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古論金
-
2 # 聊以自娛2
謝謝邀請!簡答:滿清八旗,又稱八旗制度。清太祖努爾哈赤時建立,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三百人為一牛錄,作為基本的戶口單位,在此基礎之上,建立黃、白、紅、藍為標誌的四旗(後稱正四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四旗)。
每旗設都統(大清立國後,被封為旗主王爺),轄五甲。甲設參領,轄五牛錄,牛錄設佐領。八旗兵丁平時生產,戰時從軍。八旗官員,平時管理民政,戰時充當將領。八旗子弟都有當兵義務,到了年齡就入兵營,故稱八旗子弟為八旗兵。
因滿清人數有限,戰事擴大,地盤增多,到清太宗皇太極時,又先後建立蒙古八旗和漢八旗。
漢八旗等級最低,滿八旗地位最高。滿清八旗中,一般情況下,正旗高於鑲旗。八旗中因正、鑲兩黃旗一般為皇帝親自掌握。故又高於其他旗。到清世宗順治(福臨)時,因兩黃旗和正白旗(原屬於多爾袞,實力雄厚)被福臨接管,故又稱滿清上三旗。八旗中等級難分高低,主要靠旗主王爺的地位和權勢大小。回答至此,謝謝!
-
3 # 楚邾
傳統認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始設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萬曆四十三年(1615),增立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黃、白、藍三旗鑲以紅色,紅旗鑲以白色。上述八旗,也稱八旗滿洲。
其實這種上述說法在學界是存在爭議的。
其一,努爾哈赤在最初確定的並非黃、白、紅、藍四旗,而是青、黃、赤、白、黑五旗,五色旗中每一種顏色代表天干中的兩個字,如青代表甲、乙。
其二,純色四旗和鑲色四旗出現的時間並非萬曆四十三年。在努爾哈赤天命六年(1621)9月至天命七年(1622)1月之間,清代只有黃、白、紅、青四種顏色旗,同時又有有無畫龍旗,也即此時八旗為:畫龍的四旗(黃旗畫黃龍、赤旗畫青龍、青旗畫黑龍、白旗畫黃龍)和不畫龍的四旗(黃、白、紅、青)。
天命七年(1622)二月之後,才形成純色四旗和鑲色四旗共八旗的情況,其中以藍旗取代青旗。
另外,在等級上,也有不同。在順治之前,除了大汗或者皇帝所領旗外,其餘各旗多按照長幼準備順序排列。皇太極繼位不久,即發動兩黃、兩白改旗事件,將自己領的兩白旗換位兩黃旗,從此兩黃旗為皇帝自領。皇太極剛去世,多爾袞擅權,使自己從原來只掌半旗牛錄的鑲白旗旗主成為獨掌正白全旗的旗主,並將地位提升至兩黃旗之下,位列第三位,順治八年,多爾袞被治罪,其所領的正白旗也被收為順治所有。此後遂形成皇帝領正黃旗、鑲黃旗以及正白旗即“上三旗”與諸王所領其餘五旗即“下五旗”的局面。
-
4 # 北洋海軍炮手
八旗制度是個很有意思的玩意,清朝成也八旗敗也八旗。當然我不是在埋汰八旗子弟,我覺得八旗子弟是被抹黑最嚴重的群體,相反我認為八旗制度的成敗在於是否適用於社會需求。
八旗按照旗分可以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大類,按照編制可以分為鑲黃、正黃、正白、鑲白、正弘、鑲紅、正藍、鑲蘭。目前根據我的研究,滿洲和漢軍上層勳貴的待遇存在差距,而三大旗分的底層旗民待遇差距並不大。不過也有漢軍勳貴待遇高於滿洲勳貴的案例,比如說范文程家族,范文程一生兢兢業業,但是後世子孫多不爭氣,尸位素餐者不少,但是基本都被清室包庇並委以重任,理由很簡單,范文程子孫無大僚,嘉慶年其後代還有以漢軍補滿缺的,也是讓當時人稱異。在清初,主要是在清朝還未入關的時候,八旗制度體現出了其優勢,那就是行政效率高於明朝。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八旗的結構非常簡單,就是汗、皇帝——固山——甲喇——牛錄這四級結構,管理層級簡單,避免了像明朝那樣龐大的官僚機構帶來的冗官、冗兵、冗費以及行政效率低的問題,因而能集中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戰爭當中。
更為優越的是,此時八旗子弟耕戰一體,輪流披甲。這樣的好處是,隨時可以保障前線、後方有足夠的兵源作戰以及足夠的勞動力從事經濟生產,儘可能將有限的人力資源進行最大化利用,從而保障了清朝在軍事上的優勢。由於每個男丁都有上戰場的機會,因而每個男丁都可以透過軍功獲得財富、奴隸以及社會地位,這也是八旗制度的激勵作用。同時這也保證了八旗子弟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財力給自己準備精良的武器和盔甲。防護精良的滿洲盔甲
但是入關之後,八旗制度就已經出現頹勢,尤其是從康熙時期開始就已經暴露出八旗制度的缺點。清朝入關後,除了黑龍江、吉林的駐防八旗尚能維持耕戰一體之外,關內的八旗子弟逐漸從經濟生產方面剝離,但是因為階級的不同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
對於八旗勳貴來說,八旗制度變成了政治上的利益團體,因為打天下坐天下的理念,八旗勳貴獲得了很多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對於底層旗民來說,由於經濟生產從八旗當中剝離,八旗制度演化為軍事制度,曾經的輪流披甲變成了常備軍,這也為日後八旗的衰落埋下了禍根。
在清初,由於八旗人口稀少,壯丁僅八、九萬人,根據丁口人口一比五的比例估算,此時八旗應該只有五十萬左右的人口,所以這使得八旗男丁幾乎每個人都有差事,此時問題還不明顯。可是到了康熙中後期,由於人口的增加,八旗生計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因為兵額以及軍費都有定額,越來越多的底層旗人無法補缺獲得工作,使得大量的旗人成為閒散旗人,當然也有不少心術不正者幹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
但是由於清朝在軍事上的成功以及八旗子弟尚武的血性,這些問題還不是特別明顯。乾隆年間頻繁的徵調八旗子弟參戰,我覺得這也是為了透過戰爭消耗八旗人口解決旗人生計問題,同時也轉移八旗內部矛盾,透過戰爭來強化旗人的認同,並要求旗人忠君愛國,轉移底層旗人的注意力。另外,由於旗人往往集中居住,沒有批准不得離開駐防地三十里,否則即是逃旗,而且清朝沒有對八旗子弟的從業限制,這就造成了旗人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即僱主有限,勞動力供大於求,所以八旗子弟要打工,只能透過壓低報酬的方式獲得工作機會。以我老家為例,遼南旗屯裡的旗人過的基本都是苦日子,咱們漢人日常能就著鹹魚鹹菜吃苞米麵餅子,過年過節還能吃上大米白麵和肉,而旗人家別說過年過節,平常日子連苞米麵粥都吃不上。我們家族曾經聘請過旗人當西席先生,他們幾乎都是一個共同點,就是報酬特別低甚至不要報酬,只要些糧食夠一家老小的吃食就滿足了。好在華人都有尊師重道的傳統,我家又是傳統的書香門第,每逢年節還能給先生送些米麵肉食。按照中國傳統,婦女是不能拋頭露面的,但是八旗婦女卻少不了拋頭露面,因為要和男人一樣出去幹活養家餬口,替人做一些針線活或者是洗衣服。老舍先生在懷念他母親的時候就說過。
所以,我經常為八旗子弟的遭遇不勝唏噓。這是在遼南的情況,關內漢官對旗人遭遇的描述我有時都看不下去,形同乞丐是最多的評價,而漢官們面對這些底層旗人往往見之鼻酸。我們還可以看一下《滿族簡史》當中是如何描述旗人窮困的:因糧餉缺乏,已將所有物件變賣餬口。現在無可折變,衣敝履穿,形同乞丐。
還有一首清朝旗人當中流傳的歌謠:今晚月兒怎麼那麼高’騎白馬,跨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襖,皮襖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賊,光著腳丫上八旗,沒馬褂乾著急,當了褲子買炕蓆,豆汁飯就蘿蔔安兒,看你著急不著急。
既然八旗有這麼多的問題,那麼清朝統治者注意到了沒有,我想是注意到了,但是沒有實質的解決辦法,全是治標不治本的。
第一、清朝八旗實質上是愛新覺羅家的家奴。清朝官方檔案中,經常稱呼八旗子弟為八旗世僕、國之世僕,這說明清朝統治者是把旗人當做家奴使喚,畢竟八旗官員在給皇帝的請安折當中稱呼皇帝為ejen(主子),自稱aha(奴才)。既然是家奴,就要替主子分憂,所以八旗勳貴成為了平衡漢族文官的重要政治力量。雖然歷史大勢是滿漢逐漸趨同甚至因為共同的利益而合流,但是清朝皇帝們依然強調滿洲或者八旗認同,以平衡漢官。
第二、八旗是清朝的兵源之一。根據清朝的軍事制度,八旗兵額約在二十萬左右,綠營在六十萬左右,而且八旗由於是皇帝的家奴,因而在裝備上、待遇上優越得多,但是前提是八旗子弟每逢戰事必須要奮勇作戰。
這對旗人影響很大,以前看過瓜爾佳氏一支的族譜,裡面有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我們瓜爾佳氏的子弟,只有攻入敵陣獲得戰功,或者是被封為巴圖魯,死後才有資進祖墳。這是因為清朝一直在激勵八旗子弟尚武立戰功,為此還有滿不點元的潛規則。所以,清朝兩百多年來八旗子弟的戰鬥意志一直是最高的,尤其北方、西北是戍邊的任務基本上都交給了八旗子弟來負責。
但是說實話,其實清朝入關後,八旗制度就應該廢除了,因為八旗制度對旗人來說是對人身自由的禁錮。即便是保留八旗的軍事職能,也應該廢除《逃旗法》這類禁錮旗人人身自由的玩意。這樣旗人可以自由選擇僱主,以勞動創造價值而非一味的追求當兵。
只不過,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八旗制度的劣勢被清朝無限放大,底層旗人也愈加窮困,實際上清末搞新政旗人也是支援的,只要沒了八旗制度的限制,旗人的生活會更自由。所以清朝滅亡對於底層旗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全文完
回覆列表
滿清八旗有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那就是“黃紅白藍,四正四鑲”。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努爾哈赤在原來滿洲的牛錄製度的基礎上始建四旗,是為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又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和鑲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是在黃、藍、白色旗幟(和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顏色圖案基本一樣)上面鑲紅邊,鑲紅旗是在紅色旗幟上面鑲白邊。
八旗在制度上定300人為一牛錄(最初滿洲人的前身女真人狩獵時各出一支箭,每10人中立1個總領,總領稱牛錄額真,此處牛錄是大箭的意思,額真是首領的意思,後來這個相當於狩獵小組組長的牛錄額真成為一級官名,牛錄成為最基層的組織,努爾哈赤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立了八旗制度),5牛錄為1甲喇,甲喇漢語“隊”的意思),首領叫甲喇額真,後漢語譯為“參領”,5個甲喇為一個固山,首領叫固山額真,後漢語譯為“都統”(但需要指出的是後來都統和旗主逐漸不是一個概念,都統是管理旗務的行政官員,旗內成員對其不像對旗主那樣具有主奴之分需要盡相關義務)。
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制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見上),所以漢語譯固山為“旗”,一個固山即為一旗。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
隨著滿清政治和軍事實力的擴張,又出現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滿清入關以後,八旗主要駐防京城和各戰略要地,以京城而論,第一層是京城內八旗(參見上圖),第二層包括順義、昌平、三河、良鄉、寶坻、固安、採育,在這些靠近北京的地區,八旗駐防與京城內八旗所居方位相對應,每一旗分駐一處,作為京師禁衛部隊的外圍和延伸;第三層包括霸州、玉田、灤州、雄縣,每處兩旗合駐,與更遠的保定、滄州、太原、德州互為表裡,聲勢聯通,形成北京八旗駐防體系的最外一個環節。
其他戰略要地,清朝有一個逐漸駐防的過程,最早固定的三個八旗駐防城市是江寧(今江蘇南京)、西安和杭州,這三個地方都是歷史上曾經的都城,可以看出清朝的用意在於用八旗重兵鎮守可能成為反清中心和基地的地方。
之後,又在京口(即江蘇鎮江)設立第四個固定的八旗駐防點,這是為了防備鄭成功等對江南的衝擊。
全國性的八旗駐防制度是在三藩之亂平定之後才推廣完善的。在這個過程中,西北、中南、東南以及東北、內外蒙古、天山南北和西南,都逐漸佈局完善。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全國共有將軍級八旗駐防單位13個,分別是:西安、江寧、杭州、福州、廣州、荊州、綏遠城、寧夏、成都、伊犁、盛京、吉林和黑龍江,此外,察哈爾都統也是和駐防將軍平級的八旗軍事機構。
清朝為解決八旗軍隊人數較少而國土面積廣袤的矛盾,採取居重馭輕的策略,以重點駐防和集中機動作為八旗駐防的原則,首先看重東北、直隸,次一步才重視西北和東南沿海。同時把日常的守護衙門、倉庫和以及緝查等軍務工作從八旗軍隊身上剝離,使得八旗有一種“彈壓地方,其勢隱然而重”(清世宗即雍正帝硃批語)的作用,數量較少,起到的效用卻較大。
需要補充的一個花絮是皇帝本人並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樣屬於正黃旗,而是屬於鑲黃旗,如果其要按照一般滿族人的習慣說法介紹自己,或許應該是鑲黃旗某某佐領上弘曆,雖然他不需要這樣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