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liu
-
2 # 一號風手
不單止西方,整個人類在發展上都走上了極端,一味的追求所謂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只是人類發展中的一個環節而已。但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就是以物質為中心,而忽略了精神上的發展。
精神和物質要平衡,不然人類就會走向極端,是走不了多遠的。
精神和物質是相輔相成的,是人類穩定得基石,也是人類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動力。
現在的人,滿腦子都是錢,但是為什麼賺錢?要賺多少錢,賺錢來幹嘛?一開始窮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都很清晰,但當錢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精神上的問題,焦急,仿徨,不知所措,不知道為什麼奮鬥,為什麼付出,最後賺得錢多了,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人性就會在黑暗和光明的界限中徘徊。想明白的人,會往光明的方向去走,想不明白的人就會在黑暗中迷失,墮落。
暫時就編這麼多吧!太多了浪費蛋白質。
-
3 # 使用者6721678115
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誰又會真正看見自己呢?只觀萬事萬物,窮經皓首究其源本卻忘了自己這一根本,就算你悟得大道求得真經終成正果,末了細細一品……我勒個去!只是一書蠹耳!!有意思嗎?沒意思!那麼換個活法?矜矜業業本本份份,一生只求踏實,少時勤讀苦練,壯年躬耕不墜,老來含飴弄孫,回首時一生無憾可謂圓滿?再細想……我操!除了衣食住行,這輩子啥也沒幹!就是具裝飯裝糞的臭皮囊!!說回問題,悟空問:西方現在是不是越來越向“存天理滅人慾”的方向發展了?現實中的狀況已經告訴我們,要想存在就必須發展,動物要不斷進化、團隊要不斷壯大、技術要不斷更新進步…………任何要長存於地球之上的事物都要不斷改變以適應繼續存在的要求,天天都在看著物種滅絕,國家崩塌,生命消亡……消逝這一永恆不變的主旋律,我們就聽不見、看不到、想不明白嗎????呵呵呵呵呵呵!愚不可及!!!窮經皓首悟大道,苦活今生夢未了,只問蒼生何為貴?有得閒事樂逍遙!還是那句老話:這地球不是誰的,而我們只能在這裡生存。
-
4 # 明貞
人類的大部分痛苦源自追逐快樂,所謂的理性和道德就是正確的言行。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如何應對?這是個課題,是需要明智和理性的對待!
-
5 # 浣山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整個社會現代化的程序,切合朱熹的理學思想,其中存天理滅人慾,正是這個程序的貼切描述,比如從包豪斯運動提出形理統一,到現代宜家家居的設計,事實上,許多為此做出貢獻的歐洲哲學家,科學家等等,正是收到朱熹的思想影響。在國際市場上,明式傢俱價格遠高於清代傢俱,也是受這個價值觀影響。特別要說明的是,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曾長期被歪曲理解,這個可以自行百度!
-
6 # michaelfan1
是
因為西 方世界 最引以為傲的就是 法 制 還有一個是民 主。有人把天 理 理解為普世價值 我很同意,而西 方人把法 律和民 主理解成最低的普 世 價值 因為違 法就一定不符合普世價值,二絕大多數人同意的就是人類的普 世 價值。(但是有無數個例於此理論相左)。
取一個極 端的例子 兩個人被困在洞裡 一個人A快死了因為摔傷 送醫院也沒用 另一個B也快死了 餓的 那麼第二個吃掉吃掉第一個可以麼 ?從法 律上將不可以 因為B會犯殺 人罪。但是從人慾上來講 B不吃A 就會餓死 吃A是本能 且A無論如何都會死。 但是法 律為普羅大眾服務 而不為個例服務所以B 一定有 罪。
西 方 民 主 也有這種困惑 例如 一件事情 10000人投票 5001人同意 4999人反對 (也是個極 端的例子) 那麼應當同意這件事 但是從人性角度來講 萬分之2的差異就可以左右一件事情麼? 我們常有這種經歷 明明做比不做有很多優勢 我們還是猶豫 因為我們不能排除這件事帶來的壞處,而這潛在的壞處足夠阻礙我們做這件事。很多優勢況且這樣 更何況萬分之二!
存天理現在更像西 方政治 家的籌碼 和個例炫耀自己道 德高 尚的標杆,所以要引入難 民,所以不能有死 刑,所以就應該高福 利,所以憲法說不能禁 槍就不能禁。
我沒有一個說他們做的對不對,我只想說 科科舉餓舉曾經為大 唐推送無數人才 到清 朝的科 舉卻葬送了人才,因為時代變了 考試的內容也應該變!
清亡實亡於 乾 隆,到如果我們回到那個時代 我們有勇氣去改變麼?那是封 建盛 世的巔峰!同樣西 方自認為自己是世 界的榜樣 他們有勇氣去改變麼?
-
7 # 土豆哈里去挖
過去資源利用能力低,人要與資源短缺做朋友就要滅慾望,由於科技大發展,人類進入物質極大豐富時期,所以人慾被調動起來,直到超出資源承受極限。除非科技再發展找到更多資源給我們利用,不然又會是滅人慾,與自然和解的過程。
回覆列表
存天理滅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人慾佛教講的三毒。後世人斷章取意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淫慾、貪慾等,這些慾望是要革除的!其實,理學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即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慾”即是“天理”——此處人慾即天理。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格物致知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知行合一
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