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深的呼吸淺淺的笑
-
2 # 我的未來不是夢134926313
師最不喜歡的10種家長,你一定要注意了!
有時候,家長們為了讓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寵”,但,你知道怎樣“爭寵”才不會弄巧成拙嗎?首先,你一定得知道老師最不喜歡哪種型別的家長,不然自己的娃有可能悲催哦~(當然,龐曉明不希望你是以下任何一種型別)
1、過度維權型
“新班主任必須得讓每位家長滿意”“學生在校內摔倒骨折,家長索賠百萬”……學生在學校身心受到傷害、權益受到損害,家長採取正常方式維權,無可爭議。然而,一些家長“漫天要價”式的過度維權,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校、老師和學生,均會造成不利影響。老師見到這樣苛刻的家長,只會對學生“敬而遠之”。
2、甩手掌櫃型
“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您了。”這句話是家長最愛說,但是老師卻往往不愛聽。這句話看似是客套,但是話語中更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教師關心學生不等同於“母愛”,希望教師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是對教育的誤解。
3、自大型
這種家長可能是在某方面有成就,總認為自己才能卓著,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總愛指手畫腳說老師的教育方法如何不合適,總不配合學校的正常作業安排。這類家長喜歡自己提出教育模式,往往使老師們無法因才施教,教學方法理論得不到落實。
4、過分緊張型
對小孩的教育過分的重視,經常電話問老師小孩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表現,對小孩的成績一點波動非常緊張,一切以成績說話,這種家長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過分緊張關注孩子的學習反而給小孩太大的壓力,有的甚至影響老師的私人生活。
5、毫無主見型
這類家長迷信專家,迷信各種傳言,人云也雲,人家補習他也想,人家請家教他也心癢,沒什麼主見,容易受別人影響。
6、無原則寵溺型
這種家長處處不放心小孩,又捨不得小孩受苦,小孩一受點委屈就心疼,甚至有的家長見到小孩學習跟不上還怪老師教不好,小孩作業做晚一點就心酸酸的,像這類家長也是最讓老師們受不了的!
7、愛戴“有色眼鏡”型
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一說什麼就是老師沒教育到位,學校沒做到位。有些家長習慣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
8、愛打聽小道訊息型
現在網路極其發達,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家長們中各種訊息很多,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有些家長如果看到某個名冊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就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
9、急於求成型
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不會冷靜分析,著急找老師。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開小灶,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
10、背後肆意評價老師型
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有些家長會聚在一起抱怨諸如學校的功課太多,孩子寫作業時間太長,老師的懲罰手段太過嚴厲之類的不滿和牢騷。背後議論他人的好壞,是對人際關係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行為,而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巨大影響。尤其當家長說了老師壞話的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對這個老師產生不滿和輕視,影響師生關係。
如何成為老師喜歡的家長
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家長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絡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樣可以讓你們互相交流彼此的資訊,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狀況。那麼,家長要怎樣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呢?當然了,你不用刻意的溜鬚拍馬,但是絕對不要被動地等待老師來聯絡你,因為學生那麼多,老師會忙不過來。
1.重視家長會
能推掉的事情全推掉,家長會是十分重要的瞭解孩子在學校情況以及認識其他同學和家長的機會。
2.主動打招呼
在第一次見面或者接孩子回家時,儘可能多地跟老師打招呼。
3.避免家長裡短
一個老師是不樂意與你交談髮型、服飾、菜譜等這些瑣碎事的,你們只有一個共同話題就是你的孩子。
4.簡短的談話
跟老師交流時要注意把握時間,因為除了你以外,還有很多家長在等著。
5.勿以貌取人
不要因為老師看起來很年輕或者太刻板就對他產生偏見。
6.不要放鴿子
預約好的時間千萬不要臨時取消或者改時間,這樣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下次再約恐怕就很難了。
7.留下好印象
跟老師接觸的過程中,一定要表現地很溫和友好,如果老師喜歡你的話,自然也會喜歡你的孩子。
8.坦誠相待
告訴老師你們的真實家庭情況。單親或者離異或者其他情況,會讓他對孩子多一點關心。
9.參與家庭作業
現在很多孩子的家庭作業是要家長配合的,比如簽字或者提問,還有一些手工作業等需要家長積極地參與進來。
10.不聽一面之詞
在遇到需要判斷對錯和是非的情況時,一定要聽聽孩子的解釋和老師的解釋,綜合考慮再做決定,不要只聽一面之詞。
-
3 # 我的未來不是夢134926313
孩子不受老師待見 90%是家長的原因
從孩子走進學校開始,一旦被老師忽略,孩子不僅會成績下降,出現自卑情緒,在人際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礙,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還可能會自暴自棄。
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並不僅僅取決於孩子,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受家長影響更大一些。
叮噹派的派友團團媽就說過,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不是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不是常被請家長,而是老師不再注視TA,TA做了什麼都不會在意,被老師完全放棄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絕對是灰暗的。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放棄不是因為孩子,大多歲被老師“遺棄”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們不經意間的一件事可能導致了,孩子不再受老師的關注,孩子被邊緣化。
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想放棄孩子,而是被家長們逼得放棄孩子。
一、為孩子大吵大鬧,甚至打、罵老師的家長。
家長對孩子關心過甚,見不得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只要發現孩子受了一點委屈,不管青紅皂白就找學校、找班主任老師大吵大鬧,甚至辱罵老師更有甚者拳腳相向。我們先不管事情起因的誰對誰錯。
家長髮洩了一時氣憤,但是以後你的孩子在這個學校甚至這一個縣、市裡都沒有人敢管了(本來同地區裡的老師誰又不認識誰呀,更何況現在的通訊技術下,這種事其他學校不知道都難),老師也是人,沒有人願意平白攤上事。所有老師只能對你家孩子選擇放棄。
二、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的家長
學校的規定老師的規定不是針對某一個同學,也許某些規定對某一些孩子並不太合理,但是學校和老師面對的是所有的孩子,他們的規定總是有一些道理的。家長公然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了,老師只會認為家長完全由著孩子來,我管不了你家長,就更管不了能指使家長的孩子了,所以老師只能放棄孩子。
三、不參加家長會、不接老師電話的家長
老師不確定你是否還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後自己的處理方式家長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麼樣兒,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如果老師用自己普遍溫和的教育方式都無效後,處於風口浪尖的教師行業,不會擔著風險,對孩子下猛藥(就算老師知道透過什麼方式能對孩子有效),任何人都不會把自己的“飯碗”拿去賭沒有見過的人完全的信任。老師只能對孩子選擇放棄。
四、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來評判老師的家長
如一些地方領導為了自己的政績而興建示範學校,欠下鉅額的銀行貸款之後叫學校收擇校費還貸等等。我們知道:學校建設、教師工資本應政府財政負責,可由於一些地方把它轉嫁給學校,老師自然成為社會評議的物件。
再如:幾乎每個老師都會要求統一購買除課本外的輔導資料,有的家長常常拿這個來說事,其實這並非老師要這樣,而是家長要看到分數、學校要看升學率。以這些來評判一位老師,會讓老師對家長由一種被冤枉、無理取鬧的感覺。面對有這樣家長的孩子,老師只能敬而遠之。
五、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的家長
每個人都有愛屋及烏的心理,孩子給老師的印象會影響到老師對家長的印象,反之亦然。雖然優秀的教師會剋制這樣片面、情緒化的東西。(注意:是剋制不是不存在)。
在幾年前我就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老師最厭煩那種家長?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老師不是您的員工,不是你的保姆,你的趾高氣昂只能讓老師反感你和你的孩子。
教師是心靈的導師,是燈塔,是蠟燭……總之教師是神聖的職業。但是不是何時起,教師卻被拉下了神壇,教育行業、教師成為了大家口誅筆伐的物件。
但是,請你們永遠相信,教師隊伍只是出現了幾顆“老鼠屎”。整個隊伍是有高尚師德的。就算對犯了錯的老師,我也相信他在教育崗位的這些年也是在很多孩子人生裡做出了無可取代的貢獻的。
如果我們社會最後一片淨土——教育,都抬不起頭了,那麼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希望,孩子還有什麼希望,民族還有什麼希望?
每一個生命都是複雜的個體,一個孩子就使一大家子人頭疼了。而一個班主任要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上百位家長還要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種種,雖然他不能讓每位孩子成才,不能讓每位家長滿意,但是他付出的已經夠多了。
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
-
4 # 壯仔媽寶
給你講講我身邊的例項吧!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對於我來說孩子個個都是單純、可愛的,不管泛泛地說別人,只能說我不會區別對待孩子,人都是有良心的,個個那麼小,在幼兒園我就是他們的“媽媽”,但是有的家長真的是讓人受不了!
第一類家長:蠻不講理,玩命護娃型
我上班的第二年就遇到一個超級自我的家長,孩子在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爭吵”,為什麼打引號?因為孩子們的爭吵和大人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是轉頭就忘的那種,但是這次“爭吵”讓這位家長魔化了,直接跑到教室裡拽著另外一個孩子說“我告訴你,你下次要是再敢欺負我兒子,我就打死你”,我當時聽了之後真是火冒三丈,我一把就把孩子護在身後,直接告訴她”有什麼
事情你可以和我說,也可以找孩子的家長,但是不能這麼對孩子說這麼惡毒的語言”,然後把她請出了教室,孩子是個男孩,小眼淚就在眼前轉,至今這事我都很自責,感覺沒保護好孩子,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家長,玩命護娃,自私自利,最不可取。
第二類家長:目中無人,不尊重老師型
我一直都教育孩子要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是先尊重別人,總結來說就是“互相尊重”。
我之前教的班級裡有一個小朋友有些胖,然後那天早上那個孩子來,有個小女孩,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說“小胖子”,我聽見馬上說“不能這麼說小朋友,他如果不喜歡這個稱呼,聽見會傷心的”,然後那個家長就對著孩子們說“我看誰以後再叫他小胖子的”,她對我說“你們老師聽見了也不管,都不是第一次了”,態度真的是相當惡劣,我還挺冤枉的,我也真的是第一次聽孩子們這麼說,然後家長又和我喊“你們一個個算什麼玩意!”我屬於一個脾氣挺急的人,我說“你先告訴我,孩子們都什麼時候說他是小胖子了?”她告訴我是昨天放學後,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有事可以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不能再這麼多孩子面前發脾氣啊!這個家長之後我就沒怎麼理會過,真的是素質低的體現!尊重別人是教育孩子必備的素質。
-
5 # Aurora高小姐
那麼我想知道什麼樣的家長最受待見?積極主動給老師園長捧臭腳 園長想漲價積極主動的給園長裝腔作勢 一但要求交錢 積極主動配合老師和園長並且有疑問最好別問 問了人家會覺得你小氣捨不得交那些不知道什麼的費用 孩子在學校捱揍了老師不吱聲最好別找老師提及此時 否則孩子以後會被經常孤立 理由是怕你的孩子被打 沒事儘量多給老師發紅包 買東買西送禮送錢 老師家有事積極主動的不要錢給她白幫忙 家長要做到會來事 不會來事的家長一定會被老師討厭 然後孩子就會遭罪 家長們為了孩子不遭罪 敢怒不敢言 只能逆來順受 還是不合老師園長心意 轉園要離原來幼兒園越遠越好 否則各個幼兒園溝通以後會給你的孩子繼續穿小鞋 這就是哈爾濱南崗區西大橋附近幾個幼兒園的套路 家長們注意避讓 要麼孩子遭罪
-
6 # 緋寂
當然是那種以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自己就什麼都不管的家長最不受老師待見。
我雖然沒有當過老師,但我做過很多年的學生,也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
在我們家鄉那個貧困的小縣城裡,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有事,或者是別的什麼親戚。
很多父母都知道我把孩子交到了學校裡,老師就要對我的孩子全權負責,一旦出了什麼意外,都是你老師的錯。
這些父母從來沒有想過,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父母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人,也是影響最大的人。
他們不關心孩子的成長,不關心孩子在學校裡就沒受委屈,關心孩子的心情怎麼樣,只關心每學期期末能不能拿到高分,能不能考到前幾名的成績。
一個老師往往要管理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個孩子都照顧的很周到。只能說盡自己所能,儘量不忽視每一個孩子的感受。
但是父母呢,許多夫妻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也就是相當於兩個成年人在照顧一個孩子,但是他們對這個孩子根本不聞不問,只要成績不管過程。
他們認為自己只要掙錢給孩子花,孩子由老師教管就可以了,事實上在老師眼裡,這些家長才是最不負責任的人。
-
7 # 普羅旺斯下守護愛情
我就遇到了這種不講理的幼師與園長!孩子八月份到十二月份!每個月受傷,我與園長溝通!我要求調監控,人家說監控壞了!但是她們手機能用Wi-Fi,電腦也能用。我說說讓他們看孩子的傷,她們說看了也沒用,孩子已經那樣了!她們還說我,我想怎樣啊,要不帶你們去醫院啊!我只想要他們一個對孩子受傷的態度,她們竟然想我,要訛他們的錢!還讓我問別的家長,她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還說我看孩子太重了,可以考慮一下上個班或者要個二胎!還讓孩子一個人在一個桌上,說這樣就不受傷了!幼師還在空間裡說“將心比心”下面有人說誰惹著你了!她說今天遇到一個不講理的人!她們還說我們走後她們又問孩子了,說孩子說傷是在家裡面受傷的!家裡就一個孩子,我們能讓孩子受傷嗎?還有就是在家裡面受的傷,我們能去學校裡找她們理論嗎?還說我們送孩子的時候就有傷,要是這樣的話,她們有家長的手機號與QQ號!孩子受傷了,就不能問問家長,是怎麼回事嗎?還說可能是孩子,上廁所的時候,沒看見,弄傷的吧!園長還把空間對我一個人,關閉了!(我是從別的家長手機裡看到她的動態了,才知道她對我一個人關閉了空間)那個幼師把我QQ刪除了!我沒有她的QQ號了,我不過是想要一個她們對孩子受傷的態度而已。。。。。
-
8 # 獨樂樂f
就我自身而言,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那種只知道問老師為什麼他家孩子沒考好,成績退步的家長我是最反感的,感覺像是在逼問老師沒教好似的。
-
9 # 紅豆兜兜兒
親身經歷,我剛教學時,碰到這樣一個家長,她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孩子自尊心強,你別罵,要不我們孩子受不了,你也別打,我在家都捨不得打,更別說你們老師了,要是他不寫作業了,你就罰他跑圈,也別多跑,就跑兩圈,跑多了累!我提前跟你說一聲,要不出了問題了,我再找你,你臉上不好看!於是我回了她:打罵肯定不行,跑圈也不行,屬於變相體罰!同時也謝謝你能替我著想!
-
10 # 使用者6208603130
有條件的,他就絕得給孩孑交學費了,教育孩孑的事就是老師應該作的,其實想把孩子教育好是家長老師學校共同的,個人看法
-
11 # 格格巫育兒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家長跟老師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顯得輕鬆順暢;而有些家長跟老師的關係非常糟糕,在這種緊張的關係下,孩子的立場顯得左右為難,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什麼樣的家長讓老師不待見呢?1.過度保護型特點:過分溺愛孩子,在學校一有風吹草動就要找老師理論。鄰居家的小孩總是無法適應幼兒園生活,他媽媽連續給他換幼兒園,導致現在很多幼兒園都不想再收他。這類家長對孩子的寵溺毫無原則,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或是受一點委屈,當孩子在幼兒園跟同學發生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老師理論,認為老師沒有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對於這種家長,老師是非常頭疼的,班級孩子那麼多且年紀尚小,無法做到事無鉅細、面面俱到。2.不聞不問型特點:典型的甩手掌櫃,毫不關心孩子的在校生活,孩子反而成了老師的責任。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跟自己沒關係了,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老師,學校的教學活動或是家長會總是找各式各樣的理由推脫,甚至有些家長跟老師就見過兩面,一次孩子入學,一次孩子畢業。老師的教學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監督,這樣才能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學習。3.自以為是型特點:驕傲自滿,對老師的教學指指點點,不支援不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有一些家長仗著自己學歷高、能力強,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強加干涉,質疑老師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性,每當老師在群裡安排教學工作時,各種不配合,還直接指出老師存在問題,絲毫不顧及老師的想法,遇到這樣的家長,老師也是“敬而遠之”了。4.急於求成型特點:過度在意孩子的成績與名次。很多家長眼裡只有孩子的成績與名次,每當孩子退步了就開始坐立不安,私下多次與老師溝通,希望老師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甚至為了能讓老師給自己的孩子開小灶,給老師請客送禮。家長希望孩子成才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將孩子全部否定。5.暴力相向型特點:特在意自己的面子,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因為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爭執被老師請到學校或是在家長會上點到名字,就覺得自己面子掛不住,在老師面前就打罵孩子,也不聽老師的勸告,家長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扭曲,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
12 # 春宓晗
導讀:現在大寶上了幼兒園,每天在寶寶的幼兒園微信群裡就可以看到很多家長髮微信給老師,一下說天氣變熱了,麻煩給寶寶脫掉衣服;一下說寶寶回家就找吃的,是不是在學校沒有吃飽呀;一下說寶寶手上有一點小紅點,是不是跟小朋友打架了。總之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要說,微信群裡每天都很熱鬧。
其實我覺得老師也挺辛苦的,每天要回答家長們的各種問題。而且有些家長真心不好伺候呢!
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有哪幾類家長是讓老師不待見的呢?
不聞不問型這類家長的表現是: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就等於把孩子交給你了,孩子的一切就是你們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我就做一個甩手掌櫃了。
說實話孩子是你自己的,老師每天都要管五十幾個孩子,哪裡管的過來呢?如果你自己都不管自己的孩子,還指望老師去管別人的孩子嗎?雖然說老師應該教育好每一個孩子,可是畢竟老師也是人,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放任自己的孩子,那麼老師也是抱著可管可不管的態度對待你的孩子。
不分青紅皂白打孩子型有時候孩子調皮,和同學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上課開個小差,可能老師就會找家長來學校。其實老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只是希望家長管束一下孩子。
可是家長一聽說老師請家長就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一到學校,沒等老師開口說明情況就開始打罵孩子,留老師在旁邊一臉尷尬。
這種情況試問哪個老師還敢再找你這個家長來學校呢?
霸道型有些家長真的以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感覺老師就是給他看孩子的。
新聞上也播過每次給孩子安排座位就是老師頭疼的事情,座位有前有後,不可能說讓每個家長都滿意。很多的家長就是這麼無理取鬧,總是干預老師的決定,以命令的口氣要老師給孩子開各種後門。
我覺得不管當老師還是當家長的,都應該將心比心,兩個人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應該互相體諒。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
回覆列表
1、過度維權型
“新班主任必須得讓每位家長滿意”“學生在校內摔倒骨折,家長索賠百萬”……學生在學校身心受到傷害、權益受到損害,家長採取正常方式維權,無可爭議。然而,一些家長“漫天要價”式的過度維權,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校、老師和學生,均會造成不利影響。老師見到這樣苛刻的家長,只會對學生“敬而遠之”。
2、甩手掌櫃型
“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您了。”這句話是家長最愛說,但是老師卻往往不愛聽。這句話看似是客套,但是話語中更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教師關心學生不等同於“母愛”,希望教師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是對教育的誤解。
3、自大型
這種家長可能是在某方面有成就,總認為自己才能卓著,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總愛指手畫腳說老師的教育方法如何不合適,總不配合學校的正常作業安排。這類家長喜歡自己提出教育模式,往往使老師們無法因才施教,教學方法理論得不到落實。
4、過分緊張型
對小孩的教育過分的重視,經常電話問老師小孩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表現,對小孩的成績一點波動非常緊張,一切以成績說話,這種家長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過分緊張關注孩子的學習反而給小孩太大的壓力,有的甚至影響老師的私人生活。
5、毫無主見型
這類家長迷信專家,迷信各種傳言,人云也雲,人家補習他也想,人家請家教他也心癢,沒什麼主見,容易受別人影響。
6、無原則寵溺型
這種家長處處不放心小孩,又捨不得小孩受苦,小孩一受點委屈就心疼,甚至有的家長見到小孩學習跟不上還怪老師教不好,小孩作業做晚一點就心酸酸的,像這類家長也是最讓老師們受不了的!
7、愛戴“有色眼鏡”型
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一說什麼就是老師沒教育到位,學校沒做到位。有些家長習慣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
8、愛打聽小道訊息型
現在網路極其發達,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家長們中各種訊息很多,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有些家長如果看到某個名冊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就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
9、急於求成型
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不會冷靜分析,著急找老師。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開小灶,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
10、背後肆意評價老師型
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有些家長會聚在一起抱怨諸如學校的功課太多,孩子寫作業時間太長,老師的懲罰手段太過嚴厲之類的不滿和牢騷。背後議論他人的好壞,是對人際關係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行為,而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巨大影響。尤其當家長說了老師壞話的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對這個老師產生不滿和輕視,影響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