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張愛玲到底有多有才,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如何,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她和她的作品。
11
回覆列表
  • 1 # 莒國小嚴

    我覺得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寫得精彩,長篇則顯平淡。這大概是冰心說過的“筆力”這一概念。張愛玲的筆力不足以駕馭篇像《小艾》、像《怨女》,到了一半,就能看出倉促了;像河流斷脈,漸漸失去本色。

    而我,卻是因為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喜歡她的。在《十八春》、在《小艾》中,張愛玲是有著豐富愛心的、理想化的人。她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這樣的書很溫暖、充滿人情味。像曼禎、世均和叔惠在柳樹下的合影一樣,始終堅韌地銘刻在我心裡。

    賈平凹對張愛玲的評語,我很贊成,“劈面驚豔”。在數年前,我覺得沒有言語比這個詞更能概括我心目中的張愛玲。而如今,我總以為“劈面驚豔”只適合於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第一爐香》或《傾城之戀》。葛薇龍、白流蘇這樣的女孩子,我也喜歡,卻無共鳴;能真正觸動我心靈的是家茵、曼禎、小艾這些更平民一點的女孩子,她們自尊自愛地活著,讓我讀到一種持久的生命力。

    我看到小艾躺在上海的醫院裡的那一節,朝陽和煦,我的淚就流了下來。這樣的平和實際上是驚心動魄的美麗。張愛玲用斷續的文字告訴我們她真實的一面,善良、感性、熱愛生活的女人。我依稀看見她的微笑,在字裡行間,鼓舞著每一個人。

    張愛玲將自己壓抑得太久了,強烈的愛和恨成了一種封閉式的冷漠。薇龍在視窗看著喬其喬穿過花園的身影,王嬌蕊在電車上遇見振保,她們的心裡在思索什麼。張愛玲在陳述她們的命運時,隱藏了自我。她不肯讓讀者看到她心裡,柔軟的一面。她把夢想留在了更遠的地方,十八年後,曼禎、世均和叔惠在東北重塑他們的人生。讀到這一段時,我才明白張愛玲,她對生活有著這般熱切的嚮往。

    文字,原本是表達思想的最直接的手法。而張愛玲卻表達得如此隱晦、如此艱澀。她的辛苦讓我感動並且憐惜。我懂得了我為什麼喜歡家茵,喜歡小艾,喜歡《十八春》裡那細雨迷濛的初春郊野,只是因為我喜歡的是這個孤標傲世卻又心地純良的張愛玲。 

  • 2 # 國學解碼

    出了作品,就想了解作者。作品的故事吸引人,遠在想像中的時空;作者的故事吸引人,卻在現實中,似伸手可及。

    張愛玲可以說是多產作家,非常豐富,本身的故事也曲折精彩,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穿越著共通的人性,沒有時間空間的阻隔,相通的人性,渴望生命中的美好,看看作品的名字就知道,《傾城之戀》,哪個不想?《半生緣》,哪個不期待?《金鎖記》,哪個不想要把鑰匙?名字就把人的魂勾走了。人們喜歡看,是自然而然的了。

    多年前朋友送我一套《張愛玲文集》,還是精裝本,收錄的都是她的經典作品,印刷也非常地精美,有那麼個味道在。可我一直不存在看的慾望,一篇也沒有看完,不知是什麼原由。就是把它靜靜地擺在那裡,看著,欣賞著。這也能算讀麼?!張愛玲,好象有這三個字,就足夠了!

    圓明2016、6、6

    國球解碼——高大深廣 全方位 解碼宇宙生命奧秘,幸福生活!

  • 3 # 啪啪蝦

    曾經那麼風靡的愛情小說影響了一代一代人,傳得多了就能讓後一代繼續看,而且青年人有很多也羨慕當中的愛情故事。自然就有探討,有閱讀。

  • 4 # 羋修

    好的作家和作品從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被人們遺忘。時至今日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張愛玲和她的作品正說明了其文學和歷史價值。

    張愛玲從小就展露了過人的文學才華。她的作品遣詞造句和行文風格自成一派,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她的作品內容雅俗共賞,可以將生活藝術化,也可以將藝術生活化,在今天讀來仍能引人入勝,讓人唏噓慨嘆,可見其作品魅力。

    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是快樂的世俗。能將世俗寫的精緻活潑,充滿樂趣,其才情了得。

    她的愛情並不為人稱道,但她在作品中表露的感情觀和名言警句仍有很多可取之處,影響著很多人。

    在那個女性意識覺醒和新舊思想碰撞的年代,她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女性的解放和自立。一個女性依靠自己的才華生存,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在愛情裡追求平等和真愛,到現代,仍有其時代價值。

    綜上,張愛玲和其作品中的文學光芒、思想厚度以及歷史積澱,使其在速食文化的今天仍不會被時間湮沒。

  • 5 # 與心幽歡

    其一,張愛玲身世了得,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晴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因此,張愛玲也算是貴族出身,精神裡有貴族的基因,其心靈深處的文化涵養自然了得。曹雪芹能夠創作出紅樓夢,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他曾是貴族出身,有著常人難以得知的見識與獨有文化修養。張愛玲後來成為作家,能夠洞察世故,逼真的描摹人心,自然與她身處的家庭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

    其二,張愛玲塑造出了許許多多的經典角色。這些角色都是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藝術不朽,張愛玲和她的作品自然不朽。例如,紅玫瑰、白玫瑰、曹七巧、白流蘇等,每一個人物都彷彿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

    其三,張愛玲把人性刻畫得很真實。人物對話經典,文字充滿機鋒。多一字而成為了累贅,減去一字而不能。尤其是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極其到位。《傾城之戀》妙就妙在把兩個心理上的鬥爭寫得非常成功。

    其四,張愛玲小說對於意境的營造也十分到位。她的文字,既是小說,也如同詩。小說中的意象鮮明而又繽紛多彩。每一個句子,都是十分靈動的語言。這種意境,主要是一種蒼涼的境界。能夠深深觸動人的心絃,啟發我們感悟人生。

  • 6 # 一九九七了

    很多人將張愛玲簡單的概括為一個“寫言情小說”的,只是因為,她寫的故事大都是愛情故事。比如《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金鎖記》……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舉例說明了。

    可是如果沒有真正品讀她的作品的人,我覺得是真的沒有資格評價她的。她的作品傳達出來的並不單單是男女感情之間的糾葛,或令人唏噓,或驚天動地。更多的是,人性。

    她將男人或是女人都看得很透徹。

    我就拿大家很熟悉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來舉例。

    這一段,如果是我描寫我肯定將王太太的樣子描繪得異常美麗,比如蓬鬆的長卷發搭在嫩滑的胸前什麼的,是那種很唯美的場景。大抵許多人都會這樣去敘述。但是張愛玲不同,她真實而又夢幻。為何這麼說?女生洗完頭梳頭髮,特別是捲髮,會糾結難以梳通常,而且會掉頭髮,那個場景其實是沒有美感的,但是卻又很明顯的女性氣息。在王太太這樣一個美麗女性身上,加上剛洗完澡的浴室的那種溼潤曖昧氣息,是有獨特而又詭異的美感的。再加上這是有夫之婦,這是不倫的,所以是鬼影子。真是一場驚險的豔遇!

    這一段,是嬌蕊也就是之前的王太太完全對她和振保的愛情失望之後的表現。這段讓我想到了甄嬛,甄嬛一直深愛皇上,後來知道她只是純元皇后的替代品,那個似笑非笑,勾起嘴角的一刻嘲諷,簡直就是全域性的巔峰演技。嬌蕊是一個愛到深處,可是也非常瀟灑的女人。所以當一個女人失望到極點,她是會選擇立刻抽離,變回原來那般高貴模樣。這樣的描寫符合很多戀愛中這種性格人物的行為特徵!

    這短短一句話就將當時人們的婚姻狀況凸顯了出來。在那個年代,婚姻觀念是保守的,離婚並不為盛行和接受。這也說明了女人地位的底下,在那個年代,女人一旦結了婚再離婚,那她未來的生活將會非常難過。比如魯迅對於朱安。大家評判魯迅為何不愛朱安還要留她。大家不能用現在的思維去考慮。因為魯迅知道他一旦拋棄了朱安,朱安不止失去生活支柱,也會被封建傳統所傷害,以後是生活不下去的。這一段歷史背景的揭示,也埋下伏筆,為何結局,振保發現煙鸝出軌了卻無能為力也只能“第二天依然是個好人。”

    這段充分體現振保打心底看不起女人,他就認為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男人活不了。這也是那個年代廣大人群的普遍心理,也體現女性地位的卑微已經時代給她們的壓迫。振保這個人真的集合了所有男人的缺點也帶著吸引女性的有點,也承載著時代的特徵。

    看了這麼多,我覺得張愛玲的厲害之處真的沒有辦法三言兩語說清楚,得自己去讀一讀。

    她開頭從不告訴你這個時代背景如何,我們卻能從人物話語和行為窺見一斑。

    她從不告訴你她塑造的人物是怎樣的性格,你卻在一字一句中觸控到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真實到彷彿身邊人。

    她的描寫總是那樣真實,用她與生俱來的才華加以雕琢,就是一段讓人反覆品咂的精品。

    從此以後,我不會將張愛玲當一位言情小說作家,而是一位極具人類氣息的文學家。一位在世間行走的風情女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業服務中心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