得這些細腰、婀娜多姿的清字不好看,這是時代的審美使然。宋代以後,寫意書風盛行,當時的人也肯定看不慣或者不接受唐代書法那種嚴謹的精神。
所以我們現在研究歷史上的書法名人,不能拿近代一流的書法家跟明代三流的書法家相比,也不能拿唐代一流的書法家跟宋代三流的書法家相比,這樣沒有什麼可比性。藝術上的成就,沒有哪個朝代能夠完全蓋過另一個朝代的,沒有誰高誰低的明顯區分,因為各個朝代本來就有完全不同的審美。當代書法雖然已經不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但當代人的生活和視野,也非古代人所能比的,所以當代書法不見得會比古代書法差。
趙利平:說回名人書法,哪種名人的書法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陳志平:莫言、餘秋雨、賈平凹的書法之所以受追捧,還因為華人對書法的判斷有個“先文後墨”的趨向。唐宋以來,書法藝術更強調背後的“人”和“文”,在同等情況下,書寫者文化修養越高,他的書法就越有價值。如果書寫者同時具有文人、學者、名人的身份,則其被接受程度會更高。當然名人的“名”也有多種體現,有的是政治名人,有的是文化名人,有的是商業名人。通常來說,文化名人因為其名氣具有超越性,與政治名人、商業名人相比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蔡照波:直到現在,人格修養都是藝術家的終身命題,若人的品格不高,其書法作品的價值一定不會高,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名人書法寫得不是十分出眾,但人們追捧他的原因。其實書法也好,篆刻、繪畫也好,人們對它的審美更多是體現在作者的生命體驗和情感釋放上。
趙利平:現在看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書法作品,也的確是“字如其人”,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陳志平:這些歷史名人跟當代名人又不一樣。以前的書法具有實用性,以前的人自小就練習書法,很多人都有紮實的書法功底。當代的名人則不然,真正會文墨的不多。而且現在一些人成名的方式,很多是借媒體炒作暫時炒出來的,還沒有經過歷史的選擇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