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空電報
-
2 # 蹉跎歲月55989178
這個問題問的很傻,戰爭的程序不是靠一兩種武器改變的,又沒有時代差。大勢所趨,戰爭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力量的考量
-
3 # 塵揚35116188
其實在發現蘇軍大規模裝備的T34後,德國應該相應的大規模製造三突子、而不是開發製造太過消耗資源的虎豹系列,第三帝國的科技樹真的覺得點的比較歪啊!
-
4 # 雲無相22974309
沒有,一火炮威力與防護不足。KV2怪獸事件深深刺激了小希。早期88防空炮都拿KV2沒轍。毛熊要是發狠大量造KV2,對德軍來說那是災難,加上眾多T34威脅。所以火力,防護被優先提出。虎是針對KV2,豹針對T34沒錯。4號也是後期裝上長身管75炮和T34打個平手,防護就不夠看了。3,4號在效能不佔優下,數量也是很足下,進攻無力。本身德軍兵員不是很充足,黨衛軍,空軍,海軍大量搶兵源。國防軍陸軍兵力有限。防護性對德國來說很重要。火力與防護優先下,當時技術只有對機動性砍了。這時古德里安的裝甲突擊已經被宣佈死亡。這就是中後期德國在東線進攻不足,防禦為主。裝甲力量數量與效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二德國戰線拉的過長,坦克又沒法和美,蘇對比數量。3,4號有製造上優勢,但對比同盟國那是劣勢,工時過長。前面提到情況。又加上德國本土製造,光運輸時間這對戰局影響深遠。德國製造精細化,維修上損失就不少。3,4號對整體戰局支援作用並沒有想夠中那大。反而會因為整體效能不佔優下,變成資源消耗。那對德國來說是災難,德國本來就是因為資源不足發動戰爭,搶奪資源。效能不足的資源消耗加劇戰爭潛力下滑。3,4號在中後期大量製造不符合實情。可惜豹,虎缺陷太多了,又製造時上與資源消耗大數量少。4號G又出現太晚了。標題提問可以明確的回覆,不符合當時戰爭需要。倒不如大量造後期4號G型。只是G型是4號對豹合理性應用產物。沒有豹的失敗也沒G型產生。這有點矛盾了,呵呵
-
5 # FLYTANK
三號沒用,四號可以繼續造,等到合適的替代品,比如黑豹的改進型出現,德華人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把寶貴的工業資源浪費在那90輛斐迪南身上,那90輛斐迪南的產量可是積壓了2000輛四號為代價的,其實四號許多改裝車也不錯,比如野蜂、東風和四號殲擊車
-
6 # 夜晚的暴雨
戰爭打的就是科技,特別是戰爭期間,各國都在大力研發先進武器,德國軍隊厲害,離不開先進武器,只是生產能力制約了德國,和英國,蘇聯,美國,能打到這樣,也只有德國,沒有先進武器的支撐,也許戰爭會很早的結束~
-
7 # 使用者51297016740
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莫斯科戰役勝敗決定二戰雙方勝敗的關健,三戰役德國戰爭資源基夲耗盡,蘇聯反攻予示德國戰敗,無武器多先進,多強是暫時的,戰敗是必然的!
-
8 # 星海軍武
沒有,在面對T-34時三號的50mm炮壓根無法擊穿,四號的KWK40也需要500米內進行射擊,
T-34的首上,對於50mm炮而言,T-34首上裝甲所產生的傾斜效應是超出三倍的,也就是對於50mm炮來說T-34首上等效於45mm乘以3也就是超過135mm厚的裝甲,這也就不難解釋實戰中的現象了,而四號坦克的75MM炮打T-34的45mm裝甲時T/D比值就是0.6,帶入圖表就可得當T-34的裝甲面對75mm炮時等效約等於120mm。而四號坦克在使用75mmKwK 37炮時是完全打不穿的,而當使用身管稍長的75mmKWK40炮的APCBC炮彈時也需要離T-34500米內才能擊穿。在面對美國的謝爾曼時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更糟糕的是這兩款坦克的產量加起來超過十萬輛,德國就是徹夜不停地生產也不可能造這麼多,而且當美蘇的重型坦克出現後三號與四號根本無離與IS2 潘興抗衡。德國最終還是需要一款重型坦克來與之抗衡。
回覆列表
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其實效能不佔優的,我們知道在基輔戰役之後德軍對莫斯科的突擊已經失去了戰役突然性,面對有備的蘇軍攻佔莫斯科是一種孤注一擲的選擇,也可以說是超出德軍能力的選擇,面對蘇軍穩健的防禦德軍在進攻後期事實上幾乎是以硬打硬拼的方法去靠體量來壓迫蘇軍防線後退而不能突破蘇軍的防禦,這種表現與德軍之前的靈活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而且需要說明的是在莫斯科戰役防禦階段德軍的兵力兵器是多於蘇軍的。
關於虎式坦克,事實上透過簡單的對比我們就能發現,德軍在“閃電戰”階段所向披靡是靠著三號和四號坦克,然而德軍裝備虎式坦克之後德軍裝甲兵卻開始走下坡路了。事實上從虎式坦克的效能來看,由於單次行程距離有限,且故障率高,事實上如果用虎式坦克作為進攻的矛頭,如果用於衝擊築壘地域的戰術性進攻,其堅固的防護是良好的憑依(需要指出的是虎式坦克的速度其實並不慢)。但是如果要發起一場縱深達到200公里的進攻,顯然虎式坦克不是愉快的選擇,至少對於乘組和維修單位而言堪稱是噩夢。而在閃電戰階段,發起縱深突擊鉗形攻勢是德軍裝甲部隊的主要任務,大量的機動顯然不是虎式坦克能夠應付的。
二戰德軍如果繼續造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那麼機動性可以進一步保持。德華人一向在浪費噸位上頗有天賦,如果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的數量更多,加之虎式坦克的設計能夠更為緊湊簡潔點,或許能夠在大縱深進攻中兼顧機動性和火力,但是顯然德華人做不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