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ai菜菜童學
-
2 # 玫瑰影音
個人覺得:透過現代化資訊系統工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也是未來教育教學實踐的方向,我建議國家大力提倡。
但是,動輒幾千上萬一臺平板學習機(另加網上教學資源)肯定不合適推廣。
希望這種貴族化的學習工具早日走進千萬個課堂裡。
-
3 # 魯中居士
我只能說一說,我自己的,自己的看法,就倆字兒:反對!所謂智慧是什麼?這麼個″班"就能讓孩子"智慧"起來?那麼,全世界許許多多發達國家的教育咋不採用呢?請重溫人民領袖毛澤東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一文。
-
4 # 不倒翁78442
為了收錢,學校用些所謂的理由,搞些新明堂,實在搞不懂。上面一再不允許學生課外補課,但有些老師仍然還在補,為了什麼?錢!鈔票!你當了老師不休息是為了孩子吧!沒錢,你看他去不去幫孩子補課!如果這些老師為了孩子補課作義務,時光在現有的基礎上前進30年!都是搞錢!搞錢!搞錢!
-
5 # 奇堯最棒
肯定地說,這是找個理由變著法兒收費。
求知是人的本性,求知識於宇宙,搜學問於世界。智慧只有在人的天賦基礎上透過掌握知識、人生磨勵、總結經驗、才會出現。
智慧從無到有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會上一個什麼智慧速成班而一蹴而就的。
我是一名教育資訊化領域工作者,在這行業幾年的所見所聞對此問題有些感悟,願與君共勉。
1.學校搞智慧課堂是在變著法收錢嗎?
2016年至今,四年時間,因工作的需要,我實走訪過二十多所正在進行智慧課堂建設的學校。從整體上看,有些學校辦得很成功,從幾個實驗班擴充套件到全年級甚至是全校應用。有些學校則辦的很一般,往往是虎頭蛇尾,專案推進到一半就會爛尾,教學平板幾乎鎖在充電櫃裡蒙塵,而這類學校還屬於大多數。
智慧課堂推進的成功與否和學校的教學理念定位、專案推進方式、教學模式要求、管理指導方法、智慧課堂平臺功能差異等等因素有著非常大的關聯。而對於這些因素相互關係的處理很多學校暫時未能在短期內探索和梳理明白,專案推進阻力不言而喻,所以失敗的機率也非常大。
所以專案推進變淡的時候,家長都肯定會有種“變著法收錢”的感覺。
但是學校搞智慧課堂的建設,我敢肯定的說,這並不是為了變著法收錢,大多數學校真正目的是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其實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對所有要進行收費的專案引進都異常敏感,家長的投訴和教育局的監管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智慧課堂專案的引進,無論規模的大小,都是學校領導班子共同商討的結果,這裡面的憧憬與風險都會經過他們周密的考量。
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幾乎影響了所有行業,但在基礎教育領域,資訊化的發展還是相對滯後,而且還非常明顯。
2018年4月國家教育部發布《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目的就是要以資訊科技全面推動教育資訊現代化,而智慧課堂建設,則是這裡面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內容。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紛紛響應號召,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演變為時代發展的需求。
國家未來的發展,教育是根基,根基要夯實要牢固,那麼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繞不開的話題。所以,學校要動起來!
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引進網路技術促進課堂的改革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智慧課堂的建設會逐步演變成學校的剛需,但是錢從哪裡來呢?
根據我瞭解到的不外乎三部分:1.政府招標 2.公司企業投資 3.家長投入
因為性質和出發點的不一樣,前面兩種方式註定不可能實現學校智慧課堂建設大規模和常態化的運用,所以家長掏錢好像成為了推動智慧課堂建設過程中“不約而同”的選擇。
2.智慧課堂要解決哪些問題?
當下傳統的教學存在那些問題:
(1)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資源缺乏,自主學習的自覺與能力較弱,課前學習任務大量拖欠。老師佈置了預習內容後很難全面檢查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作業後也很難檢測每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及正確率,如何使學生的課前學習得到老師的及時指導與管理亟待解決。
(2)教師很難在上課前瞭解到學生對教學內容課前學習的情況,課堂教學設計依然是經驗加估計的粗放型預設。如何使教師能在教學實施前較準確地瞭解學生的發展狀態,把脈學情,在正式教學前進行二次備課,是一個急需探索的問題。
(3)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多侷限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單向交流,常常是少數優等生為主角與教師唱雙簧,以教師講解為主,多數同學是配角或者觀眾。如何實現課堂上的生生互動和學生學習資訊的及時反饋,尚缺乏應有的平臺和機制。
(4)學生在課前和課後的個性化學習很難得到教師及時的、針對性的指導,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疑問只能等到上課時才得以解決。如何推進分層教學和個性化輔導,把因材施教落在實處是當前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
(5)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如何可以做更精準的判斷和把控,如何做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資料量化,為教學管理決策提供精準的診斷和資料分析報告,這些問題都是當下教學課堂急需創新的部分。
那麼智慧課堂的建設是應該怎樣體現?
智慧課堂一定不是多了一個平板的課堂。在教學的方式上,不斷藉助資訊科技的優勢融合創新,提高“教”和“學”的效率才能算是真正的智慧課堂,否則就只是“平板課堂”是在“賣概念”!
智慧課堂的基本技術元素主要包括雲環境、雲計算、平板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智慧課堂體現了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個別化學習、個性化學習、混合式學習;互動性、協作性、及時性、精準性、資料化、立體化、多元化、智慧化……
智慧課堂不僅僅是平板課堂,而是在雲環境下應用資訊科技支援下的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學效果等各方面最最佳化的“新課堂”,
第一,智慧課堂,首先是遵循教學規律和成長規律的。從教師角度上講,那就 是課堂的教學設計是不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是不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角度講,智慧課堂一定是讓學生獲得智慧,或者在跟學生教學互動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生成智慧。讓學生真正學會思考問題、學會思維,也就是說課堂思維是有深 度的,而不只是記憶。
第二,智慧課堂,學生跟老師一定是充分互動的。課堂是學習的場所,也是教師和學生充分互動的場所,相互學習、相互啟發。老師更多是扮演引領者、指導者、陪伴者、幫助者的角色;學生更多是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角色。智慧課堂,一定是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一種課堂的形式。
第三,智慧課堂,一定是高效的課堂。整個課堂充滿了思維活動,充滿了互動,有更高的學習效率,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新的技術和師生智慧相互結合所 產生的一個理想的狀態,也一定是一個更具效率的課堂,這才是我們希望達到的智慧課堂的境界。
3.需不需要報名學校的智慧課堂班?
根據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認為:“新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長不是直線上升、一帆風順的,相反,它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
從整個教育行業上看,學校智慧課堂的建設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新事物。存在很多理念、制度、模式、管理等各種不成熟的阻礙因素,但是整體的趨勢是向好的。要不要報名學校的智慧課堂班,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能一棒子打死。
從我的經驗角度來說,當前階段是否報讀可以從所讀學校的理念定位、推進力度、開班規模、師資配置、平臺功能、收費價格等要素判斷這個專案在學校事務的重要程度,再結合自身家庭的情況充分考慮再做決定。
在我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校都是在重點班開始進行。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集齊了全校最優的資源。但有趣的是更多孩子成績中下游的家長更希望加入到智慧課堂班的環境中。
關於價格方面也因引進平臺的差異而不同,對比了二十多個學校的收費情況後。個人覺得家長投入在5000-7000元(三年)比較合理。
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家長和學校都是想在教學上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希望孩子的成長有更多的助力。
智慧課堂建設的探索,已逐漸開始花開遍地,成功的經驗肯定會越來越多,因為我堅信這是中國教育事業一個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