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晚清張裕釗的一首《無題》:
無題
農家夏日最奔忙,
偶趁清風追晚涼。
夜月柳陰人未寢,
村翁荒渺說隋唐。
在眾多的田園詩中,此詩算不上經典,卻自有獨到之處,非有農家生活經驗者不能寫得如此細緻生動。
農家的夏日最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春天播下的種子,只有經過夏天悉心的照料才能有秋天的豐收。手工農業時代,同一片秧苗要鋤幾遍草,一步一步、一隴一隴地鋤,後面的沒鋤完,前面的又長出雜草,週而復始,沒有閒的時侯。天旱澆水、天澇排水、施肥、驅蟲,忙得早出晚歸、昏天黑地。
偶爾有那麼一天閒了下來,晚飯後三五鄰人或親友坐在院裡乘涼,有人叼著煙,有人握著茶壺,還有人捏著半截香瓜,太陽落山了,西天的火燒雲燒得村莊一片紅,一群孩子點起蒿子杆,濃煙燻跑了伺機作案的大蚊子。
不知不覺中月上柳梢,乘涼的人談興正濃,都沒有回家就寢。幾個老翁說今道古,話題扯到了隋唐。世代口口相傳的故事,再次在這小村莊裡演繹,旁邊的孩子聽得入神,長大後一定會想起有一天爺爺講過的故事,又在某一天講給了自已的孫兒。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讀此詩會非常親切,勾起美好回憶,會心一笑;或因此憶起回不去的故鄉和見不到的親人,一抹心酸。
此詩作者張裕釗,曾國藩門徒,書法家、學者、詩人。
分享晚清張裕釗的一首《無題》:
無題
農家夏日最奔忙,
偶趁清風追晚涼。
夜月柳陰人未寢,
村翁荒渺說隋唐。
在眾多的田園詩中,此詩算不上經典,卻自有獨到之處,非有農家生活經驗者不能寫得如此細緻生動。
農家的夏日最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春天播下的種子,只有經過夏天悉心的照料才能有秋天的豐收。手工農業時代,同一片秧苗要鋤幾遍草,一步一步、一隴一隴地鋤,後面的沒鋤完,前面的又長出雜草,週而復始,沒有閒的時侯。天旱澆水、天澇排水、施肥、驅蟲,忙得早出晚歸、昏天黑地。
偶爾有那麼一天閒了下來,晚飯後三五鄰人或親友坐在院裡乘涼,有人叼著煙,有人握著茶壺,還有人捏著半截香瓜,太陽落山了,西天的火燒雲燒得村莊一片紅,一群孩子點起蒿子杆,濃煙燻跑了伺機作案的大蚊子。
不知不覺中月上柳梢,乘涼的人談興正濃,都沒有回家就寢。幾個老翁說今道古,話題扯到了隋唐。世代口口相傳的故事,再次在這小村莊裡演繹,旁邊的孩子聽得入神,長大後一定會想起有一天爺爺講過的故事,又在某一天講給了自已的孫兒。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讀此詩會非常親切,勾起美好回憶,會心一笑;或因此憶起回不去的故鄉和見不到的親人,一抹心酸。
此詩作者張裕釗,曾國藩門徒,書法家、學者、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