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七哥13702237659

    伊布年齡大速度慢,但腳法技術與經驗好。盧卡庫速度快,但門前執雞又不太好!二人互有長短!本人覺得對什麼樣的隊伍就對症上人吧!哈哈哈哈哈哈永遠支援紅魔鬼曼聯!

  • 2 # 3344--可靠

    感謝邀請,對於現在的曼聯來說,主要問題不是怎麼讓伊布和盧卡庫共存,因為這兩個人共存根本沒有問題,盧卡庫和伊布很相似,都是戰鬥慾望特別強的球員,但盧卡庫並沒有伊布的感染力,往往最後的結果就是隻有自己在場上拼命,而其他隊友缺表現的興趣索然,參照與哈斯菲爾德的比賽以及昨晚伊布上場以前的比賽,但伊布不一樣,伊布非常具有感染力,參照昨晚比賽,伊布一上場整個隊伍都振奮起來了。再就是伊布是個球商極高的球員,大家都說伊布慢,其實是不對的,快慢並不取決於跑動速度,而在於創造力和穿透力,昨晚伊布上場之前,場上都是一些速度快的球員,但是毫無創造力,傳球也沒有一點威脅,所以說一腳充滿創造力的直塞球勝過一百次無意義的瞎跑。以我來看,在冬窗補強以前,曼聯攻擊線最佳搭配是,左路拉師傅和馬球王輪換,前鋒盧卡庫,十號位伊布,右路梅西他娘和馬塔叔叔輪換(這兩人最近太爛了),博格巴後排插上。拉師傅和馬球王不能再同時上場了,完全是1+1小於1的效果。

  • 3 # 昊體育

    伊布養傷,只有盧卡庫一人可用的時候讓人看得提心吊膽,生怕比利時人在聯賽或是國家隊出點什麼意外,誰曾想,現在伊布回來煩惱還在。在如何使用都保持健康的伊布和盧卡庫的問題上,穆里尼奧看來要頗為費心了。

    從伊布迴歸的3場比賽來看,瑞典人非但沒有被限制,反而是被當做球隊打破僵局的關鍵先生和主要輪換隊員。尤其是英超第13輪,在曼聯主場迎戰布萊頓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比賽剛打完60分鐘,穆里尼奧便提前將伊布換上。其實和前兩次伊布替補登場的情況類似,穆帥基本都是將原來的中鋒盧卡庫轉移到邊路,由伊布出任中鋒,陣型基本都是穆帥最擅長的4231(對陣巴塞爾是433)。從這三場使用的情況來看,伊布第一次對陣紐卡斯爾的時候復出登場,是在曼聯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才被換上的。第二場歐冠負於巴塞爾、還有本場1球小勝布萊頓,可以看得出這種使用方式對球隊成績並沒有太大保證。

    那麼如果改打352或者442雙前鋒是否適合呢。盧卡庫衝擊搶點能力優異,伊布擅長拿球以及充當支點作用,雙前鋒同時搭配盧卡庫和伊布看似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本賽季曼聯基本沒有采用過442陣型,採用352陣型的時候對陣熱刺、切爾西有輸有贏,而且兩大邊鋒馬夏爾和拉什福德沒有了出場空間,並不能成為曼聯的常態選擇。

    這樣看來,曼聯本賽季使用過的幾套陣型,都沒有太適合伊布和盧卡庫共存的,而且就算將兩人硬放上場,除了鋒線其他球員受到衝擊,中場的排兵佈陣多少也會有影響。或許讓年事已高的伊布安心坐在板凳上等待機會,同時盧卡庫一旦出現傷病或者狀態不佳的時候再讓伊布出任單箭頭的角色,才是最好的選擇。

  • 4 # 殺豬的秀才

    我覺得目前的曼聯還是不太適合兩個中鋒共存的!曼聯都知道,曼聯最近之所以落後曼城達到8分,就是這位進攻端的效率太低,你必須明白,進球不是堆砌前鋒就可以的!曼聯在賽季初也是有著摧枯拉朽的進攻,然而隨著中場為數不多的具有創造力和推進能力的球員出現種種問題,博格巴受傷,姆希塔良狀態突然全無,馬塔渾渾噩噩!曼聯陣容頓時進入了一個誤區,沒有了中路推進,那就死打邊路!事實證明,牽一髮而動全身!曼聯的進攻彷彿又回到了去年那個便秘的時代!如果沒有有推進能力球員和有突破能力的球員來彼此呼應,你就是禁區再放一個費萊尼我覺得也沒有太大意義!與其強行讓盧卡庫和伊布共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解決中場創造機會能力不足的問題!

  • 5 # 足球相聲搖滾老爆三

    對於伊布和盧卡庫,穆里尼奧還真在研究兩人共存的問題。在近期兩場英超聯賽中,伊布替補登場後,穆里尼奧都依然將盧卡庫留在場上。曼聯與紐卡一戰,穆里尼奧教練將盧卡庫拉到邊路,讓伊布留在對方門前,那場比賽中伊布險些上演禁區內側凌空破門,而盧卡庫則在邊路踢得有些彆扭,畢竟他的特點還是在對方禁區內,用暴力碾壓的方式擺脫掉對方防守。負責完成球隊進攻的最後致命一擊。

    本週曼聯和布萊頓一戰,在伊布登場之後,有意識的扮演過去魯尼在隊中的角色,他開始用自己閱讀比賽的能力,以及出色的身體條件,有意識的回撤進行排程策應,而盧卡庫則一直在對方門前按兵不動。在這樣的情況下,盧卡庫也能持續在禁區內給對方防守球員製造威脅。伊布中前場的策應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不過,讓曼聯球迷有些不夠滿意的是,在這兩場比賽中,他們都沒有看到伊布和盧卡庫之前產生絕妙的化學反應。

    筆者看來,在關鍵場次裡,伊布可以與盧卡庫成為雙中鋒,而這需要兩位中鋒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避免兩人位置重疊。好在伊布又回撤策應進攻的能力,盧卡庫也擁有在禁區內帶球突襲的能力。在曼聯當前的陣中,其實只有瓦倫西亞和楊教授梳理邊路的進攻,即便有邊路突襲能力的拉什福德和馬夏爾,其實也更適合在中路活動。當前的曼聯隊,可以說是中前場中路人才扎堆,在邊路缺少可以用邊路突襲提升球隊進攻速率,可以無防守壓力的為禁區內的盧卡庫和伊布的搶點能力。想要啟用伊布和盧卡庫禁區內這雙塔,曼聯還需在邊前衛的位置上進補球員。

  • 6 # 蒲凡

    當初火箭與快船完成交易,如願得到克里斯-保羅後,幾乎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處理“兩名核心後衛的球權分配問題”,只有本該“當局者迷”的詹姆斯-哈登顯得非常坦然:“沒有問題啊,我多打打無球就是了。”

    還有幾乎蒐羅了半個聯盟,千辛萬苦拉開了泡椒和安東尼的雷霆,也幾乎面臨了同樣的開火權分配問題:3位都是全明星級別的大腿,無論閒置誰都是對有效資源的最大浪費。同樣,有本該“當局者迷”的威少也非常坦然:“你們是優秀的進攻終結點,那我也不用一肩挑”——所以本賽季依舊是“20+10”的資料,但看起來不再像以前那麼疲憊。

    說到底,球星之間的共存實際上是自我定位問題。

    很多時候球星也不想“大包大攬”,也不想在戰術板上佔那麼高的權重分配。但要保證戰術出效果,就必須每個環節都要拿出達標的表現——角色球員不給力、那就自然到體驗超級球星價值的時候了。

    在另一種情況下,球星則是當前球隊的人員配置中唯一優勢,而教練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放大這個“唯一優勢”,追求單次進攻質量而不是數量。而此時戰術自然會圍繞著球星的技術特點來定製,也自然會出現“球星不可或缺”、“陣型不能變化”的錯覺。

    說白了,人們之所以覺得盧卡庫和伊布無法共存,是因為他們就經歷過上述的兩種情況:

    上個賽季,伊布幾乎是曼聯前場唯一的進攻終結點,甚至會進入中場三區兼任曼聯的進攻發起點,充分參與到了前場體系的形成中(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帶體系);

    而這個賽季,盧卡庫在賽季初也幾乎是曼聯前場唯一的穩定威脅,穆里尼奧需要積極的比賽結果為自己調整球隊狀態爭取時間,也就必然針對盧卡庫的特點下猛藥。

    所以,盧卡庫和伊布的共存其實有很多種選擇方案,比如伊布的大局觀和出球能力更出色,那麼盧卡庫替伊布完成很多遠離球門的額外跑動,形成優勢互補;又比如伊布和盧卡庫的持球能力都很出色,曼聯可以充分利用前場的兩個策應點,打出更多有層次感的推進;或者大伊布也可以重新解構自己的技術特點,在新位置上嘗試更多可能性(順便延續一下職業生涯)。

    總之對於這兩名技術特點鮮明、只是位置重疊、身高相似的球員來說,共存並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同時從目前僅有的幾場“試驗性質”的比賽來看,兩人對自己的角色分工也有了非常充分的理解。

    別忘了足球永遠是一項探索、充滿著創造性的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會不會出現超過李白的機器人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