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雍州節度使
-
2 # 拉風的Y
北元,跟忽必烈的元朝師出一脈,元末蒙古族統治下各地相繼爆發了起義,很多地方失守,1368年元惠宗從上都(今北京)北逃並遷都至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故稱北元。北元時期以失去往日的輝煌,朱元璋,陳友諒等崛起,勢力崛起,北元的許多封王也都節制中央。直到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大將藍玉率領15萬兵馬斬殺北元皇帝孛兒只斤貼.脫木斯帖木兒及其兒子,標誌著北元滅亡。
瓦剌,蒙古族,元朝是亦稱斡爾剌惕,也是蒙古的一個部組,最初分佈於八河地區,元朝時遷入阿爾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平原西北部。明朝時稱瓦剌,其首領也先取代北元建立了瓦剌帝國,並不斷侵犯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造成了“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
韃靼,其指稱範圍隨時代不同而有異,遼金時指蒙古高原東邊的塔塔爾部;明代僅指蒙古高原東部建立的韃靼政。
-
3 # 隨波探史
北元演變過程 元朝後期,察哈臺兀魯思(領地)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擁有河中(阿母河與錫爾河之間)之地。東部則據今新疆的西部,都於別失八里。元順帝至正中,東部的察哈臺汗禿黑帖木兒攻佔了撒馬爾罕。但禿黑帖木兒死後,境內大亂,跛者帖木兒乘機佔有中亞,建成有名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曾多次攻打別失八里的察哈臺汗。洪武中,黑的兒火者被立為東察哈臺汗,實力有所恢復,並征服了高昌的亦都護(亦都護是畏兀兒統治者的稱號)。
元朝滅亡以後,順帝妥歡帖木兒逃到上都,後又逃到應昌(達裡泊西南)。1370年(明洪武三年),妥歡帖木兒死去,子愛猷識理達臘嗣位,歷史上稱為北元。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明將藍玉率大軍在捕魚兒海(貝爾湖)大敗北元軍,北元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大汗(皇帝)的權力在經過多次的失敗與逃亡以後,日趨衰落,內部篡亂不斷髮生。自愛猷識理達臘至坤帖木兒,約二十年的時間內,換了六個大汗,“未聞一人善終”。各部(蒙古語稱為愛馬)部長乘機壯大勢力,各自成為獨立的領主。洪武末年,鬼力赤殺死坤貼木兒,自稱可汗,從此北元時期沿行的典章制度一概被廢棄,不再使用元國的國號。因為鬼力赤不是元帝的後裔,諸部不服。15世紀初,蒙古阿蘇特部領主阿魯臺崛起,自稱太師,襲殺鬼力赤,迎坤帖木兒的弟弟本雅失裡為可汗。但是這時瓦剌部的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其酋長馬哈木等覬覦汗位,於是發生了韃靼與瓦剌間長期的戰爭。
韃靼、瓦剌、兀良哈的矛盾 瓦剌就是成吉思汗時代的斡亦剌惕,其牧地原在葉尼塞河上游。朮赤北征,斡亦剌部臣服於蒙古,以後一直接受元的分封,且與元皇室通婚姻。元末瓦剌已向西南發展,住牧在阿爾泰山以西之地。其首領猛可帖木兒死後,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立,勢力漸盛,遂與阿魯臺相仇殺。
除了韃靼與瓦剌兩部之外,在韃靼與建州女真之間,潢水(西剌木倫河)以北,兀良哈之地,因元宗室遼王阿扎失裡等來降,朱元璋設立朵顏、福餘和泰寧三衛。兀良哈三衛驍勇善戰。靖難之變,朱棣曾藉助他們的騎兵為先鋒,立有戰功,因此被允許在大寧地區放牧。
明朝對他們的手段 明朝對於韃靼、瓦剌與兀良哈等三衛的策略是秉著“分則治,合則難圖”的原則。根據變化的情況,要時進行拉攏,有時加以打擊的兩手政策。朱棣在結好兀良哈三衛的基礎上,利用瓦剌與阿魯臺相仇殺的機會,封瓦剌的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安樂王,許其入貢互市,利用他們來削弱與牽制東蒙古的力量。
1410年(永樂八年),朱棣第一次親征蒙古,本雅失裡大敗西走,後為瓦剌人所殺;阿魯臺也遭到失敗。瓦剌隨即進軍東蒙古,佔據和林,阿魯臺被迫南走降明。朱棣眼看瓦剌的勢力日增,漸不可制,轉而支援阿魯臺,封他為和林王。1414年(永樂十二年),朱棣又第三次親征,以阿魯臺為前鋒,擊敗瓦剌。阿魯臺乘機進一步進擊瓦剌,力量得到恢復。朱棣於是又轉而扶持瓦剌,使與之抗衡。朱棣的這種政策,更加劇了蒙古各部落領主間的混戰。
1416年(永樂十四年),瓦剌部首領順寧王馬哈木死,子脫歡嗣位。脫歡統一了瓦剌四部,1434年(宣德九年),襲殺阿魯臺,進一步征服東蒙古,立元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脫歡死,子也先嗣位,自稱淮王。東攻兀良哈而促使之西破哈密,形成北方的一大勢力,也自稱大元天盛可汗,表示了重建元朝的野心,隨即揮兵南侵,發生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變”歷史事件!
回覆列表
明軍攻克大都後,元朝滅亡,元順帝北遁,兩年後死去,其子愛猷識理達臘在嶺北舊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上游、杭愛山南麓)繼位,北元政權殘存於漠北草原。在陝甘一帶與徐達廝殺的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戰敗於沈兒峪,在損失八萬餘人後,僅帶少數人北走哈拉和林。
此時的蒙元已然大勢已去,朱元璋命藍玉發動第六次北伐。明軍橫跨戈壁,至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擊潰元軍,俘虜八萬餘人,烏薩哈勒汗脫古思帖木兒(愛猷識理達臘之弟)和他的長子天保奴逃走,幼子地保奴被明軍俘虜,至此北元國勢大衰。
就在黃金家族內憂外患之時,北方的瓦剌諸部(瓦剌,也稱衛拉特,是蒙古高原北部的一個部落聯盟)卻因僻居北疆而實力未損。此消彼長,北元朝廷銳氣盡失之時,瓦剌已然有了問鼎汗位之勢。
1388年,瓦剌聯盟土爾扈特部的猛哥帖木兒率四萬部眾東進,幫助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殺脫古思帖木兒。也速迭兒被立為恩克卓裡克圖汗,北元大汗從此成為瓦剌人的傀儡。在也速迭兒及其子昂克汗死後,瓦剌與黃金家族達成妥協,擁立愛猷識理達臘之子買的禮巴剌為額勒伯克汗,忽必烈系復辟。
1399年,猛哥帖木兒再次發兵攻打汗廷,殺額勒伯克汗,降蒙古人眾大半,立阿里不哥後裔坤帖木兒為脫歡汗,額勒伯克汗之子本雅失裡逃亡帖木兒帝國。
1402年,猛哥帖木兒死後,瓦剌三部的首領(綽羅斯部馬哈木、土爾扈特部太平、輝特部把禿孛羅)繼續把持汗庭,黃金家族及其蒙古部眾屈服於瓦剌威權之下。
阿蘇特部的阿魯臺(蒙古化伊朗部落)崛起後自立為太師,殺脫歡汗坤帖木兒,擁立窩闊臺庶子合丹後裔月魯帖木兒(鬼力赤)為大汗,去元國號,只用“yeke Mohgrol ulus”(大蒙古國)國號,明朝據此認為北元已經正式滅亡,便開始蔑稱其為韃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