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人帶孩子,現在孩子剛學會走路正是淘氣的時候,又查出缺乏微量元素需要每天戶外活動,最近我要參加考試時間緊迫,早上三點半起床學習,可孩子比較粘人,我幾點起床孩子都會醒來哭,躺著看手機課程他也會搗亂,白天必須半天帶孩子戶外活動,剩下半天孩子自己玩我可以聽一會課,但這麼小的孩子不會給太多時間,一會哭鬧,一會要吃的,昨天孩子爸不在家,孩子高興我聽了三節,今天孩子爸陪她玩他更鬧,總之哄孩子外我一節課也沒聽完,孩子爸每天目睹我的生活,卻認為我是浪費時間工作效率低,覺得別的媽媽看孩子一定什麼都可以做好,我每天碎片化時間(其實也是放鬆腦子的時間)看手機其實看的都是接受訊息,回覆訊息,關心下家人動態,瀏覽頭條回答問題等,看下關注的育兒知識,從來沒有看過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東西,孩子爸覺得碎片化也必須學習背個單詞聽個課,我是在哄孩子睡覺,這些都有聲音的,孩子睡覺時間也就十幾分鍾吧,睡著後還得乾淨做緊急家務,就這樣每天被罵浪費生命,他看孩子總是哭。 我不是問有什麼好辦法效率高,因為帶孩子不可能效率高,我要問的是如何讓一個男人相信帶孩子的不可能效率高,如何做讓孩子爸反省不去責備家人,不要沒事找事。
9
回覆列表
  • 1 # 鄴都情

    03.你可讓婆婆或母親過來帶孩子,而自己可以去上班、學習。沒掙錢易使男人看不起。我孫子一、二歲即被他母親扔在農村老家他奶奶照看,小兩口在城市打拼五、六年了,收入很高,孫子很懂事,健康成長。

    03.小孩缺營養是正常現象,主要應喝牛奶補補。民間哪個孩子還不是呢?有的醫生在民間測定,說你缺這缺哪,實為推銷藥品550元以上,是為抓錢。你應從以上3點得到醒悟。再講多了,有人埋怨!

  • 2 # 夜幕下星河

    謝謝邀請!首先我也是寶媽只不過孩子現在上1年級了,個人覺得微量元素不介意過於看中,現在好多育兒報道都講過這個可以不用參考,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除非小孩不正常生長。我也經曾經有段時間非常關注小孩營養方面,但越關注越發現自己做的不夠寶寶也沒什麼特別的變化還把自己整天整的累的不行這個打碎沒營養那個加熱時間不能過久等等,幾乎成天都在注意這個問題後來我媽就說我我那時候帶你們也沒這麼多講究你們張這麼大了帶小孩吃飽講究搞衛生就可以了,其他不需要過於計較我一想也是於是我就沒那麼在意,只要寶寶愛吃就行,不喜歡吃自己多花點心思變樣做給他吃。其實帶過寶寶的人都知道孩子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帶,尤其是剛剛有會到處爬的那種,你可以試著給自己放幾天假,把孩子丟給說話的人讓他們自己體驗或者是把孩子交付給她自己上班。我以前也是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做家務被各種變相嫌棄,等兒子2歲了我就撒手出去打工態度立馬大變樣。現在在家鄉做個銷售員一個月雖然掙不了幾個錢,但是有了自己生活孩子也兼著看好了日子也過得舒服。

  • 3 # 海上晨霧

    從陳述中可看出你先生對你要求很高,讓你馬不停蹄,還讓你身心疲憊,你先生一定是一個自身很強勢的男人,不懂得呵護女人,不懂得享受生活,這是我亂猜的。我覺得家庭和諧需雙方努力營造,剃頭挑子一頭熱不行,要和先生心平氣和的交流,學會換位思考,自我反省,按高效率安排生活和工作,一個人沒有三頭六臂,所以先做最重要的最緊急的最有效的,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個一個做。

  • 4 # 寶寶故事

    我來說兩句,看個別人的回答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文中出現的問題有:

    一全職媽媽一人帶孩子兒

    此處先留一百個同情,所有媽媽辛苦了,所有願意幫忙的老人辛苦啦!

    二 全職媽媽在帶孩子同時想提升自己或者賺個錢有難度進行的不順利,無人搭把手,被家人嫌棄,得不到理解,主要是想解決被理解的問題。

    男人沒看過孩子,根本不知道孩子長大需要付出多少小細節,操心的小問題,大問題,一個隨便的常識判斷失誤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健康,還可能是無法彌補的,身心疲憊,做到自己堅強就可以了。不要拿所謂的硬氣面子來賭孩子的健康,你賺那麼幾個錢是拿孩子的成長換來的,不值得!

    三 不是說女人去賺錢家庭就和諧了,更何況壓根兒就沒有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是一句話就解決的嗎?

    會學習的媽媽都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前幾年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老人帶也可以的,只要不影響孩子的快樂玩耍同時加正確引導,完全沒問題,如果沒人帶就必須自己帶了,交給保姆帶好像不靠譜。

    媽媽要記住了,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不管誰帶的,孩子第一監護人是父母,任何時候孩子出了問題父母都有責任,不要怨別人,所以為了安全自己帶,偶爾和老人玩玩也很開心,但老人起的作用是親情,不是保姆!媽媽也一樣,給孩子的是愛,你在家帶孩子不是付出,不是犧牲,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最後,父親也應該付出同樣的愛,同時男人應該記住,愛你的妻子要比孩子更多,因為在孩子心理媽媽是最重要的人,世界上最好的家是:爸爸愛媽媽!

    這個問題我已經強調無數次了,互相尊重理解,以愛為出發點去付出,家是講愛的地方,有時候理不那麼管用,因為道理太生硬,太冷冰冰,太無情了,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覺得在量化交易的衝擊下,手動交易沒前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