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蹦卡卡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陸非常多的國家之一,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都建在填海地上;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也建在新陸上。

    日本的人工島有很多,主要用於工業、交通、住宅三大方面。

    1.東京灣內的扇島,原面積僅0.9平方公里,日本鋼管公司將它填擴到5.5平方公里,建成年產600萬噸的扇島鋼鐵廠,規模相當中國鞍鋼。其佈局合理緊湊,全程自動化,從礦砂、煤炭上島到鋼錠、鋼板出廠,全部在島上完成,全廠職工僅8000人。

    2.長崎市彈丸大的香燒島,擴大到1.62平方公里,並同大陸相連,在上面建成世界最現代化的長崎造船廠,年造船能力達1900萬噸﹔最大船塢長990米、寬100米,有10多個足球場之大,可造50萬噸級超級油輪。

    3.長崎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公里,建成世界第一座海上飛機場。

    4.大阪市關西機場設在7.6平方公里的鋼鐵淨島上,造價40億美元,1990年通航後每年可起落26萬架次飛機,進入世界十大機場之列。

    5.東京15年來用垃圾填出18個人工小島,解決了垃圾的出路,取得建廠造房的用地。

    6.橫濱市中心3.7平方公里“黃金地”,乃填海所得。

  • 2 # 發展論Lzz

    日本是個島國,面積不大,僅37.8萬平方公里,山地丘陵佔了3/4以上,平原小而分散。而人口卻有1.2億多,地狹人稠。

    日本人雄心勃勃,計劃在淺海造島700個,擴大國土面積1.15萬平方公里。填海築島,能使船舶直接靠岸,又接近老的經濟中心。雖然早期投資大,但工廠生產成本低,遠期效益大。比如扇島每畝地造價25.7萬美元,而近鄰東京的地價每畝卻要32.1萬美元。扇島由0.9平方公里擴大到5.5平方公里。於是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大量築島。東京以東80公里的鹿島工業區,佔地16平方公里,一半是填海地。另有18個人工小島是由垃圾填出來的。大阪市南港新區10平方公里地面是由垃圾和浚港淤泥填海造陸的。橫濱市中心3.7平方公里的“黃金地帶”也系填海所得。不知名的小城坂出.丸龜兩市,也均為填海造陸而成。

    神戶人工島,世界聞名。移山入海造出港島436公頃,六甲島580公頃。

    還有秋田灣的浮島,下關北浦灣的人工島,長崎市大村灣人工島,靜岡縣清水港的人工島面積也很大。長崎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公里,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飛機場。大阪灣的關西國際機場3500米的主跑道建在一座鋼鐵浮島上。

  • 3 # 地理縱橫

    日本——彈丸之地,面積相當於我們國家兩個河北省這麼大,它是由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四個島嶼構成。這四個島經濟發展不平衡,有較大差異,工業生產主要集中在除北海道之外的三個島嶼上,分佈在四大海灣:東京灣、伊勢灣(名古屋工業區)、大阪灣(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如下圖:

    日本人口1.26億左右,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山地就佔了73%,剩餘的27%以河谷、平原、盆地、水域等形式分散在各個角落。算下來,承載1.26億日本人口衣食住行的土地面積不足1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到1264人/平方公里,甚至比孟加拉國(11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還大,人口主要分佈在四大灣,約佔全國80%左右。

    上世紀60~70年代,日本工業突飛猛進地發展,四大海灣成了日本著名的工業生產地帶,相當於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業用地出現了不足,嚴重地影響了本國的經濟發展,面對茫茫大海,他們首先想到了填海造陸。

    現實情況是日本不象中國有廣闊而深厚的大陸架,上圖,周邊海域水深,而且海岸坡度很大,大部分海域離岸10公里就能達到100米深,更不能象中國南海那樣吹海造陸,普通的土石根本填不了;其次日本地震較多,板塊活動劇烈,容易造成地質塌陷,也威脅著新造的陸地和修建的港口,為此日本開始有選擇地填海造陸。

    日本的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岸海水不深,大多在20~30米上下,沿岸又是山脈,土石易取,而且深居內陸海,規避了很多自然災害,如颱風、海嘯等。充分利用這種地形特徵,在四大海灣開始填海造陸。自二戰結束後,新造陸地2000多平方千米,相當於30個香港島,2個全香港特區的陸地。

    日本的很多工業部門和工業中心都在填海陸地上,如我們熟知的三洋、夏普、松下等公司,修建了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 有力地支援了日本本國的工業發展。

    在阪神灣,日本造島幾盡瘋狂,有世界著名的港灣人工島、六甲人工島,神戶人工島。

    神戶人工島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南約三公里的海面上,呈長方形、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2.1公里,方圓14公里,總面積為4.36平方公里。島上居民為2萬人,各種設施齊全,有國際飯店、旅館、商店、博物館、島內游泳場、醫院、學校及3個公園,還有休閒娛樂場和6000套住宅。

    該島於1966年開工,在10米水深的海域中用8000萬立方米土石填築成一個總面積為436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其中港口用地241萬平方米。人工島拋填平均厚度約20米,向海一側有長3040米的護岸和1400米的防波堤,與陸地連線的神戶大橋為三跨拱結構,橋寬14米。

    全部工程於1981年3月竣工,歷時15年,削平了六甲山脈的高倉和橫尾兩座山頭,共填土石方八千萬立方米,投資5300億日元。

    東京灣雖不及瀨戶內海面積大,填海造陸更是瘋狂,總面積超過253平方千米,不僅周圍的小島有些是填海造成的,甚至連東京主要的中央區、港區、品川區等都有不少地帶是填海造成的。扇島原來面積只有0.9平方千米,後來經過沿岸擴充,目前已經擴充到5.5平方千米,建成年產600萬噸的扇島鋼鐵廠,規模相當於中國的鞍鋼。

    彈丸大小的長崎市香燒島,目前已經擴大到了1.62平方千米,與大陸相連,上面建成了現代化的長崎造船廠,最大船塢長990米、寬100米,有10多個足球場之大,可造50萬噸級超級油輪。

    此外日本又出了新花樣,用垃圾填出了18個人工島,不僅解決了垃圾的出路,還擴大了島嶼用地。未來日本有關部門又提出了再建造700個人工島的設想,以實現擴大國土面積1.1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現有全國工廠和城市住宅區的總面積,以滿足日本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南海的美濟島

    我們國家近幾年也開始人工造島,多在南海地區進行吹填島嶼,目前人工造島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高於日本2000平方公里的1.5倍,如果按照填海的面積與本國國土面積相比,我們與日本相差很遠,目前我們填出的最大島嶼——美濟島,填海後其陸地面積達5.52平方公理,取代西沙群島永興島成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建有一條長2700米的飛機跑道,可以停降大型客機,另外還有讓船艦郵輪等停泊的碼頭正在修建,僅次於日本的六甲人工島。

    南海建造人工島與日本人工島建造方式不同,這是由於兩國不同的地理環境造成的,我們填的島是在珊瑚島基礎之上吹沙填造的,與日本沿海岸造島有本質上的區別,相比之下,中國這種造島方式難度要大,相對來說日本這種內海灣更適合人工造島,加之日本工業又集中在四大海灣,海岸型別也適合,所以日本造島是聞名世界的。

  • 4 # 跪射俑

    近100年來,日本沿海城市近30%的地區是填海造地形成的,日本透過填海增加了近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二戰後,日本在太平洋沿岸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活動,新造陸地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當10個神戶市區或20個香港島。日本戰後新地主要用於工業、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都建在填海地上;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也建在新陸上。

    日本填海造陸最著名的當屬神戶的“海上島”,神戶人將周邊的山脈削低,透過搬山填海的方式在海面生生建造出一個長3000米、寬2000米的人工島。1994年,日本又耗資1.4萬億日元在第二大都市大阪附近的海面上填海建造了佔地1300公頃的“關西國際機場”。東京灣的填海造地更是連續不斷,不僅周圍的小島有些是填海造成的,甚至連東京主要的中央區、港區、品川區等都有不少地帶是填海造成的。目前,集中各種娛樂和購物設施的聖地“臺場”也幾乎百分之百是填海建造的。2020年的奧運會多個場地將在“臺場”附近建成。

  • 5 # 這麼近那麼遠F4

    目前,根據各個國家與海洋的關係,世界上230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分為內陸國、沿海國和島國三大類。全世界目前有49個島國、有44個內陸國、有137個沿海國家和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沿海國家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面積最大的島國是印度尼西亞。

    何為島國?島國是指一個國家的領土完全座落於一個或多個島嶼之上。世界上島嶼數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島嶼總數超過1.7萬個以上,被稱為“萬島之國”。比較著名的島嶼國家有:日本、英國、愛爾蘭、冰島、紐西蘭、馬拉加西、菲律賓、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家。

    一般而言,島國面積都比較狹小,資源匱乏。為了彌補領土上的不足,這些島國大肆填海造陸,用來彌補工業經濟發展和人口用地的不足。世界上,填海造地最多的國家是荷蘭,填海造地面積7100平方公里,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陸”之稱;而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新加坡,高達24%。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日本這個國家,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填海造地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填海造地最多的島國。

    日本,全名日本國,位於亞洲本土外的島嶼,東亞五國之一。日本本土所跨經度為東經130度~東經150度,寬300公里,緯度為北緯30度~北緯45度,南北長3500公里,是一個十足的地理位置狹長的國家,面積37萬多平方公里。其被稱為“千島之國”,由7200多個島嶼組成,領土面積主要由: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北海道島及其附屬島嶼等組成;其東部為太平洋西岸,西臨日本海和中國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日本與俄羅斯、北韓、南韓、中國、菲律賓等隔海相望,為中國六個海上鄰國之一;日本GDP經濟生產總值約5.2億美元,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人口數量1.2478億,人均42659美元,為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日本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耕地有限,平原面積狹小,多分佈在沿海地區,自然資源相當匱乏,一個能源進口大國。

    二戰後,在1945年-1974年的三十年裡,日本經濟高度飛速發展,為了緩解人口密度壓力和工業用地,日本在太平洋沿岸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活動,新造陸地1180平方公里以上,相當於整個香港的面積(網上說,近100年來,日本沿海城市近30%的地區是填海造地形成的,日本透過填海增加了近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感覺資料不太準確)。其中日本著名的填海造地工程有:羽田國際機場、關西國際機場、扇島鋼鐵廠、神戶的“海上島”、八郎瀉圍堰工程、橫濱市的“黃金地”等等。而東京灣、伊勢灣、瀨戶內海、八郎瀉為日本貢獻了大量“填海造地”的新陸地。新地主要用於工業、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比如東京灣、伊勢灣、瀨戶內海等地的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等等都得益於填海造地所得。

    日本政府比較深謀遠慮,堅持以垃圾、浚港淤泥、朔料製品、購買煤碳等填海。當然“填海造地”給日本帶來新的土地,緩解工業和人口用地壓力位同時,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填海造地會使海灣面積減小,影響海運交通擁擠,給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性破壞,無法恢復,而在填海造地熱潮中,日本的犧牲可謂極大,為了增加農業用地,日本不昔將自己國內的第二大湖泊——八郎瀉填埋,使其徹底消失,成為當地人心中永遠的痛。填海造地產生了很多次生災害,海洋環境汙染嚴重,而且填海造地地區平均海拔不高,容易受到洪水和海嘯威脅,這樣的例項在日本屢見不鮮。

    看上圖,為日本第二大湖泊——八郎瀉填埋示意圖過程。填海造地容易,想恢復到原來面貌,勢必登天還難。

    要問日本填海面積有多大?答案是:二戰後日本填海造地1180平方公里,相當於11.8億平方米的面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原創作品,喜歡的朋友可以新增關注,歡迎轉載,抄襲必究,謝謝閱讀。

  • 6 #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有一晚上做了個極不科學的夢。夢說中國的核物理發展了可以把整個喜瑪拉雅山爆破,然後將這些土石方拉到東南沿海,填了兩條超寬高速通道。一條通往臺灣,一條通往日本。醒過來一想,太不科學了,人類現在還無法控制地殼運動,造陸式填海可能會打破舊有的地質平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續斷的主治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