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深層次思考再回答。
12
回覆列表
  • 1 # 燕趙小西

    謝謝邀請,從歷史角度講,農民失去土地是壞事,民以食為天,天都沒啦,肯定不行啊。進而影響擾亂,暴動!!!從現代進一步考慮,還是有好處滴。第一,可以更好的進行土地的集中種植,更方便於管理,使土地的利用率最大化,所帶來的利益最大化二,促使農民改觀老思想,在農村的基礎上商業化。三,促進鄉村的城鎮化發展,更好的建設好新農村!!!未來的發展趨勢!!!所擔心的,農民會不會沒有了保障,地還是需要人來種的,以僱傭的方式。或者自己租賃搞種植,養殖。農業電商等。還有就是會有相關的社會保障系統!!!最後,希望,農民能夠好好的學習新知識,瞭解新政策,爭取做好一個新農人!!!個人言論。僅供參考!!!

  • 2 # 冷月無聲勝有聲

    縱觀歷史,幾乎每一個王朝的覆滅都是由土地兼併嚴重和自然災害嚴重引起的,在雍正的攤丁入畝之前中央主要是按人口徵稅的,這對地主階級有利,而對普通老百姓是最不利的,地主階級就會毫無顧忌的瘋狂兼併土地,而農民掌握的土地隨之而減少(現在的房產政策也差不多)。一旦自然災害嚴重,農民交不起租交不起稅,加上中央的不重視,農民被迫起義!

    中國一直就是人口大國,土地需求量肯定很大,一旦土地分配不均勻,內部矛盾必然激化!讓農民失去土地的後果可想而知!

  • 3 # 焦廣民

    從歷史的角度來,農民失去土地是壞事因為農民的生活主要靠種地來支撐,農民沒有土地,只能租種別人的上地,或者說,給別人當僱工做好隸。

  • 4 # 螢火蟲148092406

    個人看法失去土地是壞事,如果你在城市當老闆成功,忘不了土地對你有養育之恩,如果有一天老闆變為平民,土地象慈祥的母親,不能給你榮華富貴,但能保證你衣食無憂。

  • 5 # 連化草

    若從歷史人生看這個問題,叫我回答是好事。看農民時,必須放到三農裡面去。農業丶農村\農民三者統歸到"農事"裡地。從質量匹配來看農民只佔1/3。農的根本是"靠天吃飯″,其他均是枝葉!農是天地人共同而成!若很現實來看農民,吸取歷史經驗,行動在當下,引導未來。從建國到一九八O年,約三十年來看農民,從質和量的匹配上看農民和非農民比應是1:1,農民也是佔總體1/2。接下來農民工出現,青壯年多離開土地務工,從人一生時間來看最有現實意義!這個卅年人均壽命75歲,30/75=2/5,即農民只3/5,3/5X1/2=3/10。再過廿年,又分化出20/75,剩11/15,11/15Ⅹ3/10=11/50=(約)1/50。

  • 6 # 城裡農民10068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農民失去土地是好事還是壞事。從歷史的角上說,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十四億人口中有九億屬於農民,九億農民中真正種地的農民這個準確資料咱不敢說,在產糧區來說機械化作業替代了人工勞力,可能一個人能幹幾十個人的活,自然省出了勞動力。但在山區來說機械化無法設施全靠人工勞動,但是除了留守老人外,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不種地。但對於農民來說失去土地不等於是好事,乃至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也絕對不會是好事。雖然現在種地是農民是少了,可國家仍然還在強調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底線不能碰,說明了國家對糧食和耕地還是有多麼的重視。對於土地來說不光是農民有用,土地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也是有相當大的作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不光從歷史上說,現代也不例外。工業再怎麼發達的國家,科學再怎高科技糧食必須得在土地裡收穫,工廠是造不出來的。農民沒了土地等於沒了飯碗,國家沒了土地同樣等於沒了飯碗,不要以為有了錢就可以填飽肚子,錢只是在一般情況下或正常情況下能解決問題,如果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有錢有時還買不到糧食。巧媳婦兒難為無米之炊。

  • 7 # l湖湘客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的土地的依賴尤如空氣和Sunny對於人類的作用。人們常說落葉歸根,出人頭地的人講究衣錦還鄉,那麼根是什麼,是故鄉,鄉音,鄉情,鄉愁。農民的根是什麼?是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有立身活命之源,才能延續生命之本。土地上的出產,不但養育農民自己及其家人,更養活生活在城鎮裡的人們。失去土地,對於農民來說,等於失去生存的基本要素和條件。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歷史上朝代更迭,多因農民失去土地,揭竿而起。

    歷史發展到今天,並不因經濟的發展,而不重視農業,農村,農民。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是極其重要的經濟命脈,離開農業離開農民何從談經濟發展。農業提供人們必需的生活資源和工業原材料。發展小城鎮建設不併是不需要農業和農民,只是把富於人員轉為城鎮人口,從事其它的經濟活動。

    現代的農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農業機械化使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科學種田是廣大農民的共同認知,今天的農民不是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從事傳統耕種的農民,(個別貧困地區除外,但黨和政府正抓緊改變這一現象)政府的三農政策,顯現了對農業的重視,對農民的重視。

    農民離不開土地,國家經濟建設離不開農業,離不開農民。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是把富餘的農業人口轉移到城鎮發展。科學種田機械化的使用,只需要極少數的人,我們可稱之為現代農民或農業工人,他們也離不開土地。任何人任何國家離開土地離開農業,離開農民都是無本之源,無根之水。

  • 8 # 看門老頭11

    農民無論哪朝哪代都是窮人,階級最下層,出力求溫飽而矣。優其一家一戶耕種的農戶,如果不跳出農圈你家祖輩都是窮人。要跳出農圈變商人工人才是最終選。變商人必須有第一桶金,哪裡來呢?賣地。這是目前中國農民面臨的首選。但是經商有風險,第一桶金用好你是老闆資本家,用不好血本無歸你就成窮光蛋。敢不敢拼?愛拼才會贏!變工人不需賣地憑好身體有氣力就行。但沒有喜人的第一桶金,只有承租方的每年租金,雖說少但你親力而為也不見得比承租方給的多。況且你騰出時間當工人又掙一份工資。所以農民在中國目前政策下下還是上交土地經營權為好。因為誰經營誰會向你交租金。不知我這個看門老頭回答能否讓你明自,返正我的下一代都不想以種地為業了,我己將耕地以最底價交給門口鄰居種了,我企盼政府挑頭交給有資本的大企業經營,只有那樣我才會獲得較高租金。

  • 9 # 道之塵

    從歷史中的來說農民失去土地肯定是壞事,無土地之農民要麼給地主做工,要麼不能穩定居住在一地做流動人口,做工豐收年可溫飽,災年肯定也不好過,在以農民為主的時代流民不種地做散工豐收年肯定也不好過,災年更不用說了,歷史上的災年有土地無收成災民都活不下去要造反,還別說做租工和流民了,到了現代沒實現全部人工業化的國家,工業小無需那麼多無地農民當工人,無地的農民也是做散工或當流民也是壞事,全部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國民都是工人,工人有失業率,失業率低還能失業良性發展,失業率高的活就天天遊行抗議無事做但也不可能在分地了,不知是好是壞現在不能給予結論

  • 10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根據“問題導向”方法論題主問題可以分解為:

    1.土地是農民的資產嗎?

    現行國家制度土地國有,土地是農民的生產資料,農民只有承租權且不得變更用途。

    2.公民無生產資料如何生存?

    公民不擁有直接生產資料,但擁有生產要素——某項生產/服務技能,即可以獲得個人資產和生存資源,實現獨立生存。

    3.農業工人與農業現代化

    農民不擁有土地這個生產資料成為農業工人,更利於農業資本集中投入和農業現代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想買電動車,你會先看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