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伯虎42

    明正統三年(1438年)八月初三,寧夏鎮城(今寧夏銀川)慶王府,六十一歲的慶王朱栴患病後久治不愈,在當日薨逝。他去世後,長子、慶世子朱秩煃一面安排葬禮典儀事宜,一面立即派出使者,向朝廷舉哀。七天後,皇帝英宗朱祁鎮在京師(北京)得知了曾叔祖去世的訊息。為表示哀悼,英宗為慶王去世而輟朝三日,遣使前往寧夏祭奠,並賜慶王諡號“靖”;這就是朱栴在之後的歷史文獻中,被稱為“慶靖王”的由來。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出生在京師應天(南京),生母是皇貴人餘氏;太祖為這個庶子起名“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建藩,將尚未就封的十個兒子: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權、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棟、二十五子朱㰘全部冊封為親王,授予金冊金寶,各建封國,以屏藩大明王朝千秋萬代。

    朱栴的冊文曰:

    “洪武二十四年,歲次辛未,四月戊午朔十三日庚午,父皇制曰:

    昔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第十六子栴:今命爾為“慶王”。分茅胙土,豈易事哉。朕起自農民,與群雄並驅,難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饗神袛,張皇師旅,伐罪救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今爾固其國者,當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禮,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時饗之。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於戲,勤民奉天,藩輔帝室,允執厥中,則永膺多福。體朕訓言,尚其慎之。”

    時年十三歲的朱栴,在這一次建藩中被冊立為“慶王”,藩地慶陽府(今甘肅慶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栴就藩慶陽府。

    但是就藩不過才半年,太祖因北方邊境直面北元的侵擾,必須要有親王坐鎮邊塞、統領邊軍抵擋外敵入寇,自己才得以放心,大明江山也才能夠安定。於是太祖決定將慶王朱栴的藩地改為寧夏鎮(銀川),以皇子親王的身份為國家守禦疆土。十六歲的朱栴因此自慶陽前往寧夏鎮(銀川)駐守邊疆,同時,他也成為明初九大攘塞親王之一。

    移藩之後,朱栴本應立即前往寧夏封國,但當時的寧夏鎮地處大明抗擊北元的前線,距離北元勢力範圍非常近,寧夏鎮又孤懸於黃河河套突出部,是整個九邊的關鍵節點,時常有激烈戰爭發生,是實實在在的戰區前沿。這樣的危險境地,讓少年親王的安全不能完全保證。同時,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設立王府,其藩國配套的官署、護衛等條件也難以保障,而且經濟壓力極大。

    所以,考慮到寧夏的實際情況,太祖下詔讓慶王暫時不必前往寧夏鎮就藩,而是先駐韋州(寧夏同心韋州鎮),以待藩地稍微安穩後,再行移藩。慶藩的祿米則由延安、綏德、寧夏三地的田產租賦支付,以承擔用度。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太祖冊封寧夏指揮孫繼達之女為慶王妃。慶王朱栴夫婦成婚後,居住在韋州長達九年的時間。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栴已經十八歲,太祖將慶陽、寧夏、延安、綏德等河套及隴東諸衛的指揮權全部交給朱栴,讓他承擔起大明西北疆土的鎮守軍務重任。

    洪武三十年(1397年),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寧夏鎮軍事衛所制度基本建立,當地駐軍及百姓的屯墾開拓及農牧業也逐步發展完善,太祖這才詔令寧夏鎮開始建造慶王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於京師(南京),皇太孫朱允炆奉遺詔繼位,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後,圉於諸叔大都手握重兵、駐守四方重鎮,對於朝廷具有潛在的威脅,於是採取近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提出的“削藩”策,先後將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剝奪藩地護衛;湘王朱柏在遭到同樣對待時,憤而自殺。不到一年時間,太祖五個兒子被削去了爵祿、藩封。而建文帝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諸王中年紀最長、實力最強的四叔——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眼看弟弟們的遭遇即將落到自己頭上,燕王朱棣即恐懼、又悲憤,為了自保、同時也是拼死一搏,燕王先發制人,在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於藩地北平(今北京)集合燕藩護衛八百人,發動“靖難”,舉兵對抗建文朝廷。燕王和建文帝叔侄之間最終鬧得刀兵相見。

    在燕軍和南軍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中,地處西北邊塞的慶王朱栴基本沒有受到波及。也許是感覺他威脅不大,也許是要全力對付叛亂的燕藩,還沒來得及向其他藩王下手,總之在這幾年內,建文帝對於朱栴這個比自己還小一歲的十六叔基本沒有表示出特別的猜忌之意,讓他在韋州平安地居住。

    朱栴遠在西北,既沒有參與燕王的“靖難”,也沒有收到建文帝發出的“勤王令”,安安穩穩地生活在韋州。燕軍與南軍的連綿大戰,都和遠在韋州的慶王無關。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下詔,以河套初步安定、需要親王坐鎮為由,命慶王朱栴正式移藩,從韋州臨時居所遷往寧夏鎮城。但此時寧夏慶王府還未徹底完工,所以急急忙忙趕到寧夏城的朱栴還不得住進王府,只能暫時居住在寧夏衛指揮使衙門,以此為臨時王府。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軍南下,擊破南軍防線、渡江攻破京師,建文帝在亂軍中失蹤。朱栴的四哥朱棣終於獲得“靖難之役”的成功,自侄子手中奪取了皇位,登基稱帝,成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

    成祖本人是以藩王起兵而奪取天下,所以對於親王手握兵權非常忌憚,怕再來一次“靖難”。甫一登基,就採取了建文帝的辦法,開始著手收回諸王權力。

    但是成祖的削藩手段更為高明、隱蔽且具有人情味,和建文帝的暴力削藩相比,相對能夠讓諸王接受。

    成祖採取的手段是:提高諸王待遇、保留極高政治地位,龐大的王府屬官親衛人等一律保留,讓親王們得以永保富貴榮華;同時,收回了諸王控制的護衛軍士,“擱置”(其實就是廢除)親王們領兵作戰的權力。

    這樣,即不傷兄弟間的和氣,又消除了藩王們對於朝廷潛在的威脅。太祖時期手握大權、統帥大軍的藩王們,逐漸成為只能享受優厚待遇,再不能對皇權產生威脅的富貴閒人。(除了齊王朱榑、谷王朱橞兩個確實作死的親王,其他諸王都切切實實享受到了這個極高的待遇,並傳之於子孫,直至與國同休。)

    在成祖的變相削藩策之下,朱栴也交出了自己的護衛,轉變為富貴閒王。其實他名為攘塞親王,和秦王、晉王、燕王等兄長具有同等軍事統帥權,名義上統領河套、隴東諸衛,但是由於朱栴年紀較小,又多年沒有駐守藩地寧夏,實際上長期居住在遠離邊境的韋州,並沒有真正上陣作戰過,河套、隴東諸衛的指揮權,並沒有完全歸於慶王統帥。

    對於原本就不怎麼掌握過的統兵權,即使因為成祖的詔令而失去,朱栴也並沒有特別在意,原本就不是他的,失去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他所念念不忘、一直向朝廷要求的,是讓自己能夠離開寧夏城,返回在韋州的舊府邸。

    永樂五年(1407年),成祖為了表示對於十六弟的關懷,特別遣派內監、工部、欽天監等官吏前往寧夏,督促營造已經修了五年還沒有完工的慶王府。但慶王府久久不能完工其實是朱栴的拖延之計,他一點也不想住在寧夏鎮這個邊境之地,內心思念舊居韋州,所以自己暗地裡讓建造工程拖拖拉拉,無法完工。

    在成祖大張旗鼓地派人前來寧夏,為慶藩完成王府修造事宜時,朱栴哭笑不得,只得上書朝廷,言明自己的意思,請求移藩回韋州舊地。成祖接到奏報後,出於安定邊防的考慮,沒有同意朱栴的內遷請求,致書勸慰朱栴,要他以親藩職責為重,坐鎮邊塞,為國家承擔防衛邊疆的重擔。

    既然皇帝兄長這樣說,朱栴也無法,只得留駐在寧夏城,並真正開始建造慶王府。經過數年擴建,寧夏慶王府於寧夏鎮城南薰門內大街建成,成為河套地區最為壯觀宏偉的建築,號稱塞上第一、北疆園林。

    雖然沒有達成移藩的願望,但是朱栴自小性情溫和內斂,遇事低調慣了,不大喜歡強辯紛爭,之後就把搬家的念頭深藏心底,不再向成祖唸叨。

    成祖雖然處於邊境防禦的目的,在寧夏鎮一定要親王坐鎮,建藩在此,但是他一方面十分讚賞這個朱栴這個小弟弟低調不惹事、服從安排,一方面也覺得朱栴有學識、“忠孝謹慎”,不能過於苛待了;所以成祖雖然沒有直接允許他移藩韋州,但同意他每年夏天可以率王府內眷及屬官前往韋州避暑,相當於變相的同意了其內遷移藩的要求。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駕崩,洪熙元年(1425年)繼任的仁宗朱高熾也去世;宣德元年(1426年),已經是朱栴的侄孫宣宗朱瞻基在位了。朱栴當年最後一次上書,以“寧夏卑溼,水泉潮惡”的理由,請求內遷韋州。

    宣宗回覆:

    “叔祖藩封,為太祖欽定、太宗(即成祖)再次確立,至今已歷三十年,祖制在先、不宜違反”,再一次拒絕了朱栴得請求,讓他按照成祖 的舊制,還是每年夏天居住韋州,秋天返回寧夏鎮城。

    自此朱栴斷絕了內遷的心思,也不再過問朝廷的大小政事,把全部精力用在潛心學問、修養身心上來。朱栴本來就“天性英敏,問學博洽,好古博雅,學問宏深、長於詩文”,在太祖諸子中與博學多才的蜀王朱椿齊名,有“蜀秀才、慶秀才”之稱。

    在寧夏居住期間,朱栴著有詩文《凝真稿》十八卷、《集句閨情》一卷,並自編了《文章類選》、《增廣唐詩鼓吹續編》等五種詩集文匯。而他最重要的文學貢獻,是主持編纂了《寧夏志》兩卷,這也是寧夏有史以來上第一部地方誌,開啟了河套地區修史先例,同時也給後世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歷史學術研究資料。

    一般地方誌的修撰,都是“官督民修”,地方官員掛名總纂,但並不實際修撰,都是由當地學者耆老聯合撰寫,集體創作,並非某一人的個人著作。而《寧夏志》卻是身為尊貴親王的朱栴個人親自撰寫的著作(當然,朱栴以親王之尊,肯定也呼叫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在整個大明二百多年、先後就封的數百名親王中,再也沒有第二人有朱栴這樣親自撰寫地方誌的成就。朱栴身為“帝胄”,卻能“孜孜勤學,寒暑不輟”,親手編撰完成《寧夏志》,確實非常難得,慶王朱栴因此為寧夏地方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晚年的朱栴在寧夏鎮和韋州兩地間往來居住,寄情於文學和詩詞間,悠遊於塞上,生活恬淡而平靜。他還寫了《行香子》詞,以表達自己知足常樂、心滿意足的心情:

    “五十之年,華髮盈顛,得平安,感謝蒼天。無憂無慮,即是神仙。有數廚書,萬鍾祿,萬丘田。光陰似箭,冬冷春暄。盡今生,所事隨緣,從他汗筒芳臭流傳。但飢時飯,渴時飲,困時眠。”

    正統三年(1438年)八月,一生低調內斂的朱栴病逝於寧夏鎮慶王府,時年六十一。朝廷得報後,遣使致祭,並賜諡號曰“靖”,稱“慶靖王”。次年五月,慶靖王朱栴靈柩歸葬於韋州蠡山。雖然生前沒有能夠返回韋州舊居,但是去世後歸葬在此,慶靖王朱栴總算完成了半生的未了心願。

    朱栴去世後,長子、慶世子朱秩奎承襲了慶王爵位,此後朱栴的後代就在寧夏一代代繁衍下去。慶藩在寧夏鎮居住的歷史長達二百五十一年,共傳十世,歷任慶王十一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西征,攻克寧夏鎮,慶藩最後一代親王朱倬漼(尚未來得及受朝廷冊封)全家都被起義軍擒獲,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倬漼在山西被處死,明慶藩至此斷絕承襲。

  • 2 # 娛樂八卦一下

    朱栴[zhān](1378年2月6日~1438年8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齒序第十五子,母妃皇貴人餘氏,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於京城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慶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就藩寧夏(今寧夏銀川)。正統三年(1438年)薨,享年61歲,葬於韋州羅山,諡“靖”,史稱慶靖王。

    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王,封地慶陽(今屬甘肅)。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本應移駐封地寧夏鎮城(今寧夏銀川),因為當時寧夏地近邊外,是一個新設立衛所的戰區,尚難保障親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龐大的經濟負擔。朝廷命令慶王暫時改駐韋州城(今寧夏同心韋州鎮),就近由延安、綏德、寧夏的租賦供給。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授權管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負責鎮守塞上疆土。 二十七年(1394年)“冊指揮孫繼達女為慶王栴妃”。於是慶王在韋州成婚並居住長達九年的時間。洪武三十年(1397年)始建府邸。在寧夏軍衛建制完善,屯墾經濟發展和邊塞大局穩固以後,於建文三年(1401年),朝廷命親王遷往寧夏鎮城,暫時以寧夏衛衙署作為臨時王府。[1] 朱栴好學有文,忠孝出天性。[1] 明成祖非常讚賞,令每年到韋州度夏。 永樂五年(1407年),朝廷派內官太監楊升,工部主事劉謙、王恪和欽天監陰陽劉俊卿到寧夏,共同負責籌備建造新王府事宜。但是慶王當時思親求返內地相當心切,自己阻止了建造王府工程。當南遷要求被朝廷一次次拒絕以後,他才對王府陸續進行擴建,使這座新王府成為當時塞上壯觀宏偉的建築群。 宣德初年(1426年),朱栴上言寧夏卑溼,水泉惡,乞仍居韋州。不許,令歲一往來,如明成祖時。不久有護衛人參奏朱栴不法,又有宦官馬安住誹謗朱栴,朱栴不自安。宣德五年(1430年),請求入朝不許。 正統初年(1436年),寧夏總兵官史昭參奏朱栴不法。正統三年(1438年),朱栴請徙國躲避史昭,明英宗沒有答應,朱栴鬱郁成疾,一病不起,於八月初三日(8月23日)病逝在慶王府,享年61歲,諡“靖”,史稱“慶靖王”。 慶王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6朝,享藩47年。次年五月十三日,葬在韋州蠡山之陽,後來這裡就成為明朝宗室慶藩一支的宗陵區。嫡長子朱秩奎繼承王位,封為康王。慶王朱栴正妃孫氏、次妃湯氏(後扶正)、妃魏氏等。共有6個兒子,都被封為郡王。 (來源於百度百科)

  • 3 # 歷史微點

    慶靖王朱栴(讀“瞻”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14歲封慶王,16歲入寧夏做藩王,直至61歲病逝。因諡“靖”,歷史上稱其為慶靖王。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朱栴的生母是朱元璋的一個妃子,本身是庶出,身份不高,另一方面由於在小時候沒什麼表現的機會。所以也沒有引起朱元璋多大的重視。14歲時被封為慶王,16歲時被朱元璋派到偏遠荒涼的寧夏去當藩王。

    朱栴本來的目的地是銀川,但當時寧夏由於剛剛開發,銀川實在太荒涼,安全和供給都成問題,所以只能在先暫住在韋州,這吃穿用的東西還得靠周邊的地區提供。

    兩年以後,寧夏地區的軍政大權都劃歸給朱栴,他也開始施展治理轄區的雄心報負。 在他的努力下,當地經濟大有起色,邊境局面也趨於穩定。

    但遠在邊塞的朱栴思鄉之情未斷,還是想回到朝廷,也多次申請可均被拒絕。他無奈之下,安下心來一心一意的經營轄地。

    但明成祖朱棣搶得皇位以後,怕各地藩王造反,於是向各藩地分派親信,分權制約藩王,所以朱栴的處境也大不如前,權力被削弱,王位大打折扣。晚年時又幾次請求迴歸,又同樣被拒絕。

    朱栴雖為藩王,但他十分善於學習,學問很大,也很會做詩文,有“才子王爺”的美稱,他所著的《寧夏志》是寧夏的地區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誌。

    他所居住的慶王府,也是他的傑作。王府恢宏壯觀,錯落有致,把塞外的古樸與江南的秀美巧妙的融為一體,成為當時塞上獨一無二的特色建築。

    朱栴在韋州住了9年,又在銀川住了36年,終其一生駐守藩地,他死後,後代襲封了他的王位,又傳了十代,家族統治寧夏總計251年。

    朱栴雖心有不甘的委身藩地,但在他主政寧夏的45年中,對寧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 4 # 阿阿阿權鍋

    明慶靖王叫朱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為了鞏固江山守住國土,把王子們分封到各地,如燕王朱棣北封到北方,而朱栴就被封到西北,在寧夏呆了45年…

  • 5 # 史道驛站x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個兒子,有記載的女兒十六個,慶靖王朱栴是他的第十六個兒子。

    我們比較熟悉的也就是長子朱標和四子朱棣,其他的兒子幾乎無人知曉,這跟明朝藩王的資料不對外公開有很大的關係,朱標是太子,但英年早逝。朱棣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慶靖王朱栴出生於1378年,生母是餘貴人,1391年,13歲的朱栴被封為慶王,封地慶陽,慶陽在今天的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因此被稱為慶王,1401年,建文帝時期移居到寧夏。他在寧夏生活了45年,直到明英宗正統三年去世,享年61歲。

    朱栴是名副其實的寧夏王,慶王府在寧夏經歷了251年的風雨,子孫後代也一直在寧夏繁衍生息,作為藩王,朱栴統領寧夏軍政要務,維護邊境治安,寧夏是他的王國,為了寧夏的繁榮,朱栴興修城市園林,興辦學校,發展當地的經濟,著力改造寧夏的生態環境。

    朱栴才情很高,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吟詩填詞是他茶餘飯後的消遣,因此也被譽為才子王爺。《寧夏志》是朱栴親自編撰的地方誌,他開創了編撰地方誌的先河。

    朱栴在寧夏生活近半個世紀,對於寧夏的風土人情,疆域地貌都非常熟悉,在銀川市建造了雍容華貴的園林式王府。為多民族融合起到了非常大的貢獻。

    朱栴擅長詩詞,文章詩詞也在寧夏曆史文化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作為王爺的朱栴一生也是歷經波折。享受王爺的榮華富貴的同時,也遇到作為王爺的坎坷。

    朱栴的好學是出了名的,而且他為人忠厚低調,連他的四哥明成祖朱棣對他都是大加讚賞,讚賞歸讚賞,朱棣發動靖難登基後,總感覺如芒在背,心情從來沒有輕鬆過,時時防著其他的兄弟。

    公元1407年,朱棣派內官太監楊升和工部主事劉謙、王恪等人到寧夏,名義上是去協助朱栴建造新王府,實際上是去監管朱栴,朱栴其實無意留在寧夏,想回到內地,可他的要求並沒有得到朱棣的允許,王爺也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好不容易熬死了四哥朱棣,甚至熬死了侄子明仁宗朱高熾,思鄉的朱栴還是念念不忘回內地,1426年,朱栴再次打報告給明宣宗,說自己在寧夏生活不習慣,飲食起居都覺得不舒服,想去韋州生活,沒想到孫子明宣宗朱瞻基還是沒有批准,真是無奈,只好老老實實的待著。

    正因為他的不安定,煩躁的朱栴被護衛舉報不法,真是落井下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宦官馬安住誹謗朱栴,說朱栴是個不守本分的人,雪上加霜。如此以來,在公元1430年,朱栴上奏想入朝看看,都沒有得到明宣宗的批准。可悲之極。

    1436年,此時明宣宗已經去世,朱栴自感身體不支,沒想到的是寧夏總兵官史昭又給朱栴參了一本,說朱栴違法,朱栴本想惹不起,躲得起,想換個地方和環境,不想與史昭呆在一起,打個報告給明英宗朱祁鎮,沒想到明英宗照舊不答應。

    絕望的朱栴鬱郁成疾,從此一病不起,並與當年去世,諡“靖”,史稱“慶靖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款比亞迪秦pro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