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道論國學
-
2 # 雨宸言之有禮
個人覺得還是商業元素為主導。一些古裝片的帶動,一些國風熱的歌曲,催使漢服熱潮。一些年輕人在穿著漢服的時候,並不知曉漢服的文化底蘊。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在穿著時的區別在哪裡?著漢服時,相應的髮型如何設計?每一種花紋圖案有什麼意義?
包括時下現代人的焦慮,想要找尋一些有意義的突破口。
-
3 # 三月4670
我覺得你說的這兩種都有,但是我覺得真正最主要的應該是民族自信心的增強。
並不是我戴高帽子。記得早幾年西方節日盛行的時候,許多年輕人甚至都不屑的過傳統節日。這裡面除了商家的推波助瀾,更主要的是西方文化的侵蝕。但隨著國家實力的日益增強,國家自豪感也日趨增加,對中國文化的普遍認同感又回來了,傳統節日的意義也逐漸的受到年輕人的認可。而在這方面,文化工作者不斷深入的開展,挖掘傳統文化的意義和精髓,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至於這個例子,我認為還是自己綜合國力的強盛才會帶來自身各方面的共同發展。
所以呀,說到底還是有個強大的國家,團結的民族才會有幸福富足的日子。
-
4 # 郭間維
我覺得還是商業元素佔主導,觀點如下:
1、漢服穿起來好看,特別能代表錦繡中華,但袖長裙長,日常生活不方便!
2、如果你穿漢孤零零的走在夜晚的大街上,是不是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3、畢竟是小眾人穿,喜歡的人很多,但真正敢穿的還是少數。
4、所以我覺得更適合商業炒作的元素,更能吸引別人的目光!
-
5 # 曉楓微紅
據我看來,當下的漢服熱潮,既有商業元素,也有藝術元素。而兩者之間,應該是互惠、互利、互補的關係:既商業也藝術。
我一個同事的小侄女,今年剛讀小學一年級。但從其開始啟蒙之後,就開始了“復古”的改造……據說剛開始時是很偶然的一個機會:她媽媽(同事的嫂子)給當時才三歲多的小侄女報了一個音樂興趣班,原本打算給她學鋼琴。帶侄女去報名時,那個舉辦培訓班的琴行裡各式各樣的西洋樂器都不被放在眼內,卻對古箏一見傾心。
從此一週三次去學彈古箏,還愛上了老師的古風裝飾……老師為了跟古箏的氣息更般配,平時上課都穿特意淘回來的古裝……有時候是仿清朝的小鳳仙裝、有時候是漢服、有時候又是自己認為好看的混搭,大方向都是古風系列。同事的小侄女獨愛漢服…除了衣服,還特意留長髮,平時就讓媽媽給扎兩個丸子頭,後腦勺留一圈散發。配上大大的眼睛、白白的面板,倒是很有古風小丫的風範。
自從學習古箏之後,小女孩的媽媽為了打造這個古風小美女,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可不少。平時媽媽還能自己應付著打扮女兒,但遇到比賽的重要場合,就必須要找外援了……找專業的形象顧問幫配衣服、梳頭、造型。這一下子經濟上付出的資料就很“可觀”了。幸虧小女孩在學古箏的過程裡面,除了參賽時成績比較理想,相對給付出大錢的父母帶來安慰外,小女孩也因為跟這些愛音樂愛藝術的小孩接觸比較多,受到藝術的薰陶,言行舉止讓人稱道。
這個小女孩的例子比較突出。從她的身上,既可以看到商業運作的因素,也看到藝術對一個小孩子的營養和塑造。商業跟藝術之間,也很難簡單的說是先有商業(商機)的因素,還是藝術的發展需要衍生了商機。一個商業行當的興起,串連起來的,就是一個商業鏈……漢服-服裝業;形象顧問-髮型、化妝業;古箏-樂器製造業;興趣班-培訓業;比賽-演出-娛樂業……還可以影響、發展很多邊緣行業。
所以漢服熱,既是商業、也是藝術的共贏。當然,象這個小女孩這樣出自真心的喜歡之外,還有一小部分人的漢服熱,純碎是“作”……為了與眾不同、東施效顰而已,跟藝術不沾邊。
回覆列表
我覺得在漢服剛起步階段還是以商業元素為主導。商家賣漢服是為了賺錢,當我們對於傳統元素喜愛越來越多時,傳統元素也會越來越發揮大它的作用,畢竟二者也不是完全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