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帖木兒大都督

    結繩記事-石壁雕刻-竹簡刻字-絲帛傳播-手抄本-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你的名字裡面的紅繩就是結繩記事的一種體現。

    我們一般說的印刷術,指的都是宋代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大幅提高印刷效率,使得書籍普及化提供了土壤,也是宋明之後理學發展的基礎。隨著阿拉伯人的商隊,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對於歐洲啟蒙的發展功不可沒,成為了資產階級打破神學壟斷的最強武器。

    在活字印刷術出現前,在市面上流傳的常用書籍,大部分都是時人的手抄本,價格昂貴且不易儲存,大多數書籍都被有錢人收藏,平民很難接觸的到,讀書人想要讀書,往往需要去四處借書,然後一筆一劃抄錄下來。我們常常聽說的古人借書,才子登門的故事,都是由此而起。

  • 2 # 創意發源地

    陶刻石刻

    大約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知道在陶器上刻畫示意符號,過些符號由豎道、橫道、斜 道組成,約有二三十種,這可能就是中國原始文字的起源。類似下面這種。

    甲骨文字到了3000多年的的商代後期,中國的文字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了。那時的文字大都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後人稱之為“甲骨文”。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由甲骨文發展來的。在可認識的漢字中,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體系,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單字約在5000個以上,能夠認識的約1700字;甲骨本身很笨重,並且多已破碎,甲骨文的形態和我們今天的文字差別很大,一般人幾乎不能認識它;而且文字的內容都是關於占卜的記錄。佔就是占卦,卜就是同事,商王凡事必須透過占卦來決定。占卜的記錄,叫做卜辭。卜辭用詞簡單,內容廣泛,許多內容目前還不清楚。

    鑄鼎銘文

    大約從商代後期起,我們的祖先又開始在青錒器上刻字鑄字。有的是在器物鑄成後刻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對器物的所有權;有的是在鑄造器物時就鑄上一篇紀念性短文,說明作器的原因、用途等。青銅器上的這種文字,一般稱作“銘”(俗稱金立)。銘文少的僅一二字,多的達幾百字。象赫赫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在鼎腹的內壁上僅有“司母戊”三十字;西周晚期著名的毛公鼎,銘文多至497個字,為現存青銅器上最長的銘文。我們從發現的銘文裡可以學到許多歷史知識。但是,青銅器是當時最珍貴的器物,多為統治階級所專有。

    竹簡

    大概也是在商朝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會用毛筆和墨在竹木簡上寫字了。竹木簡就是細長的竹片或木片,每片長約一二尺,寬約半寸左右。每片多的寫三四十個字,少的寫七八個字。一個檔案要用上幾十片或幾百片,一部書要用上千片。成百上千的竹木簡,需要按順序用麻繩把它們編連起來,麻繩容易斷爛,所以有時用絲繩,叫做“絲編”,有時用熟皮帶,叫做“韋編”

    通常是先編後寫。編串起來的竹木簡,古時候叫冊,通常一冊是一篇完整的文字,所以又叫做“篇”。直到今天我們還沿用著冊和篇的名字,只是冊篇的概念有了一些變化。古人把寫在竹木簡上的書稱做簡冊,有了簡冊,古人讀書的條件就好多了。但是,也有諸多不便。首先,讀起來還是夠麻煩的。竹木簡不但翻動起來相當笨重,而且日子久了,翻動的次數多了,編串竹木簡的繩子、皮帶都還容易斷,帶子斷了,簡的次序一亂,就不容易讀,要整理和重編又得花費許多時間,中國古代的大學問大教育家,他老年時用功研究《易經》,由於時常翻動,那竹木簡的皮帶就斷了三次,這就是人們說的“韋(皮帶)編三絕”的典故。由此可見讀簡冊的困難了。其次簡冊體積大,分量重,攜帶很不方便。據說戰國時候有個學問家惠施,他外出旅行常用五輛車裝載著隨帶的書籍,所以後人稱讚讀書很多的人為“學富五車”。其實五車簡冊的內容遠遠比不上今天的一車書了。漢朝有個文學家叫東方朔,他寫信給漢武帝獻策獻計,這封信一共用了3000多片竹簡,要用兩個人才拾得起來。漢武帝用了兩個月時間才看完。還有,東漢初年,光武帝把圖書搬到洛陽,就用了2000多輛車子去裝運。

    絲帛

    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寫在絲織品上的書出現了。絲織品有縑、帛等名稱。所以這種書就稱做“縑書”“帛書”。戰國時期的《墨子》書裡,有“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的記載,可見那時帛和竹木簡已經同時並用了。漢代的著作裡,更常用竹、帛二字表示記錄,竹帛成了書籍或歷史的代名詞,成語“名留竹帛”就是名留史冊。長幅的帛書總是捲起來收藏的,因此就有了“卷”舸名稱。古時“卷”和“篇”都是計算書籍數量的單位。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是一部記錄國家圖書館藏書的書籍目錄,其中記錄的書有用篇計算的,有用卷計算的,而用卷計算的不到用篇計掉的一半。篇指簡書,卷指帛書,這說明漢代的主要書寫材料還是竹木簡,帛書還不普及。很顯然,竹木簡比帛便宜很多,儘管沒有帛輕便,但還得使用它。不過帛書到東漢時還是相當流行的。《後漢書·儒林傳·序》記載,東漢末年,軍閥董卓脅迫漢獻帝從洛陽西遷長安,政府和宮廷的帛書遭到很大破壞,軍人取帛書做成帷帳車篷,製成袋子,可見當時帛書的數量是不小的。帛書柔軟輕便,可隨意摺疊或捲起,閱讀、攜帶、儲存都很方便,它的出現和流行,為古人讀書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紙書

    西漢時候,當人們還用竹帛寫字時,就有了一種絲質的“絮紙”。紙字的左半邊是“糸”,就是固為原始的紙是用蠶絲纖維製成的。那種絮紙可能是漂冼綿絮的勞動婦女首先發明的,是她們從廢料中揀出殘餘的蠶絲纖維製出的副產品。由於原料來源有限,產量不多,絮紙並沒有用作書寫材料,但是它提供了一個可貴的造紙方法。隨後,勞動人民在製造絮紙經驗的基礎丄,又製出了最早的植物纖雛紙——麻質的紙。不過早期的麻紙很粗糙,還不足以代替縑帛和竹木簡作為書寫材料。到了東漢時期,宦官蔡倫總結了勞動人民的造紙經驗,和有關工匠共同設計,利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等廢料,從中提取植物纖維來製造紙張。公元105年,一種輕便便宜又能大量生產的植物纖維紙試製成功了,從此,造紙術流傳各地,紙的應用也就推廣開了。有了紙張,古人讀書寫字就有了良好的條件。到了魏晉時代,紙張逐漸取代了笨重的竹木簡和昂貴的縑帛,紙寫本書籍流行開來。但是,在書籍全靠抄寫來流傳的時期,古人讀書還是相當困難的,文化的普及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部長篇鉅著,就得抄上幾年甚至10幾年的時間,不但耗費了許多時間和人力,而且抄來抄去,容易復發生錯誤和脫漏。一有抄錯抄漏,往往把原書的意思都毀了。一部寶貴的著作,假如只有一千或兒幾抄本,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這部好書就容易被毀滅掉。中國古代有不少有名的典籍因此沒有儲存下來,實在可惜得很。

    從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在印刷術出現之前,我們的文化傳播大致就是經歷了陶刻石刻、甲骨文、鼎刻銘文、竹簡、絲帛以及早期的紙質書本手抄等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現代步槍有那麼重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