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中國
-
2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我們先來讀一首關於急行軍的唐詩:《李愬僕射二首》
其一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
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
其二
旗幡四面下營稠,手詔頻來老將憂。
每日城南空挑戰,不知生縛入唐州。
《贈李愬僕射二首》是唐代詩人王建的組詩作品。這是作者贈給當時戍邊名將李愬的兩首七絕,全詩包舉唐朝的平蔡戰役,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地記錄了“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急行軍的奇襲過程。
這是唐代的一次急行軍的案例: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彰義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割據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帶),與朝廷相對抗,嚴重地影響了唐王朝的鞏固和統一。元和十二年十月的一個風雪之夜,著名將領李愬發兵九千,以降將李祜、李忠義率三千精兵為前驅,急行軍六十里,日夜兼程,首先襲擊了軍事要地張柴村,然後取道一條從沒有走過的險路,冒著大雪急行軍七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在一夜間,就攻下了頑敵老巢蔡州城,生擒了吳元濟。
-
3 # 司馬砸光
瀉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冷兵器、非機械化時代的急行軍和熱武器、機械化時代的急行軍。其中前者又分能為騎兵和步兵急行軍,後者能分為裝甲兵團和陸軍的急行軍。我們從中選取三個代表來說。
1、魏書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建安十三年,曹操進擊荊州,劉表病死,劉琮投降。依附於劉表的劉備集團脅裹著十數萬老百姓倉皇南撤,行至當陽長坂,被曹純率領的虎豹騎追上,劉備拋掉妻子兒女後得以脫逃,被關羽的戰船接到夏口避難。接下來才與孫權聯手打贏了赤壁之戰。曹純的虎豹騎此次追擊劉備,馬不停蹄一個晚上行軍300裡!這是什麼概念?可以負責任地說,即使對騎兵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記錄,馬匹和戰士都要休息、補給,除開這個時間,行軍速度已經接近馬匹負重奔跑的極限。蒙古鐵騎為什麼能打閃擊戰,是因為每個騎兵都配備有三匹戰馬,輪流換騎有效保證了馬匹的體力。還有所謂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每隔20裡設有驛站,每到一個驛站換一匹馬,每匹馬都能死命奔跑。這種情況對軍隊來說絕無可能,曹純騎兵300裡的記錄估計也很難再破了。
2、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期間,我志願軍38軍113師冒充李偽軍潰退部隊徒步與美軍的全機械化部隊賽跑,14個小時內狂飆146裡,要知道還有山路,戰士只能邊吃飯邊奔跑,成功穿插到三所裡與龍源裡,截斷了敵軍的退路。此役,38軍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該次急行軍,也基本是人類徒步全副武裝行軍的極限速度了,放在今天世界範圍也很難再破。
3、前面說的兩個戰例都是積極進攻的一方為實現戰役目標全速突擊,並都以疲憊之師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其實,戰爭中失敗的一方,有時候為了逃命,急行軍的速度也很驚人。武德元年,李世民第一次討伐薛舉,中計的唐軍主力在野戰中損失大半,李世民率殘部慌忙從高墌城(今長武縣)兩個晝夜狂奔大約190公里逃回長安,速度奇快。要知道,李世民的軍隊是騎兵和步兵混編,這樣的速度還不算急行軍的話就沒天理了。
-
4 # 縱橫的百家
第一場當然是白起長途奔襲的華陽之戰,從秦國當時的軍營到華陽至少千里,而秦軍只用了8天趕到並投入戰鬥還斬首13萬、追的敵人2萬跳河。
-
5 # 左手封印
抗美援朝戰爭,三所裡戰鬥,38軍113師急行軍,忍受寒冷,疲憊,飢餓,加上出國作戰,地行不熟。14小時急行軍70多里,成功搶戰三所裡,為38軍圍殲聯合國軍立下大功,此役共擊斃俘虜8000多人
-
6 # 以史為鑑
我舉個孫武成名之戰-柏舉之戰的例子吧。
孫武和伍子胥當年輔佐吳王闔閭,積極準備攻打楚國。
孫武先提出將吳兵分為三組,輪流騷擾楚國練兵。楚國連續六年每年都受到吳國騷擾,國力疲憊,而且戰略上也被麻痺,以為吳國就會騷擾。
結果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冬,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以救援蔡國的名義進攻楚國。
吳軍與蔡軍、唐軍三軍聯合,乘船聲勢浩大的西進楚國,到達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說今安徽鳳台)後,孫武突然決定舍舟登陸,由向西改為向南。
伍子胥不解其意,問孫武:“吳軍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
孫武答道:“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敵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吳軍優勢難以發揮,而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
於是孫武挑選3千5百名精銳士卒為前鋒,奔襲數百里,連續穿過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大戰略要地,深入楚國腹地,數日時間就直接到達漢水東岸,郢都近在眼前。
楚國因為戰略誤判,舉國震驚,只能非常倉促的迎戰。孫武一舉達成對楚的戰略奇襲。
可以說沒有這次奇襲,就沒之後五戰五勝,千里破郢這場春秋戰國時期最經典的戰爭。
這次奇襲也為這場以三萬戰勝二十萬人的經典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覆列表
1219年9月,成吉思汗的兩位大將速布臺和哲別攻打花喇子漠國訛答刺城時因城內保衛工事堅固而未能攻破。哲別帶軍隊退居500裡遠,並休整隊伍。敵探得知成吉思汗大軍退到500裡遠時,城內衛軍便放下心來,放鬆了警惕。蒙古大軍休整幾天後,有一晚哲別突然下令,率大軍進攻訛城。大軍夜行500裡次日清晨到達城下,進行突攻。因城內毫無準備,成吉思汗大軍輕易攻破了城,並獲全勝。此後蒙古軍名聲大振,僅用兩年時間就打敗了強大的花喇子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