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淚殘痕
-
2 # 醉劍書
早年就有史學家指出諸葛亮為人,長於治國,短於軍事。諸葛亮平生太謹慎小心,這種性格當政治家,治國安民平天下尚可,用於行兵打仗卻不行。兵者,詭道也。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成,正好說明打仗真的不適合諸葛亮。隆中對好看,卻華爾不實,難以實行。荊州,蜀,其實在地理上阻隔的,四川,重山峻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荊州四通八達,地勢平坦。無論兩邊誰出事,都救不了。比如關羽大敗,劉備慘敗,諸葛亮都鞭長莫及,有心救都來不及了。
-
3 # 吉恩瀚棠
隆中對做為千古一對,從它誕生的一刻起,歷史上受到的推崇和非議似乎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讚賞者認為諸葛亮“未出草廬已定天下三分”。隆中對由劉備無立錐之地到跨有荊益,成為三國其中之一,功不可沒。
反對方則認為隆中對有天然缺陷,甚至成為蜀敗的根本原因,“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無論是褒是貶,似乎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和論據,那麼隆中對究竟真的是千古一對,還是有重大缺陷的不完善戰略呢?
本人不自量力,試著逐句分析一下隆中對的主要思想,如有謬誤,請諸看官原宥則個。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隆中對的開頭這段,諸葛亮首先給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即海內大亂,群雄並起,各諸侯軍閥割據一方,連年混戰。一句話,這是一個亂世,這就是劉備面臨的局勢。劉備做為一個弱者,要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首先就要由弱變強。那麼能不能做到呢?諸葛亮舉了曹操克袁紹的例子表明這是可以的,非惟天時,抑亦人謀,即事在人為。首先堅定了劉備爭奪天下的信心。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接下來就是分析具體的形勢,諸葛亮在這裡提出兩個不可與之戰的勢力。一是曹操,因為曹操兵精糧足,且有政治上的優勢,以劉備現有的實力,是暫時不可與之爭鋒的,否則就是以卵擊石。二是孫權,孫權在江東根基牢固,且具備了地利人和,因此也不能圖謀江東,只可發展為自己的盟友。
那麼,為什麼選擇孫權為盟友而不是曹操呢?
第一點,基於道德取向。在當時的諸侯看來,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曹操不具備道義上的制高點,而孫權則沒有揹負這個道德包袱。
第二點,基於自身價值。當時曹操強,孫權弱。曹操並不迫切需要劉備這個盟友,相比之下孫權更需要劉備這個外援。這和當初賈詡力勸張繡投較弱的曹操而不是較強的袁紹是一個道理。
第三點,基於利益分配。若聯強伐弱,弱者必速亡,結果做為強者的盟友只能是為後者火中取栗,充當馬前卒,一旦弱者亡,則自身也難保。宋朝後來聯蒙伐金就是犯了這個戰略上的錯誤。
第四點,基於劉備的事業根本方針。劉備起兵的目標是“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這裡竊命的奸臣,顯然是曹操,與曹操為敵是劉備的事業根本方針,不可改變。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既然上述兩個勢力不可圖,可圖之處在哪裡呢?諸葛亮指出了荊州和益州。為什麼這兩地可取,諸葛亮做了詳細的分析,首先是這兩地在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荊州是一個大州,且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北方有漢、沔兩河做為屏障,此用武之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是要取之理由。更重要的是其主不能守,荊州牧劉表是“座談客耳”,缺乏魄力和才能,且年事已高,加上二子不協,是個可捏的軟柿子,這是能取之理由。要取加上能取,所以是“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取荊州之後,進一步便是入蜀。同樣是從要取和能取兩方面做出了闡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是要取,“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是能取。
可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前半部分,核心內容就是給劉備找一塊根據地。這可謂抓住了劉備前期屢屢失敗的關鍵,劉備和曹操、孫權的差距就是在於沒有自己的領地,東奔西走寄人籬下。戰,沒有自己可依託的後方;守,沒有自己可憑藉的險阻。因此諸葛亮指出取荊益二地,實乃一語中的。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如果取荊州和益州的目標達成之後,再怎麼辦呢?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歸納起來就四個字:內政外交。
首先“保其巖阻”,這是相當重要的四個字。不是說得到了荊益就能立即和曹操爭鋒,要先取守勢,把地盤保住。然後就是透過內政和外交手段,充實自己的實力,先把自己變強大再說,處於不敗之地再求戰。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裡的“天下有變”,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四個字。這四個字很籠統,怎麼理解都行,但其核心精神就是靜觀其變,待可戰之機。還是兵法上所說先求勝而後求戰。事實證明,此後曹魏和東吳都有變,魏國發生過三次大的叛亂以及司馬懿的政變,東吳方面孫權後期的治理大失人心,和當地士族的矛盾日益尖銳。如果蜀國能按照隆中對的策略發展,其爭奪天下的機會是有的。
最後則是出兵方略,隆中對的方略是益州和荊州兩路出兵北伐,這個方略是爭議比較大的,太祖的“其始誤於隆中對”主要就是針對這個千里之遙兩分兵力上。筆者竊以為,太祖的觀點有失偏頗,首先是無的放矢。“千里之遙兩分兵力”是對戰役層面的討論,而不是站在戰爭這個全域性高度的評價。司馬昭滅蜀之戰,同樣是鍾會、鄧艾兩路大軍南下,一路牽制姜維,另一路長驅直入,其戰術選擇就豐富了很多。而若採取一路進軍,則對手也可集中兵力駐守,一旦受阻則無計可施。
此外太祖是拿現代戰爭套用了古代戰爭,古代作戰可沒有現代軍隊的通訊指揮裝置和機械化的運輸工具。因此古代戰爭一場戰役所能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某次戰役集中的兵力過多無法統一行動和指揮,更達不到讓百萬人同時投入戰場的效果。典型的如淝水之戰,苻堅號稱百萬大軍,卻在東晉數萬人的攻擊下一戰即潰,自相踩踏而造成的損失甚至多於敵軍所殺傷的,苻堅的百萬大軍至少還有四分之三根本沒來得及投入戰鬥。再者是地形的限制也不允許集中過多兵力,典型的戰例就是夷陵,劉備佔據兵力優勢,卻受地形限制無法展開,被兵力較少的東吳一方打的幾乎全軍覆沒。
諸葛亮的兩路出兵,是獨立的兩支部隊,益州一路指向長安,荊州一路指向洛陽,都是對魏國的政治中心最直接的打擊,蜀軍雖然分兵,魏國同樣兩面受敵要分兵駐守,優劣抵消。蜀軍則可遙相呼應,任何一路取得突破都是對魏國致命的打擊。
隆中對另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就是孫權為援的方面,有觀點認為,取荊州和聯吳互相矛盾,東吳為了自身的安全,一直想奪取上游的荊州,因此這個與東吳聯盟是妄想。
筆者完全同意東吳肯定想奪取荊州,但想奪和能奪是兩回事。東吳豈止想奪荊州,他還想奪徐州,可是孫權對徐州屢屢出兵,在嚴陣以待的魏軍面前沒有佔到一點便宜。可見還是要看自身出不出問題,自身如果有問題,對手不想要的都能被奪,自身沒有空隙可鑽,對手想拿的也拿不去。關羽失荊州一在於操之過急,沒有遵循先求勝再求戰的方略,二在於大意,自己的防地空虛,為東吳所乘,從而導致隆中對最終在結果上的失敗。
綜上所述,隆中對有對形勢的分析,有戰略的謀劃,有內政外交的指導,有軍事上的方略,同時還有進有退,天下有變則進而爭奪天下,天下一旦沒變則退而求其次守住一方平安,是一個完整的戰略總規劃。因此筆者認為,隆中對完全當得起天下一對的評價。
然而,任何策略都只能指出一個方向,要想成功實現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再完美的策略也會敗於細節的失誤,但執行中的錯誤不能怪罪於策略的本身,蜀國的失敗為後來者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借鏡。
最後以武侯祠上的攻心聯做為本文的結尾,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4 # 姚小貳
隆中對的策略是沒錯的,隆中對不僅是戰略決策,也是政治決策,這兩者相輔相成,單獨去考慮隆中對的戰略決策是片面的,而以之後劉備的發展來討論隆中對更是錯的,因為劉備從一開始就沒有嚴格按照隆中對的策略來執行,隆中對中最重要的亮兩點:一種是戰略上的佔據荊益,一種是政治上的東和孫權,東和孫權劉備一開始做到了,但佔據荊益呢?劉備佔據荊益了嗎?沒有,他只佔了益州和荊州的三個郡,他從一開始就放棄了襄樊,跑到了江夏,假如他當時佔據了襄樊,依託襄樊聯合東吳跟曹操作戰會怎樣呢?一個江夏他都能守住又何況襄樊更大,兵力更多呢?假如劉備佔據了襄樊和荊南四郡外加南郡,只留給孫權一個江夏,那孫權還敢偷襲荊州嗎?明顯孫權要再考慮考慮,說白了,劉備最大的失誤就是放棄了襄樊,使得隆中對的戰略計劃從一開始就沒有被嚴格執行,而現在的人往往拿劉備佔據的小半個荊州當成整個荊州看,以此來說隆中對的戰略決策是存在缺陷,明顯是沒有研究透隆中對
-
5 # Mac和PC
按照易中天老師品三國的解釋,諸葛亮當時就分析過北方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不可與之爭鋒,江東孫權根基紮實,只剩下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了
-
6 # 我老公找不到了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反而容易淡化三國志的關鍵細節。
先來重溫諸葛亮隆中戰略的關鍵部分,蜀漢的悲喜都從這裡啟航: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如果熟悉漢末群雄的紛爭史,就會立即察覺出這套戰略的可行性有問題。
劉備當時處於劉表的監控之下,要取荊州談何容易?諸葛亮認為“其主不能守”,是從亂世英豪的角度去考慮。賈詡說劉表乃“平世三公才”,郭嘉鄙其為“坐談客”,這些說法都指出曹操有足夠實力攻取荊州,但不代表劉備有這個實力。
劉表自受任以來,一直牢牢把持荊州政局,麾下謀士願為所用,攘外不足而安內有餘。劉備實乃羈旅之客,除了名聲好之外實力極弱,若以為劉表“不能守”而採取襲殺之策,不可能達到袁紹攘奪冀州的奇效,劉備尚且不敢在手握強兵的情況下襲取成都,又豈敢在根基未穩時謀殺劉表?
事實也證明了劉備的顧慮,當劉表已死,曹操奇襲荊州,劉備寧願狼狽南逃,也不敢在局勢混亂下襲殺劉琮,就足以說明他連亂中取勝的可能性都沒有。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雖然時局艱難,但劉備還是願意按照隆中戰略去做,試試總有成功的可能,否則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這點可以從劉備在荊州刻意結交名士,以及南逃時有大量荊州官民願意跟隨上看得出來。
第一步先巴結人心,然後再伺機移花接木套取荊州,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曹操能主掌兗州,也是採取這個步驟。
但隆中戰略的致命缺陷開始暴露了。
諸葛亮將荊州定義為“用武之國”,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那裡是個四戰之地,以此為基地去奪取益州真的合適嗎?可以先從漢末的事例中對比一下“據荊跨益”的合理性。
最早將四戰之地的危害看得透徹之人,是後來曹操的謀士荀彧。
當董卓與關東諸將連兵不已時,荀彧早已洞察家鄉潁川的危險,原因就在於潁川是四戰之地,敵我兩軍疊相交戰,結果只能是此地的人畜靡有孑遺。後來董卓大軍對潁川附近地區的剿殺,完全證明了荀彧的天才預言。
荊州也是四戰之地,那它被夾擊的可能性極高,作為劉備的立足之地,根本無法與劉邦的關中、劉秀的河內相比,至多隻能比附項羽的彭城。
▲《赤壁》劇照。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與劉備身處荊州情形相似的還有曹操。
曹操是被兗州官吏請過去的,此前他也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只能硬著頭皮去了。兗州的地理形勢就與荊州差不多,當曹操東擊陶謙時,呂布借陳宮裡應外合,就只給曹操留下可憐的三座城;當曹操進攻呂布時,劉備與袁術又聯兵襲擾。
曹操在兗州時的四處征討,頗像項羽的疲於奔命,即便當他定都許昌後,那一帶的地理也沒給他帶來多少好處,最嚴重的隱患莫過於,當曹操南攻張繡時,袁紹襲取許昌的風吹草動,都能逼得他匆忙回軍,以致被張繡撿了便宜。
潁川、兗州的窘境暗示著荊州也處於相似的情況,不久這點就被曹操親自證明了。
得知劉表死訊後,曹操計劃奇襲荊州,從七月出軍到九月劉琮投降,不過兩月而已,而劉備從葭萌襲取成都卻要花一年多,如果再加上從荊州進入益州腹地的時間,結果將令人大跌眼鏡。
這個對比的結果,基本上可以說,只要劉備在荊州一有異動,曹操很快就能兵臨城下。還記得劉備曾以曹操襲擊荊州為由,向劉璋請兵回援嗎?劉備自信能以這個理由騙過劉璋,本身就說明他深知荊州所處的不利位置。
荊州處於群雄環視之地,劉備以此為據點,其擔擾程度,恐怕絲毫不亞於每晚陪著孫夫人。荊州的不利地理,是“據荊跨益”戰略的極大隱患,“據益跨荊”的可行性更高些,不過劉璋還長壽著呢,劉備也就只能打打劉表的主意了。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各位可能會認為還漏了一位對荊州四戰局勢發起挑戰的人,沒錯,就是孫權!諸葛亮的計劃是“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不過就連這點,上天恐怕也要對諸葛亮打臉了。當時孫權正在全力攻打黃祖,黃祖死後,局勢嚴重到連劉琦都要派去鎮守江夏了,與孫權“為援”這個想法又從何說起呢?
魯肅為孫權設計的東吳版隆中對裡,就明確建議“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後來甘寧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議。其實不僅荊州,孫權甚至還想要益州,周瑜、呂蒙、甘寧這些東吳重量級戰將都看出了荊益的價值,當劉備還在荊州嘆息髀肉復生時,孫權已經採取行動了,諸葛亮於此時提出據有荊州,難道不是“見事遲”嗎?
如果說諸葛亮見到劉備之前還未接觸過孫權,不瞭解東吳陣營的想法,因而沒有及時修改隆中戰略的“援吳”部分,那麼當赤壁戰後,這個理由就站不住了。
曹操襲取荊州,徹底暴露了孫權立足江東的國防隱患,張昭率先指出荊州一失,長江之險就消失了。戰勝曹軍後,周瑜急速西進,不惜以攻城硬啃的方式,也要逼曹仁丟棄江夏,原因就在於荊州身處長江上游,對東吳而言實在太重要,迫使孫權傾全力攻取。
劉備趁機搶佔荊州部分地區,以及後來發生的“借荊州”之事,都讓孫權有如腹心之疾,並很快就以呂蒙攻取三郡地,以及襲殺關羽,表達了自己誓取荊州的決心,以此徹底否定諸葛亮“跨有荊益”戰略的可行性。
大意失荊州只是戰術層面的考慮,實際上關羽敗亡與劉備病死,都直接與諸葛亮隆中戰略的缺陷深刻相關,即便經歷了赤壁之戰與奪取益州,也沒有基於吳蜀聯盟的形勢適當修改早期的戰略設計。
丟棄荊州不影響蜀漢的東部邊疆安全,特別是考慮到吳蜀聯盟這點(諸葛亮早有此打算),蜀軍遏守巫峽完全可以阻擋吳軍西進,證據就是後來即便蜀漢亡了,東吳想趁機向西撈油水,結果被蜀漢的巫峽孤軍給擋了回去。
荊州對蜀漢而言可以是個雞肋,但對東吳而言則是西部重鎮,不妨看看歷史上江東政權丟棄了荊州的後果。當晉軍攻破荊州後,東吳派出的中央軍不堪一擊,印證了張昭長江之險與敵共有的威脅;蒙古攻破襄樊,南宋旋即滅亡,昔日抗金的輝煌戰績根本無法重演。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
諸葛亮對荊州態勢的考慮不周,直接導致蜀漢建國初期的嚴重挫折,但隆中戰略真的沒有修正的餘地嗎?也不是!
劉備東伐遭遇慘敗後,東吳佔據荊州已成定局,蜀漢“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戰術雖然已不可能施行,但它的替代方案立即被東吳落實了,主管荊州的陸遜就多次出兵,與孫權攻打合肥成掎角之勢,它的效果不亞於蜀漢從荊州北伐,而且東吳北伐之頻繁,實不亞於以恢復中原為宗旨的蜀漢。
也許有人會覺得由蜀漢兩線出兵,效果要好得多,畢竟可以統一指揮。其實這個可行性很低的,秦川一線與荊州一線的攻擊物件不同,兩軍相隔距離遙遠,憑三國時期的通訊技術,很難做到相互協調,這是技術層面的侷限。
另外,從荊州出兵難以對曹魏構成威脅,荊州軍隊的主體是水軍,當初曹操挾持的荊州軍也是以水軍居多,這說明荊州軍的步兵不佔優勢,與江東地區之士卒不習步戰的特點相同。
不要以為關羽的“威震華夏”就是荊州軍的勝利,于禁之敗主要是大雨導致江水暴漲的結果,這點曹操的謀士已經看出來了,關羽的勝利不具有可持續性,在後期攻打樊城以及與魏軍的野戰中,荊州軍都處於下風。而且兩線出軍的可能優勢,也被後來事實證明言過其實,吳蜀聯兵北伐,曹魏往往採用守此而攻彼的戰術,在關中與淮南兩個戰場遊刃有餘,就算改為蜀漢兩線出擊,戰果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或者可以這麼說,蜀漢丟了荊州,吳蜀反而可以放心地傾力北伐,而如果蜀漢死握荊州不放,吳蜀只會相互攻殺,只要曹魏採納劉曄聯蜀滅吳之計,三國時代就要提前結束了。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祖籍琅琊諸縣(今諸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隆中戰略的另一個修正之處在於秦川戰場。劉備死後,諸葛亮親自率軍北出秦川,但他與魏延的意見分歧,透露了不尋常的戰略變動。魏延要仿效韓信取長安,這點明顯做不到,因為隆中戰略有個前提,就是“天下有變”,也就是曹魏內亂,韓信就是趁三秦王不穩,項羽援軍來不及支援,才迅速奪取關中,但曹魏此時的局勢很穩,對蜀軍入侵的反應非常迅速,輕率直取長安的結果很可能是頓兵于堅城之下,被魏軍包了餃子。
諸葛亮不採納魏延之計多被理解為審慎,這個理解忽略了一個地理特點。
諸葛亮不想取長安,明確表示“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隴右在諸葛亮的眼中之所以重要,就在於連線關中與隴右的那條隴道。東漢初年,佔據隴右的隗囂讓橫掃關東群雄的光武帝吃盡了苦頭,當漢軍進入關中打算上隴時,隗囂軍伐樹木以塞隴道,結果漢軍前進受阻。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東漢中期,當羌亂突然爆發時,羌人隔絕隴道讓漢廷與涼州失去了聯絡。諸葛亮肯定知道這個地理特點對關中地區的影響,首次北伐就直取街亭,而隴道就在附近。
單靠蜀漢北出秦川的孤軍很難吞併關中,但如果斷絕隴道進而佔據隴右,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東漢羌亂時隴道斷絕,引發一個異常可怕的後果,虞詡指出如果涼州與朝廷的音訊被長期隔斷,搞不好就會與羌人聯合或獨立,成為東向爭奪天下的強大力量,涼州乃天下精兵處,董卓已經讓關東諸侯見識了這點。諸葛亮也是在打這個主意,以漢室僅剩的權威,憑藉隴道隔絕的狀態,趁曹魏還未穩固對涼州的統治,拉攏涼州豪傑為蜀漢所用,這樣可以彌補蜀漢步兵不如魏軍的劣勢。
諸葛亮在丟失荊州後,修正了早期的隆中戰略。
當蜀漢大臣嚴厲抨擊孫權稱帝時,他從容地承認了兩主並立的局面,意圖是以吳蜀聯軍擊魏代替蜀漢兩線北伐;當魏延打算險中求勝時,他改取隴右之地,彌補北出秦川孤軍作戰的劣勢。隆中戰略在劉備死後,正按諸葛亮的劇本有序地改變著,但街亭之敗後,曹魏洞察到了諸葛亮的意圖,加強了關隴地區的防禦,以後的數次北伐已經回天乏術,權且當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吧!
-
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隆中對,是當時尚為素人的小青年諸葛亮同學提出的一份計劃,它的優點,是營造了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對於當時的劉備陣營而言,是極具誘惑力的。而它的缺點,就是薄弱環節太多,幾乎很難完成。諸葛亮說,不能與曹操硬拼,這個自然是對的。孫權可以作為盟友,這個也是對的。
可問題就在於,當曹操就是要和你硬拼,孫權也不願意跟你做盟友,那你該怎麼辦?諸葛的辦法,其實就是向西去,先佔荊益,再圖中原。這個看上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問題就在於:荊州在漢朝的中南部,北邊是曹操,東邊是孫權。當曹操打來,你怎麼守?事實上,赤壁之戰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諸葛亮的辦法,是聯合孫權打曹操。
這一回,確實是諸葛答對了。因為這符合劉備的利益,也符合孫權的利益。
後一個問題,便是孫權想要荊州,你怎麼辦?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告訴我們孫權很早就有奪取荊州的圖謀,事實上也真是如此,身為江東之主,無論是自保還是發展,都必須把荊州握在自己手裡才安全。所以,江東陣營,上至孫權,下至周瑜、呂蒙,都有這個心思。(事實上,周瑜的南北對立計劃比諸葛亮的計劃更具合理性與操作性)
那麼,這個問題諸葛亮是如何回答的呢?
從三國演義看,諸葛的辦法居然就是矇混,起初有個中間人魯肅,在演義中他簡直就是個白痴。而從三國志看,真實的魯肅其實也和周瑜、呂蒙差不多,只是程度上沒有他們迫切而已。
所以,荊州問題,一開始就註定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純屬不切實際的幻想。江東必定要爭荊州,那麼你劉備一方為何就不能放開荊州,一心一意地從漢中這個方向謀取大西北作為蜀漢奪取天下的基業呢?
實際上,蜀漢的敗局,就源於這個異想天開的隆中對。主要責任,不在於執行人關羽,而在於創意人諸葛亮與決策人劉備。
荊州集團和四川士族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蜀漢的滅亡,荊州兵力和人才的不足導致關羽北伐失敗和荊州丟失!這些問題的存在是否和《隆中對》的規劃有直接關係?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詩讚諸葛亮的隆中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不僅羅貫中,古往今來,不少仁人志士都對《隆中對》讚許有加,稱其是高瞻遠矚的戰略藍本。而且更神的是,憑著這一番高談闊論,一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的命運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從鄉下書生到位極人臣,最後從人又晉階成神。 對此,我實不敢苟同《隆中對》的戰略水準。 千古《隆中對》 《隆中對》的分析確實思路清晰,開篇大環境總述: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入題競爭對手分析:曹操由於智謀決策的優勢,加上鴻運高照,戰勝袁紹,並且曹操在政治上立場絕對正確,實力又強,要避其鋒芒;江東政權穩固,難以滲入,只能合作;荊州、益州是英雄施展拳腳之地,目前的主人能力差、罩不住;結論指明目標方向:劉備有皇室宗親和仁義美名的政治資本,應該兼併荊州、益州,據險而守,安撫好周邊少數民族,聯合孫權;靜待時機,如果中原有鉅變,可以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伐,平定天下。 一個高臥襄陽山林之中的書生,把天下形勢條分縷析如此清晰,在當時足以讓見多識廣的劉備嘖嘖稱奇。加上後來天下大勢變幻莫定,意料之外恰成三足鼎立,《隆中對》如何有先見之明就被吹捧的神乎其神了。 《隆中對》的命門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隆中對》便是如此,邏輯上經不起推敲。天下形勢的陳述,直到分析完劉璋,都是擺事實,說白了就是當時稍微有點兒水平的謀士都能看到的,一堆毫無參考價值的事實羅列,大家都明白的經典廢話,而後面給劉備畫的餅相當於一個人跑去對一個創業公司CEO說,假如我的計劃能實施你就可以超越馬雲,十分不靠譜。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隆中對》有哪些缺陷: 其一,缺乏可執行性;荊州、益州固然重要,如何奪取並無良策,靠武力打下來,憑詐術巧取豪奪,憑血緣取得繼承權?諸葛亮虛晃一槍沒有說明;怎麼打江山尚不明確,何談三分天下?北伐中原的時機竟然是對方禍起蕭牆,意思說的直白一點兒,就是對曹魏束手無策,曹魏自己不亂就沒轍對付它,說諸葛亮看形勢有自知之明倒是,做戰略分析就差點兒勁了。其中有句關鍵語句“若跨有荊、益”,這句後面才是讓劉備聽了血脈噴張、茅塞頓開的一張藍圖,一個若字假設,讓整個戰略價值大大折扣,誰也不知道機率是萬分之一,還是十分之一,或者幾乎等於零,甚至是負的。 其二,對劉備集團分析不準,戰略格局不高:東漢王朝統治腐敗,早已失去民心,帝室之胄、興復漢室缺乏政治號召力;劉備所行仁義,基本不被認同,忽悠人的把戲當不得真。其實劉備集團最缺的是人才,不是什麼地盤,當年曹操最慘的時候和劉備差不多,幾乎沒有立錐之地,後來能夠崛起拼的就是人才。 其三,三分天下事實多有偶然變故造成,並非諸葛亮運籌帷幄運作之功:曹操赤壁戰敗,東吳和劉備集團逃過一劫;抗劉派周瑜早夭,劉備才有機會奪取益州;張松背叛劉璋,劉備得以輕鬆入川;曹操打下漢中,沒有乘勢攻蜀,劉備免去滅頂之災;關羽兵敗荊州,夏侯惇建議曹操趁勢滅蜀,曹操同意,但不久曹操病死,蜀漢再次化險為夷。 五大不可測事件,都是劉備集團崛起與否的成敗干係所在,遠在諸葛亮的意料之外,把這些意外事件促成的三分天下歸功於諸葛亮絕對相當牽強。當諸葛亮真正做上丞相親臨一線之後,在軍事部署上的種種失敗表現,恰恰反證了其在隆中的誇誇其談。 戰略的對決 世界500強企業,很多都以人才為根本,古今中外之事,概莫如是。三國中把人才作為最核心發展戰略的莫過於曹操了,三次頒佈求賢令,推行“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方針,廣招天下人才,四海賢明濟濟一堂,終成霸業。 當年,曹操和袁紹組織義軍討伐董卓失敗後,兩個幼時的發小道別,曹操問袁紹有何打算,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而曹操卻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袁紹的認識水平和諸葛亮如出一轍,搶佔險要地盤,團結周邊少數民族;反觀曹操,水平就高多了,深刻認知到人才是根本,所以不斷招賢納士,帳下謀士如雨,有名有姓的謀士就109人,猛將如雲,三國正史上叱吒風雲的將軍一半以上在曹操麾下,更兼還有建安七子這樣的文人集團錦上添花,一流人才隊伍陣容強大、實力超群,孫權和劉備在人才上壓根不能和曹操相比。 除此之外,就首推獻策奠定曹操霸業基礎的毛玠。毛玠當時建議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恭恭敬敬地採納了毛玠的建議,這才有後來曹操的以天子名義號令天下的政治強勢和功在千秋的北方屯田工程。 據此,諸葛亮的《隆中對》實在和袁紹的分析水平、戰略格局差不多,如果袁紹和曹操不是分別的緊,恐怕分析出《隆中對》那樣一番見解是沒有問題的。諸葛亮的謀劃水平到底如何,此處可見一斑。 可以肯定地說《隆中對》是被過度包裝的一個失敗的戰略規劃,那些奉《隆中對》為圭臬的,其戰略格局又高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