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昊天健康
-
2 # 晨曦O慕筱
現在貌似很多人都有與脂肪肝相關的毛病。
查詢了一些資料大家可以看看,區分一下自己屬於哪一種。
總體來說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華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同時脂肪肝有很多型別: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快速減肥性脂肪肝
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6.藥物性脂肪肝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透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透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
3 # 魚丸豆豆體育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華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1.肥胖
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酒精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快速減肥
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6.藥物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透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透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其他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預防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調配合理,做到粗細搭配營養平衡,足量的蛋白質能清除肝內脂肪。禁酒戒菸,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尤其要避免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2.適當運動
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3.慎用藥物
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
4.保持心情開朗
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
-
4 # 名哥說減肥
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飲酒·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營養過剩·營養不良·藥物及有害物質損害等等,即是脂肪肝的發病因素,也是肝癌的發病因素。
-
5 # 女性之友wucuixia70
脂肪肝怎麼引起的呢?一般情況下,脂肪肝是由於很多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肝細胞內的脂肪堆積過多而形成的一種病變。其次的原因是飲食過多,過度的肥胖,蛋白質和熱量的極度缺乏。這些因素都是造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常見的脂肪肝臨床表現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等。
-
6 # 使用者62432441604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華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病因
1.肥胖
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酒精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快速減肥
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6.藥物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透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透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其他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臨床表現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範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患者多於體檢時偶然發現。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見的自覺症狀,但與組織學損傷的嚴重程度無相關性。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慾不振、疲倦乏力、噁心、嘔吐、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多,誤診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術。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面板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的改變。少數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積液和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鉀血癥等,脂肪肝表現多樣,遇有診斷困難時,可做肝活檢確診。
-
7 # 大醫惠眾
脂肪肝是指人體肝臟內蓄積過多脂肪。正常時,肝內脂肪只佔肝重的3%~5%,如果肝內脂肪超過5%,臨床即診斷為脂肪肝。脂肪肝發病率的增高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關係密切。
根據病因,脂肪肝可分為營養性、酒精性、肝炎性、藥物性、內分泌性等,其中以營養過剩和飲酒過量所引起的脂肪肝最為多見。人們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在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便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導致肥胖、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三兄弟”並存。堆積在肝內的主要是甘油三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肥油”,為一種中性脂肪。嗜酒是肝臟的另一重要“殺手”,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脂肪在肝內堆積,真可謂“酒肉穿腸過,脂肪肝中留”。
另外,患有肝炎的病人,病變的肝細胞對甘油三酯的合成與代謝平衡失調,如果進食脂肪類食物過多,就會使中性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一些藥物如四環素、異煙肼、巴比妥、皮質激素等,它們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和減少蛋白質的合成,從而使脂肪積聚,引起脂肪肝。
除了前面所說的因素外,尚有許多原因,如糖尿病、甲亢、柯興氏綜合症、重度貧血、營養不良、妊娠等,像糖尿病,由於胰島素不足,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為了補充能量,體內遊離脂肪酸顯著增加,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使肝臟的脂肪合成亢進,因而引起脂肪肝。再如,有的人患有慢性腸道疾病、神經性厭食,蛋白質缺乏引起營養不良,此時脂肪動員增加,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入肝臟,從而使肝內脂肪蓄積,形成脂肪肝。所以,有的人看上去很瘦,照樣有患脂肪肝的可能。
-
8 # 中醫博士臧運華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多且複雜,下面說說這幾種原因,看看你是否忽略
一是不吃早餐。這會直接導致營養、能量攝入不足。然而上午的工作、學習往往又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久而久之,會引起營養不良和能量代謝紊亂,從而誘發或加重脂肪肝。
二是飲食不規律。不少中青年人因集中精力處理完手頭事情常錯過正常飯點,這也會埋下脂肪肝隱患。
三是三餐。早餐、中餐隨便對付,特別看重回家吃的晚餐,有時加班太晚還會增加一頓夜宵。而長期在晚上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乏相匹配的運動,會導致營養過剩,天長日久易形成脂肪肝。
四是過多的攝入零食。沒有一段完整時間吃飯而在辦公室或家裡狂吃零食。以女性居多,雖然肚子飽了,但大量高熱量、低營養食物也會導致熱量聚積、營養缺乏,從而引起脂肪肝。飲食要注意 平衡膳食更健康大魚大肉吃多了,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所以,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
健康生活四注意 科學防治脂肪肝
1.營養過剩及肥胖者,要減少飲食的熱量攝入。
2.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脂肪肝患者應從控制血糖、調整免疫做起,以促使脂肪代謝恢復正常。
3.酗酒者及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要先戒酒,同時配合保肝治療。
4.營養不良者應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並消除導致營養不良的各種因素。
-
9 # 肝寶寶
當肝內的脂肪分解與合成失去平衡,或者脂肪的儲存發生障礙,脂肪就會在肝實質細胞內過量積聚。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脂肪肝。通常脂肪肝的出現伴隨著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同時由於酗酒引起的脂肪肝也並不少見。
-
10 # 海上名醫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內科徐燎宇主任醫師介紹:
中醫認為,導致脂肪肝有以下一些原因:
飲食結構。飲食結構的問題在現代社會特別突出,中醫的講法叫做飲食肥甘油膩,也就是說吃一些高脂肪、特別厚重、特別油的東西。
第二,長期飲酒也會造成肝臟的損傷。
第三,一些疾病也容易引起脂肪肝。糖尿病會造成代謝的紊亂,引起脂肪肝;還有高脂血症引起肝臟脂肪堆積而造成了脂肪肝。還有藥物因素、炎症因等,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而造成脂肪肝。
還有情志方面的原因,長期的抑鬱狀態,會造成肝血不疏,進一步造成一連串的反應,如產生淤血,經過反覆的刺激,也會形成脂肪肝。中醫古代沒有脂肪肝病理,但是呢有從歷史文獻和報導中發現,很多記載是符合當前對脂肪肝的現代醫學認識的。古代中醫裡面叫做肝氣鬱結,或者積聚,這些症狀跟現在所描述的脂肪肝臨床表現是相符合的。
-
11 # 藥療君
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臟細胞脂肪變性引起的一種疾病,也可以通俗的認為肝臟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一種疾病。為什麼肝臟脂肪堆積多了,會是一種病呢?
這是因為這種狀況會導致肝臟的慢性炎症,也像得了肝炎一樣。如果不控制,就會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細胞癌。這種狀況還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引發一系列代謝性疾病,讓人更容易罹患高血脂症和糖尿病,危害人們的心血管健康。
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總結下來一共有以下可能的途徑。第一種就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體育鍛煉,體重超標乃至肥胖,使得肝臟脂肪堆積太多,這一種叫做非酒精性脂肪肝;第二種是因為喝酒,造成了肝損傷,肝臟代謝功能異常而造成的肝臟脂肪堆積太多,這一種叫做酒精性脂肪肝;還有一種,就是得了乙肝或者丙肝,也是因為肝臟代謝功能異常造成的脂肪肝現象。有時候過度節食減肥,也會傷及肝臟功能,也會造成脂肪肝。
脂肪肝還與代謝綜合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也就是說,那些血脂異常、血糖異常、異常肥胖和腰圍超標的人,更容易罹患脂肪肝。他們有著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胰島素抵抗和系統性的慢性炎症,這些都是傷肝的危險因素。
因此要保護我們的肝臟、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就要節制飲食、加強運動、控制體重、遠離酒精,並且要注意病毒性肝炎的襲擾。
-
12 # 醫聯媒體
脂肪肝已經成為中國危害大又具有普遍性的一種疾病,對於脂肪肝這種疾病肥胖人群比較高發,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有生命危險,那麼得了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長期酗酒。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別,而長期酗酒往往是引起脂肪肝的重大因素。酒精主要是由肝臟進行分解,但進入肝臟的酒精過多肝臟負擔不來就會產生細胞絮亂代謝出現問題,這會引起肝內脂肪沉積造成脂肪肝。而對於肝臟而言脂肪肝剛開始的危害沒那麼大,但時間長了就容易引起肝硬化。
營養不良。肥胖的人有脂肪肝大家就聽得多了,沒想到瘦的人也一樣會有脂肪吧。這是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吸收不足,導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不僅如此如果長期厭食、吃素,偏食和吸收不良一樣會因為低蛋白血癥而導致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造成肝內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
營養過剩。現在生活條件好轉,不少人的飲食都上了一個檔次,各種海鮮和肉類都可以吃得到,但長期攝入過多的植物油、動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會使身體營養物質過剩。人體這個時候會把過剩的物質轉換為脂肪,從而會導致脂肪肝。
藥物影響。現在有高達數十種以上的藥物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害而導致脂肪肝,像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四環素、某些抗腫瘤藥和降脂藥等會抑制脂肪酸的氧化,造成脂蛋白合成障礙從而讓脂肪堆積在肝臟裡面。
指導專家:劉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普通外科主任。專長: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微創外科治療,腹腔鏡肝臟腫瘤,腹腔鏡膽囊結石手術。
-
13 # 生命召集令
脂肪肝相信的大家都不陌生,尤其中老年男性,經常飲酒,在體檢的時候腹部彩超就會提示有脂肪肝。很多人並不重視,殊不知脂肪肝對健康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肝臟是我們身體內重要的器官,對物質代謝有重要的功能,當肝臟的細胞功能異常的時候,正常的物質代謝就會發生紊亂,導致肝細胞中脂質不能轉運出去,儲存在肝臟細胞,導致肝臟細胞的脂肪變性,就形成了我們多說的脂肪肝。脂肪肝形成的因素也是有很多種的,常見的就是飲食因素,日常生活中總愛吃油膩食物,不喜歡運動人,較容易發生肥胖,脂肪除了堆積在皮下外,另一個位置就是臟器,當然肝臟也不例外,所以肥胖的人脂肪肝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飲酒,酒精對肝臟具有損傷,造成慢性炎症的發生,從而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長此已久,就會導致脂肪肝的發生。另外臨床中肝炎的患者更容易患脂肪肝,由於肝炎是肝臟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也是透過影響肝臟細胞的功能進而發生脂肪性的病變。另外熬夜、吸菸等一些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作息不規律都是促進肝臟脂肪變性的因素。
脂肪肝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除了影像學檢查會發現外。所以這也是很多人不重視的原因。但是脂肪肝本身也是一種炎症性的表現,如果不注意預防,長期的慢性炎症,有可能形成肝臟的纖維化,甚至肝臟細胞增生突變,惡化呈肝癌。
脂肪肝患者,應該積極的預防,例如戒菸、限酒。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和蔬菜,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對於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以口服降脂類藥物,有肝炎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病毒的藥物。脂肪肝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視,任其發展,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就後悔也來不及的。希望大家能夠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
本期答主:韓文莉,醫學碩士
-
14 # 爆炸營養課堂
脂肪肝是肝臟上面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就是因為肝臟內部堆積的脂肪,已經超過了肝臟承受的範圍之內,甚至是已經超過了肝臟可以接受的一半或者是一半以上的時候,發生脂肪肝的機率就會明顯增大。
而很多人對於脂肪肝的理解,都是以為自己食用的脂肪比較多了,才會誘發這種疾病。實際上,每天攝入的脂肪含量只是患脂肪肝的一個因素,其中還會包括體內對脂肪合成的過程出現了障礙,或者是肝臟本身的功能出現了異常等,這些因素都可以誘發脂肪肝。
如果你是屬於脂肪肝的高危人群,就別再忽視自己的肝臟健康了,特別是對於以下這幾種人,比別人發生脂肪肝的危險都要大。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要加倍注意脂肪肝: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當中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病症。糖尿病患者出現的問題,大多是因為體內的代謝紊亂,胰島素分泌不夠最終才引發的病症。有的人說,這跟脂肪肝有什麼關係呢?
脂肪肝不是一種情況,它有兩種型別,一種是酒精性的脂肪肝,另一種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時沒有喝酒的習慣,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據相關的統計上顯示,在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當中,有高達78%左右與低達21%左右的糖尿病人群會發生這種疾病。因此,當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不同尋常的噁心、嘔吐、肝臟的部分出現短暫的疼痛感等,都要警惕脂肪肝了。
體重偏瘦的人群,要加倍注意脂肪肝:
在這裡很多人都有疑惑了,不是胖人才會患上脂肪肝嗎?自己的身材這麼好,看起來這麼苗條,怎麼會跟脂肪肝扯上關係呢?實際上,這是一個典型的脂肪肝誤區。
肝臟不僅是可以幫助我們代謝脂肪,還可以促進脂蛋白的形成。如果你每天攝入的蛋白質都不足的話,很可能就會影響肝臟的合成功能,讓脂肪的代謝不能成功的進行,最終也會誘發脂肪肝。
而這種現象特別容易出在偏瘦的人群中,以及營養不良、經常貧血的人,都要注意每日的營養供給。
經常出去應酬的人群,要加倍注意脂肪肝:
自己的工作比較忙,一到了晚上就時常要出去應酬,這類的人也容易患上脂肪肝。一方面是因為在外的就餐多是重口味、高油脂的,難免一頓下來,你整天的熱量就會處於超標的狀態,進而你肝臟就有可能積攢更多的脂肪。
另一方面,應酬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喝酒,如果喝的酒精量是比較少的話,還算是可身體一個交代。但如果喝的酒精量已經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大量的酒精以及長期的攝入,就會讓你的肝臟功能異常,誘發酒精性脂肪肝。
-
15 # 杏花島
脂肪肝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正常體檢時會有不少人發現自己有輕度的脂肪肝。據調查,目前中國脂肪肝患病率大約為25%,兒童重度脂肪肝則能達到80%。並且患病率目前逐年上升,患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情況不容小覷。脂肪肝分為兩種。一種是非酒精性的,一種是酒精性的。顧名思義,前者是排除了酒精和其他肝損害因素的脂肪肝,後者是因長期飲酒而導致的脂肪肝。
脂肪肝怎麼得的呢?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根本原因就是長期酗酒。在中國,它的發病率在5%左右。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因素就比較複雜了。1.肥胖。這是大家比較清楚的患病原因,尤其是腹型肥胖。據調查脂肪肝患者中接近70%都是肥胖者;2.糖尿病。約6成的糖尿病患者合併脂肪肝,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更高。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患者患脂肪肝的機率是相對應普通人群的2.3倍。4.代謝綜合徵。
單純性脂肪並不嚴重,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它會逐步發展加重,發展為肝炎、肝硬化。所以,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單純性的脂肪肝一般不需藥物治療。只要患者自身積極鍛鍊身體,減輕體重。控制飲食,合理攝入營養,少吃肥膩之物便可。而酒精性脂肪肝最關鍵的便是戒酒。對於有原發病的患者,積極控制原發病有利於治療脂肪肝。
本期答主:於丁雯 醫學碩士
-
16 # 郭藝芳心前沿
所謂脂肪肝,簡單地講就是肝細胞內的脂肪堆積過多了。
在健康人,體內都會有一定含量的脂肪,這時人類儲存能量的一種形式。但如果體內脂肪含量高過就不是好事兒了,很多疾病的發生(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的發生都跟體內脂肪含量過高有關。
正常情況下,肝細胞內也會含有少量脂肪,但肝臟內脂肪總量不會超過肝臟的5%。如果肝臟內脂肪含量過多,就會形成脂肪肝。
為什麼會發生脂肪肝呢?多數人的脂肪肝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
首先是肥胖。肝臟內脂肪含量與身體內脂肪含量成正比,所以越胖越容易發生脂肪肝,很多大胖子會在體檢時發現患有脂肪肝。
其次,喝酒。長期大量喝酒的人很容易發生酒精性脂肪肝。
第三,快速減肥。雖然科學減肥有助於緩解脂肪肝,但透過禁食、或者過於嚴格的限制飲食來減肥,會導致肝細胞脂肪代謝紊亂並損傷肝細胞,從而誘發脂肪肝。
第四,營養不良。脂肪肝一般被認為是富貴病,是吃得太多、吃的太好所造成的。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營養不良時,肝臟內不能合成載脂蛋白(這是運輸脂肪的工具),導致脂肪在肝臟內堆積,從而形成脂肪肝。
第五,一些藥物也可以引起脂肪肝。
輕中度脂肪肝一般沒有明顯臨床表現,重度脂肪肝可以出現食慾差、乏力、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症狀。化驗檢查可以發現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鹼性磷酸酶、谷氨醯轉肽酶增高,嚴重時還可以出現膽紅素增高。
輕度脂肪肝一般對健康影響不大,如果長期存在中重度脂肪肝且不予治療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現肝功能嚴重受損或腹水等後果。
脂肪肝的治療方法主要取決於其原因。例如,因為肥胖所致的脂肪肝(這是當今最常見的原因),應該努力減肥,減肥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合理控制飲食並增加運動。減肥不宜過快,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每月減輕2-3公斤為佳。體重減輕速度過快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長期飲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只要及早戒酒,很多患者的脂肪肝是可以完全消失的。 目前因營養不良所致的脂肪肝較少見。對於這些患者,應該補充充足的蛋白類食物,如瘦肉、蛋類等,脂肪肝可以完全緩解。
由於很多種藥物都可以加重肝臟負擔,所以不要擅自購買藥物治療脂肪肝,必要時需要諮詢醫生。
-
17 # 張之瀛大夫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不再是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了。大多數人享受美食的同時,缺乏有效的運動。於是人們體檢之後,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患有脂肪肝了。那麼,是什麼導致我們會出現脂肪肝呢?
1、超重超重的人,或者說肥胖的人中很多都存在脂肪肝,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無外乎就是能量攝入過多,同時運動量不足導致的。解決辦法也是從這兩點開始解決。
2、飲酒生活條件好了,飲酒的機會增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脂肪肝的發病率增加了。長期飲酒導致肝臟損害,初期表現就是脂肪肝,所以,大家一定注意少喝酒。
3、營養不良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營養過剩可以引起脂肪肝,殊不知,營養不良也引起脂肪肝的發生。營養不良時會影響肝內合成運輸甘油三酯的載脂蛋白,這樣也會引起脂肪肝。
4、不科學的減肥過快、過猛的減肥導致肝臟內脂肪代謝紊亂,最終導致脂肪肝的發生。
5、某些藥物長期口服某些藥物也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形成脂肪肝。所以,服用任何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
以上5點是普通人能夠常常遇到的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其實,最有效的治療辦法無外乎就是給予對症處理治療,比如說,如果脂肪肝的原因是飲酒,那就戒酒就可能很好的緩解脂肪肝病情。按照上面5條,找找你的脂肪肝成因吧。
-
18 # 肝博士楊明博大夫
脂肪肝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臨床常見的脂肪肝分很多種,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營養不良性脂肪肝,藥物性脂肪肝等。脂肪肝在臨床屬可逆性疾病,及時調整和治療常可恢復正常。如果肝內脂肪量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肥胖性脂肪肝是由於飲食結構不健康,過食肥甘厚膩,或者飲食主食太多,食量太大等原因,導致攝入過多的能量,被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引起肝內脂肪堆積,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可減少或消失。
酒精性脂肪肝據是因為飲酒後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積存,酮體在體內堆積,體內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過多抑制尿酸由腎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癥;使肝糖原異生減少,導致低血糖,有的患者發生猝死。此外還有酒精的代謝產物丙二醛可以直接導致肝細胞脂肪性變。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是因為缺乏蛋白質,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體內不能合成足夠的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不能被載脂蛋白運輸出肝細胞參與代謝,形成脂肪肝。目前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
糖尿病脂肪肝,約50%糖尿病患者可發生脂肪肝,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體重超標者,體內的胰島素抵抗是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共同發病因素。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及時終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轉,少數可經自然分娩或剖腹產而脫險。
藥物性脂肪肝,臨床應用的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透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包括抗腫瘤藥,等。
-
19 # 營養師呂麗梅
脂肪肝常見的原因:攝入的能量超標或者營養不良
1、攝入能量超標:大部分是超重的,按照國際通用標準,肥胖程度的判定可根據BMI值計算。 BMI值(Body Mass Index,簡稱BMI)為人體身高-體重指數,用來計算人體是否正常、超重或肥伴,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
BMI值計算方法:BMI值=體重(kg)/身高(m²) B偏瘦 <18.5體型消瘦,會有營養不良等風險
合格偏瘦18.5~20 體型屬正常範圍內略偏低,體型較好
標準20~22 體型非常標準,健康與漂亮可以兼顧
合格偏胖22~24 體型屬於正常範圍略偏胖,可以繼續減重
超重24~28 超重健康風險:導致脂肪堆積,不利於健康
肥胖28~30 肥胖健康風險:可導致脂肪堆積過多,易誘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睡眠窒息症、關節炎、痛風、多囊卵巢綜合症、脂肪肝等疾病。
重度肥胖≥30 重度肥胖健康風險:可導致皮下和內臟脂肪堆積過多,不僅極易產生“三高”疾病,還易發生冠心病、腦血栓、肝硬化、糖尿病併發症等,嚴重時誘發心肌梗死(心臟病發作)。
所以要先減重,體重正常脂肪肝也就沒了
如何減重:控制碳水化合物、酒、飲料、脂肪、糖分的攝入,多食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詳細的可以私聊我哦)
2、營養不良型引起的脂肪肝:
所謂的營養不是大魚大肉,喝碗雞湯,而是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均衡
所以解決的一個最好方法就是:什麼都要吃,什麼都不要多吃
回覆列表
的病因學包括脂肪肝發生的條件(誘因)和導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兩個方面。在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機體的免疫狀態、營養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均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即為脂肪肝發病的條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學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代謝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遺傳因素等。
1.化學性致病因素
包括化學毒物(黃磷、砷、鉛、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藥物(甲氨蝶呤、四環素、胺碘酮、糖皮質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歐美脂肪肝和
肝硬化
最常見的原因;2.營養因素
飲食過多、體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來引起脂肪肝最常見的因素之一,蛋白質及熱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營養不良
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主要是由於人體長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質所致,根據原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1)原發性營養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質和能量供給或攝入不足,長期不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所致,多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落後地區。
(2)繼發性營養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誘發,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及年長兒童和成年人中發生的營養不良以繼發性為多,常見於
吸收不良綜合徵
、慢性感染與炎症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質,即使熱量足夠也可引起脂肪肝。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見於兒童許多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高尿酸血癥
、高脂蛋白血癥
和糖尿病
高脂血症
等均可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
,其中以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與脂肪肝的關係最為密切。3.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及
寄生蟲
,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性細胞浸潤。近來研究發現部分丙型肝炎
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別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細胞脂肪變性。肺結核
、敗血症
等一些慢性細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營養不良、缺氧以及細胞毒素損害等因素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
恢復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誘發肥胖性脂肪肝。4.遺傳因素
主要是透過遺傳物質基因的突變或染色體的畸變直接致病的。在肝臟,它們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謝性肝病,其中
肝豆狀核變性
、半乳糖血症
、糖原累積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迴圈酶先天性缺陷、線粒體脂肪酸氧化遺傳缺陷等則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種疾病的素質,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脂血癥
等,此種現象稱其為遺傳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