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寶尬聊
-
2 # 聲釗
好吃的也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不好吃的也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在吃的時侯自己要有選擇性而且什麼東西都要掌握一個度才有益健康
-
3 # 使用者5548399759
好吃的東西,與健康之間,其實是有一條看不見的線的。這條線應該用什麼來形容呢?節制?中庸?平衡?
其實關於什麼東西是好吃的東西,不同的人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地方的不同,習慣的不同的,文化的不同,體質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覺得好吃的東西。還有心理上的不同。比如你在人民大會堂吃的,與在陋巷子裡吃的同樣的東西,和你是與什麼人一起吃的,誰介紹你去吃的,你是餓的時候吃的,還是飽的時候吃的,夏天吃還是冬天吃,分離吃還是重逢吃,味道其實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好吃的東西,只是一種主管的感覺或者印象。沒有定論。同樣的一個東西,有人會覺得好吃,比如燒烤,有人覺得好吃,有的人吃了流鼻血。
同樣的,關於食物是否健康的也是跟是否好吃的一樣的道理。是否吃了之後會讓你健康,關鍵是你會不會吃。因為,藥食同源。你吃的任何東西其實都是藥。同樣的一個蛋黃,不同的疾病的吃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你如果是從健康的角度考慮的話,那你就要懂你所吃的東西的藥性,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有藥性。而每個人的體質也有不同,疾病不同。所以你要健康地吃的話,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對於某一個體質的人吃了會不健康的食物,也許剛好這個食物卻對另外一個人是合適的健康的,他偏偏就合適吃這樣的食物,越吃越健康。比如寒性體質的人,就可以喝綠豆湯,綠豆湯對寒涼體格的人就有利他的健康。體寒的人喝綠豆湯的方法,無知的人會以為是張五本發明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無知,這個綠豆湯方是中國的經典古方,只是不懂無知的人太多。後來此方在上世紀50年代被日本人拿去用於寒涼體質的治療,取得了極好的療效。張五本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此一秘方,或者是看過日本斷食大師甲田光雄或者別的大師的書,因此而實踐過也未可知。盲目地將自己以為對的東西強加於他人,或者是滅殺自己主觀以為不對的東西,都是嚴重錯誤的行為。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在這樣做。比如綠豆本身就是極寒,體寒之人何以可以得食?自己試試,不就知道了嗎?只是體寒之人吃了綠豆湯之後,確實會有身體不良反應問題出現,但是隻要你頂住,繼續堅持喝綠豆湯,身體不良反應就會不日好轉,體內寒氣也就消除了。關鍵就在短視之人看到的是體寒之人喝了綠豆湯之後的不良反應之後,立刻下結論說體寒之人不能喝綠豆湯。這種就是短視短見之人,他們自己還以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呢。他們不知道的是,喝了綠豆湯之後,極寒的東西可以剋制寒涼,就會發生不良反應,所以當他們看到體寒之人喝了綠豆湯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就立刻馬上得出結論,你看,體寒之人不能喝綠豆湯吧?愚蠢的人都是一個德性。只看表面,不看背後。
-
4 # 使用者52691927794
燒烤,熏製食品,零食之類的,都很美味。看電視的時候來點兒這些東西是一大樂事,可是這些東西並不健康,所以還是不要經常吃,很喜歡的話偶爾吃一下就好啦。
回覆列表
很多決心開始減肥的人,都會發現減肥最難的點其實不在於運動上的堅持,而在於飲食的堅持上。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好吃的東西往往不健康,健康的東西往往不好吃。
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不健康?這是我這次主講的一個點。
在此之前,我們把這個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什麼是好吃?什麼是健康?
首先”什麼是健康“。
我一直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健康或不健康的食物。所謂健康飲食,就是當你的身體需要A時,你正好攝入的就是A,那麼A此時就是對於你身體來說的健康食物;相反,如果你的身體在需要B的時候你攝入了A,那麼此時的A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食物。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科學解釋“健康定義”的方法。
淺說健康後,我們開始說重點:“什麼是好吃”?
“好不好吃“是極具主觀意識的判斷,「好吃」的表現形式是「味道」,而「味道」透過味蕾傳輸至大腦,由大腦評估出對於「味道」的滿意程度,從而斷定這個食物是好吃、還是不好吃。
那麼,大腦是憑藉什麼資訊評估出對於「味道」的滿意程度呢?
想象一下,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一個關於「味道」的大資料庫,資料庫中集合了這個人品嚐過的所有喜歡的味道;當這個人在進食食物A時,大腦將A與資料庫中所有的味道進行比較,如果最後A聯結到喜歡的味道越多,那麼A對於這個人來說就是好吃的。
這個集合所有味道的大資料庫叫做「口味」。
「口味」由少量的先天味蕾遺傳+大量的後天飲食習慣形成;其中大量的後天習慣起決定性作用。
那麼回到問題:“什麼是好吃“?好吃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與個人「口味」資料庫的交集;交集越大越好吃,交集越少越難吃。
而,每個人的「口味」相差雖然大,卻有著一個極其相似的共性。下面就是很有意思的內容了。
先說一段不算曆史的歷史。
很早以前,人們透過狩獵獲取食物,由於狩獵需要極高的技術要求,人們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所以那時的人類傾向於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來確保自己儲存更多的脂肪以增強生命的持續性,例如高油脂的肚腩肉,五花肉等;經過長年的積累,人類進化到了今天這個程度,自然形成了傾向於攝入高脂肪的「口味」。
那麼再說一段不是歷史的歷史。
還是人類狩獵的故事。由於人類繁衍速度很快,所以獵人需要狩獵一些體型更大的動物來養活更多的人口,除了技術要求之外,還需要十分充沛的體能儲備。體能儲備意味著身體需要超高的熱量,那麼怎樣搭配出超高的熱量?糖+脂肪。糖和脂肪混合攝入之後能產生極大的熱量,這樣的飲食搭配讓人們能夠更好地恢復體力。
時至今日,任何極其好吃的食物中都少不了這對巔峰熱量組合:
單純吃饅頭相比於饅頭沾煉乳,你選擇哪個?
單純吃麵包相比於麵包配黃油,你選擇哪個?
單純喝豆漿相比於豆漿配油條,你選擇哪個?
單純吃米飯相比於紅燒肉配米飯,你選擇哪個?
……
披薩那麼好吃,是因為有那麼多的芝士;
蛋糕那麼好吃,是因為有那麼多的奶油;
……
想象一下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本質上是不是糖+脂肪的組合?
“我喜歡吃麵,這個不算吧?“
“拉麵,拌麵,湯麵...…哪個做法是沒有油的?與其說愛吃麵,本質上其實還是愛吃糖+脂肪。你試試吃一碗清水煮麵後,如果還能說出你愛吃麵,那才是真正的愛吃「面」,而不是其他東西。“
想想看,現在市場上那麼多所謂好吃的東西,有哪個不是糖+脂肪這種基本搭配的?想要從味道上留住消費者,商家必須以這個點需求點出發。
而人類從農耕時代進化到了資訊時代,活動量全然不在同一個等級上,卻同時也擺脫不了骨子裡的「口味」,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疾病年輕化等現象。
說到底,相比於人類智商的進化,人性的迭代是緩慢甚至停滯的;不是嗎?
其實,除了先天遺傳原因外,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後天養成的生活習慣所演變出的最終表現形式,其中飲食是決定性因素。
綜上所述,除了酸甜香辣麻鹹等更細分的味道偏好之外,人類的基本「口味」其實從來就沒有變過:永遠鍾愛於糖+脂肪的混合體。
合情卻不合理。
那麼回到原點問題:“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不健康?”
當你的身體需要糖和脂肪時,那麼攝入糖和脂肪就是健康的;而由於現代人類平均活動水平的降低,大多數個體實際上是不需要過量的糖和脂肪去補充能量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身體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糖和脂肪;所以糖和脂肪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健康的。
所以,好吃的東西大多數確實不健康。
然而,這不意味著健康的東西一定難吃。
這是兩回事。
健康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無須被“健康”這個框架框住,力求自己必須吃這個不能吃那個,處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空間裡,這樣的健康沒有意義。
飲食上保持一個崇尚健康的心態,偶爾放縱,張弛有度,充分體驗生活,才是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