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侯哥農事線上

    追求高產是農民朋友的普遍心理,而種子選擇的正確與否對產量的影響具有不可逆性,簡單說就是一旦選擇錯誤到時拍大腿都沒用。但是長期以來很多農民朋友在選擇玉米種子時候容易進入兩個誤區。

    一個是玉米種子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另一個是產量越高的玉米種子越好。

    其實這兩個觀點都是不正確的,下面咱們就一起分析一下這兩個觀點的誤區在哪裡?

    誤區一:玉米種子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

    誤區分析:選擇品種要適合當地的玉米生育條件,保證玉米能夠完全成熟。也就是平均完全成熟率達到95%以上。相對而言,成熟期越長的品種光合作用和幹物質積累的時間就越長,產量相對就越高。但是不能盲目選擇生育期過長,不適合當地有效積溫條件的品種,防止越區種植。

    誤區二:產量越高的玉米種子越好。

    誤區分析:選擇的玉米品種既要高產又要優質才能實現高效,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玉米品種,我們只能選擇對我們而言相對完美的品種。有的品種品質較好,但產量一般。有的品種產量較高但品質要差一些。綜合平衡利潤最大化才是正確的選擇。

    種子選擇的正確做法

    :在當地平均正常積溫的基礎上最好保留100-150℃的有效積溫的餘度,切莫拿特殊年份的過高或過低積溫做依據。這樣才不會浪費積溫和超越積溫帶來的損失。同時還要把本地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因素也考慮進去。農民朋友們在品種選擇上要綜合分析平衡一下再做選擇,防止不必要的損失發生。

  • 2 # 大海書堂

    玉米種子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是有一定的道理。提高玉米的產量對品種的選擇很重要,我們國家注重對農業的健康發展規劃。每年的一號檔案都是關於農村和三農的,尤其對種子產業的發展和前景規劃特別重視,很多優質的種子公司都在科研培育很多優良種子,尤其玉米良種每年都推出很多新的品種,抗倒伏、抗病、高產、品質好是每個優質玉米良種所必備的。

    但每個優良玉米品種表現出來的特性是不一樣的,抗病蟲害的類別也不一樣。對積溫的要求,土壤和氣候環境也不一樣。生長期的品種主要是中晚熟品種,對積溫要求高的。正常年份的氣溫環境裡,土壤肥力高,雨水豐沛,無霜期長,對病蟲害防治到位,產量肯定比早熟品種高很多。因為生長期長的玉米秸稈大都是比早熟的品種高、而且粗壯,長出來的玉米棒子也很大,這就是先天基因所決定的。

    而且因為生長期長,玉米顆粒發育完整,千粒重高,是玉米產量高的關鍵因素。

    生長期短的玉米品種是早熟的,是無霜期短的地區優選品種,大多數的是播種時間晚,而生長時間短,成熟時間早。因生長期短表現出來的特性是玉米秸稈比較矮,相比玉米棒小一點,有早衰的特性,比晚熟品種提前很多天成熟。

    選擇玉米品種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所選擇,生長期長的玉米品種很多在肥水充足的土壤都是活杆成熟,對產量和玉米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 但因為秸稈高,不抗倒伏是對產量影響的關鍵因素,選擇抗倒伏的品種也是很重要的權衡。另外,在生長過程中合理噴施矮壯素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 3 # 吃土了農服

    首先,針對這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回答,在某一限定的情況下,這個結論成立,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而產量同生育期之間的關係還與其生育期構成結構有關,影響因素很多,小土會為您一一梳理!幫您準確的理解這個問題。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結構構成

    玉米的生長髮育階段可以概括分為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兩個階段。從出苗至玉米抽穗為營養生長階段,從抽穗至成熟為生殖生長階段。單單從生長天數來考慮,生育期延長會導致兩個階段的發育天數增加。具體品種表現為:早熟型別的玉米(約90天)<中熟型別的玉米(約120天)<晚熟型別的玉米(約150天)。

    不同階段佔總發育期的佔比也有所不同,營養生長階段:早(63%)>中>(61.4%)晚(60%),而生殖生長階段與營養生長階段相反:早(37%)<中(38.6%)<晚(40%),因此。可以大致估算出不同熟期種類的玉米兩個階段的比例大致為3:2。但在同一型別的作物中,仍存在較大差異。

    生育期型別與產量的關係

    從實驗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型別間的單株產量表現為:中>晚>早,即中熟品種的作物單株產量表現最高。但同類間品種的差異較大,即便是早熟型別,也存在單株高產的品種。

    構成同產量的關係

    早熟型別的品種隨著營養生長天數的增加,抽穗期的延遲,產量提升明顯。但在中熟與晚熟品種中,這一關係並沒有明確的相關性。而生殖生長期間短,隨著時間的增加,產量變化並不明顯。

    作物產量是一個綜合性表現,影響的因素很多,錯綜複雜,生育期長短以及構成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從傳統遺傳學理論上來說,作物生育期表現與產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受光合作業的影響,吸收養分時間越長,產量越高。

    然而這只是對於單一的品種來考慮,在群體環境,即大量種植的情況下,生育期同產量似乎存在著負相關!

    從美國1979至2005年間的玉米種植資料來看,玉米在此期間產量提升50%,生育期卻減少了十天。這種現象的出現的原因,在於美國透過提高作物的種植密度,從而提高整體的作物產量

    國內推出的比較出名,經受的住市場考驗的鄭單958便是在這種思路下誕生的產物。縮短生育期會導致作物的葉片數減少,從而能夠有更多的Sunny照射到其他的植株,使得作物的種植密度得意提升,雖然單株的產量降低,但由於種植密度的增加,每畝的產量還能夠增加。

    減少生育期同時還能夠提高農戶的種植,生產效率,也更加符合農戶的個人利益。因此,在選擇玉米品種時,選擇高耐密性,生長週期短的玉米或許能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 4 # 十星科技

    是的。只要能在你們種植區域省定的玉米品種,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生育期越短,產量越低!【過於早熟的品種,必須密植才能“維持不減產”——但是過多的秸稈會損耗過多的養分和水分——這是“早熟密植,難以高產”的癥結所在】。

    因為,據山東農業大學劉正博士、張吉旺博士的科研結果,能夠“活稈成熟”適當晚收穫6天的品種,就可以增產19.8%!

    大家想一想:20%的增產率,“沒有任何投入”而增加1/5的以上的純利潤,這樣的玉米種子,好的不得了啊!

    只是,這樣【根系發達,抗災能力強,活稈成熟】的真正的好品種,實在是太少啦,“百裡挑一”的機率吧!——因為,當前育種人員和種業公司的“急功近利,貪圖賺快錢”,99%的紅軸是“美系品種的子子孫孫”,99%的白軸是“958的的子子孫孫”——真正的有創新、有“與眾不同優勢”的好品種,實在是少之又少!正如楊大海先生所言,一萬個品種,真正能“星星點燈”的不到100個品種(1%的機率不到)。

    另外,所有審定的品種,如果葉片數量在19-21片之間,但是【審定公告】卻是生育期比對照品種相當或早熟,那就“涉嫌早衰”了——因為“根系不發達”或者抗病能力差,造成的早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官渡之戰中,如果趁著曹操劫糧的時候,袁紹打下了曹操大營,曹操還會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