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答血糖高是否為糖尿病。根據1999WHO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的是症狀和血糖,但情況不同,標準不同。符合以下3種情況之一的,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等,加上隨機血糖(靜脈血)≥ 11. 1 mmol/L。
②空腹血糖(禁食8小時以上,靜脈血)≥7. 0 mmol/L。
2010年ADA建議採用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診斷標準,2011年,WHO也推薦有條件進行這項檢查的國家和地區採用此標準。因為中國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不統一,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採用標準檢測法,有嚴格質控,正常參考值在4.0%~6.0%的醫院,可以用6.5%進行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創傷、急性感染或其他應急情況也可能導致血糖增高,如果存在這些應激因素,又沒有糖尿病病史,則當在應激消除後複查。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與前一標準不同,也是採用75gOGTT試驗,在空腹、糖負荷後1小時、2小時的血糖診斷值為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一值超過此標準,即可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由此可知,不同情況下的血糖標準是不同的,但如超過診斷標準,排除應激狀態,還是應該診斷糖尿病的。
對於血糖的控制,2013版的指南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6.1~7.0mmol/L,餐後7.8~11.1mmol/L)應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來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並定期隨訪,給予社會心理支援,定期檢查血糖,關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血脂紊亂等),並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糖尿病患者則包括健康教育、營養治療、運動治療、戒菸、藥物治療等,且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對於重度肥胖者,還可進行減重手術治療。有句順口溜總結的很實用:“管住嘴,邁開腿,好心情,多喝水”。
首先回答血糖高是否為糖尿病。根據1999WHO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的是症狀和血糖,但情況不同,標準不同。符合以下3種情況之一的,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等,加上隨機血糖(靜脈血)≥ 11. 1 mmol/L。
②空腹血糖(禁食8小時以上,靜脈血)≥7. 0 mmol/L。
2010年ADA建議採用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診斷標準,2011年,WHO也推薦有條件進行這項檢查的國家和地區採用此標準。因為中國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不統一,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採用標準檢測法,有嚴格質控,正常參考值在4.0%~6.0%的醫院,可以用6.5%進行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創傷、急性感染或其他應急情況也可能導致血糖增高,如果存在這些應激因素,又沒有糖尿病病史,則當在應激消除後複查。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與前一標準不同,也是採用75gOGTT試驗,在空腹、糖負荷後1小時、2小時的血糖診斷值為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一值超過此標準,即可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由此可知,不同情況下的血糖標準是不同的,但如超過診斷標準,排除應激狀態,還是應該診斷糖尿病的。
對於血糖的控制,2013版的指南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6.1~7.0mmol/L,餐後7.8~11.1mmol/L)應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來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並定期隨訪,給予社會心理支援,定期檢查血糖,關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血脂紊亂等),並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糖尿病患者則包括健康教育、營養治療、運動治療、戒菸、藥物治療等,且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對於重度肥胖者,還可進行減重手術治療。有句順口溜總結的很實用:“管住嘴,邁開腿,好心情,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