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赫明路

    很難說哪種甲冑絕對有優勢,對於多數冷兵器的防禦效果而言,做工精良的傳統鐵甲更好些,但棉甲也能起到大部分作用,並且相對於硬剛的鐵甲,棉甲對初級火器攻擊還意外的多少有點緩衝作用,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棉甲“秒殺”火器的神話。棉甲和布面甲應該是承襲自元朝,主要優勢是節省成本,簡化工序,另外相對於外露的鐵甲更適合北方的自然氣候,且不容易刮蹭裝備,因此對批次裝備部隊是個好選擇。

  • 2 # 夏蟲欲飲冰

    引言

    眾所周知,就是因為火槍的發展壯大才徹底擊碎了武士們的堅固盔甲,使其從最重要的保命道具,變成了裝飾家庭內景的裝飾品,變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恩格斯說:‘火藥將騎士階級炸得粉碎’,我覺得再精確一點就是:‘火槍把騎士階級打包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犀利的火槍徹底改變了自古以來的戰爭方式,把戰爭藝術推到新的高度,打破了矛與盾的千年糾結,在現代防彈衣出現以前,用無可爭辯的事實證明了矛(槍)比盾(鎧甲)厲害,但武士們也沒有直接放棄治療,事實上自火槍出現開始他們就在不斷的發展著防護技術,期望得到一種能擋住同時期火槍射擊的防護裝備(鎧甲、盾牌),但事與願違,從十五世紀後半葉開始就極少有防護裝備能擋住同時期火槍的轟擊。

    ▲火槍發展示意圖,從上至下,分別是火繩槍、簧輪槍、燧發槍

    東西方應對火槍的不同選擇

    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在製造能擋住子彈的防護裝備時,第一反應就是加厚鎧甲。

    歐洲地區以往2~3毫米厚就能擋住絕大多數箭矢射擊的板甲,在威力巨大的火槍面前根本不夠看,因為火槍發射的鉛彈能輕易撕裂這種厚度的鎧甲,要想擋住子彈就只能繼續加厚,所以這一時期5毫米以上的板甲不斷湧現,甚至研發出了雙層甚至三層板甲。

    ▲比單層板甲防護力更強的雙層板甲

    但是鎧甲加厚的同時,另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鎧甲重量增長到了一個人們根本無法接受的程度,人穿上別說跑了,能不能長時間站立都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在此時所謂的四分之三甲大行其道,不是戰士們不想穿防護力更強的全身板甲,而是根本沒法穿,騎兵們還有戰馬分擔重量,而步兵們就只能穿上閹割強化後的鎧甲,到後來連騎兵也只穿胸甲和頭盔了。

    ▲歐洲鎧甲發展示意圖,最上面的是模範軍,裝備著鐵質頭盔和皮大衣

    ▲步兵用的四分之三甲

    ▲騎兵用的胸甲,最厚的地方能達到8~10mm,重8公斤

    更慘的是火槍的迅猛發展,讓步兵們連半身甲都沒得穿了,因為就運算元彈打不穿鎧甲,其所攜帶的力量也照樣會直接轟擊在鎧甲上,使鎧甲發生形變對人造成鈍擊,而且一旦遭遇近距離射擊,還是逃不過一個死字,所以與其背上一個沒啥用的烏龜殼,還不如光身賭一賭敵方感人的命中率呢!

    ▲被擊穿的鎧甲,看這傷口應該是中了霰彈

    ▲日本所謂的南蠻胴,其實就是歐洲航海者帶到日本去的板甲,鎧甲上的凹陷就是鐵炮(火繩槍)所傷

    ▲有傳言稱武士們得到新板甲的時候會用火槍射擊,若是板甲被擊穿,製造板甲的工匠就要被砍腦袋

    同時期的中國雖然沒有板甲,但是也在傳統的札甲上下過類似的功夫,但結果和歐洲人的遭遇大同小異,其遇到的困難比歐洲的同行更大,因為本身同樣防護力下札甲就比板甲要重,更不要說經過特殊加厚過的札甲了,雖然札甲損壞了可以輕鬆的更換上新的甲片,但是札甲遭受火槍射擊的‘鈍傷’也比板甲重。

    ▲中國傳統札甲

    板甲遠距離遭受火槍射擊後要是運氣不錯,能憑藉本身經過塑形的雞胸狀大塊板狀結構承擔絕大多數的力量,而札甲因為是由幾千片甲片互相連線構成的所以沒有這種結構優勢,只能靠武士的肉體硬接子彈的力量,雖說札甲有甲片疊加優勢,但力量不是一兩層厚衣物能分散的開的,所以中國更早的放棄了加厚這條不歸路,轉而研究起復合鎧甲——棉甲

    ▲匈牙利人使用9mm手槍射擊復原的阿瓦爾甲,不能擊穿(甲片使用的是現代2mm鋼)

    ▲15毫米口徑火門槍,動能240焦,未能穿透鎧甲

    ▲11.43毫米簧輪手槍,動能404焦,未能穿透

    ▲11.43毫米口徑火繩槍,動能604焦,穿透

    ▲17.5毫米燧發滑膛步槍,2200餘焦,連人帶甲一起穿透

    大家要是瞭解歷史,可以發現棉甲大面積裝備的時期正好是中國火器大發展的時候——元末明初,這絕不是巧合,這正是多種因素而堆積出的結果,正是火器的大發展才造成了傳統鎧甲的弱勢,逼迫著其向前發展。

    ▲棉甲

    大家聽到棉甲這個詞的時候一定不要望文生義,以為棉甲就只是棉布做的鎧甲,確實有一部分棉甲是單純用棉花做出來的,和胖棉襖沒什麼區別,可以單穿也可以和其他鎧甲混穿,說到底還是一種棉襖。

    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出自明代朱國禎著的《湧幢小品》。

    ▲三眼銃,射程近,命中率感人,值七錢銀子,約等於26克白銀

    ▲鳥銃口徑6~20mm都有,但多為小口徑,射程不錯,“倭丸只到百餘步,中原之丸可至二百步"《李朝實錄》

    不過還有一種棉甲的結構不是這樣的,這種棉甲現在一般稱為布面鐵甲,也就是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面的那種帶著避雷針(盔槍)的鎧甲,這種棉甲是由複合材料做成的,又分為‘明甲’與‘暗甲’兩種。

    ▲現在被稱為布面鐵甲的棉甲,古代沒有布面鐵甲這種稱呼

    ‘明甲’的是以棉膽為底,將鐵甲片以札甲形式連綴其上,或者直接將鐵網包覆於棉膽之外;‘暗甲’則表裡都是用棉布製作,但是用泡釘固定鐵片作為內襯,因為甲片隱藏在棉布裡,平常根本看不見,所以稱為暗甲。

    這類棉甲禦寒、防護兩不耽誤,當然指望它能完全防護住火槍的射擊那是不可能的,但遠距離面對小口徑的火器如三眼銃、鳥銃時,還是有不錯的防護能力。

    在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大家千萬別以為它叫棉甲就以為這種鎧甲很輕,是個人都能穿,明朝大才子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邊軍勞苦”,裡面記載了戍邊將士鎧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45斤,鐵盔、腦蓋重7斤,再加上護心鐵、腰刀、弓箭等等,共計88斤,士兵們深受其苦,期望能減輕重量。

    ▲棉甲,但這好像是儀式甲,內部沒有甲片,泡釘只是裝飾

    ▲內襯甲片的鐵靴

    棉甲對付輕型火繩槍或早期火器時有著較高防護力

    明末戰爭時期,面對大量裝備火器的明軍,後金(清朝)製作出比明軍更厚實的棉甲,甚至會給負責衝陣、攻城計程車兵套上兩層鎧甲,這樣面對明軍的遠端火器時,才能保證士兵在中遠距離的安全。

    而這種棉甲也確實對火槍有防護力,比如明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中,明軍指揮官李如柏的頭盔被倭銃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才未至重傷。

    棉甲,出現在元朝中後期,明、清兩朝大量裝備,清朝前期棉甲除顏色外其形制基本和明朝相同。

    上圖是清朝八旗盔甲,而元明清三朝的鎧甲是有區別的,除了顏色外,元朝的棉甲大部分是套頭式,明朝的棉甲大部分是一體的對襟式罩甲,而清朝除前期照抄明朝外,中後期以後基本都是可以分開穿戴的分離式,另外明朝的棉甲的頭盔上面有小旗子,而清朝棉甲的頭盔上面是針式的,也就是俗稱的避雷針,帶有流蘇式盔纓。

    ▲上圖為常見棉甲,可以看出棉甲的防護力是很驚人的,不光內襯甲片,還另有鎖子甲

  • 3 # 讀古今

    棉甲的出現主要還是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明朝中後期,隨著火器的快速發展,火銃因為殺傷力強、殺傷半徑大逐步取代傳統的刀槍箭成為主戰武器。

    而鐵甲並不能很好的防禦火銃,棉甲應運而生。棉甲相比鐵甲的幾個優點:

    1、既然是鎧甲,首要看防護能力。

    有人會說,幾塊棉布哪來的防護能力?那就要先看看棉甲的製作方法了。首先將棉花浸溼,不斷拍打直到棉花不再蓬鬆,然後晾乾,再重複上面過程數次,最後在裡面襯上鐵片,以銅釘固定即可。這樣製作的棉甲由於沒有甲縫,面對火銃時防禦力比鐵甲強,因為火銃填充的是鐵彈丸或者鉛彈丸,主要以穿透力傷敵。即便是傳統的刀槍,棉甲的防禦力也與鐵甲不相上下。

    2、製作成本低廉。相對於冶鐵工藝的限制,棉花可以大量種植,不管從原料成本還是製作成本,棉甲都明顯低於鐵甲。

    3、禦寒能力較強。棉甲的禦寒能力遠遠優於鐵甲,可以比著鐵甲少穿一件棉襖,其自身重量也比鐵甲輕,可以有效減輕士兵和戰馬的負重,作戰靈活度提升,對戰鬥力是一個很大提高。尤其是北方冬天作戰,棉甲的禦寒優點會被放大很多。

    4、顏色鮮明。棉甲可以染色,用於區分兵種。這一點清朝用得很溜,八旗子弟涇渭分明,易於指揮排程。

    總之,戰場上面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棉甲能取代鐵甲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無土栽培技術主要有哪些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