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一魚
-
2 # 清遠那些事兒
大年三十的團圓飯都是非常豐盛的。我的家鄉在廣東清遠市下轄的連州市,是一個粵北山區的小縣城。連州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非常可口美味的,也有不少必上的菜式和美好的含義。下面,我就為你一一介紹:
一、連州菜心
連州菜心是聞名全國蔬菜,也是連州人團圓飯的必上菜式之一。對於我來說,我最愛的就是清炒連州菜心,連州菜心並不需要多放一些佐料和很高超的烹飪技巧,因為本身就非常清甜和爽口,即使生吃也是非常美味的。這也是其他菜心與連州菜心不可比擬的地方。
二、客家釀豆腐
連州屬於客家地區,客家菜在這裡是非常受歡迎的。當然,在年夜飯的時候也必然會有客家菜的身影,就像這道客家釀豆腐。是非常美味可口的。連州本地出產的豆腐與陽山縣出產的豆腐都是嫩滑美味的,用來做客家釀豆腐就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在年夜飯的時候,客家釀豆腐就是眾人爭搶的美食佳餚。
三、馬蹄丸子
連州的東陂馬蹄是非常出名的,也是不少人的必備年貨之一。東陂馬蹄除了是清甜爽口的水果之外,還是年夜飯菜式的一等一食材之一。就像我為大家介紹的這一道馬蹄丸子,這是連州不少人在年夜飯需要準備的菜式。相信很多吃貨在年夜飯的時候都會吃火鍋,雖然火鍋美味,但是吃多了也會上火。這個時候吃一點馬蹄丸子則可以讓人感覺清爽、舒適。尤其是馬蹄丸子湯,更是大年三十團圓飯的美味湯水之一。
-
3 # 騎驢去高考
如果要選一個過年最高潮的時刻,毫無疑問是除夕夜家人團聚的時刻,那個時刻真像是世間所有的歡樂都向你砸來,沒有任何具體的原因,只是到了這個時間點,到了這個歡樂的時刻!這實在是一件莫名奇妙的事情,由此可見人平日裡的生活有多苦逼,要不然也憋不出這麼大勁來!
我是很早就看淡了這種無聊而莫名奇妙的興奮,就像那些春晚的主持人,一個個都喜氣洋洋的,臉上展現出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就像那個董卿,人們說她有涵養,有親和力,哎,恕我直言,假裝的清純總是讓人看著彆扭,格子裡的涵養總是讓人覺得沒有感情。你問我,怎樣才能展現出深刻的自我,我也不知道,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吃年夜飯時,四周霹啪亂響的鞭炮聲總是恰到好處地襯托出過年歡樂的氣氛。吃年夜飯時,大家開心地圍坐在起,氣氛異常地濃烈,春節聯歡晚會辦得好的那幾年,我們總是興致勃勃地盯著電視機。讓人洩氣的是,總是因為人聲的嘈雜與外面的鞭炮,清不太聽電視機裡面的人說的什麼,為什麼突然之間大家就哈哈大笑起來,這種境況總是讓我著急又生氣,甚至都快惱差成怒了,哈哈!
在我非常天真,非常單純的年紀,走進爺爺奶奶家裡,總是有的吃就吃,沒的吃就算了。天天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但從來也沒有傷過誰。倒是現在,說話總是希望考慮周全,但結果是四處點炮,人送外號孫大炮!所以你要問我奶奶年夜飯給我們做的什麼,我還真說不清楚,反正是我喜歡的就多操兩口,少的就不吃了!
但我們縣裡有道特色菜,叫讓餄,用饅頭花和碎肉揉在一塊蒸出來的,是涇陽縣的特色菜,出了涇陽你就買不到了。我們這紅白喜事都有這道菜品,真可以說是涇陽酒席的一大特色。年夜飯上當然是少不了了,就著醋水吃味道很不錯,而且有好幾種做法。
現在我爺爺奶奶全掛了,我爸是老大,所以大家從去年起又來我家過年。現在實在是覺得好無聊,就算是最好的親戚,我也覺得不親,感覺人心隔肚皮,坐一塊能尬聊一下,能撐個十來分鐘!
-
4 # 泡麵Sir
過年的日子真是離的越來越近了,每到這個時候,家裡的父母也開始忙碌起來,殺年豬,蒸饅頭,做臘肉,醃臘腸等等,為的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能夠吃上一頓和和美美的年夜飯,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回到家裡,才能夠和父母妻兒團聚,這時候,忙活了一年的人們,團團圓圓的坐在一起,享受著這一年來,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換來的幸福,當然,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吃的什麼菜做的什麼飯也都是有一定說辭的。
第一,年三十的團圓飯一定要有魚。
三十晚上的餐桌上,必須要有的一道菜就是魚,無論是清蒸還是油炸,因為魚象徵在新的一年裡,莊家糧食有餘,腰包裡的錢財有餘,生活中的快樂有餘,正是因為魚的寓意這麼好這麼多,所以魚這道菜是必須有的,我們河南這邊大都是吃紅燒鯉魚,鯉魚焙面等,放到餐桌上也是大菜。
第二,年三十的團圓飯一定要有和菜。
和菜其實就是白菜心切得很細,和煮出來的粉條自,用蒜泥一起攪拌起來的菜,這道菜的意思就是,吃了以後家庭和和氣氣,父子之間和氣,妯娌之間和氣,夫妻之間和氣,兄弟姊妹之間和氣,所以和菜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第三,年三十的團圓飯一定要有雞。
雞在咱們華人的眼裡是吉祥,吉利,大吉大利的意思,所以說咱們對於吃雞也是比較的偏愛,一般三十晚上咱們會端上一份扣碗雞,是提前炸制蒸出來的,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做個生炒雞塊,大盤雞等都是下下酒的好菜。
有些講究的農家飯還會上整隻雞,煮的時候也會特別的用心,煮熟以後雞的形狀要端莊,規矩趴臥,翅膀合攏,頭要高昂,雞嘴裡面再叼幾段碧綠的香菜,那就更精彩了,寓意新的一年能開個好頭,一飛沖天,農民朋友很信這個,記得小時候,要是雞煮的形狀好看,昂首挺胸氣宇軒昂的,父母就會特別的開心,鄰居們看到如此好看的雞也會連連稱讚。
第四,年三十的團圓飯一定要有凍。
小時候我們河南老家過大年的時候一般都要打上一盆凍,材料一般會用豬蹄,豬皮,排骨等,因為豬蹄,豬皮富含膠原蛋白,熬製的時間越長,放涼以後硬的就越瓷實,吃的時候一般是涼拌為主,記得小時候過大年,天還沒有黑,家家都已經置辦不少的菜了,最明顯的就是擺在桌子中間的凍,老人們會說“來來,嚐嚐我們家的凍”,可見凍是咱們必備的一道菜。
現在回憶起來,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就讓人止不住的想留口水,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們那裡的年夜飯都有什麼特色菜,也和大家分享下吧!
-
5 # 之錄
我是東北人,從小在瀋陽長大,除夕的團圓飯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魚。
這道菜寓意吉祥、造型美觀、做法多變、老少咸宜。年年有餘(魚)是百姓們祖祖輩輩的美好追求。
小時候,商品匱乏且主副食都靠供應,過年時可選的魚類也很有限,我家這裡多見的就是刀魚、黃花魚、偏口魚、明太魚等,黃花魚相對較貴,普通百姓家很少問津,大多選擇物美價廉、美味可口、煎炸燉皆可的刀魚。由於供應數量不多,很不容易單獨成盤,大多與花生米和蝦片等組成拼盤,寓意年年有餘。
改革開放以後,商品供應大有好轉,除夕時可以選擇的魚類也多了,那時各家的團圓飯都會上一道整魚做成的菜,寓意完整、圓滿、有餘。
如今,百姓生活皆奔小康,年夜飯的規格內容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就算有再多的菜品可選,除魚以外的其它菜品可以每年不重樣,但魚是必須保留的,且必須是整條魚,還必須是能用來清蒸的新鮮魚,寓意年年有餘、蒸蒸日上。
由此可見,這裡年夜飯的菜品不論繁簡貴賤,魚是一成不變的主角。
-
6 # 攜生活入古韻
魚——年年有餘
華人自古就有重視年飯的傳統。畢竟是一年伊始的一頓飯,象徵意義重大,辭別過去,展望未來,都想討個吉利,有一個好兆頭。於是,在年飯酒席上面精心設計,虔誠製作。
其中把魚作為一道必不可少的食材,是我們作為“魚米之鄉”的傳統。主要是取其與“餘”相關的諧音,暗寓“富餘”“有餘”的吉祥之意。其製作有兩種 :
1.煎炸整條鯉魚,一般是好事成雙,一隻盤子裡放兩條油炸鯉魚,作為祭品放在堂屋的神龕上,來祭祀神靈與祖先。因為鯉同“禮”“利”諧音,向神仙和祖宗們獻禮,祈求大吉大利。
2.餐桌上另外會有一條清蒸或紅燒的鰱魚,這道菜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口福的,可以大快朵頤了。由於鰱同“連”“年”諧音,因此過年吃鰱魚預示“連年有餘”。
華人曾經飽受飢餓之苦,長期掙扎在貧困線上,如今,即使過上了溫飽無憂的好日子,但對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期盼。
-
7 # 水車情園
過年回家,家人的團聚,往往令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兒孫繞膝,一家大小共敘天倫;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潛移默化中教育和影響後輩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具獨具特色的“團圓飯”,將思念、祝福、親情、智慧等全部寄託在一道美味的菜餚裡了,那就是餃子。
餃子,代表的是團圓,代表的是一種家庭的幸福,人們常說,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這就是過年餃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餚的原因。
-
8 # 王欽凌
我們會吃餃子,餃子在中國象徵團圓,在遠方的親人也在春分來了,這麼激動的時刻,我們只有吃餃子才能表達我們團圓時的感受
-
9 # 阿呆奇說
在北方,除夕夜的菜譜沒有什麼比餃子更有意義了。包餃子講究的就是一家人共同協作,有人和麵,有人調餡,有人擀皮,有人包餃子,有人煮餃子,最後一家人圍坐一圈一起吃,其樂融融。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包餃子注重的就是一個“包”子,注重的就是這個包的過程,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對於“家”這個字的深刻理解!
-
10 # 終成己惡
過年吃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
年夜飯有什麼講究?
首先必定是大魚大肉,非常的豐盛,唯獨有一種肉不能上桌,那就是狗肉!
我們那裡吃飯必須關門,別人看到關門了,就知道再吃年夜飯,暫時不會來串門的。
-
11 # 齊派食雕藝術掌門人
雞肉,小雞燉蘑菇,
魚肉,紅燒魚,(整條)
羊肉,豬肉,(手把肉)
韭菜餡餃子。
這些必須上↑上↑↑↑
-
12 # 呆萌小白兔s
魚 年年有餘
大公雞 恭喜發財 紅紅火火
四川這邊還有特製的香腸臘肉
-
13 # 愛吃的阿毛
團圓飯嘛,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上的菜那肯定都是家裡人喜歡吃的,沒什麼必須不必須,有的只是習慣。
就拿我家來說吧,我老爸廚藝好,吃團圓飯的時候那就是他上街採買,紅燒鯽魚、肘子、燉雞、皮蛋、這是每年必上的菜。
其他的都是我們愛吃什麼就做什麼,再在桌子上擺一個火鍋,一家人吃的熱火朝天。
我們越來越大,離家就越來越遠,所以團圓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是一家人在難得聚一起的機會。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
14 # 紛飛的木槿
我們家大年三十團圓飯必上的菜是雞,魚和丸子。
大家都知道我們東北有道名菜叫小雞燉蘑菇。雞就是自己家養的土雞,也叫溜達雞,蘑菇是秋天去山上採的,晾乾儲存的。“雞”同“吉”音,取吉祥如意,萬事大吉之意。
“魚”同“餘”諧音,象徵年年有餘。我們的習俗是,年三十團圓飯上的魚不能吃乾淨,一定要留一些,這才是真正的年年有餘。寓意每年都有餘糧,有餘錢,生活富足。
丸子,南方人叫它圓子。象徵著團團圓圓。我們家年三十餐桌上的丸子多為兩種樣子,一個是油炸的蘿蔔素丸子,我姥姥比較喜歡吃。再一個就是羊肉丸子湯。東北冬季寒冷,羊肉丸子湯滋補抗寒佳品。
餃子,不用說,年節必備。
棗糕,每年過年,我姥姥都會給每個子女家用大棗和麵粉做一個棗糕。寓意早早高升,步步登高。預示事業有成。
這些是團圓飯必備食品,其它的菜品都是依照個人喜好準備的,畢竟過年就是圖個團圓和熱鬧麼。
每個地方習俗不同,像我們這邊大年三十晚上肯定會燒一條鯉魚(鯉魚跳龍門);還有蓮藕(路路通);再比如年糕,意思是步步高。咱們國家這麼大,對於過年有哪些不一樣的文化呢?燒的菜都有什麼講究?
回覆列表
大年三十的團圓飯很多菜都有講究,哪些是必上的菜,有什麼含義嗎?
雖然說南方北方的習俗差異大,但是即便是都在北方,大家也會因為地域的不同,習俗也會有些許不同,我在山東,小時候老家在農村,奶奶是非常講究習俗的一個人,不光是吃飯上有講究,就連初一早上不能說話,三十晚上不能關燈,祭祖用什麼菜,都非常講究,小時候覺得這種習俗特別有意思,奶奶初一不讓大聲說話真的就是悄悄的說,這些儀式感刻在了腦子裡,以至於現在還清晰的記得,而且很懷念。
因為現在住樓房了,沒有了農村小小的院子,也不能再掛紅燈籠了,一些習俗開始慢慢的變得有些模糊,但是團圓飯還是改變不大的,只是一些不方便執行的習俗就暫時擱淺了。那就只說團圓飯吧。在我家,跟樓主一樣,年三十晚上一定會做一條大鯉魚,基本都會做清蒸的,不但味道鮮美,它也有著好多層美好的含義,吃魚代表著“年年有餘”,意思是: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餘的財富及食糧。而用鯉魚來做這道魚,是代表著,鯉魚還有著“鯉魚躍龍門”的意思,大人吃了節節高升,孩子吃了考試順利。
除了吃清蒸鯉魚,還有一道菜是必須上的,就是栗子燉雞,過年就是討個吉利,而吃這道菜就取了這道菜名的諧音,代表著“大吉大利”。吃了非常吉利。即便是不愛吃雞的,也必須每個人吃一小碗。
除了栗子燉雞和清蒸鯉魚,其他的菜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了,就是一些當地的飲食習慣了,比如過年都有做香腸和炸菜的習慣,過年的飯桌上是一定要有香腸、雜燴湯的,其他的就是大家愛吃就做什麼了。其實現在講究也不是特別的多了,以前是必須要吃鯉魚的,現在會用其他的魚來代替鯉魚出現在年三十的飯桌上,但是一定會炸一條鯉魚來上墳祭祖,然後做一鍋魚湯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