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自月亮的他
-
2 # BioReport
毫無疑問。《Nature》和《Science》是綜合類期刊裡最頂級的存在。我導師博士後期間以單獨第一作者的身份出了兩張《Nature》,後來我們也一起出過《nature》子刊。
看一下2008年期刊影響因子排名。除去分數爆高的醫學類期刊《JAMA》《NEJM》《Lancet》之外,就是《Nature》和《Science》。除了主刊之外,這兩個雜誌的子刊也是眾多科研工作者夢寐的期刊。
如果說《自然Nature》主刊只有40分,比醫學期刊稍遜一籌的話,整個自然出版社(Nature Publishing group)獨領風騷,影響因子超過25分的子刊就有9個,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更是在去年超越主刊,以41.67的領跑《Nature》系列。
所以說《nature》系列,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期刊出版集團,沒有之一!
《Science》主刊比《Nature》毫不遜色,但子刊影響力稍微差一些,但最近也推出了《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等子刊迎頭趕上,短短數年,影響力狂飆幾倍。
中國最近大力引進海歸人才,以“青年千人”計劃為例,入選的科學家手上都有一到兩張《Nature》或者《Science》,這兩個期刊的文章是全世界學術機構的敲門磚。出那麼兩篇,就足以在中國前30,包括清北的學校或者一個教職,在一般的985高校,直接獲得博導,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院的職位,而且不限年紀。
90後美女學神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就是因為在《Nature》上發表重要文章而入選青年千人,擔任博導,國家以及當地政府給出了,基礎年薪50萬,住房補貼100萬,科研啟動經費最高可達5000萬元的超高待遇,
國內很多科學院院士,也是發了《Nature》才能評上的。
全世界有幾百萬科研工作者,能在這兩大神刊發表的人鳳毛麟角。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就足夠讓一個科學家脫穎而出。
-
3 # 永珍顯微鏡
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從來不關注學術吧?每年的諾貝爾獎研究成果(或者說是被收錄在子期刊內)基本上都是出自這兩個期刊。是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的最頂級的學術期刊。
-
4 # 柳小慶
除了醫學領域的柳葉刀等三大神刊,生命科學領域的頂級期刊非NCS莫屬了。N——nature、C——cell、S——science。科研領域裡的各科研人員,誰要是能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上一篇NCS那麼基本上可以奠定其在同領域的“江湖地位”啊。這種級別的論文也是各種人才評選以及職稱評定的敲門磚,也是最高榮譽之一的院士評選的重要基石之一。在這三大頂級期刊中,science的子刊最少,其次是cell。nature的子刊多如牛毛但也水平高的嚇人,其中NG和NB的影響因子有時甚至比nature還要高。NG(nature genetics)側重於基礎研究,有些認識年輕PI就是有幾篇NG上的傑青,有年輕的副高因一篇NG上的拔尖或優青。所以,NG也是很多人不敢企及的牛刊啊!另外一個是偏重應用技術的NB(nature biotechnology),“NB”是不是很熟悉的俗稱,你這個人很NB,從這個角度也可說NB的影響力啊!
說起NB也許一般人不是太清楚,但是一定會知道那風風火火的“韓春雨事件”,因為韓春雨副教授在一個不太知名的高校——河北科大發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的突破性研究——NgAgo技術,這個技術比風頭正勁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更先進好用。而這個研究工作正是發表在NB上,鑑於這個雜誌的超級影響力和其研究本身的超級影響力,所以在全球引起了熱議並進行相應的驗證應用。河北也因此撥了大量經費讓其建相關的實驗室以及其他各項榮譽。但是好景不長,全球各地以及本國的一些實驗室均沒有重複初期實驗結果,各種質疑聲紛至沓來,而他本人也沒最終給出有迴應,所以最後論文撤稿了,然後沒有了然後。這個是在此僅僅是為了說明NB期刊的影響力。不然,你投個連SCI都不是的期刊,鬼才去搭理你。
因此必須要順便要說明的是,那些說轉基因有害的“研究成果”要想讓人信服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刊發在國際知名期刊!你看黃金大米首次就在2000年刊發在science上。就算不刊發在NCS上也要在對應的子刊或者專業領域的top1吧。這樣影響力才足夠,才會能說明問題。
-
5 # 文宇佳成期刊論文網
誠惶誠恐,作為一個期刊從業人員,老實說,這樣級別的期刊是我這輩子都應該接觸不到的吧,題主敢問這樣的問題,說句冒犯的話,一定不是有實力在這兩個期刊上發表文章的人,提這樣的問題多半是滿足自己一顆好奇心,老實說,在我一個普通人淺薄的世界觀裡,這兩個已經是最頂級的期刊了,別的我沒聽過,也不懂。
-
6 # 地震博士
《nature》和《science》當然是頂級期刊了!
雖然,有一些專業類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要遠高於《科學》和《自然》。比如上圖中的《臨床腫瘤雜誌》其影響因子高達187.040,是《科學》(影響因子37.205)和《自然》(影響因子40.137)影響因子總和的2倍還多。但是,由於這些高影響因子的學術期刊大多數只是專注於醫學類的學術進展。因而還是無法和《科學》和《自然》這樣專注於所有學科門類的實際影響力相比。畢竟雖然醫學是人類關注的熱點,但是人類的發展還需要其它各個學科門類。
因而我們不能單純拿影響因子這樣一個評判標準來武斷的得出,《科學》和《自然》不是頂級期刊。而世界公認的事實是,《科學》和《自然》一直世界學術研究最新、最具代表性成果的風向標。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們都以在她們上面發表文章而為榮。而世界上的科研工作者也時刻透過她們來關注自己學科領域和其它學科領域的最新發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近一些年來的重大科學發現都是先在《科學》和《自然》發表,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以後,各國科學家協同研究以後取得的。
可見,《科學》和《自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頂級科研學術交流平臺。 -
7 # 花熊老師
《nature》和《science》是頂級期刊嗎? 兩刊當然是!
但是對於天文學來講,因為Nature和Science兩刊對論文選擇的偏好問題,傾向於報道更新的宇宙探索發現之類的文章,而因為研究的不透徹等因素所以Nature和Science兩刊刊登的很多天文方面的研究論文的解釋都是錯誤的。這也是很多天文研究者詬病兩刊的主要原因。嗯,我現在就正在寫一篇批判Nature發現雙黑洞論文的文章。在某種程度上,Nature和Science兩刊的一些讀者並不是專業科研人員而是普通讀者,因而Nature和Science兩刊的論文撰寫和其他更為專業學科期刊有很大不同。但基於某些因素,特別是中國對SCI的崇拜,現在對Nature和Science兩刊的崇拜,使得在Nature和Science兩刊上發表文章成了很多科研人員的夢想,因為這往往會帶來獎金、基金課題和職稱等額外的收穫。對於天文專業而言,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Astronomy & Astrophysic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更為專業,是天文學研究的主要論文刊發地,很多成名天文學家會往往把論文發表在這些專業期刊上而不是Nature和Science。
這些年國內對Nature和Science的突擊,國內很多天文學家都已經在兩刊上發表了文章。但在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中國天文學家還屈指可數,在我的印象中應該僅有兩位。如果說在Nature和Science發表論文是展現科研工作的亮點的話,則在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就有獲得終身成就獎的意味了。
回覆列表
《nature》創刊於1869年,週刊,兼顧學術期刊和科學雜誌,即科學論文具較高的新聞性和廣泛讀者群。論文不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學貢獻”,還必須“令交叉學科的讀者感興趣”,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它不是單一雜誌,而是由系列刊物組成的。它分為三類:
第三類,臨床醫學類期刊,對醫學領域重要的研究進展做出權威性解釋,並促進最新的研究成果轉變為臨床實踐。
《science》是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science》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同時適合一般的讀者閱讀。該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創辦,全年共51期,為週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在國際影響力和威望上,雙方可以說棋逢對手,難分伯仲,最著名的,是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方面的激烈競爭。但是,science曾發表過一些論據造假的論文,8篇由德國物理學家Jan Hendrik Schön發表的論文,南韓生物學家黃禹錫發表的關於人體幹細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論文等,而招致批評和質疑。在或多或少影響了它的聲望,好在刊物能夠及時採取改進和調整措施,恢復了它的嚴謹性和國際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