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中醫邱邱—脾胃

    孩子總是喜歡靠著沙發,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嗎?媽媽們不妨勾選以下關於身體姿勢的核對錶:

    1.經常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能躺就躺、能靠就靠?

    2.常常彎腰駝背、姿勢不良,很沒精神的樣子?例如站著時會挺著一個大肚子,雙腳膝蓋向後頂。

    3.坐在地上時,雙腳容易呈現“W”形姿勢?

    4.身體活動量低,感覺全身很無力?例如步行不久就喊累,要人抱,或是用橡皮擦擦字經常擦不乾淨,又或是自己的書包經常背不動,需要家長幫忙等。

    5.需要一直改變姿勢或方式才能完成一項活動?

    6.只喜歡吃軟的食物,如蔬菜葉、粥、煮得很軟的肉類,或是隻喜歡吃軟糖?

    7.口腔動作控制不佳,說話含糊不清,甚至口水直流?

    寶寶軟趴趴,爸爸媽媽們可不能等閒視之啊,這些現象都可能和孩子的肌張力異常有關,長久下去,對寶寶的體型形成有不利影響,因此,不讓寶寶軟趴趴,要從0歲開始!

    寶寶5~6個月

    建議將嬰兒床放牆角,讓他們可練習爬行、坐立。

    寶寶7~8個月

    正值寶寶開始坐立、爬行的階段,可讓他們多趴著,寶寶自然就會開始試著爬行。家長在這個階段的“放手哲學”很重要,應儘量將家裡清空,讓他們可以自由地爬行,若家中沒有足夠空間,建議可以多參加寶寶爬行比賽。

    軟趴趴寶寶如何矯正?

    勿跳過爬行階段

    看寶寶想要站立,就協助他練習站立,直接跳過了爬行階段,少了爬行的刺激,孩子未來不僅身體協調性會有問題,也容易有“O”形腿。

    勿使用過軟地墊爬行

    媽媽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過軟的地墊”。如果發現寶寶在地墊上容易“陷下去”、不易使力,那麼就是不合格的地墊。最正確的方法還是讓他們在地面或木頭地板上爬行。

    選有靠背的椅子

    當孩子開始會在地板上坐著玩玩具、畫畫時,在沒有靠背的情況下,他就容易駝背、呈現“W”形坐姿等,建議家長購買適合孩子身高的桌子、有靠背的椅子,才能避免他們長大後體形不佳。

    沙發勿過軟

    孩子坐沒坐相,有時候跟家中沙發太軟有很大關係,容易讓他們呈現駝背姿態,建議挑選沙發時要特別注意軟硬度!

    ●孩子年幼時被抱的姿勢不當,很容易造成步態異常。如讓寶寶趴在大人背上,或是將寶寶分腿抱在前面,這樣長時間雙腿分開,髖關節外扯,就容易造成“外八字”。

    ●有的父母抱寶寶時,是用胳膊夾住寶寶,將他整個人擠靠在大人的腰一側,用身體頂住。寶寶腿骨和關節很軟,長期保持這樣姿勢,受外力擠壓,就易變形。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關注的,對於孩子的抱法準父母們也是不能忽視的,下面介紹下抱新生寶寶所要知道的技巧。

    抱新生兒的正確方法

    手託法

    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腕抱法

    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不要豎著抱

    寶寶新生兒的頭佔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髮育。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

    不要久抱

    人們對孩子的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親不夠,愛不夠,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抱來抱去。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髮育的自然規律,對孩子是有害無利的。

    母子交流式

    用這種方式抱寶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最利於親子間的交流與對話,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令寶寶更放鬆、更開心。

    1、新生的嬰兒,每天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6個月左右的嬰兒需要1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所以,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嬰兒。

    2、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餵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位,造成嘔吐。

    3、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抱新生兒的步驟 

    第一步:把手放在新生兒頭下

    把一隻手輕輕地放到新生兒的頭下,用手掌包住整個頭部,注意要托住新生兒的頸部,支撐起他的頭。

    第二步:另一隻手去抱屁股

    穩定住頭部後,再把另一隻手伸到新生兒的屁股下面,包住新生兒的整個小屁屁,力量都集中在兩個手腕上。

    第三步:慢慢把新生兒的頭支撐起來

    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地把新生兒的頭支撐起來了,注意,一定要托住新生兒的頸部,否則他的頭會往後仰,這樣會不舒服。媽媽要用腰部和手部力量配合,托起新生兒。

    照顧寶寶情緒的抱法

    1.情緒不好時——面向裡豎抱

    當寶寶情緒不好時,嘈雜的外部環境和視聽覺刺激,會讓他感到有壓力。

    提醒:在出生的頭3個月內,寶寶的脖子還不能豎起,抱時應注意。

    2.學說話時——和媽媽面對面交流

    在和媽媽聊天的過程中,寶寶可以逐漸完成對詞彙呈的儲備。

    3.醒著時——面向外豎抱

    將寶寶臉朝前方,一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手輕而穩地護住寶寶胸部,讓寶寶的背部緊靠媽媽胸部。

    提醒:寶寶非常喜歡這種抱法,因為他們可以盡覽四周,同時還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促進。

    4.睏倦時——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面

    為了讓寶寶舒適地入睡,媽媽儘量用臂彎給寶寶架設一張小床。

    5.哭鬧時——趴在媽媽懷裡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趴在懷裡。哼唱一首簡單的童謠,並和著節奏輕輕搖晃寶寶。

    6.學走路時——給寶寶支撐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腿部力量還強,因此媽媽最好助寶寶一臂之力,用雙手給寶寶有力的支撐。

    抱新生兒的好處  

    父母抱著寶寶活動時,可以增加寶寶的親密度。抱著的寶寶的視野更開闊,受周圍環境的刺激也更多,這對他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每天躺在床上的新生兒,父母雖說省心了,但與寶寶的交流少,會失去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新生兒被抱,對於寶寶也算一種運動,利於身體的發育。

    抱新嬰兒注意事項

    1、在抱寶寶之前,媽媽應洗淨雙手,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劃傷寶寶嬌嫩的肌膚,並待雙手溫暖後,再抱寶寶。

    2、抱寶寶時,動作要輕柔,媽媽應當始終微笑地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動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寶寶哭鬧時,也不要慌亂。多數寶寶喜歡媽媽用平穩的方式抱著自己,這使他們感到安全。

    3、滿3個月前,寶寶頸部力量很弱,還無法支撐自己的頭,所以媽媽在抱起和放下寶寶的過程中,應始終注意支撐著他的頭。

    4、將寶寶放下時,最安全的姿勢是讓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5、多數寶寶都喜歡玩在空中盪來盪去的遊戲,如果寶寶不喜歡,應立即停止飛飛遊戲,改用其他更具有安全感的抱姿。

    6、每次開心的遊戲之後,最好能靜靜地抱寶寶一會兒,讓他安靜放鬆一下。

    忌抱新生兒睡覺

    孩子的降生給家庭帶來了許多歡樂,父母親總是愛不釋手,即使寶寶睡覺也要抱著,不肯放下,唯恐哭鬧,這樣天長日久,就容易使寶寶養成了不抱不睡的壞毛病。

    新生兒初到人間,就應從此時起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寶寶獨自躺在舒適的床上睡覺,不僅睡得甜香,也有利於心肺、骨骼的發育和抵抗力的增強。如果經常抱著孩子睡覺,孩子睡得不深,醒後常不精神,影響睡眠的質量;抱著寶寶睡覺,身體不舒張,身體各個部位的活動,尤其是四肢的活動要受到限制,不靈活,不自由,使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抱著睡覺也不利於孩子撥出二氧化碳和吸進新鮮空氣,影響孩子的新陳代謝;更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總之,經常抱著孩子睡覺對孩子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另外,產後母親的身體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由於分娩使體力大量消耗,身體的抵抗力低下,如果經常抱著新生兒睡覺,母親得不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這樣一來,不僅影響體力恢復和生殖器官的修復,而且也容易使母親患上某些疾病。

    所以寶寶睡覺時,要讓他獨立舒適地躺在自己的床上,自然入睡,千萬不能抱著他睡。

    預防嬰兒抱癖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由於生活條件好,孩子一出生就成為家庭的中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輪換著抱,孩子一哭,馬上就抱,久而久之,就養成“抱癖”。有“抱癖”的孩子總是想讓人抱,放不下手,一旦放下就哭鬧不休,即使再抱起來還不會立即停止啼哭。有的還要邊搖邊走,邊哄邊唱,才能勉強止哭,稍微平靜下來後,再放下時又哭鬧起來。因此,只能整天抱著,影響大人工作、休息、把大人搞得精疲力盡。

    當然,也有些“抱癖”輕的孩子,只稍微抱一下就不哭了,抱2~3分鐘就睡著了,放下也不會醒。這可能是由於孩子腸子裡憋著氣,由於抱了後,氣體變換位置排出後就感到舒服了。還有的孩子是由於厭煩了單調的生活,因此哭鬧時抱到外面走一圈回來後就不哭了,放下也不再鬧。

    愛“抱”是人的天性,每個孩子都需要抱,做父母的也都愛抱自己的孩子。從醫學上觀察,如果每天抱孩子幾次,孩子被抱後精神愉快,情緒安定,被抱的孩子體型會變得優美,這是因為滿足了孩子的“面板飢餓感”,是用哺乳、哺食的辦法無法達到的,只有抱才能享受到身心愉快。但是“抱”應有節制,就象肚子餓了要吃一樣,吃飽了就不想再吃了。

    嬰兒的“面板飢餓”抱一會兒後就能得到滿足,如果這時放下,他不會再哭,等他“面板再餓”時再抱一下,這樣就不會養成“抱癖”的怪毛病。對於已經有“抱癖”的孩子,家長也不能使性子而任其哭鬧,因為哭得太厲害、太久,腹部過於用力,就會引起疝氣(臍疝或腹股溝疝)。要逐步減少抱的次數,採用一些其他辦法,如帶到室外玩玩,一起做做遊戲,也會改變總是要抱的毛病,等到長大一些,學會走路了,自然就不要抱了。

    ●●●

    每日小知識

     

    “抱小孩總是腰痠背疼怎麼辦?”

    1、不要伸展你的手臂去抱,在抱起寶寶之前先使寶寶靠近你的胸口,這樣可以省很多力氣。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提著一桶水,使它遠離自己的身體要比使它靠近自己時難提得多。

    2、當你要把寶寶從嬰兒床中抱起來時,把嬰兒床向你傾斜,並把寶寶拖過來,而不是直接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

    3、從地板上或者其他低處抱起寶寶時要屈膝,但不要彎腰,然後下蹲,利用你的腿部肌肉把孩子抱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收緊你的腹部肌肉。這種方法既可以減少腰部用力,又可以防止背部拉傷。

    4、為避免因為哺乳而產生背部疼痛,哺乳時要讓寶寶靠近乳房,而不要俯下身子。喂寶寶時要坐在直背椅上,不要坐在軟沙發上。

    以上這些方法的關鍵是如何使寶寶靠近自己的身體,以達到省力和防止拉傷的目的。

    此外,新媽媽們還可以在分娩後不久就開始練習恢復腹部和背部肌肉,每天在地板上進行10分鐘的伸展練習可以恢復臀部和背部的彈性。這一練習在寶寶小睡時就可進行。還有,分娩後儘量快一點恢復到正常體重吧,也許你沒有想到吧,肥胖也會增加腰背部負擔呢!

    有些家長在給寶寶體檢的時候被告知寶寶發育遲緩。一些家長對於寶寶發育遲緩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可能只感到寶寶平日很乖,不哭不鬧。然而,發育遲緩還會表現為寶寶對周圍事物沒有明確的注視、對於聲音不敏感,或者到了兩歲還不能叫爸爸媽媽等現象。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一下,兩歲以下寶寶出現頻率較高的發育遲緩的現象。

    一、餵養困難。一些寶寶表現為吃奶困難,不會準確的吸奶從而造成嗆奶或者吐奶。

    二、流口水。一些寶寶過了一歲,甚至已經到了三四歲仍然常常流口水。

    三、 感覺遲鈍。表現為對周圍環境反應不敏感。出生1個月後對於鈴聲沒有反應,1—2個月不會與人對視,6個月後不能注視自己的雙手以及不能跟蹤物品。出生幾個月後一直很安靜,不哭不鬧,對容易引起哭鬧的事情也沒有反應,例如打針,或者需要反覆多次刺激才會產生啼哭。

    四、 磨牙。在睡眠中經常磨牙,有的寶寶在清醒的時候也會出現磨牙動作。

    五、 大動作發育晚:包括抬頭、坐、站、走都比同齡孩子晚;1歲時還不會坐、站。有的寶寶全身很軟,只能每天躺著,四肢不常運動。有的寶寶則相反,四肢很硬,做操容易“較勁兒”。如果被扶站,則表現為下肢呈交叉強直狀,用足尖著地。

    六、語言發育較晚。語言方面比正常寶寶要落後4—5個月,有的甚至會落後1—2年。

    七、不笑或較晚才會笑。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面對逗笑,仍不迴應笑容;一週歲後如果還不會笑則預示著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八、特殊的外貌特徵:眼距寬、兩外眼角上翹、塌鼻樑、張口伸舌等是先天愚型小兒的表現;頭頂部小而尖則可能為小頭畸形兒;尿味異常(鼠尿味)、面板異常白,毛髮顏色特別淺則為苯丙酮尿症的表現。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上的表現時,雖然不一定為智力低下,不過也有發育緩慢或者表現不突出的情況了,家長應予以重視,應及時去醫院就醫,請醫生檢視寶寶的身體狀況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法,針對個人情況給予寶寶最佳的治療方案。不過家長不要過於驚慌,如果遵循醫生的指導並積極配合,在最佳的時間對寶寶加以矯正,寶寶還是會恢復健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是自己組裝一臺,1500-2000預算的電腦需要哪些硬體,平時用ps,玩吃雞和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