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留守兒童是像紮在心中的軟刺,目前甚至達到了6000萬人,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孩子在長大後又該怎樣面對父母?讓孩子留守,父母真的做得正確嗎?父母又是怎麼看待孩子,孩子怎麼認為父母,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5
回覆列表
  • 1 # 幸福幫

    留守兒童,在學習心理學的人士看來,是個社會巨大隱患。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留守兒童,所有隔代教養。

    1~3歲,秩序敏感期;1~3歲,空間感敏感期;2~3歲,生活習慣敏感期;2~3歲,物權敏感期;3歲左右,懂得抑制敏感期;3~4歲,執拗、逆反敏感期。

    孩子的秩序敏感力表現在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這個時期,是引導孩子瞭解秩序、空間關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好時機,也是讓孩子懂 得與家人和小夥伴分享物品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搭積木、擺放玩具等遊戲。家長要採用講故事、走親訪友、延遲滿足等方式也是培養同情心,愛心和良好 性格的重要時期。

    2~4歲,獨立意識敏感期;2.5~4歲,合作意識敏感期;2~5歲,生活規範敏感期;2~5歲,人際關係敏感期;3~6歲,文明自律敏感期。

    在這個時期,是教孩子知曉規矩的關鍵期。父母應逐漸引導孩子脫離以自我為中心,鼓勵孩子多與別的孩子交朋友。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儀,訓練他們養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後適應社會規範。

    淺談留守兒童之弊:

    1、留守兒童多生活在農村,鄉下。帶他們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不高,勞務繁重,因此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方面非常忽視。

    2、老人年齡大,身體不好。而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一些老人會遏制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經常覺得無趣,無聊,死氣沉沉。

    3、本身在外打工的父母因為繁忙的工作,也接觸不到家庭教育的知識。夫妻本身問題重重,孩子不在身邊可以說把養育孩子的責任交給了長輩,對夫妻本身的磨練和成長也是不利的。

    淺談留守兒童之利:

    1、年輕夫妻有更多機會去闖事業,能夠改善家庭環境。

    2、老人有小孩在身邊陪伴,增添些許樂趣。

  • 2 # 使用者193522605

    一、養不教

    當時就有人發了一篇名為《養不教的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未來的最大毒瘤》。

    在如今的農村,外出打工的居多,村裡的初中生、小學生大概都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上學。小編上次從城裡回家的時候,路過我們那的初中的時候,看到一群小男孩手裡拿著棍子,磚頭在打架,感覺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長度、時間都不太滿意的朋友,找蔚一個k兩個u後跟266,堅持個把小時不是問題旁邊還有幾個小女孩不但不勸架反而互相亂罵,語言粗俗不堪。小編當時就懵了,當年小編上初中的時候,打架的雖然有,但都是男孩子鬧矛盾打一架,可沒見過這樣男女混合打的場面,也沒有見過拿著棍子、磚頭打架的。

    一、家長在城裡打工,管不了

    二、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管不了

    三、學校老師只管學校範圍內的事兒,出了學校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四、派出所哪有警力管小孩子這點兒屁事

    五、村委會.......

    二、幼不學

    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髮空恨讀書遲。

    這是以前小編讀書時常愛寫到本子上的座右銘。雖然小編那時也有很多孩子不愛學習,但是大部分還是都有點兒上進心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都比較窮,上學又得交大把學費,每次交學費的時候,小編都默默勵志下個學期一定要好好學習,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

    但現在,很多農村中小學都已經實行義務教育了,學費免了,上學不花錢了。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這也會讓如今的孩子不再珍惜學習機會,產生一種“老子想學就學不學就不學,又沒花你家的錢”的思想。

    這是其一。

    其二是,時代不同了。以前學習是為了以後賺大錢,但是如今農村留守兒童的孩子和父母發現,不學習,不上學也能賺錢啊。他們能拿出來許多身邊的人當例子,某某在東莞打工一個月四千多比某某大學畢業工資還高,某某自己在家裡養牛如今已經蓋了兩座新房了........

    三、誰之過?

    首先,養不教,父之過。

    這話誰都會背,但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真的是父母的過錯麼?

    養不教,第一個字是養。如果農村父母回家教育孩子,那麼他們怎麼來“養”孩子呢?在城裡打工,養得起,教不著,要是在農村務農,恐怕可能連養起都有困難了吧?

    其次,教不嚴,師之惰。

    如今,孩子在學校裡都成了寶,老師是不敢打的。體罰對不對小編不敢妄加評論,但是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下,打孩子幾下可能是在幫他。現在教師只管教知識,不管教作人,只管佈置作業考試,不管其它,成績好的學生啥都行,成績差的學生隨他去。如此教學模式也應該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負一定的責任吧?

  • 3 # 妞妞媽媽

    一是留守兒童從小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老人照顧他們的生活,從心理健康上會有一些問題。

    他們心裡是多麼期望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因為父母在外地工作,他們很少能夠看到父母,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年齡大了,文化程度較低,一般不能給到孩子需要的溫暖和愛。我女兒同學就是這樣長大的,她已經工作了,她說和爸爸媽媽見面都不知道說什麼。

    二是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辛辛苦苦工作,節約用錢,把微薄的工資寄回家供孩子上學。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只是大多數孩子可能不如意。同時,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是隔著一層,很難融洽。

    三是留守兒童因為疏於管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親情淡薄,容易出現各種社會問題。打架鬥毆、法律意識淡薄,自暴自棄等等,這些又加劇了他們的各種問題。

    希望未來留守兒童越來越少,也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陪伴孩子長大。

  • 4 # 機械工程師雷紅

    我反對動不動就談留守兒童的問題,就像前幾年談梁山兒童在深圳打工一樣,別老用道德來綁架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如果生活可以,如果有選擇,傻子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的父母,誰不想天倫之樂?所以,要談留守兒童,要談留守老人,先談怎麼解決問題,沒有解決辦法,就不要談,裝逼誰都會,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措施,方法,而不是假惺惺的道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熬夜吃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