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認知心理研究者
-
2 # 素心飛舞
1、積極面。
看上去孩子犟嘴,這是件不好的事兒,會讓家長很惱火,但其實睿智的家長都會知道,在孩子犟嘴的背後,其實是他思辨思維的開始。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明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質疑能力了。其實作為家長要很好的保護孩子的這種能力,要在和孩子的辯論中巧妙的引導他,激發他思考的潛能和開啟他質疑能力的初始。但是很多中國父母覺得孩子就應該聽話,所以一旦孩子頂嘴,父母便氣急敗壞,其實這是父母沒智慧的表現,只是父母自己不知,看不清自己的弱點而已。
2、消極面。
孩子日益長大,隨著接觸外界社會面越來越多,開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自然很多時候便開始與父母有了不同的意見。如果孩子接觸的人和事都是三觀很正有正能量的,那倒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就是一件很悲觀的事情了。
3、父母要學會反省。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孩子和父母互為鏡子。孩子身上任何的行為,都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根源,無論時好時壞。所以,為人父母,擔子不是一般的重。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怎樣,孩子犟嘴,如果父母處理得好,就是一件好事,處理得不好,就是一件壞事了,看每個父母的修行了。
這是一個青春期常見問題。
我們從專業角度認識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孩子會犟嘴?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孩子的思想和家長的思想不一致,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孩子“不聽話”的問題的延伸。要求孩子不犟嘴,要求孩子聽話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兩個人思想不一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成年人還有夫妻想法不一致的時候,為什麼要求孩子服從?
孩子犟嘴這種現象如果持續發展,不僅破壞親子關係,而且變相削弱了家長的管理水平,對教育無益。
孩子犟嘴的時候,也許家長認為孩子明明是錯誤的,為什麼非要狡辯?這點說明在親子溝通中正確和錯誤其實不是焦點,焦點是孩子對家長管教方式的不滿,這種不滿就是我們所說的逆反現象。
由此可見,不聽話和逆反心理其實是兩個概念,往往被人忽視,往往被混為一談,不聽話是有思想的表現,正常的孩子應該是犟嘴的,不正常的孩子才聽話,因為沒有自己的思想,這種孩子被稱為幼稚,嬰兒就不犟嘴,因為嬰兒沒有思想,所以孩子犟嘴的時候,家長首先要高興,恭喜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接下來就要反思自己的管教方法了。
一個孩子長大了,不是僅僅個子長高了,而是長出來了自己的思想,我們總不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聽話,將來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的奴才吧!
這種現象也說明了家長對孩子長大的不適應,尤其是對孩子獨立思想的不適應,正因為不適應才強迫孩子聽話和服從,這樣只能加劇親子關係的緊張,是違背教育規律的。
道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講道理的語氣。其實很多孩子之所以無理講三分,還是逆反心理問題,但是這個和不聽話本質上不是一個概念,我們應該區別對待,不要混為一談。
有人說教育就是牽著蝸牛散步,我們成年人應該有耐心去適應孩子的節湊,放慢自己的腳步,而不能要求孩子達到成年人的認知水平,畢竟孩子的社會閱歷比成年人差多了。
親子關係中家長是主導方,不能一味責怪孩子,要求孩子適應家長,這種管理方法會阻礙孩子的思想發展和認知能力,所以孩子犟嘴問題不是一個小事,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管教方法,這才是正道,畢竟家長適應孩子才是真理,理由只有一個:孩子就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