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知名的A
-
2 # 鼎易旋
網際網路本來是個配套產業,相當於各行各業的流通管道。人們卻把它當作聚寶盆,不管懂與不懂,一窩蜂湧入都想來這裡淘寶。這樣一來無疑推動了網際網路的泛濫發展,原本是啟用,繁榮,調劑中國經濟的小菜卻被人們推波助瀾成了中國經濟的頭號大餐,這種本末倒置的結果必將使缺乏跟進監管的網際網路金融亂象叢生。任何一個新型行業的興起本應該循序漸進,並與其關聯行業相匹配,相適應才能走的穩,走的遠。而不是孤峰獨傲,一家獨大!
-
3 # 雲天1280
網際網路金融就是個怪胎,攪局了金融,削弱了銀行業,說穿了就是窩裡鬥,發展下去,中國金融要想走向世界成為金融大國就更難了
-
4 # 南七道
網際網路金融大潮剛剛開始。
在經濟學家看來,“網際網路金融還是對傳統金融模仿和對傳統金融某一些環節的改善,還沒有跳出傳統金融套路。我們認為這只是第一階段,未來網際網路金融將會向更高階的邁進。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突出的作用,這個影響我們無法估量。隨著各項技術的增長,未來的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而在這個大潮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場。根據Visual Capitalist的報告資料,在全球27個金融科技獨角獸中,中國8個網際網路金融獨角獸規模獨居鰲頭,包括螞蟻金服、陸金所等等,合計估值為數千億美元。但其實這個表單並不能覆蓋全部互金公司,包括隨手記、富途證券等機構,目前規模都已經遠超獨角獸的估值。中國整體金融科技市場現在價值高達2.2萬億美元。
對於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生態來說,目前整個國家的經濟快速增長,消費升級成了大的趨勢,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打通了類似水電這樣的基礎設施。對於相對保守的國內傳統銀行金融機構來說,不管是信貸需求中小企業,消費者的融資缺口高達3.5萬億美元。
在騰訊和阿里兩個巨頭的培養下,透過補貼、各種消費場景、電商等多種模式,讓消費者快速的適應並接受了網際網路支付的模式。更關鍵的是,它們在信用缺失的一個領域消除了使用者的擔心,培養了人們手機支付和消費的習慣,從而可以進一步的讓中國消費者接受其他的金融科技服務,如網上銀行,數字貨幣、股票、貸款、投資和保險。手機支付的普及,其實只是網際網路金融浪潮的開端,可以預計,接下來網際網路金融大潮將會密集在各個領域爆發。
網際網路金融運用網際網路技術與分享的精神,創造了一種普羅大眾都深受其利的金融模式,但是對於萬億量級的金融藍海市場來說,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Technavio的分析師預測,2016年至2020年期間,全球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54.83%。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正在並將持續改變中國的金融生態。
-
5 # 123聊
如果你認為你資質普通,還是安分守己為好,大富大貴不了不過安穩。如果你有野心和志向可以博的哦,只是成功與否那是未知,要相信成功一定不是偶然
-
6 # 天才眼鏡小強強
存在即為合理,有需求就有供給,網際網路金融本質還是金融,觸及的客群不一樣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是光明的,由於網際網路金融之前沒有納入國家監管,魚龍混雜,甚至一些渾水摸魚的公司進入,線下理財吸收存款、高利息、非法催收方式擾亂國家相關秩序,國家正在嚴管網際網路金融,E租寶、快鹿、善林、中融民信等等一批大網際網路金融倒閉,網際網路金融未來必然納入國家監管走向合法、合規道路,所以網際網路金融當前道路坎坷,但未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
7 # 瀚海觀察
2018年6月是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大考,這是所有人基本上都已經明確的共識。然而,此次的大考最終竟演變成為一場危機,卻多少出人意料。於是,有些朋友懷疑網際網路金融到底有沒有未來了?這樣的大洗牌之下到底還能剩下什麼?
一、這次危機究竟該怎麼看?
縱觀網際網路金融這些年的發展歷程,我們能夠看到,網際網路金融從原先的網際網路+金融中脫穎而出,從萬物生長變成了肆意生長,發展速度之快如同一輛急速行駛的列車,然而超高速發展最終引發了行業的亂象,又一輪的洗牌再次到來。6月以來,包括錢滿倉、唐小僧、聯璧金融、圖騰貸等70餘家網貸平臺出現資金兌付問題,並有失聯、跑路等惡性事件發生。僅在6月19至26日一週時間,全國就有42家P2P平臺出現問題,曾經的四大“高返利”網貸平臺——雅堂金融、錢寶網、聯璧金融、唐小僧已全部“爆雷”。
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表示:行業盛行的風險準備金制度,會延後平臺爆出問題的時間,即只有當不良資產餘額超過風險準備金進而超過平臺自有資金的兌付能力時,風險才會傳導至投資者一端,本息不能正常兌付,平臺也就“突然”成了問題平臺;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後者,恰恰才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更直接的原因。
誠然,這種爆雷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羊群效應的產物,由於明星平臺的大量爆雷,導致了在借貸人中,大量的借款人開始產生遲疑情緒停止還款付息的情況出現,在投資人中,由於大量平臺爆雷,導致了投資者恐慌性提現甚至出現了擠兌的現象,最終兩者的共同作用引發了整個網貸行業的連鎖反應。總結此次爆雷潮,我們可以發現,與之前很多的虛假詐騙的互金平臺跑路不同,此次爆雷的很多平臺不乏口碑良好,存管資訊完備等等特徵,所以這種爆雷很多時候是恐慌性的非理性反應所致。
事實上,投資者還是要理性看待整個P2P行業,認清問題平臺和頭部優質平臺的差異性。比如,很多問題平臺都涉嫌自融,並非真正意義上的P2P,而那些真正規範經營的頭部優質平臺和這些平臺有本質的區別,如在業務開展上堅持“小額分散”原則的愛錢進,其借款人分佈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地區,系統性風險很低。此外,愛錢進是一個很好的合規樣本。目前愛錢進已經與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合作上線了資金存管系統,並透過加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接入工信部旗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反欺詐系統、接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資訊共享系統等持續增強平臺的合規性。
值得一提的是,愛錢進還接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信用資訊共享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統計監測系統和資訊披露服務平臺,併入選最高法&互金協會失信人懲戒合作首期試點單位,主動按照監管和行業自律的要求,規範開展信用資訊共享,資訊披露,推動合規發展。
當我們分析此次互金風波的時候,讓人不禁想起當年中國的信託產業發展歷程,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信託成為了中國最早出現的金融體系。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之後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之下,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這和當今的網際網路金融是不是有著驚人的相似?由於市場管理較為混亂,缺乏金融理財的基礎和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結果導致各地的信託發展呈現出無序野蠻生長的特徵,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實業投資業務可以說無所不為,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壞賬頻發,問題嚴重,大量的信託倒閉、跑路現象紛紛出現。於是,國家五次整頓,全面規範信託業務。最終,一千多家信託變成了五十多家信託,這些倖存下來的信託公司不僅沒有消亡,反而不斷地發展壯大,以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成為中國銀行、證券、保險之後的第四大金融支柱產業。
我們看到之前的信託,再來對比當前的網際網路金融,正如同那句著名的投資學名言:歷史永遠都在重演,只不過用了不同的面具。其實,不僅是信託,改革開放以來的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都有著類似的發展歷程,這幾乎已經成為中國金融產業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正如同愛錢進CEO蔡園竹認為的那樣,“回顧P2P自產生髮展至今,我們可以發現,從異軍突起到野蠻生長再到行業洗牌,這一行業已經走過了一個完整的起伏週期。尤其在近兩年以來,包括《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貸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規範出臺,更是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
二、全面洗牌才是真的春天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發現,雖然2013年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春天,大量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生長出來,正如同1988年的信託一樣。這種野蠻的生長,不顧一切的爭奪光、水源的生長方式其實是對於產業一種掠奪式的發展,不僅把產業帶入了全面的紅海,更讓產業進入了一個畸形的發展狀態,這個時候所謂的四大高返平臺的出現,則是最瘋狂的時代。
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金融的基礎是信用,在中國仍有廣大的人沒有向銀行申請金融服務的基礎。只有網際網路,只有金融科技能夠讓大量銀行無法服務到的人可以以幾乎零成本的方式獲得金融服務,實現信用增信。雖然,網際網路金融目前遭遇著市場資金面緊張、債務人違約風險增大、合規備案出現延期、平臺爆雷非理性恐慌蔓延等等問題,但是整個業務的基礎依然是堅挺並且存在的。
7月9日,在人民銀行會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互金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對互金風險專項整治作出表態: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網際網路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那麼,正如之前每次金融業的從大整頓大起底到大發展的歷程一樣,哪些企業能夠真正脫穎而出呢?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的規律:
一是真正把業務納入合規,擁抱監管的企業。任何一個行業在某種程度上都暗含著中國道家學說中“由大亂向大治”的一個發展總體趨勢,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來說,只有國家合規監管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真正想要妥善發展的企業,必須要將合規監管作為自己企業的最終核心與關鍵。
二是真正迴歸行業本源的企業。網際網路金融的行業本源到底是什麼?其實潘功勝行長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這就是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是金融創新的前沿,是需要利用資訊科技發展普惠金融、便民金融的真創新,所以網際網路金融的本源就是服務普惠金融、便民金融,這與當年信託產業“受人所託,代人理財”的理念一樣都是服務本源,那麼網際網路金融的本源就是給大量需要金融服務卻難以得到傳統銀行金融服務的人進行賦能,例如在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愛錢進宣佈已經將“賦能每一個人的財商能力”定為公司未來的戰略和願景,並從提升使用者的投資決策能力、消費和支出的規劃能力以及家庭風險的管理能力三個方面,全面進行財商教育佈局。
三是真正服務大眾發展普惠金融的企業。這方面,網際網路金融到底該怎麼做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金融科技,真正降低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其實金融領域最大的成本就是信用成本,要破解這個成本難題很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已經給出答案,利用大資料體系構建的大資料風控,透過模型與演算法將一個人的形象進行大資料畫像,從而對個人的信用情況進行妥善評分。利用人工智慧,採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和模型以及相關的機器人來進行計算機稽核,從而降低操作風險,提高稽核效率。此外,還有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網際網路金融的鏈上交易,用分散式記賬,降低了人工操作所帶來的資訊篡改難題等等。
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來說,只有歷經風雨才能百鍊成鋼,正如新華社7月6日發表的社評上說的那樣,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問題就一味地否認網際網路金融,因為當胡亂生長的不合規平臺被驅逐出市場之後,才是真正合規平臺的發展大機遇,從而真正發揮網際網路技術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普惠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以來,我們預測的幾個風口都被炒爛了。無論是P2P,眾籌,還是供應鏈金融,都因為整個社會的浮躁,沒有讓真正懂這個產業的人來參與,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網際網路金融從產業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方面來看還是大有機會的,從消費網際網路金融在電商平臺上熱起來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社交或者社群式的網際網路金融的形態也在升溫。本來眾籌是有機會的,但是目前中國的信任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社互動聯網金融目前還停留在搶搶紅包、大家熱鬧一下的階段。
真正的大機會應該是產業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增加各種資產的流動性,透過增加交易來發現它的價值,這是中國亟需的。再就是產業需要金融的支援來推動產融結合,這些創新的網際網路金融的形式,應該大有機會。也許這些形式是和民間金融結合,也許是和正規金融合作。總的來說是透過跨界,多方的合作,資訊的共享來實現產業網際網路金融。
過去,我們的交易結構設計都很簡單——是雙方交易結構,就是買和賣,而網際網路提供的機會就是多方交易結構的出現。區塊鏈是一個典型的多方交易的基礎設施。所以對於以後設計多方交易模式來說,區塊鏈技術憑藉自己的特點,是大有作為的。尤其是基於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來推動金融的便利化,推動資產的流轉化,在中國都是很有前途的。對區塊鏈創業,要去除浮躁,踏實研究技術,做出實際應用的案例。
比如最近剛剛頒佈的一號檔案講產權交易,中國現在有多少產權不能交易?甚至沒有確權!如果這些農地林地,宅基地能夠確權交易,這應該是一個百萬億級的大市場。
我認為未來網際網路金融肯定會在這些中間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不要一哄而起,不要一哄而上。所有的“風口”也都是“風險”所在,要鼓勵創新,同時要防範風險,特別是要避免重蹈覆轍,這樣才能共同培育一個健康的產業生態。